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的時候我們班主任提過他以前帶過的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學習刻苦,肯鑽研,愛學習,高一高二一直是年級中的佼佼者,而且還在實驗班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孩子將來肯定能考上一所一流的大學。但是就在高三這個關鍵時期,他找到班主任說,他想高三在家自學,覺得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他都已經學會了,覺得在學校學也沒什麼意義,不如在家自己鑽研。老師們當時就苦口婆心地勸,但他不聽父母和老師的勸告,執意要回家自學。後來,老師們也沒辦法,只好答應了。但後來的高考成績出來時,他就考上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三本院校。就這樣,這個孩子親手把自己的前途毀了。
老師們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他們知道什麼時間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內容。可能有人會說,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網上也有網課呀,實在不行就多花點兒前,請一個老師一對一輔導。想法確實很美好,但家裡有學校裡那麼濃重的學習氛圍嗎?當然沒有啦,而且網課和家教都不能解決孩子們的問題,因為學習有一個提問的過程,顯然前面兩者不能滿足孩子的這種需求。而且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就和學校學的效果是一樣,那麼家長為什麼還要這麼大費周章呢?最後,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就請不要輕易嘗試,不能把孩子的前途開玩笑!
高中的課程要講的知識非常多,幾乎要涵蓋每個學科所有的基礎知識,這是一個非常龐大又非常複雜的知識體系。拿數學來說,我們要學習所有基本初等函數,如何研究函數性態的方法,各種平面幾何和空間立體幾何的定理與證明,向量的基本知識,以及一些不等式初步、極坐標節選等章節。這裡面有不少知識點對於初學高中數學的人來說難度較大,尤其是函數、立體幾何、向量三塊,不好把握。
在學校學習,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前期課程學習有老師把控學習進度,後期高三複習有老師把控複習進度。自己一個人自學時,這些是很難把控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時間段該學哪本書,哪個章節,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複習哪塊,怎麼安排複習過程最好,這些時間安排,稍微錯亂就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去彌補。而這,又是自學的一大不易之處。
更重要的是,通過一次次考試認清自己的位置,總結不足之處。也通過一次次考試鍛鍊自己的考試能力,沒有足夠的應試能力還是考不好的。這就像考駕照一樣,很多人第一把就會有各種失誤,第二把才通過,而考試只有一次機會,一考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