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至理名言不僅適用於一個國家,更適用於每一個人,適用於當下的各行各業。網際網路技術盛行以來,我國雖然沒有趕上首批,但之後也緊追不捨,當下華為、中興等中國通信企業在國際上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尤其是華為。正如開頭所提到的那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長期的安樂狀態以及接二連三成就的取得固然讓人欣喜,但也容易讓人飄起來,從而在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上進行懈怠。否則為什麼從21世紀之初就提出的中國「芯」戰略,到現在才開始發力呢?原因很簡單,在此之前,中國在晶片上沒有遇到任何阻力。
2020年,美國開啟了對華為的第二輪以及第三輪全面打擊,此次打擊重點放在了我國整體的薄弱科目上——晶片製造。一紙禁令使得許多晶片代工商中斷與華為的合作,令華為陷入晶片危機。華為晶片危機的到來,不僅是對於華為而言,更是對於全中國而言,這就是我們在半導體領域上所遭遇的危機。什麼「造不如租,租不如買」的策略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所有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技術,最後都會成為別人致自己於死地的把柄。
在這種情況下,全國上下都開始了在半導體領域的研發,中國企業以及中國聯合發力,中國芯研發工程煥發出巨大的生命力。在這種憂患意識之下,中國「芯」接二連三地迎來重大好消息,有華為的,也有中科院的,更有其他半導體公司的重大突破。而在這其中,誰也沒有想到,之前令大家沒有什麼印象的紫光展銳,在這次全國晶片研發上,展現了巨大的能力,多項關鍵成果都有紫光展銳順利攻破。
「芯」突破!「小華為」突然發力,掌握重要技術。
前不久,紫光展銳的一場新品發布會幾乎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球。因為誰都沒有想到,之前沒有聽說過的半導體公司竟然一時間獲得了這麼多的突破,直接將我國半導體工程推進了一大步。中國「芯」不斷突破!「小華為」再度發力,多項成果攜手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