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第二次成長的過程。
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還可以鍛鍊自己的耐心和價值感。
但很多家庭把照顧兩歲以前寶寶的重任幾乎都壓在媽媽身上。爸爸主管賺錢。
寶寶長大後,爸爸在管教孩子方面很快就露怯了。寶寶不聽爸爸話的時候,爸爸很容易發火。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爸爸的失職
畢竟育兒是全家人要面臨的問題,現在出現問題,不能全怪爸爸,也不能全怪媽媽,而是夫妻雙方的責任。
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後媽媽就全身心投入到照顧孩子中,很多爸爸被趕出了臥室。而且好幾年回不來。
在照顧嬰兒時,很多媽媽/長輩擔心爸爸動作過大,弄傷了寶寶。直接不讓爸爸參與照顧寶寶。
1. 孩子的第一依戀人最好是父母。如果把爸爸趕出房間,寶寶和爸爸的親密時間無形中被縮減了很多。
2. 錯失父子親情培養的最佳時機。媽媽跟孩子的感情是先天的,因為有十月懷胎的過程,而爸爸跟寶寶的情感是要後天培養的,如何培養呢?就是在照顧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不斷付出時間和精力來培養的。爸爸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價值感噢~
3. 照顧孩子是難得的人生第二次成長的機會,比如爸爸媽媽通過照顧嬰兒可以培養自己的耐心,如果直接放棄。爸爸一生都很難再遇到如此良機了。
很多爸爸在寶寶出生後會有失落感,因為妻子的全部精力都轉移到寶寶身上了。
如果寶媽可以對寶爸說:「你在我心裡永遠是第一位的,因為我們要一起過一輩子。」並讓爸爸參與到育兒中來,培養爸爸跟孩子的親情。爸爸的情緒就會好很多。所以寶寶出生後,要照顧產婦的心理,但也不能忽視寶爸的心理。
如果夫妻雙方願意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一起探討育兒經,一起養育寶寶就圓滿啦~
當然,爸爸在照顧嬰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錯,可是,誰又是完美的呢?誰的成長之路不是跌宕起伏呢。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人一生都在追求的兩種心理需求就是①歸屬感②價值感。」
歸屬感來自愛,價值感來自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