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管不顧,即便媽媽很優秀,孩子也難以成才

2020-09-10 小蘇小妹

家是一個整體,缺少了任何一方,都稱不上家。在教育孩子上,也一樣,爸爸如果缺席,孩子的成長也可能會有缺陷。所以,孩子成長的路上,爸爸媽媽的角色都很重要。

我國的教育普遍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多爸爸在家只是一個擺設,所有的教育,孩子的一切好像都與他無關。


媽媽不僅想讓孩子學到更好的東西,還要兼顧到孩子的成長問題,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多媽媽們都很努力,為了孩子去學習,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個人時間,把所有能想到的,能給到的都給了孩子。可是即使媽媽很優秀,爸爸的不管不顧,還時不時地拖下後腿,這樣的家庭孩子也很難以成才。


爸爸們如果有這些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1、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到家裡去

現實生活中,很多男人肩負著養家的責任,所以有些喜歡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到家裡來。只要看到孩子哭或者是什麼的,馬上就兇或者吼,甚至是打罵,把對工作上的不滿發洩到孩子身上,孩子有他的天性,需要得到適當的釋放。


2、只顧著說教,沒有以身作則

大聲的告訴孩子,要做作業,要努力,自己卻在旁邊看電視,或者是玩遊戲,或是打牌喝酒。

3、答應孩子的事情做不到

答應孩子說,會抽時間陪他一起玩玩具,卻一直以工作忙為由,不陪孩子。和孩子說周末帶孩子去遊樂場,結果到了周末又去加班,把孩子又一次地放在家裡。孩子一次次地看到了希望,活生生的一次次地被破滅。


著名的教育家格爾提出:「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著一種特殊的力量」。爸爸對孩子的陪伴,舉足重輕,不能缺位,也無人替代

德國哲學家E:弗羅姆也說:「父親雖然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範的世界、閱歷和冒險的世界,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往世界之路。


養不教,父之過」,增廣賢文上有說,孩子不成才,都是父親的過錯。

爸爸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應該怎麼做?

1、儘可能地抽時間陪孩子

和孩子一起成長,陪伴孩子不僅可以讓孩子有安全感,還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

/

2、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有孩子後,不要在孩子面前對孩子媽媽大呼小叫的,更應該表現出對她愛和關心。不在孩子面前去說別人的壞話,不在孩子面前玩遊戲,在家把天天對著的手機換成書本。

3、樹立起做父親的威嚴

孩子犯錯時,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同時給孩子給予正確的指引。


孩子的教育,爸爸媽媽要站在同一個角度上,方式方法要統一,爸爸不僅要自己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心疼孩子,耐心和孩子溝通,同時也要體諒妻子,明白她的良苦用心。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爸爸媽媽都不缺席!

相關焦點

  • 這5種爸爸是家中「負能量」,即便寶媽很優秀,孩子也大多沒出息
    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並不好,如果寶爸是這4種「負能量」的類型,即便寶媽很優秀,孩子也大多沒出息。對於這個評價,小李心知肚明,即便他條件優秀,可總是透著隱隱的自卑,生活非常節儉,在擇偶時也總覺得自己配不上人家
  • 公交車上寶寶哭鬧爸爸不管不顧,乘客多管閒事,孩子家人萬分感謝
    導讀:公交車上寶寶哭鬧爸爸不管不顧,乘客多管閒事,孩子家人萬分感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公交車上寶寶哭鬧爸爸不管不顧,乘客多管閒事,孩子家人萬分感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種負面的「爸爸」,哪怕媽媽再努力去培養,孩子也很難成才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起到的作用都是相當的,缺一不可,可是在大部分的家庭中,依舊是媽媽教育孩子,爸爸只是起到一種「擺設」地作用而已。如果一個家庭中,只有媽媽一個人去教育孩子,我們會把這種教育方式稱作為「喪偶式育兒」,不過,跟「喪偶式育兒」相比「託管式育兒」更加的可怕。
  • 3種爸爸,難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家的沒中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於孩子而言,爸爸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在孩子的培養上,爸爸有著一種特別的力量。 3種爸爸,難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家的沒中招!
  • 爸爸不管孩子,媽媽的錯?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第二次成長的過程。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還可以鍛鍊自己的耐心和價值感。但很多家庭把照顧兩歲以前寶寶的重任幾乎都壓在媽媽身上。爸爸主管賺錢。
  • 家裡有礦系列:「最淡定爸爸」走紅,任憑孩子折騰奶粉不管不顧
    文丨大白奶爸plus(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眾所周知,養孩子的開銷是非常大的,但作為爸爸媽媽,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殊不知,養一個孩子就是在燒錢。孩子平時的開銷除了嬰兒床住宿,這種非常硬性的要求之外,奶粉的開銷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說孩子的奶粉是孩子所有的衣食住行中花費最多的東西。最近有一位父親,在網絡上走紅,這是什麼樣的情況呢?原來,這位李先生平時就好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般,一心只想工作。
  • 孩子的成才99%與媽媽有關,培養優秀孩子,媽媽要做好這5點!
    孩子的成才99%與媽媽有關,培養優秀孩子,媽媽要做好這5點!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媽媽這個角色,可以說,孩子長大後是否成才,是否優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媽媽。因為在我們大部分家庭裡,跟孩子相處最久的就是媽媽,所以在耳濡目染的作用下,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媽媽的影響,孩子也在模仿媽媽的過程中逐漸成長,仔細觀察就是發現,孩子的某些性格和行為都暗藏媽媽的影子。
  • 敢於放手的媽媽才能培養優秀的孩子
    每次到假期的時候,童童的媽媽都很悠閒,該逛街的逛街,該鍛鍊身體就鍛鍊身體,同事們都很嫉妒,同樣是小學三年級孩子的媽媽,同事小王就忙得不亦樂乎,輔導孩子做作業,陪孩子練字,彈琴畫畫,小王感慨,人家的孩子是來報恩的。
  • 這3條規矩父母要早立,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以後孩子更容易成才
    這3條規矩父母要早立,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以後孩子更容易成才教育孩子是一項值得人們深思的事情,作為父母,越懂得教育孩子,將來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就越優秀。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往往會從小就給孩子定下一些有用的規矩。
  • 「懶爸爸」帶孩子會更優秀?閃光點在這些地方,媽媽就讓他懶著吧
    和他一起去買菜,能把他忘在超市,這麼粗心大意怎麼能帶孩子?最主要的是有些爸爸很懶,不管孩子能不能做的事,他都不會去幫忙,在家沒事,也不會對孩子多叮囑,飯也不會做……爸爸帶娃真是&34;。閃光點在這些地方,媽媽就讓他懶著吧不過太懶的爸爸不一定對孩子有不利影響,恰當的話,還能讓他更優秀,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孩子更獨立,原來是懶爸爸的功勞懶爸爸不會過度幹涉孩子的生活,孩子不會繫鞋帶,他情願在旁邊等半天,也不會幫忙,也不會責備他。
  • 孩子將來成不成才,絕大部分在父母。看完你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不再像我們的父輩那樣,也不管教育,有口飯,能長大就行。家裡稍微經濟條件的都會給孩子選擇一個重點學校,差一點的也會整天盯著孩子的學習,一刻也不放鬆。這樣的方式在社會大環境中肯定是對的。但是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就一定能成才。造成很多孩子無論家長怎麼努力,學習還是一般般,為人處世也一塌糊塗。
  • 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別高興得太早,後果可能很嚴重
    文|文兒昨天聽到一位媽媽炫耀,她家孩子特別愛她。每次她跟老公吵架,孩子也不管是誰的錯,都會幫著她,並且一臉認真地指責爸爸。心裡真是滿滿的感動。爸爸在孩子面前會有挫敗感,以後會更少地參與育兒在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這件事上,媽媽心裡有多滿足,爸爸的心裡就會有多失落。如果孩子習慣性地向著媽媽,爸爸就會認為在孩子心裡媽媽更重要,媽媽說的話孩子更容易接受。所以有關孩子的事情,爸爸都會習慣讓媽媽出面解決。
  • 從小教育你的孩子成才的基石是什麼
    很多媽媽搞定孩子,這一招最靈,我見過很多媽媽對正在淘氣的孩子說。「你不要叫我媽媽。你這個孩子這麼不聽話」。我實在沒招了,只能用這一招。還有人給你說,一個孩子在家裡總得讓他怕一個人。他才聽話。許多家長的認為這就是對的。其實這是錯。家裡不管是他怕媽媽還是爸爸。他將來長大就一定會叛逆。因為他沒有得到愛。他覺得你們在逼我在欺負我。有一次我在去學校接孩子。
  • 不管爸爸還是媽媽,睡前陪娃一起做3件事,孩子將一天比一天優秀
    睡前一小時可以說是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然而家長們總是會忽略這一時間段,草草地讓孩子睡去,殊不知自己錯過了培養孩子情商、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大好時機。1、睡前陪孩子聊天溝通是親子之間增進感情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晚上都可以陪孩子一起聊聊天,了解孩子這一天都幹什麼了,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或者遇到什麼困難等等。
  • 李玫瑾:父母要做好「兩不管」和「三不慣」,不放手孩子怎麼成才?
    愛一旦失了分寸,孩子既不會成人也不會成才。 「直升機父母」以保護、為孩子好的名義過度幹預孩子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蠻橫剝奪孩子獨自歷練的成長機會。 也正是父母的次次包辦與打擾,於無形中摧毀了孩子的獨立性、求知慾、創造力,讓孩子時常懷疑自我,失去自信,認為自己難以擔當,乾脆放任自流。
  • 李玫瑾:不放手孩子怎麼成才?父母要做好「兩不管」和「三不慣」
    愛一旦失了分寸,孩子既不會成人也不會成才。哪些事情不該管?哪些行為不該慣?一起來看看。「直升機父母」以保護、為孩子好的名義過度幹預孩子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蠻橫剝奪孩子獨自歷練的成長機會。也正是父母的次次包辦與打擾,於無形中摧毀了孩子的獨立性、求知慾、創造力,讓孩子時常懷疑自我,失去自信,認為自己難以擔當,乾脆放任自流。
  • 爸爸愛媽媽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使一個優秀的人,能在一定的領域出類拔萃,做一個對社會對家庭都很有幫助的人,因此很多家長都會在探索,如何培養教育下一代,如果正確的引導孩子,在教育方面付出的很多,但並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能如願以償的實現自己的理想。
  • 孩子不努力,媽媽用蠻力,爸爸不出力的家庭,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優秀的孩孩子是誇出來的 ,不是打擊出來的。孩子長大了,讀小學,讀初中他就沒管過孩子的學習。平時不管不顧就算了,我在教育孩子的關鍵時候,他老是打岔、插嘴、扮好人,好像他就是孩子的「好爸爸」,而我就是那童話故事裡惡毒的後媽似的。媽媽,為了孩子的學習,全力以赴的辛苦付出,卻得不到認可,還要被質疑。而爸爸永遠不懂媽媽的辛苦,永遠和媽媽「對著幹」,爸爸只是工作之餘,偶爾的「關心」孩子。就這樣的「關心」,大部分時候還是很不靠譜的。
  • 7歲男孩被父母扔在託管班5年不管不顧,太可憐
    一、父母不管不顧孩子前一段時間有一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特別火,其中賀子秋的遭遇讓人十分心痛。當時他的媽媽賀梅把他扔在李爸爸家,還借了一筆錢,其實此刻的賀子秋已經知道了自己被拋棄了,剛開始的李尖尖一直排斥他,三番五次的扔箱子,在第二次的時候,賀子秋就開始討好李尖尖和李爸爸,因為他想留下來。
  • 家裡有這3類媽媽,將會是孩子修來的"福氣",有益於孩子成才
    家裡有這3類媽媽,將會是孩子修來的&34;,有益於孩子成才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生後就像是一張白紙,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而且父母的言行也會影響到孩子,很多人都會說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個說法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在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中,媽媽往往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因此媽媽也會是孩子最為親近的人,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相對來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