保護視力,守住每天戶外活動1小時底線

2020-12-20 騰訊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劉守軍)「讀書時學習負擔重,放假了抱著手機不放,一個暑假下來視力就像坐滑梯。」提起開學體檢,家長普遍擔心的是孩子的視力問題。孩子近視,都該電子產品「背鍋」嗎?近視了一定要戴眼鏡嗎?近日,就家長關心的青少年視力問題,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專家進行了解答。

A 數據 小學生視力不良率46.71%

長沙市教育局於2016年下發《長沙市中小學生視力健康教育五年合作計劃》,聯合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在全市中小學深入開展近視防控知識宣傳教育的同時,建立中小學生眼健康大數據。該項目2019年針對開福區中小學生的眼健康篩查數據顯示: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46.71%,初中生為71.97%,高中生這一比例高達82%。

一些孩子對於近視毫不在乎,認為大不了戴眼鏡,長大了還可以手術治療。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大視光專科主任李曉檸博士表示,青少年時期近視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度數會逐年上升,發展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會導致眼球發生病理性改變,引起視網膜脫離、白內障、黃斑變性等多種眼病,嚴重的可引起失明。

B 分析 遺傳與環境因素綜合作用導致近視

吳女士很少讓女兒小婕(文中孩子均為化名)接觸電子產品,但這次開學體檢還是發現孩子近視了。「幾乎不玩手機、電腦,還是近視了,難道近視防不勝防嗎?」吳女士問。

李曉檸詢問得知,吳女士自己是高度近視,從遺傳的角度來說,她的孩子患近視的概率增加。小婕是個琴童,暑假每天要練幾個小時的鋼琴,課餘時間也不喜歡到戶外活動,大多數時間待在家裡看書、畫畫。「彈琴、畫畫本身不會導致近視,但是長時間在室內空間近距離用眼、缺乏戶外活動,卻容易導致近視的發生。」李曉檸分析。

「研究顯示,近視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李曉檸表示,如果父母雙方都是近視,下一代患近視的概率比父母均不是近視眼的高4.9倍左右;如果父母雙方只有一方是近視,下一代患近視的風險降低一半。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患近視的兒童、青少年大大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電子產品不是導致近視的必然因素,不使用電子產品也不代表就不會近視,這跟用眼習慣有很大關係。」李曉檸表示,在電子信息化時代,完全阻止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是不現實的,家長要做的是不讓孩子沉迷,並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C 誤區 不願配眼鏡讓孩子近視進展更快

丁丁馬上要進小學了,這個暑假除了上幼小銜接班,其他時間老想著看電視、玩手機。媽媽最近發現丁丁看電視時總愛眯著眼,擔心他是不是近視了,開學視力檢查果然驗證了她的擔心:丁丁右眼有了75度近視,左眼近視100度。

「孩子這麼小,能不能等他大一點再戴眼鏡?」像很多低齡孩子的家長一樣,丁丁媽媽接受不了孩子小小年紀就戴眼鏡,他們覺得孩子不戴眼鏡似乎也沒有影響生活,而戴眼鏡會讓眼睛變形,度數越來越深,能晚一點戴就晚一點戴。事實真是這樣嗎?李曉檸表示,如果孩子通過正規的散瞳驗光檢查確診為近視,就需要進行屈光矯正了。

近視眼的眼軸變長,看東西時,物像落在視網膜前面,所以看到的東西是模糊的。只有正確地配戴眼鏡,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才能緩解孩子的視疲勞症狀,獲取清晰的視力,減緩近視度數的增長。

如果不戴眼鏡,孩子會本能地眯眼看東西,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後,會影響眼睛的正常狀態和臉部美觀。更嚴重的是,可能導致上下眼瞼長期壓迫眼球,眼睛的外直肌過度牽拉,拉長眼球前後徑,使近視進展更快。

有人認為戴眼鏡時間長了引起眼球變形,也是一種誤解。只有高度近視者,本身眼軸變得過長,才會讓眼球突出比較明顯,與戴眼鏡無關。

D 預防 養成良好用眼習慣,每天戶外活動不少於1小時

「給兒童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是有效的近視預警方法,建議孩子從3歲開始就到正規醫療機構建立眼屈光發育檔案,包括身高、體重、視力、屈光度數、眼軸、眼位、眼前節和眼底檢查及父母屈光度數等。」李曉檸提醒,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能有效預防和延緩近視的發生。家長、老師應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讀書寫字時,眼睛距離書本約30釐米遠,胸離桌邊一拳遠,手離筆尖約3釐米遠;持續近距離用眼20分鐘,就要有意識地停下來,活動一下或眺望遠處;不要在過強或過暗光線下看書寫字,不在坐車、走路等運動狀態下看書。

研究發現,戶外活動是近視眼防控的重要措施。儘可能讓孩子保證每天戶外活動2個小時,至少也要守住每天戶外活動1小時的底線。因為戶外和室內的光線差別很大,而且戶外是自然光線,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等豐富的色彩,對保護視力很有幫助。如果孩子的學習比較緊張,不能每天安排整段的戶外活動時間,就應該充分利用課間10分鐘和上學、放學途中,讓孩子充分暴露在陽光下,確保每天戶外活動累計超過1小時。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專門開闢了「近視眼防控門診」,專注於近視、遠視、弱視、斜視的屈光矯正、雙眼視覺訓練、角膜塑形鏡驗配等服務,為兒童青少年打造全方位、個性化的近視防控服務。

相關焦點

  • 保護視力,守住每天戶外活動1小時底線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劉守軍)「讀書時學習負擔重,放假了抱著手機不放,一個暑假下來視力就像坐滑梯。」提起開學體檢,家長普遍擔心的是孩子的視力問題。孩子近視,都該電子產品「背鍋」嗎?近視了一定要戴眼鏡嗎?
  • 虎爸要求孩子暑假不上輔導班,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是因為這個
    今天看到一條熱搜,說的是今年一位長沙硬核虎爸,他要求9歲兒子在暑假期間不上任何興趣輔導班,而是學習各種戶外運動,比如皮划艇、野外生存等等。這位虎爸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視力,他甚至還要求自己的孩子,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
  • 每天白天戶外活動兩小時 看看你家孩子夠嗎?
    皮皮媽媽每天晚飯後會抽出20分鐘陪孩子跳繩,然後會讓孩子在院子裡和同齡的孩子玩耍,加起來每天戶外活動約2小時。  心怡(女 12歲)  就讀年級:高陵區姬家一中六年級  視力狀況:近視(100度/150度)  暑期每天戶外活動時間:1個多小時  心怡即將步入初中校園,從9歲查出近視至今已戴眼鏡3年了。
  • 增加戶外活動 少用電子產品 保護好孩子的視力(健康焦點)
    戶外活動普遍增加  戶外活動是防控近視的保護性因素,對於遠視儲備正在消減的兒童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小宇就戴上了近視眼鏡。小宇不愛到外面玩,喜歡宅在家裡,或是看書、打遊戲,或是上網下國際跳棋,連續幾年拿了學校比賽的冠軍。六年級開學後,媽媽帶他去醫院配了角膜塑形鏡,視力有了改善。
  • 為中小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熱議 眼科專家稱戶外活動對保護視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通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1 小時——日前來自全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的一則消息,引發廣大學生家長熱議。那麼, 戶外活動和近視防控有啥關係?家長應該在什麼時間給孩子做 第一次驗光?價格昂貴的角膜塑形鏡真的適合你家孩子嗎?如何科學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
  • 早教機每天玩6小時,5歲男童近視1000度,如何保護孩子視力
    做好這4件事情,用心保護孩子的視力。讓人想不到的是,近視的根源是媽媽買了早教機,每天都讓他在家看早教機學習。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媽媽從3歲的時候就給男孩播放啟蒙知識,每天盯著學習機的時間超過6個小時。
  • 上網課如何保護視力?戶外運動能否預防近視?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保護視力、預防近視是許多家長和老師共同關注的問題。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有關專家就孩子如何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孩子在家上網課如何保護視力?戶外運動能否預防近視?
  • 幼兒戶外活動3小時以上、中小學生近2個小時,現在的孩子們也太幸福了吧!
    幼兒園兒童每天戶外活動時間3小時以上,中小學生除確保每天開展陽光體育運動1小時外,再額外增加40分鐘至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所有中小學幼兒園要建立以校長、園長為組長的近視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中小學每班選出1至2名學生擔任視力保護監督員,配合班主任落實全班同學視力健康日常管理,督促同學做好每日兩次的眼保健操和下課到戶外活動;發揮家委會作用,開展親子體驗式互動教育,調動學生和家長參與近視防控工作的積極性;通過微信平臺、家長會、告家長書等形式
  • 戶外活動3小時,防近視
    戶外活動3小時,防近視 原標題:   一項在澳大利亞進行的針對6歲學齡兒童近視患病率的試驗顯示:每日在戶外活動累計3小時的孩子近視率僅0.8% ,戶外活動1小時的孩子近視率則為3% 。
  • 疫情期間電腦手機每天使用 孩子視力如何保護?
    疫情期間電腦手機每天使用 孩子視力如何保護?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洪慧 | 字號:A+ | A- 電腦手機每天使用孩子視力如何保護每天曬曬太陽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由於太陽光能刺激多巴胺含量,起到延緩近視發展的作用。但由於疫情期間不方便長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所以,我們也可以選擇在自家陽臺或院子等能照射到陽光的地方多曬太陽,每天至少2個小時。控制用眼時間建議中小學生看書、寫作業,注意勞逸結合,即30至40分鐘左右讓眼睛休息10分鐘(看手機、玩遊戲不算休息噢)。
  • 河南:中小學生在校每天要進行體育活動1小時以上
    12月3日,記者從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組獲悉,為進一步加大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保護力度,全省將加快推進教育裝備標準化建設,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力爭2021年底前,中小學校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達到100%。
  • 寒假裡每天讓孩子戶外活動3小時·都市快報
    城市裡的孩子大量時間在室內活動、長時間的近距離閱讀、玩各種新鮮的電子產品,使眼睛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會大大增加近視發生的機率和嚴重性。 預防近視或延緩近視加深的最好辦法 每天戶外活動3小時 倪主任說,最近10多年來,醫學界對青少年兒童近視的發生與發展,有了新的認識與發現,其中有一條就是:缺乏足夠多的戶外活動時間。
  • 不做「小眼鏡」,每天戶外一小時 愛眼更要愛運動
    如果保持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能夠抵消遺傳近視眼的風險。有這樣一組驚人的數據值得人們反思:據估計,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青少年為近視高發年齡段,並呈現低齡化趨勢,防控形勢嚴峻。因為孩子還在發育階段,王欣希望能夠在初期遏制住孩子假性近視的發展,便嘗試了很多方法,包括督促孩子做眼保健操、用眼保儀、貼耳穴等各種方法,「效果主要是能維持現狀,不讓他近視度數加深,後來聽大夫說要多帶孩子去室外活動,保證每天的戶外1小時活動時間,儘量減少持續近距離用眼時間,多讓眼睛休息,可以多眺望遠處,也可以放放風箏。」
  • 預防近視沒有捷徑 最佳方法每天戶外運動兩小時
    結果顯示,六年級學生每天的運動時間最少,二年級學生最多。首先從校內運動時間來看,二年級孩子每周有四節體育課,四年級和六年級學生每周的體育課是3節。學校每天有近1個小時的大課間活動,所有的學生都會到操場上活動。看上去,幾個年級的學生運動時間差不了多少。但是,我們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每當下課後,低段學生迫不及待跑出了教室,在走廊裡玩耍。四年級學生稍少。
  • 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有效預防近視
    而這兩個人群的最顯著差別是,前者每周戶外活動時間達到13.75小時,後者僅為3.05小時。我國廣州的一項研究也表明,每天增加一節戶外活動課,可以將兒童近視發病率降低9%。因此,除了作業減負之外,防控近視更重要的途徑還是增加兒童的戶外活動時間。
  • 為什麼眼科專家一直強調孩子需要兩小時以上戶外活動?
    求醫問藥,竭盡所能,得到的最有效的「良方」竟是戶外活動。在孩子的成長期內,每天1-2小時的戶外活動非常必要,這將大大預防孩子近視。為何戶外活動能預防近視呢?專家實驗表明,只有戶外活動達到兩小時以上,才能有效促進體內多巴胺分泌。03自然陽光:戶外活動時陽光為全光譜光源、視線景深較深且清楚、運動時交感神經較活絡。
  • 保護好孩子的視力
    六年級開學後,媽媽帶他去醫院配了角膜塑形鏡,視力有了改善。學校每天下午還增加了戶外活動時間,加上課間操、體育課,每天戶外活動時間達到2小時。  每天保證戶外活動2小時以上,是國家衛健委在近日發布的《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中提倡的近視防控原則。
  •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眼科走進校園,加入「綠色暑假,保護視力」主題健康教育活動
    「保護視力,促進健康」。作為協辦方,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眼科走入校園,為現場的師生及家長們進行了免費視力檢查、護眼知識宣教,號召全省中小學生以實際行動愛護眼睛,保護視力,健康成長。「綠色暑假,保護視力,與健康同行,看世界精彩,讓幸福在每個人的明眸裡熠熠生輝!」
  • 乳山婦幼保健院開展保護兒童青少年視力系列活動,定期篩查視力...
    乳山市婦幼保健院是全市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篩查機構、乳山市青少年近視小兒推拿防控基地,近日,該院推出針對兒童青少年的視力篩查優惠等系列活動,同時,對孩子們進行用眼安全教育,普及愛眼護眼知識,指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 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就能預防近視?
    籃球、網球等球類活動都有類似效果。但醫生也表明,即便不做任何運動,在戶外靜坐,也能有預防近視的效果。也有家長提出,已經近視的孩子,可不可以通過戶外活動來延緩近視呢?目前的研究表明,足量的戶外活動,對於控制近視進展並無明顯作用。隨著研究的深入,不知道這個結論能否有改變。如何預防有講究足夠的光照多亮算足夠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