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每周至少3小時高強度活動 重慶學校怎樣做?

2020-12-12 上遊新聞

為切實加強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等6部門制定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要求,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幼兒園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的天氣情況下不少於2小時;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內中等及以上強度身體活動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保證每周至少3小時高強度身體活動。

重慶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屬中流行水平

分地區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分類表

《方案》還根據各地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現狀,將全國各省(區、市)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流行水平地區,重慶處於中流行水平。

《方案》要求2020-2030年,中流行地區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線基礎上下降70%。

家庭方面,父母及看護人應幫助兒童養成科學飲食行為,培養兒童積極進行身體活動習慣,做好兒童青少年體重及生長發育檢測,加強社區支持。

學校方面,應辦好營養與健康課堂,改善學校食物供給,保證在校身體活動時間,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每節課間休息並進行適當身體活動,減少靜態行為。保證幼兒園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的天氣情況下不少於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內中等及以上強度身體活動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保證每周至少3小時高強度身體活動。

重慶小學每天一小時「小馬拉松」

兩江新區青禾童心小學,每天一場「小馬拉松」

根據《方案》,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我市幾所中小學,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在兩江新區青禾童心小學,每天下午2點半—3點半被當作課外鍛鍊時間,全校學生將在校園內完成一場「小馬拉松」。

「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包括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後放鬆,還有跑步結束後的跳繩運動。」校長秦波介紹,為了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鍊,增強學生體質,從今年新學期開學,學校一直堅持每天開展一小時「小馬拉松」。

為了增強學生體質,在江北區新村實驗小學,每天上午推行半小時「陽光體育大課間」,全校學生在此期間可以參加自編操、跳繩等體育鍛鍊。

「此外,每周開足四節體育課,確保學生在校體育活動時間。」學校有關負責人表示,後期也將根據《方案》對鍛鍊強度要求做出適當調整。

體育器材自主管理鼓勵學生隨時運動

重慶一所重點中學有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初中階段每周三節體育課,高中階段每周兩節體育課。

此外,在課餘時間,學生每天參加20分鐘自編課間操,融合了瑜伽、拳擊等動作,運動強度適中。「在各個班級,還會安排學生早自習前晨練,或晚自習跑步。」

同時,為了鼓勵學生加強體育鍛鍊,學校很早就實行了體育器材自主管理,為學生隨時隨地開展運動提供便利。「我們在各個運動場地都存放足夠學生使用的器材。比如,在桌球臺旁邊備有桌球拍,羽毛球場內備有羽毛球拍,供學生隨時使用。」

家長:希望學校多開展一些課外活動

對《方案》的出臺,家長們又是怎麼看的呢?家住江北區的家長李女士表示,孩子目前就讀小學五年級,體重在同齡孩子中偏胖,「這樣的《方案》當然支持,一直想幫娃兒減肥,但平時學習辛苦,飲食上很難控制,周末又上各種補習班,能夠鍛鍊的機會就更少了。」李女士希望《方案》能夠落到實處,學校可以每天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

孩子正在上初三的家長周女士對此也表示支持,「中考有體育考試,所以現在學校體育課上得挺好,但其餘課外活動基本很少了,還是希望課間能夠讓學生多活動、多休息。」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乙竹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防控「小胖墩」,中小學生每天中高強度活動至少1小時
    實施方案還要求,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每節課間休息並進行適當身體活動。此外,保證幼兒園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的天氣情況下不少於2小時。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內中等及以上強度身體活動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保證每周至少3小時高強度身體活動。
  • 重慶擬出新規:中小學生每天校內中等強度鍛鍊需超1小時
    故《方案》提出,家庭、學校、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要密切協作,促進兒童青少年吃動平衡。  《方案》特別提出要保證青少年在校身體活動時間,各地各校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按照有關規定將體育成績納入中考等考核。  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每節課間休息並進行適當身體活動,減少靜態行為。
  • 中小學生每天校內中等強度鍛鍊要1小時以上
    故《方案》提出,家庭、學校、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要密切協作,促進兒童青少年吃動平衡。   《方案》特別提出要保證青少年在校身體活動時間,各地各校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按照有關規定將體育成績納入中考等考核。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每節課間休息並進行適當身體活動,減少靜態行為。
  • 教育部最新通知,中小學生又驚又喜,家長不以為意,教師心情複雜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最近幾年,作為一名教師,我明顯感覺到學校裡的「小胖子」越來越多了。最直觀的表現是,班裡需要定製特體校服的學生越來越多。
  • 河南:中小學生在校每天要進行體育活動1小時以上
    12月3日,記者從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組獲悉,為進一步加大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保護力度,全省將加快推進教育裝備標準化建設,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力爭2021年底前,中小學校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達到100%。
  • 西湖區加強中小學生社團建設 確保每人至少參加一社團
    11月22日下午,杭州西湖區中小學生社團文化節開幕式暨校長論壇舉行,60餘位校長及專家濟濟一堂,為西湖區中小學學生社團的發展出謀劃策。  到2014年確保每人至少能參加一社團  據了解,目前西湖區中小學共有學生社團2000餘個,所有學校都開設了學生社團。小學生參加社團活動人數約佔88%,中學生參加社團活動人數約佔60%。
  • 在學校做了作業再回家!新學期重慶三區將開展課後延時服務
    8月30日,南岸區天台崗小學向學生家長下發通知公布了新學期的作息時間安排,與以往不同的是,新學年,學校每周一、二、三、五下午將提供自願參與的課後延時服務。延時服務後的放學時間為:低段一二年級下午4:45開始錯時放學,三至六年級學生下午5:30開始錯時放學;周四一二年級學生下午2:40開始錯時放學,三至六年級學生下午3:35開始錯時放學。
  • 貴州執行國家課程標準 中學每周至少上3節體育課
    原標題:貴州執行國家課程標準 中學每周至少上3節體育課   昨日,貴州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體育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中小學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設置標準,保證小學體育課每周4課時,初、高中體育課每周3課時,按照課程計劃開足上好體育課,切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
  • 幼兒戶外活動3小時以上、中小學生近2個小時,現在的孩子們也太幸福了吧!
    幼兒園兒童每天戶外活動時間3小時以上,中小學生除確保每天開展陽光體育運動1小時外,再額外增加40分鐘至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為減少兒童青少年高強度近距離用眼時間,中小學要在確保每天陽光運動1小時的基礎上,每天再額外增加40分鐘至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採取全部課間時段到戶外活動,或者集中一個時間段進行戶外活動的方式,督促學生到戶外活動或遠眺,有序組織安排有主題或形式多樣的體育、藝術類等戶外活動;或針對需幹預學生(新發病學生),定時定人開展形式多樣的健眼活動,增強防控實效。
  • 廣州中小學勞動課每周至少1課時:小學會做三餐,初中會煲湯
    為了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廣大學生的勞動素養,根據意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高中每學段都安排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學生通過在綜合活動基地進行勞動體系課程的體驗式學段學習,獲得勞動技能綜合評價證書,將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必修學分之一。而綱要則分年齡、分學段對中小學生設定勞動教育目標,列舉了勞動教育項目。
  • 三至六年級小學生每周至少要上一節毛筆課
    「為了進一步激發全市中小學生熱愛漢字、學習書法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我市先後組織了『洛陽市中小學書法教育周』『洛陽市中小學生毛筆臨帖大賽』等特色活動;在教育部、省教育廳組織的書法展賽等活動中,我市的『書法小達人』成績均名列前茅,在省內外均產生了良好影響。」市教育局中小學教研室書法教研員王洋說。
  • 怎樣才算良好的運動習慣?
    根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的標準,良好的運動習慣包括:每周進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或者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達到每天6000—1萬步的身體活動量;中小學生每天累計至少1小時中等強度及以上的運動。
  • 洛陽市教育局:三至六年級小學生每周至少要上一節毛筆課
    「為了進一步激發全市中小學生熱愛漢字、學習書法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我市先後組織了『洛陽市中小學書法教育周』『洛陽市中小學生毛筆臨帖大賽』等特色活動;在教育部、省教育廳組織的書法展賽等活動中,我市的『書法小達人』成績均名列前茅,在省內外均產生了良好影響。」市教育局中小學教研室書法教研員王洋說。
  • 重慶開通至臺中高雄航班 每周4班 全程只需3個小時
    昨日下午,搭乘首班臺中至重慶航班的臺胞抵達江北機場。    昨日18點10分,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一架E90型飛機搭載著100名旅客,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經過近3小時的飛行,該航班安全降落在臺中機場,這標誌著重慶至臺中(高雄)航班正式開通。     重慶至臺中往返航班每周兩班,航班號為CI251/2。每周一和周四14點從臺中起飛,預計17點05分到達重慶;18點10分重慶起飛,預計20點40分抵達臺中。
  • 每天活動1小時!《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發布
    Part3 做好孩子體重及生長發育監測 開展記錄《我的健康管理日記》活動,進行身高、體重、腰圍等健康指標的自我監測與管理,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理念,自主掌握健康相關知識和技能,逐步建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 中小學生每天在校時間超9小時 比成年人上班更累
    許雷說,「初中和高中學生作業量都在兩個小時以上,初三和高三畢業班學生甚至達到三小時以上。」2011年,杭州市教育局曾發出《關於進一步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補課行為的通知》,如今,快四年過去了,節假日補課現象反而愈演愈烈。許雷舉例說,杭州拱墅區某民辦初中從初一開始每周六下午和節假日都要補課。
  • 邯鄲規範中小學生作息時間
    ,日前,邯鄲市教育局發布通知,對中小學生的到校、放學、午休及課外活動時間做出明確規定,要求各中小學校及民辦學校嚴格執行。學校的詳細作息時間安排情況應向所屬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並通過校園網、校務公開欄等渠道向社會予以公布。通知對中小學生作息時間做出具體規定。對於非寄宿制學校,全市小學生到校時間為8:20,初中生到校時間不早於8:00,高中生到校時間不早於7:30。各縣(市、區)可根據學段、季節等適當再延遲學生到校時間。
  • 如何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贛州這樣做!
    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和社會實踐全過程,每班每兩周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不得少於1課時, 每周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拓展活動,及時疏導化解學生負面心理情緒。心理健康教育課應以體驗為主,包括團體輔導、心理訓練、情境設計、問題辨析、角色扮演、遊戲輔導、心理情景劇、專題講座等。
  • 江蘇大學生每周至少參加3次課外體育活動
    新華網南京10月24日電(記者凌軍輝)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為切實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江蘇在開展大學生冬季長跑活動基礎上,將進一步加強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建設,同時積極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確保每個大學生每周至少參加3次課外體育鍛鍊。
  • 長期中高強度運動,是消耗壽命還是強身健體?關鍵性研究來了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每多坐1小時,危害堪比吸菸,約等於抽菸2根,或折壽22分鐘。此外,澳大利亞科學家曾調查過8800名25歲以上的居民,發現每坐著看電視1小時,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上升18%,因其他原因死亡的風險上升11%;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