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個整體,缺少了任何一方,都稱不上家。在教育孩子上,也一樣,爸爸如果缺席,孩子的成長也可能會有缺陷。所以,孩子成長的路上,爸爸媽媽的角色都很重要。
我國的教育普遍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多爸爸在家只是一個擺設,所有的教育,孩子的一切好像都與他無關。
媽媽不僅想讓孩子學到更好的東西,還要兼顧到孩子的成長問題,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多媽媽們都很努力,為了孩子去學習,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個人時間,把所有能想到的,能給到的都給了孩子。可是即使媽媽很優秀,爸爸的不管不顧,還時不時地拖下後腿,這樣的家庭孩子也很難以成才。
1、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到家裡去
現實生活中,很多男人肩負著養家的責任,所以有些喜歡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到家裡來。只要看到孩子哭或者是什麼的,馬上就兇或者吼,甚至是打罵,把對工作上的不滿發洩到孩子身上,孩子有他的天性,需要得到適當的釋放。
2、只顧著說教,沒有以身作則
大聲的告訴孩子,要做作業,要努力,自己卻在旁邊看電視,或者是玩遊戲,或是打牌喝酒。
3、答應孩子的事情做不到
答應孩子說,會抽時間陪他一起玩玩具,卻一直以工作忙為由,不陪孩子。和孩子說周末帶孩子去遊樂場,結果到了周末又去加班,把孩子又一次地放在家裡。孩子一次次地看到了希望,活生生的一次次地被破滅。
著名的教育家格爾提出:「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著一種特殊的力量」。爸爸對孩子的陪伴,舉足重輕,不能缺位,也無人替代。
德國哲學家E:弗羅姆也說:「父親雖然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範的世界、閱歷和冒險的世界,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往世界之路。
養不教,父之過」,增廣賢文上有說,孩子不成才,都是父親的過錯。
1、儘可能地抽時間陪孩子
和孩子一起成長,陪伴孩子不僅可以讓孩子有安全感,還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
/
2、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有孩子後,不要在孩子面前對孩子媽媽大呼小叫的,更應該表現出對她愛和關心。不在孩子面前去說別人的壞話,不在孩子面前玩遊戲,在家把天天對著的手機換成書本。
3、樹立起做父親的威嚴
孩子犯錯時,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同時給孩子給予正確的指引。
孩子的教育,爸爸媽媽要站在同一個角度上,方式方法要統一,爸爸不僅要自己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心疼孩子,耐心和孩子溝通,同時也要體諒妻子,明白她的良苦用心。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爸爸媽媽都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