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外小院微改造 居民更舒心

2020-12-18 瀟湘晨報

單元門安了智能鎖,樓門旁多了木座椅,花園內有了嶄新的健身設施……日前,朝外街道吉祥裡社區東區207號樓樓院景觀改造提升項目正式完工,小院內隨處可見的環境變化,為社區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

「以前一樓小餐館來往的人多,垃圾也清理不及時,樓上居民有苦難言。」說起院內以前的場景,居民劉女士深有感觸。

吉祥裡社區東區207號樓於1995年建成,整棟樓呈U字型。2019年,朝外街道集中整治居民樓一樓「開牆打洞」行為,封堵了違規的小門店。但由於207號樓一層3家餐飲門店營業執照未到期,雖然已經對店面進行封堵,但門店仍在營業。

「當時單元門沒有門禁,敞開的單元門不時有抽油煙機轟轟的聲音傳出,樓道的地面上也是油跡斑斑,住戶進進出出都踮著腳尖,儘量避開地面的油漬。」劉女士說道。除了噪音和衛生問題,晚上到飯店吃飯的部分食客還會將車停在院裡,這讓院內本來就緊張的停車位更加難求。

「經過核實,飯店確實存在擾民問題,但因其資質齊全,我們只能與門店老闆溝通,勸其自行關閉飯館,實在不行,就只能等到證照到期後進行整改。」吉祥裡社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年初,結合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社區工作人員加大對3家門店老闆的勸說力度。經過多次走訪溝通,3家門店同意關停,並將一層房屋恢復為原先的居住功能。

3家門店的關停為207號院景觀改造奠定了基礎。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今年5月,吉祥裡社區啟動對207號院的景觀改造提升工程,為小院居民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首先對恢復原貌後的一樓加裝遮陽板、遮雨棚及安全網,粉刷外立面,並為每個單元門安裝防盜門和智能門禁,保障居民的出入安全。隨後,又在小區南門和北門分別安裝車輛及行人道閘系統,防止外來車輛隨意進入小區。」吉祥裡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改造工程中,吉祥裡社區還對小花園內破損地面進行了翻新重鋪,並通過對綠地進行增綠補綠,安裝木質座椅、健身器材等,讓曾經不起眼的小花園成為如今居民們天天光顧的「小樂園」。

「現在整個小院的面貌煥然一新,不僅吵吵鬧鬧的小飯館沒有了,還多了好多新景色。平時遛彎兒有地兒坐,賞景有花園,路面平坦、院落乾淨,出來進去也安心多了。」劉女士高興地說。(朝陽報)

【來源:北京朝陽區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小區舊貌換新顏 居民生活更舒心
    小區舊貌換新顏 居民生活更舒心 2020-10-0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小院兒提升美、居民生活樂,朝陽區將臺芳園裡社區環境整治再添彩
    今年,將臺地區借力創衛持續深入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炎炎夏日,閒坐涼亭;賞花聽鳥語,圍看老將點兵,笑觀孩童嬉戲……這不是公園的某個場景,而是如今將臺地區芳園裡社區20-21號樓小院兒內常見的一幕。兩個月前,這兩棟80年代老舊樓宇形成的獨立院落還是一片雜草叢生,雜物堆滿的景象。
  • 微改造讓桔芳園「顏值」暴漲,居民幸福感也跟著漲起來
    「現在路平整了,車沒有亂停亂放,還有了嶄新的運動健身設施、小公園,環境美了,讓人舒心、幸福。」 小區居民陳博雄向記者細數小區的點滴變化,「幸福」成為了他掛在嘴邊的詞彙。千萬投入微改造,30年老舊小區有了新模樣桔芳園小區位於大石街富石路旁,建於上世紀80年代,共有住宅樓宇24棟(其中20棟園區樓、4棟單體樓),常住人口2000餘人,主要存在人口老齡化嚴重、公共設施配套不夠、環境衛生較差、基礎設施殘舊、機動車輛管理混亂、交通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
  • 江蘇南京:社區「微改造」 居民「小幸福」
    廢棄車棚被改造成為老人服務的「火車頭餐廳」,破損的涼亭被改造成好人宣傳欄……記者近日採訪發現,江蘇南京市不少社區曾經陳舊老化、雜物堆積、功能單一、布局不合理的閒置空間,經過「微改造」服務居民,讓居民在家門口就感受到了「小幸福」。
  • 「三微改造」讓「衛生困難戶」動了心 戶部巷社區從雜物成堆變賞心...
    自打今年10月社區開展「三微改造」,尤其是環境衛生「微改造」完成後,社區面貌煥然一新,老人的想法也有了改變,通過各方做工作,她終於同意清理自己堆放的雜物,從「衛生困難戶」成為社區志願者,主動維護社區環境。日前,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戶部巷社區時,居民紛紛為楊伏英老人「點讚」。據介紹,楊伏英老人的老伴多年前去世,老人也沒有兒女,目前獨居。她喜歡把各種雜物堆放在自家窗臺下、樓道裡。
  • 小微空間改造 藝術賦彩生活
    隨著城市空間增量的日益飽和,如何利用好現有空間資源,深挖小微空間開發潛力,用藝術設計賦能城市空間微改造變得愈發重要。不少規劃師和藝術家們下沉到社區,與社區工作者和居民攜手,讓身邊的小微空間華麗變身。他們是如何做到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的?
  • 小微空間改造 藝術賦彩生活(深觀察)
    隨著城市空間增量的日益飽和,如何利用好現有空間資源,深挖小微空間開發潛力,用藝術設計賦能城市空間微改造變得愈發重要。不少規劃師和藝術家們下沉到社區,與社區工作者和居民攜手,讓身邊的小微空間華麗變身。他們是如何做到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的?
  • 「三微」改造後,小區「雜物堆」變成居民樂園
    居民們在梅香議事亭舉辦積分兌換活動 通訊員沈婷供圖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在梅花苑小區梅香議事亭所在的休閒小廣場看到,場內正在舉辦居民積分兌換活動,熱鬧異常。260平方米的小廣場不僅有一座長方形的亭子,還有小花壇和多個休閒坐椅,場內還可以打羽毛球。「你能看出這裡4個月前還是一片雜物垃圾堆麼?」
  •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微改造守望「鄉愁」老街區再煥生機
    在數百年的城市建構過程中,最具形式感和實用性的城市建築,就成為城市微空間的基本載體。它不但承載著深厚的經濟和文化價值,而且也是人類生命更替和情感凝聚的基礎。對每一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除了一時的景觀式觀感滿足之外,更需要的是那些與身體保持親密接觸的、深居其中的城市微空間。這些安置身體的微空間,應該是有人情味和煙火氣,將體溫和室溫適度混合,進一步生產出情緒和能量的生活和工作場所。
  • 惠陽「微改造」提升城市顏值
    「這裡是惠陽淡水的門面,整治了肯定更漂亮、更舒服,我們在這裡做生意也賞心悅目。」排坊公園一樓商戶業主朱先生說。從路面修補、交通設施完善、建築外立面改造,到店招清拆、「六亂一跨」整治、綠化提升、美化亮化……今年7月以來,惠陽區城市「微改造」項目拉開序幕。
  • 小微空間改造激發社區活力 藝術全面賦彩生活
    隨著城市空間增量的日益飽和,如何利用好現有空間資源,深挖小微空間開發潛力,用藝術設計賦能城市空間微改造變得愈發重要。不少規劃師和藝術家們下沉到社區,與社區工作者和居民攜手,讓身邊的小微空間華麗變身。他們是如何做到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的?
  • 高新區24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 惠及6880戶居民
    根據《西安高新區2019-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高新區將24個老舊小區列入改造範圍,涉及269棟單體建築6880戶居民,總建築面約85萬平方米,改造範圍包含道路改造、安防設施完善、圍牆改造、道路維修美化等十多項工作,總投資達5.38億元。
  • 南安羅東新雨亭社區微改造 為居民送上幸福「禮包」
    路燈拔地而起、水泥路鋪設開來、排水渠火熱施工中……自去年12月成立後,羅東新雨亭社區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通過微改造,社區在安全、環境等方面都取得明顯成效,為居民送上幸福「禮包」,居民滿意度逐漸上升。  新雨亭社區黨支部書記劉錦鳳表示,東街原本是兩車道,這次改造,將拓寬變成三車道。「我們還修建排水渠,解決積水問題,排水管直徑1米,便於排水。」  「排水渠5月18日動工,預計6月底完工,總投資12萬元。修完後,我們將增設步行道,對道路進行綠化美化,修建2個大型垃圾池,解決工廠垃圾無處安放問題。」劉錦鳳說。
  • 【「十三五」,我們這五年】上海舊城改造 讓居民滿意舒心
    「十三五」期間,上海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通過舊城改造,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改善社區環境,擴大公共空間,讓人民群眾生活有更多的品質,更加幸福。這幾天,上海市徐匯區樂山六七村的居民們在家門口又有了新的公共休閒空間,曾經的居委會辦公空間被改造成了「鄰裡小匯」公共空間,養老助餐、健康管理、文化娛樂等功能一應俱全。
  • 小區環境變化大 居民生活更舒心
    居民賈大爺說。「我的車終於有地方停了,不用每天在馬路上轉半個小時才找到一個距離很遠的停車位了,真是太好了。現在環境變好了,我們住這兒也舒心,現在院裡的老人和孩子出來散散步都不用去公園。」居民王先生如是說。環境的改善,居民的滿意,這些變化都離不開社區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
  • 寧海老舊小區改造後換新顏,居民「安居」更「宜居」!
    寧海老舊小區改頭換面家園「顏值」兼「品質」 居民「安居」更「宜居」2020年開始,根據《寧海縣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的工作要求,加大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力度。今年已完成正學公寓、騰達小區和園丁樓小區3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住戶445戶。2021年改造計劃中的北星路片區、浦西小區等5個小區已經完成前期工作並陸續進場施工。
  • 這個小區即將啟動微空間改造提升
    居民參與家園微空間設計2019年12月,北新橋街道經過對小區現場踏勘及居民訪談調研結果,推薦民安小區作為此次公共空間改造項目的選址地點。今年5月,通過「小空間 大生活——百姓身邊微空間改造優秀設計方案徵集」活動,共選出十餘種入圍方案。
  • 餘杭:河道變美了 喬司居民生活更舒心了
    餘杭:河道變美了 喬司居民生活更舒心了日前,餘杭區喬司街道完成了長河港的河道整治工作,長河港發生的變化,令周邊居民十分開心。長河港位於喬司街道西南角,屬於上塘河水系,沿河涉及農戶260戶,服裝加工企業、物流企業50餘家,是當地重要的行洪河道和匯水河道之一。這些年,經過中小河流域工程項目、河道生態治理、截汙納管等整治以及河道增殖放流,長河港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河道生態多樣性逐漸恢復。
  • 朝外北街文明主題牆亮相,「朝外我最『橙』」活動引行人目光
    9月18日,朝外街道朝外北街文明主題文化牆正式亮相,通過卡通圖案與中英文雙語文明標語,將文明出行、光碟行動、文明養寵、保護海洋、愛護動物等文明倡議在牆面展示出來。現場還舉辦了「朝外我最『橙』」主題活動,為孩子們發放「小小橙-文明志願邀請函」,邀請行人參與文明書信投遞、KT板打卡等活動,助力營造地區文明新風尚氛圍。「遛狗要牽繩,垃圾分類不亂扔」在朝外大街文明主題牆前,「朝外我最『橙』」主題活動正在開展,一位小朋友在明信片上寫下了這樣一句「文明宣言」,末尾署上自己的名字,小心翼翼地投遞到「文明投遞站」郵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