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兒童
每天戶外活動時間3小時以上,
中小學生除確保
每天開展陽光體育運動1小時外,
再額外增加40分鐘至1小時的
戶外活動時間。
這是記者從11月17日靜安區教育局、
衛生健康委在三泉路小學舉行的
「抓規範 重宣傳 求實效」
——靜安區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
研討會上獲悉的最新消息。
據了解,為推進全區中小學(含中職校)、託幼機構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同時主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和近視防控工作的影響,區教育主管部門推出一系列強化近視防控新舉措。
所有中小學幼兒園要建立以校長、園長為組長的近視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中小學每班選出1至2名學生擔任視力保護監督員,配合班主任落實全班同學視力健康日常管理,督促同學做好每日兩次的眼保健操和下課到戶外活動;發揮家委會作用,開展親子體驗式互動教育,調動學生和家長參與近視防控工作的積極性;通過微信平臺、家長會、告家長書等形式,向家長宣傳近視防控相關知識,幫助家長掌握保護孩子視力健康的科學方法,讓家長在指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更注重科學用眼。
每所幼兒園和中小學都要增設校園防近專欄或護眼宣傳站、班級護眼角,以及自測視力點;
改善教學衛生環境,使用符合衛生標準的燈光、可調節課桌椅,每班張貼《上海市課桌椅配套標準》圖表,定期調整學生座位,每學期對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
因地制宜增加校園綠化面積,讓學生在課餘時間眼睛能得到充分放鬆,消除視力疲勞。
為減少兒童青少年高強度近距離用眼時間,中小學要在確保每天陽光運動1小時的基礎上,每天再額外增加40分鐘至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採取全部課間時段到戶外活動,或者集中一個時間段進行戶外活動的方式,督促學生到戶外活動或遠眺,有序組織安排有主題或形式多樣的體育、藝術類等戶外活動;
或針對需幹預學生(新發病學生),定時定人開展形式多樣的健眼活動,增強防控實效。同時,針對低年齡段兒童屈光發育特點,將預防幹預人群關口前移至幼兒園兒童,實施近視綜合幹預,確保幼兒園兒童每天戶外活動3小時以上,加強健康用眼行為養成早期教育,探索基於遠視儲備評估的學齡前兒童視覺健康管理模式等。
在全區教育機構定期開展視力檢查,按班級、年級、全校分類做好學生視力不良率、新發病率等統計匯總及現狀情況分析對比;
配合做好屈光發育監測工作,建立「一生一檔」,每次學生視力健康變化情況,及時告知家長,可建議家長安裝「明眸APP」查看,讓家長及時全面了解孩子的視力情況;
對於區統一屈光初篩檢測中發現需進一步診治的學生,及時通知家長到定點醫院進行複診或矯治,並做好反饋工作。
用兩年時間,運用新興智能的技術,探索建立「家-校-社區」聯動的兒童青少年智慧精準近視綜合防控模式,創建若干近視防控示範學校,有效幫助兒童青少年養成良好用眼習慣,促進實現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目標。
主要包括:通過實施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全程連續戶外活動幹預,探索適宜、高效、可行的激勵制度和管理督導制度,形成戶外幹預實現途徑,確保戶外活動時間達到預期,並評估戶外活動預防近視的效果,尋找有效、可複製的幹預手段和模式;
藉助腕錶、徽章、智慧機器人等新興智能設備,客觀監測戶外活動時間、讀寫坐姿、用眼時長、電子產品使用等近視相關因素,並實時反饋提醒,結合積分激勵制度,幫助兒童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用眼行為習慣,並評估行為幹預落實效果和近視防治效果。
為穩步推進全區幼兒園和中小學近視防控工作,區教育部門現已將三泉路小學、大寧路小學、棋院實驗小學、育嬰堂路小學、閘北第一中心小學、保德路小學、中興路小學、寶山路小學、永興路第二小學、廣中新村幼兒園、大寧國際第二幼兒園、彭浦新村幼兒園、大寧國際第三幼兒園、中華新路幼兒園和華山美術幼兒園,列為首批兒童青少年防近精準綜合幹預學校,以期取得實效後在全區推廣。
記者、圖片:顧武
編輯:葉蘋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