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丨孩子跟誰姓都要管啊?TA和外婆姓!

2020-12-25 毛小姐與喬女士

最近看到Papi醬的熱搜就驚了,誰能想到一個公眾人物的孩子「冠父姓」這個正常舉動都能上熱搜(熱搜是有多不值錢)。

也有人說Papi醬「驢」,恕我不才,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婚驢:指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像驢一樣地笨,被剝奪了很多卻還在傻樂。

我想請問一下,驢知道這件事嗎?

其實從Papi剛開始錄視頻就挺喜歡她的,市三女中是上海數一數二的高中,她上海話+英文的視頻成為了我們一長段時間的快落源泉,並且N刷……

Papi醬也第一時間置頂了反槓精視頻!精彩!!

對於Papi醬的一些觀點MaoJo還是挺認同的,就譬如對於身邊重要的人的排序。

喬女士

喬女士的排名是:1. 自己,2. 父母,3. 孩子(有的話),4. 伴侶。

對於我自己來說,愛了自己才有精力和方法去愛別人。父母和孩子和自己是有有緣關係的,伴侶是排在最後一個的,對於很多人來說有最好,沒有也不強求吧。

我也不懂,為什麼Papi醬突然就被貼上了獨立女性的標籤,或者,哪個女性不是獨立的嗎?

那什麼是獨立女性呢?

經濟獨立像《我的前半生》裡的唐晶,優雅、有品位、工作體面、雷厲風行。是一個非常標準的獨立女性。其實,除去經濟獨立,她獨立的點在於,敢於做自己想做的。她能夠自己買鑽戒,也能在男朋友身後做一個賢內助。她首先是個女人,才是個獨立女性。

自由說不的自由和生活自由。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生選擇不結婚或者不急著結婚。一方面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自由。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熱愛的工作,想要去旅行的目的地,今天想穿什麼怎麼穿,甚至小到周末去哪裡玩,見誰不見誰。

一個人吃飯看電影真的非常爽,不用遷就對方要看哪一場,坐哪一排,中間還是邊邊,要不要吃爆米花等等……

所以,獨立女性也沒有一定要孩子和自己姓的硬性標準,孩子跟誰姓就是個人自由,編纂一個姓也可以啊!(啊,這時候槓精又會說,不尊重列祖列宗……呵呵)

毛小姐

Jo女士的觀點我不能認同更多(拼命點頭),藉機升華一下:

選擇題先來做個題:

A. 女生事業家庭兼顧,養了兩個孩子,一個跟自己姓一個跟爸爸姓,每年定期休假,全家人分包家務。

B. 女生事業成功,生了個孩子跟老公姓,家務自己做,老公負責帶孩子。

C. 女生有一份薪水一般的輕鬆的工作,平時下班就回家做飯帶娃。

D. 女生家裡要求生二胎,於是她想了想,生了二胎。

覺得哪個比較「驢」?

我的答案是:選你¥%……&& 選,有你什麼事?人家又沒犯法,自己過自己的生活,或許累,或許不累。

你有什麼資格瞎逼逼...(對不起,口吐芬芳了)

每個人都是一棟孤獨的樓也許不好聽,但我覺得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要明白一點,:那就是人這一輩子註定是孤獨的。你乾乾淨淨地來,一絲不掛地走,沒有人能夠陪著你從出生走向死亡。你就像擁有一棟房子,而父母,伴侶,孩子,朋友,是房裡的裝修,是家具,是花園裡的草木,是偶爾來串門的蝴蝶。

為你錦上添花,卻並不是房子本身

能不能抵擋風雨,住得舒服,就是你自己的本事了。

請好好學習一下"Feminism"這個詞女權不是男人有的我必須有,而是人有的我要有。

其實男權和女權可以合併成一個詞:人權。

女性因為生理上和歷史上的因素,相對於男性處於在弱勢地位。我們所說的女權,也不過是女生對於「人權」的另一種復興:

你有提出觀點的權利,被社會聽到和接納;

你有選擇的權利;

你有獲得認可的權利,獲得社會資源的權利。

這才是我們想要的」女權「。

權利,不是權力。

權利,不等於必須。

(突然不沙雕,好不習慣哦...)

為什麼獨立女性的孩子就不能跟父親姓,這是人家自己的事。

總結起來就是,管你P事,反正也不會跟你姓……

PS:不管Papi醬是不是獨立女性,她就是我們心中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不容反駁!

相關焦點

  • 無論跟誰姓,最後都是男權的姓
    Y的外婆也不是權利意識的女權先鋒,歸根到底是為了延續香火的繁殖需要,只不過延續的是邱氏的香火。前人改來改去,爭來爭去。但再爭來爭去,其實也跟女性沒什麼關係。這終究是男權的天,男權的地。哪個姓氏都是男的姓氏。不管姓氏如此,財產與資源亦如此。這背後是一套陳腐的規矩:只有男人的姓氏,才應當繼承的。
  • 江浙興起兩頭婚:一個孩子跟媽媽姓,一個跟爸爸姓
    兩頭婚的意思就是夫妻兩個結婚,所有的程序都會按正常走一遍,但婚後夫妻兩個要分開住就分開住,願意去婆家住還是娘家住都可以,甚至連他們所生的孩子也是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的,孩子管兩邊的老人都叫「爺爺或者奶奶」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婚女嫁,也不屬於招女婿
  • 浙江夫婦因為「孩子跟誰姓」而離婚,孩子到底應該跟誰姓?
    今年11月底,浙江的一對夫婦因為孩子跟誰姓的問題而鬧上法庭。男子陳軍和女子林麗今年6月份剛結婚,婚前林麗表示她父母有意讓第一個孩子跟女方姓,當時陳軍考慮可以要二胎,就答應了。在9月的時候,林麗生下一名男嬰,這時候因為男方父母向陳軍施壓,想讓這個男孩隨父姓,然陳軍就向林麗提出第一胎跟父姓,林麗聽到後就惱了,沒有採納陳軍的建議,給孩子上戶口時取了「林」姓,就這樣兩家發生了矛盾。在11月底雙方協議離婚,孩子判給了陳軍撫養,但是姓氏問題還沒解決。
  • 讓孩子隨父姓算不算獨立女性,寶寶跟誰姓和媽媽是否獨立是兩碼事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在中國,關于姓氏這件事兒,從來都是隨父親,自古以來很少有人因為孩子姓什麼發生過爭執或者因此質疑父母是否獨立?papi醬做到了。孩子出生後隨父親姓,是中國五千年來華夏文明的一個漫長演化過程。且代代相傳。當然,孩子也可以隨母親姓。但是跟母親姓也不代表母親就是獨立女性,不跟母親姓也不代表母親就不是獨立女性。聽起來有點繞,簡單來說,就是,孩子跟誰姓,和媽媽是不是獨立女性之間根本沒有任何邏輯關係。
  • 孩子就不能跟媽媽姓嗎?因為這個問題,我絕對不敢要二胎!
    現在這個社會思想已經很開放了,看到很多寶寶的名字都已經是四個字,大多數都是帶上了爸爸的姓和媽媽的姓。但還是絕大多數跟爸爸姓,只有極少個別的跟媽媽姓,而且總讓人有一種感覺,如果孩子跟著媽媽姓,那麼這個爸爸肯定是倒插門?
  • 孩子跟誰姓就該誰來養嗎?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孩子4歲了,有一天跟他老公吵架,吵著吵著,說到孩子開學了,學費一人出一半,他老公就說,孩子又不跟他姓,為什麼要他出,如果把孩子的姓改跟他一起,他絕對不需要她出錢。我朋友當時就懵了,這麼多年來,孩子的所有開銷費用她都不問老公要,是覺得自己的工資比老公的高,可以不用老公出錢,所以就沒問過老公要,如果這次不是吵架生氣的話,也不會提出一人一半學費的。
  • 孩子不跟我姓,離婚吧!
    作 者: 清南師兄的小師妹這兩天清南師兄看到一條很離譜的新聞:浙江#夫婦因孩子跟誰姓鬧上法院
  • 兒子跟爸姓,女兒跟媽姓,恩愛和尊重背後隱藏的「危機」誰知道?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我表姐生了二胎,在醫院因為孩子起名字的事跟老公和公婆吵了起來。原來,表姐跟她老公商量,頭胎大寶是兒子跟爸姓,如果二寶是個女兒就跟媽姓,結果二寶出生真是女孩,公婆卻不願意孩子跟她姓。他們還大罵兒子:「沒骨氣,孩子跟父姓是幾千年來的規矩,如果跟母姓,你還要不要尊嚴了?」把我表姐氣得差點暈過去。其實,我表姐也不用太生氣,兒子跟爸姓,女兒跟媽姓,看似恩愛和尊重的背後,隱藏的「危機」又有誰知道呢?
  • 「雖然我隨母姓,但我決不讓孩子和我姓」孩子和媽媽姓,弊大於利
    「真的假的啊,你怎麼和你媽姓啊,你媽不是在超市收銀,你爸不是開廠的,為什麼你和媽媽姓啊?」楊瀾無奈的解釋,小時候爸爸賺的不多,媽媽又強勢,最後爸爸為了息事寧人,就讓孩子和媽媽姓了。最讓楊瀾在意的是,每次問爸爸拿錢,爸爸都說沒錢,她知道,爸爸有錢,但是爸爸從來不把錢花在她們母女身上,雖然她爸爸是老闆,但是生活費都是媽媽打工辛苦賺來的。
  • 孩子隨父姓被罵?中國式「網絡女權」的狂歡:不跟媽媽姓就是犯罪
    PAPI,作為公眾人物,獨立女性的代表,她的孩子跟誰姓,成為一個大問題。按照他的 任誰孩子似乎應該跟媽媽姓「姜」,然而按照傳統,應該跟爸爸姓,估計老人也有這樣的要求,只是,這樣一來丟了獨立女性的角色,甚至招來很多罵聲,這個問題太南了。今天就跟大家說說孩子跟誰姓的問題!
  • 孩子為什麼要隨父姓?父姓制度的起源,是孩子歸屬權的平衡
    男人無法確定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但他們希望別人知道孩子是自己的,那怎麼辦?給孩子打上一個專屬標誌就是了。從這個角度來看,隨父姓是男女對孩子歸屬不平等的補償大家好,今天是育兒內容的第26期(主頁視頻版更精彩哦!),我是善於剖析孩子問題,還能給問題父母答疑解惑的淅淅爸。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孩子跟誰姓」的問題。
  • 孩子和誰姓,真的那麼重要嗎?
    法院最後審理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並希望這家人不要因為孩子跟誰姓而較勁,而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孩子的養育上。  反對派——  @家有男女:姓什麼都是不自己的孩子啊!但是,在現時的中國,要完全拋棄傳統文化、傳統的想法和做法,那還是很難的。
  • 家裡沒有皇位要繼承,孩子跟誰姓重要嗎?網友都是這樣說的
    再受到長輩影響,孩子跟誰姓就成了影響夫妻感情的問題。我們來看看網友的看法:一、家裡又沒皇位要繼承,姓啥有那麼大影響嗎?多生幾個不就解決了。任正非家大業大的,也沒讓孩子跟他姓,人家照樣受人尊重,誰為了孩子不姓他姓敢小看他。
  • 兩個孩子一個跟媽媽姓,一個跟爸爸姓,真的不會出問題嗎?
    自古以來,孩子都要跟著父親姓的,但這幾年思想越來越開放了,二胎來到以後,有些家庭會選擇讓其中的一個孩子跟著媽媽姓。雯雯家前幾年也進入了二胎行列,他們夫妻倆商量之後決定大寶已經跟著爸爸姓了,那二女兒就跟著媽媽姓。
  • 二胎跟誰姓?這可不是簡單冠名權的問題
    先給大家分享幾個關於「二胎跟誰姓」的真實案例:案例1:小學女同學小王是獨生女,今年喜得二胎。生完孩子她有了想法:「老大是隨老公姓,可我爸媽就我一個女兒,這些年,他們出錢出力幫忙帶娃毫無怨言,老二應該隨我姓吧。」
  • 孩子該跟誰姓?看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社會複雜,孩子少,思想影響,姓氏便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生下的孩子應該跟誰的姓。畢竟姓氏是一種流傳下去的符號,沒有姓氏的流傳有一種亡家的感覺,這種心情可能跟亡國差不多。那麼孩子跟誰姓會不會影響孩子後續的一系列權利?第一,孩子的姓氏不影響孩子的繼承權。有些人認為如果孩子沒有跟自己姓,那麼他也沒有繼承我方財產的權利。
  • 二寶出生跟媽姓,公婆卻不滿意了,區別對待兩娃
    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人也開始在謀劃要二胎這件事情,但是要二胎不是一件小事,除了要和大寶好好溝通,還要考慮下自己經濟是不是能夠承受得住兩個孩子的生活,還有以後學習的費用。要二胎的麻煩還不只有這些事情,如果說經濟實力是生二胎的基礎,那麼二胎跟著誰信姓,就成了到底要不要二胎的關鍵點。
  • 孩子跟誰姓是不是問題?對這對離婚夫婦來說真的是,違約金都要十萬
    從兒子出生跟媽姓開始,這對小夫妻的矛盾就埋下了。爭吵、起訴,離婚,離婚後再打官司。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已經不止一次「接待」這對年輕人了。事情要從2016年5月孩子出生開始說起,男孩,隨母姓丁。丈夫小周一直心有疙瘩,加上孩子出生後家庭瑣事多了,兩人爭吵升級,在2018年,小周向法院起訴離婚,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協議中有很重要的一條,也是圍繞「孩子跟誰姓」,可見這個姓氏問題對男方小周的困擾有多大。
  • 「女兒跟你姓,就和我沒關係了」孩子跟媽姓父親就不用給撫養費?
    但是假如有孩子的話,那雙方可能終生都會有無法割捨的關係。不管夫妻的關係如何,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都是一生的。離婚後,也牽涉孩子的歸屬權和撫養費的事情。一般來說,孩子歸一方,另一方負責給撫養費。但是,最近小編看到的一個新聞卻讓我刷新了三觀,這是一個發生在四川的真實案例。話說唐某和張某當時都在廣東打工,倆人的女兒在2010年出生,之後就一直是媽媽張某的母親在照顧。
  • 關注民法典草案1丨胎兒有繼承權嗎?孩子到底跟誰姓?說法來了!
    孩子到底應該跟誰姓?「熊孩子」巨額打賞主播到底能不能要回?性騷擾法定標準是啥?哪一種遺囑更具法律效力?首篇報導,關注民法典草案中一個人有關的熱點話題。【當你出生前】胎兒也有繼承權!從出生到死亡,你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這是民法典草案總則編賦予的。那麼,尚在母體的胎兒,是否享有民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