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扇貝不會跑到北海道

2020-12-23 環球網

原標題:獐子島:扇貝不會跑到北海道

東方網2月18日消息:近日,一篇題為《扇貝跑路的秘密:關於扇貝跑路的一個調研》網文指出,大連扇貝有可能受振動波影響,遷徙到北海道。

對此,獐子島相關人士獨家回應e公司:「這種說法已經突破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底線,扇貝不具備文章中所說的遷徙能力。科學的角度是黃海暖流北上,經韓國分支,向中國為黃海暖流,向日本為對馬暖流。文中說法不符合蝦夷扇貝的生物習性和能力,除非北黃海蝦夷扇貝像鮭魚一樣會逆流而上並順對馬暖流進入日本。」

相關新聞>>>

扇貝跑路的秘密:關於扇貝跑路的一個調研

來源:MC拳王

關於扇貝跑路的一個調研

最近某上市公司的扇貝再次宣布跑路,在金融圈引發渲染大波,我作為前生命科學工作者,現金融工作者,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談談這個事情。算是我自己的一個獨立調研。

2016年冬天,我去日本北海道度假。富良野寂靜的雪地,函館瑰麗的夜景,洞爺湖星垂平野的視界,都令我沉醉。當然,最讓我流連的是札幌的二條海鮮市場,那裡有比烏賊還大的帝王蟹,有現殺現做的海膽,有玲瓏剔透的魚子,以及扇貝。

相關新聞

來源:MC拳王

關於扇貝跑路的一個調研

最近某上市公司的扇貝再次宣布跑路,在金融圈引發渲染大波,我作為前生命科學工作者,現金融工作者,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談談這個事情。算是我自己的一個獨立調研。

2016年冬天,我去日本北海道度假。富良野寂靜的雪地,函館瑰麗的夜景,洞爺湖星垂平野的視界,都令我沉醉。當然,最讓我流連的是札幌的二條海鮮市場,那裡有比烏賊還大的帝王蟹,有現殺現做的海膽,有玲瓏剔透的魚子,以及扇貝。

北海道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扇貝,學名帆立貝,由於北海道古稱「蝦夷地」,所以又叫蝦夷貝。蝦夷貝和我們平時吃到的舟山或者廣東扇貝不大一樣,是長這樣的:

端的是個大肉多,盤靚條順。由下圖可見,蝦夷貝擁有碩大的閉殼肌,所以它開閉起貝殼來可謂虎虎生風,據估算,如果90萬隻蝦夷貝同時開殼閉殼,足以引發一場小型海嘯。

扇貝的閉殼肌

日本氣象局的專家曾經提出過一個假說,2011年福島地震就是因為東北部海域的扇貝集體扇動貝殼所致。後來日本人為了防止重蹈覆轍,改良了扇貝的養殖方式。過去的扇貝採用「串養法」,學名「垂下式」,即用繩子將扇貝穿成串,垂到海中養殖,便於統一管理與捕撈。

如上圖可見,垂下式的優點是不用擔心扇貝跑掉或躲起來,並且可以優化空間分配利用。但缺點就是扇貝能夠通過繩索傳遞共振,一旦一隻扇貝開始扇動,繩子上的所有扇貝都會予以共鳴,以彰集體主義。由於所有的繩索都互相聯通,一傳十十傳百,最終這片養殖場的所有扇貝都會在同一時間扇動貝殼,造成巨大振動。------福島地震和海嘯也許就是這樣來的,那裡曾經有著全日本最大的扇貝養殖基地。

後來日本的絕大多數扇貝養殖基地都進行了改良,把垂下式改成了地撒式,通俗的講就是放養。這下雖然給扇貝管理增加了難度,且有減產之虞,但是再也不用擔心扇貝引發地震。對於日本這樣一個位於地震帶上的國家來講,安全的重要性遠在產量之上。

但我在北海道發現,這裡的部分養殖基地仍然沿用著垂下式的養殖方式。由下圖可見,北海道島的東海岸均改用地撒式,而西海岸仍使用垂下式。

北海道扇貝養殖方式分布

我就此事諮詢過當地漁民,漁民說他們也不知道原因,只知道這是政府的統一部署。他們說,北海道西岸的扇貝產量明顯高於東岸,這足以證明垂下式養殖的先進性。

我研究了一下日本地震帶分布圖,日本是個多地震國家,原因是其位於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交界線在日本島以東,所以東海岸的地震頻率遠高於西海岸。於是我得出初步結論:之所以北海道西岸採用垂下式養殖扇貝,而東岸採用地撒式,是因為東岸更靠近地震帶,必須採用地撒式,避免扇貝集體扇動貝殼引發地震。

日本地震分布

而西海岸離地震帶較遠,無需擔心扇貝共振,所以仍採用養殖效率更高的垂下式。

但生物專業畢業生的直覺告訴我,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我注意到兩個數據,2016年,北海道扇貝的出口量為6.3萬噸,其中有70%以上出口到中國大陸。我計算了一下,也就是有4.4萬噸的扇貝出口到中國。而另一個數據是,2016年北海道本地的扇貝消費量有3.2萬噸。

這就很奇怪了,就算北海道的扇貝只出口中國,不出口到其他地區,那本地也只剩1.9萬噸的結餘。這憑空多出來的1.3萬噸扇貝是哪裡來的?難道北海道自己也進口扇貝不成?

帶著這個令我輾轉反側的謎題,我在2017年的三月份再次來到北海道,這是北海道扇貝的捕撈季,無數的漁船在札幌的碼頭穿梭。我來到小樽碼頭蹲守,試圖找到解開謎題的鑰匙。

一天的捕撈是從凌晨3點開始,我完全不明白為何要趕這麼早,既然是垂下式養殖,像釣魚一樣把繩子拉起來不就完事了。但我還是和漁民一樣3點就來到了碼頭,北海道初春的寒風就像一把昭和年間的武士刀,有一種古老的凌冽。我用大衣裹住臉頰,一旁的漁民大叔嘲笑我臉嫩、嬌氣。他說這算什麼,充其量只能叫做流動的空氣,你是沒見識過真正的海風。

到了清晨7點,第一抹晨曦已經染黃了碼頭的船舶和重型機械。這時我看到海浪明顯增大,

風愈刮愈烈,船隻隨著浪濤上下起伏。我正欲開口,漁民做出了閉嘴的手勢,讓我側耳傾聽。

我聽見「隆隆」的響聲,厚重而空靈,仿佛從無限的遠方傳來,聽得我直欲斷魂。我問大叔這是什麼東西,大叔說,西穩多四科稜 。我都不知道這是英語還是日語,但我也不敢多問,怕大叔掏出昭和年間的武士刀捅我。

然後漁民們就此收工,這才不到8點,一天的工作就結束了。他們相互吆喝,約著去居酒屋喝酒,從上午就開始一場宿醉。留下我在碼頭上傻眼不已,我衝大叔喊:扇貝在哪?

大叔回頭看看我,意味深長地笑而不語。

說好的捕撈季呢?為啥不進行捕撈?從3點到7點整整四個小時,漁民們除了直直在海邊站著張望,啥都沒做。當他們聽到那隆隆的響聲,就像聽到下課鈴聲一樣準時收工。

一連半個月每天都是如此。我都快被凍成面癱了,仍然沒有什麼新發現。眼看假期就快到頭,我不由得心急如焚。

在假期的最後一天,我比平時晚起了半個小時,當我無精打採來到碼頭時,發現漁民們的表情與往日不同,異常的肅穆,感覺就像在朝聖,又像是在迎接著什麼。那隆隆的響聲越來越清晰,仿佛音源已經來到了近海。

一個漁民突然大喊道:ki馬西大!ki馬西大!我掏出有道詞典查了一下,這是日語「來了」的意思,而且是一種敬語。

漁民們紛紛湧到岸邊,大聲狂呼ki馬西大!ki馬西大!我從一個漁民手裡接過望遠鏡,看見漆黑的天際線處有無數的暗流在湧動,似是有龐大的事物在靠近。我嚇得差點把望遠鏡都掉海裡,比劃著問漁民:「哥斯拉?」

漁民白了我一眼,告訴我那是扇貝,一大群扇貝,不計其數的扇貝。

那是扇貝在遷移。

我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場面,而且,扇貝原來真的會跑路?

等到天亮時,這一大群扇貝已經靠岸了,這時,漁民們終於開始了半個月來的第一次捕撈,準確說是扇貝自投羅網,一頭扎進了早就備好的大網中。這大網綿延數公裡,每個網眼裡都擁擠著四五隻扇貝,我粗略估算了一下,這一網打盡下來,少說也有20萬隻。

一道閃電划過我的海馬體,我覺得自己找到了那把開啟謎題的鑰匙。

原來北海道並沒有進口扇貝,扇貝是自己跑來的!這1.3萬噸的差額就是這樣產生的!

我問漁民,為啥這些扇貝會哭著喊著跑到北海道來受人捕撈?

漁民說,它們沒有哭著喊著跑來,它們這是在回家。就像倦鳥思歸。

我問漁民這些扇貝是從哪裡回來的?漁民警惕地盯著我打量,半晌後問我,你是哪國人?

我愣了一下,心想為啥討論個扇貝還需要查戶口?此中定有隱情。於是我沒跟他講實話,而是告訴他我是臺灣人。

他緊繃的額頭一下放鬆了,滿面春風地說:「自己人!自己人!」

「這些扇貝都是產自北海道的帆立貝,我們每年秋天會出口貝苗到中國大陸,養殖在大連的海域。好像叫做獐子島。

我們北海道最大的秘密,就來自於西海岸的扇貝。之所以採用垂下式養殖,並非考慮垂下式便於管理和捕撈,這只是幌子。秘而不宣的核心是共振。

扇貝到了每年初冬,會因為發情而扇動貝殼,由於通過繩索相連,很快就形成了共振。不要小看這共振,雖然西海岸遠離地震帶,不至於形成地震,但是每天凌晨,超過50萬隻扇貝產生的共振波,還是能夠沿著海底地殼傳播到很遠的地方,比如中國東北。

扇貝是對振動極其敏感的生物,所以我們日本一直在研究用扇貝預報地震。而正是基於此,大連的扇貝能夠感受到從北海道傳來的振動波,對於它們來說,那是故鄉的呼喚。

日本的專家在給大連方面提供養殖建議時,提出了下撒式的方案,所以大連的扇貝都是放養在海底。這給它們跑路提供了便利,每年冬天,大連的扇貝在感受到同胞的呼喚後,就會循著振動波開始一場偉大的回歸。」

水下攝像機捕捉到的扇貝奔跑

我感覺自己在聽天方夜譚,就算扇貝真有這本事,大連和日本之間還隔著個半島呢,它們順著振動波遊過去,只會遊到朝鮮。

漁民仿佛看穿了我的疑慮,他解釋道,扇貝的本領不僅僅在於感知振動,它們還對溫度敏感。扇貝的適宜生存溫度是5度以上,所以它們會本能地循著暖流遊動。

我顫抖著點亮手機,百度了太平洋的洋流圖。

黃海暖流和日本暖流(對馬暖流)在朝鮮半島南端匯合,給扇貝形成了一條完美的赴日航線。

「每天早上三點,我們會準時來到碼頭,觀察遠道而來的大連扇貝,這是它們的起床時間----扇貝也需要休息的。接下來大連扇貝拼命地扇動貝殼遊啊遊,這也形成了共振,和北海道扇貝發出的振動波在大海中央碰撞,就產生了這隆隆聲。」漁民繼續給我科普。「隆隆聲越來越接近日本,終於在經過長達3個月的跋涉後,第一批大連扇貝在今天到達北海道。接下來每天都會有大連扇貝到來,2016年,共計有1.3萬噸大連扇貝從獐子島遊回北海道。這是史上最偉大的遷徙,堪比當年智人從非洲走向歐亞大陸。」

我沉默了,事實是如此的令人難以置信,卻又無從辯難。我思考了很久,終於找出一個不合理之處,我問漁民大叔,既然雙方都在向對方發出振動波,那為何只有中國的扇貝遊回日本,而日本的扇貝卻不遊向中國?

「所以北海道西岸的扇貝要用繩子串起來,他們倒是想去遠方,可是走不了啊!」大叔奸笑道,大和民族兩千年來的智慧全刻在他腮幫的褶子上。

我的獨立調查就此告一段落,我想,這足以給某上市公司正名了。扇貝真的會跑路,不,它們是在回家。

作為調查的結尾,我去百度了該上市公司「扇貝減產」的公告,我看到在公告發布(1月30日)的前一天有如下新聞:

這在三十六計裡叫啥來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首相親自出馬掩護扇貝撤退,小日本真是苦心孤詣。

回國後為了徹底驗證這一理論的真實性,嚴謹的我還是設計了生物實驗。

在成都買不到北海道的扇貝,只有用普通扇貝代替:

給扇貝播放它們的家鄉歌曲,喚起鄉愁:

奇蹟真的出現了,扇貝奔向了音源:

點擊查看動圖

當然,這批扇貝跑不到日本去,它們錯把電磁波當成了同胞的振動,跑進了我的微波爐。沒文化太慘了。

在把扇貝肉吃進嘴裡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漁民大叔那句「西穩多斯科稜 」的意思。那是一句英語,「Seawind is calling」。

那隆隆聲就像海風,在Calling you coming home。

相關焦點

  • 獐子島的扇貝外逃北海道了嗎?
    這就很奇怪了,就算北海道的扇貝只出口中國,不出口到其他地區,那本地也只剩1.9萬噸的結餘。這憑空多出來的1.3萬噸扇貝是哪裡來的?難道北海道自己也進口扇貝不成?原來北海道並沒有進口扇貝,扇貝是自己跑來的!這1.3萬噸的差額就是這樣產生的!我問漁民,為啥這些扇貝會哭著喊著跑到北海道來受人捕撈?
  • 扇貝跑北海道了?獐子島新年「躺槍」,怒回:又不是大馬哈魚!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獐子島(002069)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其會在春節期間又一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而這一切皆源自一篇題為《扇貝的秘密》的網文。對於作者提出「獐子島扇貝可能大量遷徙到日本北海道」的說法,獐子島相關人士予以堅決否認。
  • 獐子島扇貝集體暴斃,畝產不到5公斤
    「扇貝是剛死的。」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倒是非常迅速地通過媒體做出回應,「我想這麼大的海洋沒有人有這個本領,能使扇貝想叫它活就活,想叫它死就死。更何況我們不會、也沒有這個能力,用它來調節我們的利潤。」話是事實,卻不是大眾想要的真相。
  • 獐子島「扇貝事件」真相浮現
    自獐子島的上市以來,獐子島共上演了3次扇貝死亡或逃走的事件,分別發生在2014年、2017年、2019年,此次,證監會調查的正是第二次扇貝死亡事件。第二次扇貝死亡發生的背景正是自第一次「扇貝跑了」事件發生後,獐子島連續兩年虧損,面臨強制退市的情況,在此背景下,獐子島的高層選擇了粉飾2016年業績,以便挽救獐子島。
  • [公司]獐子島扇貝回來了?此扇貝非彼扇貝
    全景網6月2日訊  6月1日晚,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公司2015年春季底播蝦夷扇貝抽測結果顯示,不存在減值風險。對比2014年獐子島對將近8億元扇貝放棄採捕,進行核銷處理的公告,投資者紛紛驚呼,扇貝又回來了!
  • 獐子島:你的扇貝還要再「跑」幾次?
    繼2014年扇貝「跑路」、2018年扇貝「餓死」事件後,上市公司獐子島的扇貝日前又一次出現了意外。公告發出後,市場一片譁然,11月12日,獐子島股價一字跌停,13日繼續下跌近6%。  獐子島扇貝多次出現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該公司內部管理水平、公司治理存在不小的問題。
  • 獐子島扇貝跑路大結局
    獐子島扇貝跑路案件被證監會移交公安機關!扇貝多次跑路獐子島扇貝>我們來看看獐子島扇貝多次跑路的的事件經過。第二次跑路——2018年2018年2月,獐子島表示,因為環境導致扇貝天然餌料短缺,高溫導致扇貝捕食效率下降,長期累積效應致扇貝死亡。導致2017年業績預計由盈利1億左右,到最後實際巨虧7.23億元。
  • 獐子島實地調查:從「海底銀行」到甩賣扇貝捕撈船
    根據獐子島公告,公司最後一次進行分紅系2014年7月,該次分紅為2013年權益分派,每10股派1.5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獐子島累計未分配利潤餘額-15.64億元。  對於村民的分紅和生活補貼問題,記者又走訪了多戶人家,「老闆說扇貝怎麼了,扇貝就是怎麼了,老闆不讓我們村民亂說話,扇貝不是死了嗎,生活補貼今年肯定也沒有了。」
  • 從「海底銀行」到甩賣扇貝捕撈船 獐子島經歷了什麼
    「扇貝死亡」事件讓上市公司獐子島(002069)再度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從人人羨慕的「海底銀行」,到連吃飯用的扇貝捕撈船、運輸船都要被甩賣,過去的數年間,獐子島到底經歷了什麼?身在旋渦之中的獐子島鎮村民境遇又是如何?從被城裡人羨慕的「富裕戶」,到如今多年沒有分紅、生活補貼斷供、工資低且不按時支付,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 獐子島的扇貝,你都跑4次了!
    14年到現在,扇貝跑了4次!網友戲稱:獐子島培養了扇貝的奧林匹克精神!5月15日,獐子島董事長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扇貝今年大量損失是因為海水溫度變化,扇貝面種退化等。對,你沒看錯,退化????這是把我們都當傻子了吧??
  • 蝦夷扇貝沒跑,剛剛,獐子島的財務總監又跑了!
    04證監會發布最新消息 獐子島遭受頂格處罰有人說,《獐子島的扇貝去哪了?》就是一個大型電視連續劇……還有人調侃說自己上大學的時候獐子島的扇貝就在跑,現在自己已經工作了,扇貝的故事還在繼續……有人說,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的最有組織,有紀律,顧大體,識大局的雙殼綱軟體動物了。它們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
  • 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最有紀律性的動物
    他說再一再二不再三,他不信扇貝能成精。未曾想,一語成讖。11月11日,獐子島發布了風險提示:「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8成扇貝為何突然暴斃?扇貝本無腿,為何熱愛折返跑?
  • 扇貝「跑路」?獐子島奇葩造假被查,股民損失誰埋單?
    眾所周知,農林牧漁業一直都是審計的痛點,獐子島正是鑽了深海蝦夷扇貝難以統計核實的空子,通過扇貝死亡、「跑路」等手段進行財務造假,調節業績。因此獐子島決定對105.64萬畝海域成本為7.35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採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海域成本為3.01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2.83億元。
  • 獐子島消失的扇貝第二季 海底存貨到底是怎麼算的
    三年前,海珍品養殖公司獐子島(002069)發生了著名的大規模扇貝絕收事件。扇貝出逃引發輿論譁然,三年過去,公司的一紙業績預虧公告似乎宣告,扇貝們又「出走」了。1月30日晚間,獐子島修正了其2017年度業績:原本預測近1億元的盈利,最終轉化為超過5億元的虧損。與此同時,獐子島聘請的審計機構大華會計事務所宣布,獐子島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可能計提跌價準備或核銷處理。
  • 扇貝死了 3億沒了!又到獐子島講「恐怖故事」的時候了
    來源:中國財富幫作者:衣韻潼 第三次講「扇貝恐怖故事」的獐子島(002069)在11月12日開盤跌停,股價跌至2.70元/股。對「扇貝災難系列」早就見怪不怪的股民們,已開始在評論區冷靜探討:這次,獐子島要拉幾個跌停,年報又要有多少虧損?
  • 獐子島抵押扇貝融資9000萬?民生銀行回應
    對於獐子島抵押扇貝融資一事,民生銀行9月16日表示,媒體報導提及的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000萬元融資,並非民生銀行新發放的貸款,為存續貸款,擔保方式為土地房產抵押、海域使用權及海底存貨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業正常付息。
  • 扇貝跑路大結局:獐子島被移送公安機關
    證監會認定,獐子島2016年虛增利潤1.3億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158%;2017年虛減利潤2.8億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39%。獐子島上述行為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10號),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 扇貝鬧劇劇終:獐子島財務造假案主事者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來源:時代周報扇貝鬧劇劇終:獐子島(維權)財務造假案主事者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獐子島導演6年的扇貝鬧劇終於要收場了。9月12日,時代財經記者聯繫獐子島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復。獐子島財務造假上升至刑事案件世界上的扇貝分為兩種:一種是常人認知的扇貝,一種是獐子島的扇貝。「扇貝跑了」,「扇貝又回來了」,「扇貝餓死了」。
  • 扇貝鬧劇劇終:獐子島財務造假案主事者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扇貝鬧劇劇終:獐子島(維權)財務造假案主事者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獐子島導演6年的扇貝鬧劇終於要收場了。獐子島財務造假上升至刑事案件世界上的扇貝分為兩種:一種是常人認知的扇貝,一種是獐子島的扇貝。「扇貝跑了」,「扇貝又回來了」,「扇貝餓死了」。老股民都會記得,幾年來上市公司獐子島上演了「扇貝跑了」等一系列鬧劇。
  • 獐子島扇貝真產自獐子島海域?知情者:不少購自日韓,虧本賣
    有「海底銀行」之稱的獐子島近期遭遇了近五年來的第四次「扇貝事故」。扇貝頻繁「跑路」、「大面積死亡」,那麼市面上銷售的獐子島扇貝究竟捕撈自哪裡?這些扇貝是獐子島號稱優勢產品的蝦夷扇貝,還是李鬼變李逵? 澎湃新聞記者從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獐子島」,002069)內部員工及知情人士處獲悉,其實很多是「外來貝」,購自日本、韓國,加工後以獐子島扇貝的名義出售。 外購「充產量」,「外來殼」裝一年生的肉 「像獐子島扇貝,其實絕大多數都是日本進口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