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國內奶粉的平均價格基本上是國外奶粉的2-3倍,甚至更高。在走訪線下商超及母嬰店時我們發現,700—900g規格的嬰兒配方奶粉,價格普遍在300元以上,其中a2至初、惠氏啟賦等部分產品的價格更是直逼500元。
國內奶粉為何會賣得這麼貴?因為,賣得便宜了,消費者反而不敢買?其實中國奶粉行業整體均價較高,是由我國乳製品行業歷史及需求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
一方面,食品安全事件造就行業多輪漲價。原本隨著消費升級的逐步推進,在嬰幼兒配方奶粉品質化、品牌化升級的背景下,價格帶提升本是趨勢。但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使得行業整體需求出現結構性偏移,消費者冷落內資品牌的同時追捧外資品牌。由於嬰幼兒配方奶粉具有較高的健康性及安全性要求,消費者願意以一定溢價換取高品質及可靠性。
另一方面,渠道布局及利潤訴求差異,也推高了中國奶粉價格,國外會對中國市場的利潤訴求更高。
消費者:那我還要「買貴」嗎?
我們了解到有部分消費者有「便宜無好貨」的消費心理。「大家都被毒奶粉弄怕了,寧可多花點錢也要保孩子健康,是不是真健康不知道,但起碼是一種心理慰籍。」北京消費者劉女士稱。
微博部分網友也認為,「孩子的事無小事,人不識貨錢識貨,都想盡力給孩子最好的,孩子入口的東西還是貴一點比較放心。」
不過,也有一部分消費者稱會綜合考量產品的「性價比」。「我會看網上測評,哪款產品營養全、適合寶寶買哪款,同等產品,我肯定選既便宜又好的,幹嘛非要買貴的。」
其實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們首先考慮的是性價比和安全,過去很多人親自前往香港採購奶粉等嬰兒用品就是因為性價比,用有限的資金將產品品質提升至最優是寶媽寶爸們的核心需求,因此專注正品港貨的跨境電商平臺愛港貓成了寶媽寶爸們的奶粉採購平臺,其在香港的供應鏈優勢為消費者提供了優質又便宜的港貨,奶粉自然不在話下,而且用手機APP即可完成購物,在家就能買到全香港在售的奶粉品牌,價格也比國內低很多,何樂而不為?奶粉溢價或許不可控,但選擇是可控的,對消費者而言選對購物途徑也是一種規避溢價產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