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講GMAT:到底什麼是awkward?

2021-02-21 KMF考滿分


刷題翻解析最怕碰到什麼?

「awkward」!

今天東哥就告訴你,

awkward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和眾多GMAT考生一樣,王小明童鞋備考的開端就是OG。江湖有傳聞:讀書百遍,其義自現;OG五遍,高分再見。OG中最好的一點,就是每道題每個選項都有詳細的解析。王小明在刷了一遍OG之後,毫不猶豫立馬就加入了再刷OG的大軍。刷到第三遍,王小明發現,CR題答案都記住了,RC題問題順序都背下來了,可是SC仍然有一些題會做錯,仍然有一些選項不知道如何排除。翻到解析去看,發現這些選項的解析就一個字: 

尼瑪什麼鬼?!我已經會的那些簡單題目,你寫那麼多詳細解析;真正一到難題,你給我來個awkward?!WTF!

小紅大學四年在美國讀本科,語言上相比多數中國考生有優勢。而且她善於鑽研,勤學好問。SC當中的平行結構、主謂一致,甚至虛擬語氣、獨立主格這些語法知識點都難不倒她。當然她也做不到SC全對。當她打開OG看錯題的解析時,也發現錯的那些題,OG解析統統一個字概括:

她想搞明白到底什麼是awkward,就拿著這麼一道題目去問她的美國導師,教授David。David確實能選對。

劉小紅問David:錯誤選項為什麼錯?

David說:這個選項怪怪的。

劉小紅一臉懵逼,說OG解析說這裡awkward。

David說:Wow! That’s exactly what I feel!

劉小紅接著問:為什麼awkward?

David說:I won’t speak that way!

劉小紅內心十萬個草泥馬在奔騰:WTF!

相信很多考生複習SC到了後期,都有類似的感受。那些你反覆錯的SC題,官方解析都說是awkward。那到底什麼叫做awkward呢?有人說,這就是native speaker對於英語的語感。聽上去很有道理的一個解釋,但這個解釋除了給「自己不會」提供一個甩鍋式的藉口,安慰自己受傷的幼小心靈之外,對提高做題能力並沒有任何幫助,因為語感比awkward更加虛無縹緲。

語感和awkward真的就這麼無跡可尋虛無縹緲麼?不如我們先來看看中文的語感吧。我給出三組中文句子,大家感受下有沒有哪(幾)句讓你覺得怪怪的。如果有,請選出:——

第一組:

小強昨天的作業提交了。

小強的作業在昨天提交了。

第二組:

小強昨天的手摔斷了。

小強的手在昨天摔斷了。

第三組:

小強昨天的肚子痛是因為吃了麻辣燙。

小強的肚子痛在昨天是因為吃了麻辣燙。

下面公布答案!

第一組兩句都沒有問題。但由於時間修飾語「昨天」的位置不同,這兩句表達的場景和邏輯意思是不同的。第一句的「昨天」做定語修飾作業,表達的意思是:作業是昨天要完成的,提交的具體時間不知道,反正現在是已經提交的狀態。第二句「昨天」做狀語修飾提交,表達的意思是:哪天要完成的作業不明確,提交的時間是昨天。

第二組第一句怪怪的,第二句正常。從語法結構來說好像第二組和第一組並沒有區別,但是第二組第一句為什麼會讓人覺得怪怪的呢?我們發現這句話裡「昨天」修飾小強的手,難道昨天的手和今天的手不是同一個手麼?這從邏輯上是不符合的。實際上很明顯,這兩種表達都是想說小明昨天摔斷了手。但第一句由於時間修飾語的位置改變,導致結構上造成的表意與邏輯上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不同,並且產生了邏輯上的混亂,因此我們會覺得怪怪的。這就是awkward。

第三組還是同樣的結構,但顯然第一句正常,第二句怪怪的。這兩個句子想表達的意思其實大家都能理解:小明昨天肚子痛了,發生昨天肚子痛的原因是吃麻辣燙。第一句很好的表達了這件事,但第二句「昨天」做狀語修飾謂語「是因為」,給人的感覺是:同一次肚子痛,在昨天是因為吃麻辣燙,前天今天又是因為別的。這是什麼鬼?顯然不合邏輯。某一次拉肚子的原因是客觀存在的,就算我們今天看十年前那次肚子痛的原因,也不會發生改變。你看,實際上仍然是由於修飾語位置帶來的結構上的表意與邏輯上的常理發生衝突,產生邏輯混亂,從而讓人感覺awkward。

其實這個知識點在我們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是學過的。高中的修改病句給這種病句起名叫語序不當,其中上述例子正是語序不當這個病因當中的定語、狀語位置混亂。大部分童鞋可能已經忘記這件事了,所以有的童鞋分析不出句子怪怪的原因是什麼,但我相信這並不影響大部分童鞋能快速判斷出第三句和第六句是怪怪的。這就是語言足夠熟練的情況下長期形成的語感。

實際上英文也是如此。OG解釋當中的awkward,除了一些是固定用法習慣或者累贅之外,大部分都是由於修飾語位置不當造成的。很多美國人也說不上來怪在哪裡,但他就是知道awkward的句子怪怪的。不知道原理,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當然也能形成這樣的語感,但咱們有那麼多時間去積累麼?而知道了這個原理,才能夠用很短的時間去獲得正確的思路和方法。

如果你對這個點理解透了,會發現有時候用邏輯意思的偏差解題會比分析語法結構要快速很多。比如我們看下面這道題:

Over the cours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average output of ironwork tripled as a result of several improvements in blowing machinery and because coal replaced charcoal as the fuel used in the smelting of iron ore.

A Over the cours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average output of ironwork tripled as a result of several improvements in blowing machinery and because coal replaced charcoal as the fuel used in the smelting of iron ore.

B Over the cours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 tripling in the average output of ironwork was due to the replacement of charcoal by coal for the fuel used in the smelting of iron ore, in addition to several improvements in blowing machinery. 

C With charcoal's being replaced by coal as the fuel used in the smelting of iron ore and several improvements in blowing machinery, the average output of ironwork tripled over the eighteenth century. 

D The replacement of charcoal with coal for the fuel used in the smelting of iron ore and several improvements in blowing machinery, the average output of ironwork tripled over the eighteenth century.

E Charcoal being replaced by coal as the fuel used in the smelting of iron ore, and several improvements in blowing machinery, which tripled the average output of ironwork over the cours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這題是GWD當中的一道難題,曾經被當做是一道爭議題,ABC三個選項都有人在挺。但實際上如果你購買了prep exam pack 2,會發現官方prep已經加入了這題並給出了正確答案就是A。

本來我打算在吐槽大會欄目中講這題的,但考慮到很多新學員對於sc的學習過於把注意力集中在複雜的語法結構本身,甚至在結構中沉迷而完全忽視了句子的intended meaning,以致於在CR和RC當中理解長難句存在很大障礙,所以開啟一個新的連續的系列,和勇哥合作講講SC。語法結構的知識點勇哥會講的更加細緻,而我這邊側重講講所謂的intended meaning,句子的邏輯意思。

首先我們看原句。讀完原句其實作者想表達的場景意思還是比較清楚的:在18世紀當中平均鐵製品產量翻了3倍;翻三倍有兩個原因:1是吹風機的改進,2是煤替代木炭成為了用於融鐵燃料。

接著看A選項(其實就是原句),時間狀語修飾triple這個動作,邏輯很清楚。兩個原因雖然結構形式上不同——一個是介賓結構,一個是從句結構——但在主句當中兩個原因都相當於副詞性的原因狀語修飾主句,說明翻三倍的原因,並沒有任何問題。正確答案就是A選項。

這裡我稍微說一下:有同學看到兩個原因結構形式不同就認為這裡不平行。實際上,平行並不要求形式上完全一樣。這裡這兩個原因在主句中整體都相當於一個副詞性修飾,功能上是平行的。這就像一個母公司有銷售部和採購部,銷售部下屬成立了一個分公司,採購部沒有。那麼銷售總監看上去好像是一個公司的老大,但是在母公司他跟採購總監是平行的。

接下來看B選項。乍一眼看上去好像語法上沒有大問題,就是後面in addition to有點怪怪的。但是,這句話的主語變成了tripling,那麼句子開頭的時間狀語顯然不能修飾它。結構上狀語修飾了誰呢?修飾了was due to。轉成中文看看:翻三倍在十八世紀的原因是blablabla。這不就是小強例子的第六句麼?這句話的表意:翻三倍這個事不知道時間,但它的原因在十八世紀是blabla(好像同一件事其他時候可能不是這個原因)。

 

有同學說了,東哥,這十八世紀在開頭呀,我翻譯出來的是:在十八世紀翻三倍的原因是blabla,沒問題呀。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實際上這麼翻譯是有很大問題的。在中文中沒有從句的概念,中文直譯當中「在十八世紀翻三倍」其實在英文當中相當於一個從句,本質上「翻」這個詞在中文中變成了一個動詞,而選項中它是一個名詞。再加上中文在日常表達當中對副詞「在」、助詞「的」的習慣性省略,導致了中文直譯經常會出現偏差!如果嚴謹地補上這些詞,放在前面也是一樣:在十八世紀,鐵產量的」翻三倍」是因為blabla。你看看時間狀語是不是在修飾謂語「是因為」?

實際上如果有童鞋會上國外的一些gmat論壇比如beatthegmat或者gmatclub,會發現很多native speakers甚至專業培訓機構的gmat導師都會說tripling was due to有問題,但他們往往用weird這樣的詞來說這個點,讓你看完之後還是雲裡霧裡,就像這樣:

Magoosh的導師更兇殘,甚至搬出了語感碾壓non-nativespeakers:

這個回復太長了估計沒人願意看。我簡單描述下他的說法:gmat的sc不是簡簡單單考語法滴,語法和邏輯以及修飾都是重要滴。可惜修飾對於老外而言很難滴,因為這是靠句子的感覺,也就是直覺滴。老外們,你們想有這樣的直覺,就看看我那篇How to improve your GMAT Verbal score滴文章吧!

他們說的都沒錯,但是說了我們也不明白!但語感並不是真的那麼虛無縹緲,本質上就是時間修飾語的修飾對象問題。其實美國人看到這個句子立馬產生怪怪的感覺,就跟我們看見「小強的肚子痛在昨天是因為吃麻辣燙」產生的感覺是一樣一樣的。如果我們非要用tripling這個詞作主語,用due to來表達(Ron神其實不推薦這麼做),這個選項應該改成:the tripling over 18th century IS due to blabla。為什麼要換成is呢?因為tripling是過去發生的,但是歸因在這個表達中是客觀事實,並不是過去的一個動作。

順帶說一下in addition to的問題。有人說這裡in addition to不能構成平行,有人說改變了文章重心,把並列的原因分了主次。我覺得這些說法都牽強附會,根據答案逆推。其實in addition to和as well as用來表邏輯上的並列是可以的,在CR題中非常多。但這裡in addition to會帶來另一個問題:這個語序從結構上,improvement可以和smelting平行,也可以和replacement平行。從局部看這兩種都不存在邏輯上的問題,那麼就會造成歧義,甚至對於美國人而言,根據就近原則,更容易理解成前一種,那麼整體上就和作者想表達的intended meaning出現偏差了。C選項也有這個問題:平行和多重修飾帶來的邏輯混亂和歧義(其實也是高中修改病句裡學過的)。

我們來說說C選項。很多同學認為C選項錯在being,看見being就直接排了。這我只能說瞎貓撞上了死耗子。Being的用法我會找機會和勇哥再講講,但這裡being本身並沒有大問題。V-ing和V-ed在做形容詞性/副詞性修飾的時候是差不多的,但是V-ing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名詞性功能也就是所謂動名詞,而V-ed沒有這個功能。所以當一個被動語態要做名詞性成分時,就會用到being V-ed。C選項and improvement這個並列有歧義剛剛分析過了,而且在這裡即使邏輯上要和being replaced平行,在有名詞replacement的情況下,也應該用名詞形式而不是被動語態的動名詞。但它最大的問題並不在這,而是在前面的部分。語義上as a fuel顯然並不是單獨想說coal作為燃料,而是要表達過去charcoal是燃料,18世紀用coal做燃料這個替代關係。那麼從結構上as a fuel這個部分要修飾的是charcoal's being replaced by coal這個動名詞形式構成的名詞性結構。乍一看沒啥問題,但你仔細看下核心詞being replaced as a fuel:」被替代「這件事作為一個燃料,這是什麼邏輯?一件事本身怎麼會是燃料呢?在美國人眼中,他看到這裡又會產生剛剛提到的awkward/weird的感覺。這一點本質上和逗號V-ing帶來的邏輯主語混亂是一樣的。所以C選項排除。而且C的with表達的邏輯關係其實也不太清楚,但詞典裡with確實有表因為的義項,能不能這麼用還是聽勇哥說吧。

DE選項比較容易排除,我這裡就不多說了,交給勇哥從語法角度講解。

最後小結一下:SC並不是單純的考語法點,而是從句子邏輯意思角度綜合考察語法和邏輯。而邏輯意思很容易因修飾語位置變化而發生改變。所謂的awkward,主要指的就是句子語法結構尤其是修飾關係導致的表意帶來了邏輯上的混亂或者與作者意圖表達的意思發生了偏差。所謂的語感,除了固定語言習慣之外,也大多是對不同修飾關係產生的不同句意的直覺理解。在語法基本知識結構打好的基礎上,如果能夠更多的從邏輯意思上去體會SC題,往往可以SC解題更快更準,甚至能夠有效的幫助我們提高英文閱讀能力,對準確理解CR和RC文章,提高閱讀速度有很大幫助!

單就定語、狀語位置混亂這個細節點,其實在SC中用好了就能幫我們解決不少語法上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大家就一起呼喚勇哥選幾道有代表性的SC題目練練手吧!

【老師介紹】

最專業的老師為最優秀的你服務

GMAT邏輯大咖 | 李耀東

考滿分GMAT邏輯講師,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曾5次參加GMAT考試,並連續取得740、750高分。經歷多次GMAT徵戰和4年教學經驗,總結了一套GMAT備考的高效學習方法,清晰邏輯思路和良好解題習慣,針對性設計相應練習,幫學員顯著提升成績。

⬇ 點擊閱讀原文,跟東哥面對面~

相關焦點

  • GMAT到底有多難?
    那麼GMAT到底有多難?首先說說GMAT考試到底考什麼?1.語法SC:《曼哈頓語法》、《Ron 大神》、《白勇語法》2.閱讀RC:《楊鵬長難句》、《OG 閱讀》、《小安閱讀法》3.邏輯CR:《gre & gmat閱讀難句教程》4.數學Q:《陳向東 GMAT 數學高分定向突破》5.作文AW:《gmat官方題庫範文精講》《作文七宗罪》《IR 50題》
  • Awkward與embarrassed、embarrassing到底有什麼區別?
    interesting 和 interested         exciting 和 excited         ……比較完embarrassed和embarrassing還有一個awkward在影視作品中聽到演員自嘲:awkward!
  • awkward有什麼可尷尬的?
    ward 是方向例如:backward是向後forward是向前所以awkward總是弄成反方向是不是很「笨拙」呢因此,毫無疑問awkward那就是這個很難對付自然而然這樣的問題就很棘手所以awkward
  • GMAT到底考什麼?你想知道的關於GMAT考試的信息都在這裡
    這種題型要求你識別出你需要什麼信息來解決此問題,並快速排除掉所給的錯誤選項。「問題解決」是一種經典的標準化試考試題型。該題型由1個問題和5個可選答案組成。「問題解決」難度為高中水平的數學,用代數和平面幾何來測試你的批判性思維技能。4、文本邏輯推理
  • GMAT是什麼?gmat機經是什麼?gmat成績有什麼用?
    什麼是gmatGMAT,國外工商管理碩士MBA入學考試,由美國商學院研究所入學考試委員會委託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教育測試中心(ETS)舉辦,在我國的主辦單位是中國國外考試協調處gmat機經是什麼機經這個詞最早出現是在GRE考試的機考中,原意為機考的經驗。由於GRE機考的試題隨機選擇並重複出現,當基數足夠大的時候,所有題目會對應一個較為可靠的出現頻率。有較高頻率出現的題目,同樣也有較低頻率的,也有從未出現過的。
  • 東哥情迷摺紙屋:被捕前夜到底吃了啥?
    在上一篇文章《網傳「晚宴帳單」的十大破綻》 中,本館還在質疑東哥不太會狂飲32瓶紅酒,網上流傳的晚餐菜單和酒水單存在諸多疑點,結果今天就有人曬出照片,表明東哥的確出現在那家傳說中的日本餐館,而且滿桌杯盤狼藉只有酒。堂堂東哥,竟然和一堆人擠在一起吃日料,還灌了那麼多酒,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 葉赫老女東哥,一生七嫁,一人毀四國,到底是宿命,還是傳奇?
    布寨老來得女,對此女愛如掌上明珠,因為她呀呀學語時,嘴裡反覆念叨「東哥」兩個字,布寨索性就給她起名叫東哥。東哥八、九歲時,就已經出落得俊眉修眼。從膚色,五官到身材,完美到無可挑剔,令人窒息。只要誰看上一眼,就會永遠忘不掉。
  • 三戰GMAT 710高分經驗 - 別忽略整理GMAT錯題
    決定考gmat的時候對於這門考試了解甚少,做了診斷測試之後發現自己對gmat考試的題型、模式和思路完全沒概念,所以就老老實實的去報了kmf的邏輯和語法課程。現在看來報一門課程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正確的決定。
  • Embarrassed和Awkward傻傻分不清楚?
    awkward用作形容詞時,它一般形容的是缺乏技能或能力的人。換句話說,embarrassed是你自己感到內疚和羞恥,通常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事。awkward是令人不舒服的社交場合的結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人也會在embarrassing的情況下會感awkward。
  • GMAT機經怎麼用
    1.閱讀機經看什麼大家在看閱讀機經(或者在整理閱讀的時候)最好按照下面幾步:1)主題思路:文章大概在講關於什麼的一件事?作者的態度有沒有?有的話是表揚還是反對?2)邏輯結構: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文章的邏輯演進怎麼樣?
  • 考試 | GMAT機經怎麼用
    GMAT考試包含AWA, IR, Quantitative和Verbal題目類型,而Verbal又包含SC,CR,RC三部分,Quantitative包含PS和DS兩部分。狗主:考完GMAT後,寫機經回憶的考生。
  • 缺考GMAT會有什麼後果?
    當天的考試無法更改,在更改時間範圍內的考生請登錄gmat.etest.edu.cn網站。進入步驟二,選擇付更改費。一個工作日後,進入步驟三,選擇 Reschedule a GMAT appointment ,進入後即可更改考試日期和地點;取消考試:當天的考試無法取消,在取消時間範圍內的考生請登陸gmat.etest.edu.cn網站。
  • 一日一詞:高考必備詞彙 awful與awkward
    awesome awful awkward★awkward adj.①尷尬的;彆扭的 embarrassedI felt awkward, so I smiled at him.我感到很尷尬,衝他笑了笑。
  • GMAT中的as到底幾個意思?
    as這個小小的詞經常讓學生困擾不已,因為它的使用非常靈活,既然這麼靈活,我們學生更應該記住GMAT會考到的形式是什麼,只需要記住GMAT會涉及到的情況即可
  • 到底什麼原因導致很多養殖戶都說吉林牛不好養呢?預防防疫沒做好
    這樣的文章一看就有問題,這樣不專業的人整天在養牛圈裡胡說八道,東哥不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但是肯定是別有用心,這樣的口無遮攔,說一些沒有根據的話,最終會給你自己的信譽帶來很嚴重的損毀?東哥今天就講講吉林牛為什麼不好養和給牛做預防防疫的重要性,讓養牛人明明白白的養牛,順順利利的賺錢。
  • Embarrassed、embarrassing 與 awkward 三個表示「尷尬的」單詞的區別
    三個形容詞 embarrassed、embarrassing 和 awkward,它們都含有「難為情的,尷尬的」意思,主要的區別在於它們在什麼語境和場景中出現,它們的含義也會有所不同。There was an awkward silence.這兩句話都是指有一段令人尷尬的沉默。不過 awkward 還有其它的含義是另外兩個詞所沒有的。Awkward 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行動笨拙,或者不自然的狀態、情景。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很難相處,或者形容事情或東西不好處理。
  • GMAT考試:GMAT語法備考之平行結構判斷
    GMAT語法備考之平行結構的判斷  在新的gmat考試中,gmat語法與邏輯、數學都會有一些新的變動,特別是gmat語法的改革更是變動較大,對於計劃參加gmat考試的人來說,在面對GMAT考試中一個重要部分的gmat語法,也是受關注度較高的。
  • MBA關注:GMAT到底要考多高?
    因此,如果非要回答「GMAT到底要考多高」這個問題,從統計數據表明,對於申請S16/M7這些學校,考慮到中國申請人普遍成績比較高,你的GMAT在720分以上比較保險。 GMAT到底在考什麼? 作為申請人,大家其實都應該具備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想一想,商學院通過GMAT到底看到了你的什麼素質?
  • GMAT考試十大常見問題有哪些
    【MBA中國網訊】gmat考試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考察的重點都是什麼,想必很多備考的同學都很關注,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gmat考試十大常見問題匯總,一起去看看吧。
  • GMAT到底是個什麼鬼? 考它能什麼用?
    這是一個什麼考試? 為什麼我一定要提供這個成績才能申請這些項目呢?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帶來詳細的解釋。 GMAT全稱是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 - 最直觀的翻譯就是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