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媽媽從沒看過3歲孩子一眼,拒付每月兩千元撫養費:我要出國讀書

2020-12-24 北晚新視覺網

為人父母都知道,自從家裡有了孩子就仿佛來了一臺碎鈔機。然而上海有一個三歲的寶寶,自從出生後媽媽再也沒看過他,也沒給過一分撫養費。寶寶的奶奶為此將孩子媽媽告上法庭,討要撫養費。

媽媽拒付每月2000元撫養費

奶奶要求孩子媽媽

支付每月2000元撫養費

開庭當天,寶寶媽媽並未出庭

奶奶出示了撫養寶寶的開銷清單

比如

寶寶是過敏體質,要吃進口品牌奶粉。

出生開始,還請了阿姨一直帶。

代理律師則一概不認可

如果家裡有老人,帶孩子是順帶義務,不需要請阿姨。

奶粉是孩子吃了,還是老人吃了,不清楚。

律師認為

撫養孩子根本不需要那麼多錢

小的時候幾百元就夠了

並且拒絕支付撫養費

非婚生子 父母高中戀愛生下

為什麼被告律師的態度如此不近人情呢?

按理說,本案的原告應該是孩子爸爸

但爸爸當天也並未現身

據了解,寶寶是非婚生子

爸爸、媽媽在生下他的時候

還是高中生

媽媽16歲高中一年級

爸爸17歲高中二年級

懵懂的早戀竟演變為意外生子

女孩的父母怎麼能讓

女兒在16歲生下這個孩子呢

律師說

女孩讀的是寄宿高中

不是每天回家

父親身體不好,母親忙於工作

都沒有發現女兒的身體變化

而等發現的時候

已經過了引產期

那女孩為什麼自己不知道呢

對此律師也沒透露

只表示女孩已經受到了傷害

家長也沒追問

外公帶了四天寶寶 意外離世

看到小生命誕生的時候

外公很高興

他讓女兒繼續讀書

他來養這個孩子

可是外公在照顧了寶寶四天後

意外去世了

律師:寶寶外公三個晚上沒怎麼合眼,因為要照顧嬰兒,結果第四天一早,出門到電梯幾步路,人就倒下了。

據悉,女孩家動遷分了兩套房

如果不是外公離世

故事可能是另外一個版本

補付一半也拒絕 因為要出國讀書

外公意外去世後

寶寶來到了奶奶家

雖然自己的兒子「不爭氣」

早戀生子,錯失高考,待業在家

但是小孫子的教育不能馬虎

雙方對撫養權的歸屬並沒有異議

被告同意撫養權歸原告一方

爭議的焦點就在於撫養費

律師稱

女孩並沒要放棄孩子

但現在無力撫養

等將來有能力會支付

經過了失去父親的痛苦後

她決定繼續求學

就像父親曾經對她鼓勵的那樣

於是,在疫情驟起的2020年

她還是踏上了留學的道路

如果按照每月2000元算

被告需要補付共計80000元

原告考慮到被告目前在讀書

無法承擔費用

提出可以補付一半

依然遭到拒絕

奶奶撤訴 放棄撫養費

這個案子沒有當庭判決

然而就在庭審一周後

法官告訴我們

原告方撤訴了

奶奶考慮再三 決定放棄撫養費

她覺得,只要女方有心承擔

那就用實際行動證明吧

法官:這個案子如果原告沒撤訴,法庭是會判一定的撫養費給寶寶的。雖然,事出有因,兩個孩子在生下寶寶的時候還未成年,但是現在他們都過了18歲,都有義務擔負起父母責任。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

這個案子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在於十六七歲的孩子

他們本身還是孩子

這個時候再養一個孩子

很顯然他們沒辦法履行對孩子的撫養責任

因此,對於未成年人早戀早育來說

家長應該付主要責任

延伸閱讀:

撫養費標準通常為月收入的20%-30% 高額培訓費未協商一致不強制均攤

夫妻離婚之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應當給付子女撫養費。但是撫養費給多少「合適」?是不是孩子的所有花銷都要父母均攤很多人卻不清楚。2019年5月30日上午,西城法院召開的涉子女撫養問題離婚糾紛典型案例通報會上給出了答案:撫養費一般是按不直接撫養一方平均月收入的20%-30%來判定,非公立教育的培訓費父母沒協商一致的不會強制雙方均攤。

趙先生和妻子馬女士結婚不久便因家庭矛盾導致分居,二人的兒子剛上小學三年級,分居期間由馬女士照顧。在馬女士起訴離婚後,她要求兒子由自己撫養,並列出一長串課外興趣培訓班的報班計劃和收費明細,稱孩子的教育和興趣培養非常重要,要求趙先生共同分擔,每月支付兒子撫養費5萬元。

趙先同意離婚,也同意兒子由馬女士撫養,但對這張天價的培訓班和撫養費帳單提出異議。他表示,自己雖然在金融企業上班,但月收入平均下來還不到2萬元,根本無力承擔如此高額的撫養費。並且,兒子義務教育期間的費用,加上合理的課外培訓班費用根本用不了這麼多錢。

西城法院民二庭楊桂林法官在通報會上介紹說,撫養費是子女生活、教育、醫療的合理花費,這裡的合理性判斷,一般是基本生活、公立教育、公立醫院的相關花費。課外培訓班的費用不屬於公立教育範疇,屬於自願開支。其花費應當由父母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和負擔能力為子女合理計算,需父母共同商議決定。因此,無論趙先生和馬女士的婚姻關係是否解除,課外班的教育費用是否必要和合理都應當由二人共同協商決定。馬女士主張的撫養費數額包含了未經趙先生同意的私立培訓班開支,超出了趙先生的收入水平和負擔能力,且趙先生明確表示拒絕,法院最終沒有支持。

法官表示,撫養費的數額計算是三個因素相互制衡的結果,包括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的負擔能力,也就是收入水平,還有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其中,可以量化的是父母的固定收入,包括但不限於工資、投資回報、合夥分紅等收入。審判實踐中一般是截取非直接撫養方最近一年的固定收入總數計算平均月收入,按照平均月收入的20%至30%來判定每月需要支付的撫養費。

但如果不直接撫養一方收入的20%至30%明顯高於子女的實際需要,則應當以當下的實際需要來衡量撫養費的數額。單純以收入水平計算出的撫養費高於實際需要,會導致實際多餘部分給了直接撫養方,沒有用於子女花費。

法官還介紹說,撫養費也是可變的,一般在一年以內保持不變。如果在一年內存在其他必要的生活、教育、醫療開支,或者超過一年後子女的實際需要增加、物價和生活水平上升,直接撫養方還可以起訴要求增加撫養費。

來源:綜合新民晚報 看看新聞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16歲產子,拒付撫養費!「00後」媽媽:我要出國讀書
    16歲產子,拒付撫養費!「00後」媽媽:我要出國讀書 2020-07-05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老賴」父親拒付撫養費,媽媽也難給娃改姓?不一定!只要孩子滿10歲...
    將孩子改名換姓,生父有權幹預嗎?看看祁陽縣人民法院調解的這個案子你就明白了…… 張莉和兒子劉凱(左)。每月400元撫養費,生父頻「賴帳」再過一個多月,張莉的兒子劉凱就將年滿12歲。對她來說,孩子的長大,還多了一層別樣的意義——「還有六年,孩子就能自己改名了。」
  • 阻止探望孩子,可以拒付撫養費嗎?
    你不讓我看望孩子,那我就拒付撫養費!不可以!「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雖因感情破損走向離婚但千萬不能傷了孩子近期,曲靖市馬龍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探望權受阻而拒付撫養費的案件。案情回顧原告楊某(12歲)的父親楊某某和母親黃某於2011年7月4日登記離婚。離婚後原告楊某隨父親楊某某生活,母親黃某答應每月支付撫養費300元。後來,因父親楊某某不願意協助母親黃某行使探望原告楊某的權利,母親黃某自2012年便停止向原告楊某支付撫養費。
  • 離婚後女方不讓見孩兒,鄭州一男子拒付撫養費成被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通訊員 魯維佳離婚後,有監護權的一方總是以各種理由不讓對方見孩子,另一方可以拒付撫養費嗎?此外,孩子的撫養費到底法定義務要給到多大?14日,記者從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了解到這樣一起案例。
  • 上猶一男子拒付孩子撫養費,聽說要被法院拘留忙付錢
    薄情父親拒付撫養費 面對拘留忙給付「法官,我怎麼會不管我自己的親生兒子呢?我現在只是暫時沒有錢給他而已。哎,別、別給我上手銬啊!」8月19日上午,上猶縣人民法院依法對一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失信男子曾某作出了司法拘留措施。在強大的威懾下,曾某一次性支付完孩子的撫養費7200元。被執行人曾某與其妻子李某因感情破裂離婚,經上猶縣人民法院判決其子女的撫養權歸李某所有,曾某須每個月支付600元的撫養費。
  • 離婚後生父能否以孩子改母姓為由拒付撫養費?
    離婚後生父能否以孩子改母姓為由拒付撫養費?讓我們通過一個真實案例來了解相關知識吧01案情簡介2015年2月,王某與冉某在餘慶縣婚姻登記部門協議離婚,雙方約定婚生子王某某由冉某撫養,王某在每月
  • 父親8年不付撫養費被女兒告上法庭 拒付理由很荒唐
    ­  每月750元的撫養費,足足拖欠了八年,也難怪這位父親小陳(化名)會被女兒告上法庭。近日,這起撫養費糾紛案歷經法院一審、二審最終生效,小陳不但要一次性支付女兒已經支出的部分教育費用,還要調高撫養費標準至每月1800元。
  • 「單親媽媽遺棄自閉症兒子」:前夫拒付撫養費,這種男人不配為人
    「單親媽媽遺棄自閉症兒子」,如若不是走投無路,她怎麼會想著遺棄自己的親生兒子?5月13日,在浙江杭州,一名6歲的自閉症男童被母親遺棄。幾天後,民警找到了他的母親。該女子28歲,離異,她說前夫從沒給過小孩撫養費,為給小孩治病,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她之前去福利院踩過點,覺得環境比較好。目前該女子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多家公益組織表示願意幫助孩子。
  • 深圳每月孩子撫養費的標準是什麼?
    伴隨時代的飛速發展,婚姻和離婚已成為生活日常,特別是離婚問題,但有一個環節可能困擾很多夫妻,即子女監護問題,標準是什麼,然後我們採取深圳判決每月撫養費用的標準要求是什麼為參考點,讓我們仔細看看。按照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月收入的20~30%比例,具體金額控制在800~2000元/月。如果增加兩個或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負擔,該比例可適當增加,但一般不得超過月收入總額的50%。2. 高收入。如果根據上述比率計算上述比例,則可以破壞上述範圍。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不超過3000元/月。3. 低收入。
  • 離婚拒付撫養費?法院對你SAY NO!
    離婚拒付撫養費?法院對你SAY NO!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夫妻感情破裂了,離婚後因為各種原因,未支付孩子的撫養費,如果出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看看雞冠區法院的法官是如何處理的吧。敲黑板!知識點來了!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 拒付1000元撫養費,被強制執行,男子:等孩子結婚後再給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妙語說天下拒付1000元撫養費,被強制執行,男子:等孩子結婚後再給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就算是兩口子離婚,還有孩子在中間,所以也不必鬧得太僵。而夫妻雙方都有撫養孩子的義務,就算是離婚了,另外一方也應該支付孩子的撫養費用。可是有人偏偏不願意執行,那法院也只有強制執行了。劉女士(化名)和丈夫已經離婚了,孩子的撫養權歸母親所有。孩子今年2歲半了,作為孩子的父親劉女士的前夫應該每個月給予孩子1000元的生活費。可是這1000塊錢的生活費,劉女士怎麼要都要不來,於是她向當地的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 【以案說法】重組家庭能成為拒付撫養費的理由嗎?
    ◎案情回顧 ◎黃小姐與陳先生於2012年辦理離婚,約定婚生女兒小晴由黃小姐撫養,由陳先生按每月收入30%支付撫養費。離婚後的陳先生很快組織了新的家庭,而開始了新生活的陳先生卻以沒工作無收入為由,遲遲不按離婚協議的約定支付撫養費,在黃小姐的再三催促下支付過數百元的費用後,便不再支付。
  • 16歲女高中生懷孕,父親得知:你讀書我來養,生下第3天父親卻去世……
    近日,上海市某法院開庭審理了一個關於討要撫養費的案件,原告是孩子的奶奶而被告則是孩子的母親,孩子奶奶說這個孩子從出生後就一直是她撫養的,孩子媽媽不但沒有來看過一次就連撫養費都是一分沒給,現在孩子3歲了,要準備上幼兒園了,她要求孩子媽媽按時支付孩子的撫養費。
  • 16歲高中生懷孕,父親:「你讀書我養孩子」,生下3月父親去世了
    但是,等到孩子早戀或是意外懷孕了,才會開始感到非常的苦惱,但這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來不及了。孩子因此受到傷害,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影響孩子的一生,而這都是因為家長的性教育缺失造成的。在上海就有這麼一個案例,原告人是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老人要求孩子的親生母親,給孩子支付撫養費。
  • 父親年薪30多萬元 打官司要降兒子撫養費離異家庭來看一看,孩子的...
    原標題:父親年薪30多萬元 打官司要降兒子撫養費離異家庭來看一看,孩子的撫養費到底該給多少合適   打官司要降兒子撫養費  離異家庭來看一看,孩子的撫養費到底該給多少合適  父親年薪30多萬元,還說自己收入降低、家庭負擔重,將14歲的兒子起訴到法院,要求降低撫養費標準。重慶渝中區法院最終駁回起訴。
  • 離婚後子女改隨母姓,生父可不可以拒付撫養費?
    2015年2月,王某與冉某協議離婚,雙方約定婚生子王某某由冉某撫養,王某在每月2日前支付子女撫養費1000元。協議籤訂後,王某僅支付了5個月子女撫養費,就以冉某擅自將子女的姓氏由王某某改為「冉某某」為由,拒絕按期支付子女撫養費。後冉某起訴王某,要求其履行協議,按時支付子女撫養費。
  • 【發揮審判職能,共建平安山城】父親拒付撫養費 耐心溝通促執行
    【發揮審判職能,共建平安山城】父親拒付撫養費 耐心溝通促執行 2021-01-05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爸爸年收入10萬元 卻不情願支付每月1600元撫養費
    寒心  爸爸年收入10萬元  卻不情願支付每月1600元撫養費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王斯 通訊員 黃昕如  核心提示  夫妻離婚後,攜帶撫養孩子的一方想追加孩子的撫養費,另一方往往是千方百計推諉,聲稱自己收入低沒錢
  • 貴州一女子探視孩子受前夫阻擾,怒而拒付撫養費:有本事自己養!
    當時約定三個孩子由何某撫養,母親劉某每月支付三個孩子撫養費1500元直到成年為止。因為當時劉某又要外出打工,於是在離婚當天一次性將未來一年的撫養費提前支付給了何某。不過等劉某到了大工地之後,多次電話聯繫要求和孩子聊天時,卻遭到何某的各種阻攔,總之就是不讓孩子接電話,這讓劉某十分氣憤。
  • 離婚後,沒錢、沒工作、又再婚生子,就能拒付撫養費了?
    離婚後,沒錢、沒工作、又再婚生子,就能拒付撫養費了??案件詳情2014年10月20日,胡男與妻子李女協議離婚,雙方商議確定婚生子由男方胡男撫養,孩子的生活費由胡男和李女各自承擔一半,直至孩子獨立生活。然而,2016年開始,李女卻以自己沒錢、沒工作且已再婚生子為由,拒不支付撫養費。胡男作為孩子小冰(化名)的法定監護人,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了撫養費的訴訟。最終,在法官調解下,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孩子由男方繼續撫養,李女每個月按時支付撫養費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