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有一個孩子,我也同樣有信心讓他考上東大醫學部。——佐藤亮子
我們先說一下東京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學校,為什麼把孩子送到這個學校就非常了不起呢?
東京大學誕生於1877年,是日本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 ,也是亞洲最早的西制大學之一,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靈元天皇時期。
學校於1886年更名為「帝國大學」,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國大學。
佐藤亮子是奈良縣家庭主婦,畢業於女教育家津田梅子創辦的津田塾大學英文系,在私立高中做了兩年英文老師後,結婚、辭職、做專職主婦,生下三男一女四個孩子。
如今她的三個兒子,包括最小的女兒,全都考入了東京大學理科Ⅲ類(醫學部)。
要知道,東大醫學部極為難考,有「日本最難考」之稱,四個孩子均跨入這一龍門的例子更是罕見,她說陪伴4個孩子一路走來,積累了很多經驗。
關於怎樣才能幫助孩子考入理想的學校,具體可以採取哪些方法,她都有很多心得,她就是《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的作者佐藤亮子。
這本書從孩子1歲到高考這10多年的期間,包括每一個階段:學前階段、小學、初高中,她是怎麼樣陪孩子成長,陪孩子學習的。
我想對於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這也是我們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作者是如何做的?
一、一個和善而堅定的媽媽
可能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陪孩子寫作業,陪孩子學習,不由得就想到了雞飛狗跳的場面,更或者是親子關係一度降到冰點。
但看完這本書,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溫柔、和善而堅定的媽媽。作者說如果是逼迫孩子學習,只會給他們帶來痛苦。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要細心觀察,備考期間更要留意孩子的表情,如果孩子臉上總是帶著笑,說明學習進展的很順利;如果他悶悶不樂,總是很苦惱的樣子,則說明方法不當。
那父母要幫孩子換一種學習方法,如果不改變學習方法,一味的督促孩子更加努力,只會把孩子逼到絕境。
但是作者說:「我的秘訣就是練習要做到讓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如果要做1萬遍才能學會,那就做1萬遍好了,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我和孩子從不會妥協。」
從這裡可以看出媽媽平常細心觀察,留意孩子的表情,看孩子是否臉上掛著微笑,學習時對知識掌握的那種堅持度。讓我們看到做一個和善而堅定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很重要。
二、做好孩子的後備軍
就是在洗澡的這個過程當中,一共就要花80分鐘時間,然而她的三個哥哥洗澡加上洗頭也用不了一刻鐘。
作者就在想,這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能做多少道題呀?心裡著急壞了。
其實她也想過避免浪費時間,可以以耽誤複習為由,要求孩子剪短頭髮,但是她說:這麼做,太不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了,而且還會打擊孩子備考的積極性,適得其反。然後她就想怎麼樣做才能既尊重孩子的想法,又不耽誤學習呢?
作者就在網上買了一個理髮師專用的大風量吹風機,因為這個吹風機吹頭髮時間能縮短20分鐘,然後在洗澡的時候他就和女兒一起洗澡,幫她洗頭髮搓背,這樣孩子洗澡的時間也縮短了20分鐘,她們每天成功的就節省出了40分鐘的寶貴時間。
看到這裡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遇到這樣的問題,作者並沒有直接、簡單、粗暴的要求孩子去剪掉她的頭髮。而是在想怎麼樣既尊重孩子的意願,又能去節省時間來學習。
作者說到:即使是在備考期間,也不應該禁止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父母可以通過改變工具或者是方法等方式來協調。因為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壓力和浪費時間,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不會與孩子產生爭執。
三、注重基礎階段的培養
在孩子0~3歲這個階段,她培養的重點就是給孩子讀繪本和聽童謠,她說在她的每個孩子滿三歲之前都給他讀過1萬冊繪本。給孩子讀繪本有益於培養孩子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給孩子讀書的時候,其實自己也常常被故事所感動,這裡提到,尤其是那些孩子要求再讀一遍的書更為重要,其中可能有某些內容格外能觸動孩子的心。
如果孩子想讓媽媽反覆讀給自己的書,會成為心靈的養分,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在學齡前階段,重點是培養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好習慣。比如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孩子小的時候,她會和孩子約定每天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學習。
但是在孩子玩耍的時候她不會去打斷他,因為專心玩耍的時間是無可替代的黃金時間;也不會刻意規定每天必須幾點鐘開始,在孩子累了的時候可以適當休息,如果遇到孩子或者媽媽很累的日子,也可以休息不做。
在小學低年級:特別注重基礎的掌握。作者對於學習的基礎特別的重視,就比如說閱讀、寫字和計算是我們所有學習的最底層的能力。比如:
寫字,她會教孩子一筆一畫的認真寫字,因為這也是在培養他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習慣;
10以內的加法是減法和應用題的基礎;
乘法口訣是除法和分數和比例的基礎。
他說學好這三項就相當於完成了小學低年級的所有任務。父母一定要負起責任,想辦法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牢固掌握這些內容。我的關鍵在於認真對待每一道題。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她也非常注重細節、趣味性。
比如給孩子準備一些不同顏色的筆,還有可以去聽CD學習、或者在洗澡的時候數數等等,對於細節,比如橡皮擦乾淨也是一種學習,還有筆的顏色,不要多過3種,因為孩子扒開筆帽和蓋上蓋子的時間會耽誤孩子記筆記。
整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媽媽在整個宏觀上對孩子的一個規劃,以及在細節上的一個引導把控,才能促使四個孩子順利考入世界一流的東京大學。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細節,歡迎收聽果媽的精華解讀。
書籍解讀安排
本書共拆解6天時間,每天20分鐘帶你精讀:
9月8日 D1:學習是一場長期戰
9月9日 D2:0-3歲:激發孩子潛能
9月10日 D3:學齡前: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好習慣
9月11日 D4:小學低年級:基礎的基礎重要
9月14日 D5:小學畢業前:別留短板和弱項
9月15日 D6:初高中階段:靠做題迅速提高成績
如果你想聆聽《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這本書的精彩解讀,請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