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實體經濟和金融發展不能對立,製造業和服務業不能對立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浙商、楚商同飲長江水,經濟、思想交流也共通共融。今天,浙商總會會長馬雲參加世界楚商大會並表示,實體經濟是先進智造業加現代服務業,線上經濟和線下經濟不能對立,發展實體經濟和金融發展不能對立,製造業和服務業不能對立。他的這個觀點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的贊同。

馬雲以海底撈和阿里巴巴為例,進一步強調為什麼「不能把服務業和製造業對立起來」,海底撈是強大的製造業,只是端上菜的那一刻是服務業,阿里巴巴也是製造業,「過去靠製造業解決就業,未來靠服務業解決就業,必須在發展先進位造業的過程中,真正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在隨後的發言中表示,剛才馬雲講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關係,他的觀點我都贊成。

馬雲是在談到當前世界的三個巨變時,提出這個觀點的。他說未來我們面臨三個巨變,一是世界格局的變革,這意味著未來20年世界經濟充滿著難以想像的機遇;二是技術的變革,不僅貿易規則要改寫,金融、物流的遊戲規則也都要重構,物流不再是體力勞動,而是變成腦力勞動;三是中國國內的經濟結構也在改變,從製造業走向現代服務業,內需是中國百年不遇、千載難逢的金礦。

作為一名企業家,馬雲還分享了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他認為企業家應該有「三度」、「三觀」。「三度」就是要打開自己對世界認識、看待問題的深度、廣度和角度。「三觀」就是要有未來觀、全球觀、全局觀,只有這三個觀都具備的企業,才能夠活到明天。

在今天的大會上,馬雲還從省長手裡接過聘書,成為湖北省政府經濟發展顧問。

相關焦點

  • 馬雲獲聘為湖北省人民政府經濟顧問 省長頒發聘書
    真誠歡迎全國企業家到湖北投資,分享湖北發展機遇和成果。馬雲說,長期以來浙商看好湖北發展前景,致力於在湖北投資興業,普遍有意擴大在鄂投資。湖北科教優勢、區位優勢明顯,浙商願助力湖北進一步擁抱網際網路、發展數字經濟、激活內需、發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希望進一步加深與湖北在農村教育、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
  • 馬雲:創造力和想像力才是新經濟
    不要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立起來,也不要把服務業和製造業對立起來  另外分享幾個觀點和看法,關於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今天我們國家很多事情都對立起來,其實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是一個貨幣的兩面,不能講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就不要發展虛擬經濟。什麼是虛擬經濟?
  • 馬雲:「未來十年」 中國經濟發展誰也無法阻擋
    馬雲:我們企業家,對未來無論好和壞,好有好的做法壞與壞的做法,我們不能跟著別人去抱怨,因為抱怨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強化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過分對立,沒有虛擬經濟哪來實體經濟的發展。虛擬經濟不是網際網路,是指金融行業的發展,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好比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股市不好,實體行業會好嗎?
  • 馬雲說:「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
    馬雲去年在參加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了未來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這個觀點。馬雲認為,未來服務業和製造業是沒有區分的。服務業必須是製造業,製造業必須是服務業,純製造業的時代會越來越弱,未來人工智慧發展起來以後,對製造業就業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所有的服務業必須是製造業。製造業和服務業都不能只是純行業領域內的活動,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產品化的趨勢日益凸顯,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傳統製造和傳統服務的概念。
  • 馬雲最新刷屏演講:未來世界會有三大變化!
    所以未來的世界各行各業都會被數字經濟所改變,不僅貿易規則要改,金融規則、物流規則的遊戲都會進入重構階段。現代金融業是伴隨著跨國貿易起來的,我們知道滙豐銀行也好,花旗銀行也好,都是和跨國公司的貨櫃一起發展起來,貿易發生變化以後,金融行業一定會發生變化。21世紀我覺得我們需要迫切找出適應21世紀的金融體系。
  • 天貓雙11數據被質疑「造假」 馬雲、張勇不能忍
    第三是要發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過去40年,中國成為製造大國,浙商憑製造能力走了天下。今後,浙商要憑先進的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走天下。所以,我們希望浙商能夠真正的關注一帶一路,融入一帶一路。新一輪全球化正在形成,新的貿易形態、貿易規則、貿易機遇未來十年以內一定會出現。全球貿易將會以消費者為驅動,以按需定製的新製造為驅動,未來的貨櫃貿易將會變成一個一個包裹。
  • 周小川:金融業和實體經濟是共生關係 金融佔GDP比重不能簡單看待
    如何看待金融服務業在GDP中的佔比去年一季度,金融業在GDP的比重超過10%,這一數據曾引起市場熱論:金融服務業在GDP的比重大概佔多大合適?是不是比重多了就是一種泡沫;比重低了就是金融深化還不夠?對此,周小川認為,上述的擔心是有必要的,但還要做深入的分析,不能簡單看待。
  • 周小川:服務業發展存在歷史歧視,金融佔GDP比重不能簡單看待
    周小川表示,服務業作為經濟轉型的努力方向,存在歷史歧視問題,以及統計學上的低估,而這可能造成中國GDP的低估,和對GDP結構轉型的低估。   談及金融服務業在GDP的比重大概佔多大合適?周小川認為,金融業佔GDP比重的統計應該使用收入法。此外對金融佔比過高是否意味著泡沫化、而且會形成自我循環的擔心是有必要的,但還要做深入的分析,不能簡單看待。
  • 馬雲:未來30年將重新洗牌,企業家應把握這幾個關鍵詞
    所以,對我來講,我只要把握好趨勢,看到什麼東西是一定不能碰,什麼東西有機會,什麼東西別人不敢進去,把這些問題想明白了,然後按照定律一步一步往前走,還是有機會的。未來沒有純製造業和純服務業擁抱技術是極其關鍵的。大家說盒馬鮮生行不行、大潤發行不行?
  • 中信銀行持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上半年普惠金融、製造業貸款...
    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上半年中信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監管要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以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製造業、普惠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各項業務穩中有進。
  • 劉志彪:發展服務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它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某些顯著和重要的結構變化,具有重要的發展戰略含義和經濟政策指向性:一是標誌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服務業佔據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達到50.5%,遠超製造業的比重;二是包括創業服務業在內的服務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就業的主要來源,在經濟增長高位下行條件下,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這與服務業高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 破除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是矛盾對立的錯誤認識
    長期以來,有一種觀點認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言下之意就是,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時候,環保方面該松一松、緩一緩,哪怕會犧牲環境,也要先讓經濟搞上去再說。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真的是矛盾對立的嗎?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5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
  • 馬雲獲得湖北「新身份」 提醒楚商眼界跟英語無關
    我們知道滙豐銀行也好,花旗銀行也好,都是和跨國公司的貨櫃一起發展起來。21世紀我覺得我們需要迫切找出適應21世紀的金融體系,物流也是一樣,最新的數據,中國一年的包裹已經超過600億,佔了全球的一半,其實從今年開始中國每年新增包裹運輸量已經超過美國一個國家的運輸量。
  • 劉荷:以現代服務業助力實體經濟 共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這其中更是突出強調:「始終把實體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第一支撐」,對現代服務業也提出了「提比重、促融合」的發展要求。我們認為,以現代服務業助力實體經濟,是共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重要途徑。目前全省已建成58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福州市鼓樓區列入全國十個副業綜合改革典型示範之一,福州市和廈門市思明區是全國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不僅使其成為福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也推動了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當前福建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隨著要素成本不斷上升,傳統製造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服務環節外包成為製造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式。
  • 生產性服務業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向
    部分學者認為,服務業不創造價值,因此,如服務業過快增長,有可能會導致中國經濟出現泡沫化現象。其實,服務業是人類生產和生活須臾不可分離的重要產業,但服務業有個逐漸演化的過程。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動地把服務業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著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現代工業升級換代,使服務業成為工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 經濟每月談: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服務業發展
    2011-06-29 08:31:15張志剛: 長期以來通過我們媒體的支持,許許多多關注經濟研究的大眾共同分享了專家學者的各種觀點。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服務業發展。服務業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們國家服務業的發展,我個人認為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可以說差距不小。
  • 媒體:網際網路新經濟與實體經濟對立的聲音已越來越小
    來源:第一財經善用「雙11」背後的經濟價值社論近幾年,在商家普遍熱衷與全民廣泛參與之下,「雙11」已成為中國經濟熱點事件。從數據方面看,今年「雙11」更勝往年。這幾年,在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邊際效益遞減後,中國經濟對國內消費越來越倚重。從最新幾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達到六七成之高。就今年前三季度而言,在三大需求中,最終消費支出的貢獻率為60.5%,資本形成的貢獻率為19.8%,貨物和服務的淨出口貢獻率為19.6%。
  • 你支持實體經濟,還是力挺網際網路經濟?-虎嗅網
    ◆ 吳曉波:我完全不同意,我認為網際網路在今天中國已經變成血液一樣的東西了,那些把網際網路或者新經濟和實體經濟對立起來、說 BAT 幹擾了實體經濟發展的人,陳老師剛才講的跟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關係,她在講就業率和製造業之間的關係。 ◇ 文茜:我的意思是,不要把宗慶後的話當做是對網際網路的對立,而是要把這些話當作一個提醒。 ◆ 秦朔:宗慶後的焦慮,代表了整個投資環境的成本。
  • 馬雲回應飯局缺席:要把烏鎮當論壇 飯局大家就enjoy yourself吧
    DoNews12月5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5日,烏鎮網際網路大會最後一場論壇時,馬雲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了他對數字經濟和傳統經濟的看法及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此外,也回應了烏鎮「飯局」獨缺馬雲的話題。
  • 對話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學者:警惕房地產和金融業對製造業擠出效應
    但也不能就此否認工廠和工會和諧相處的可能性。談美國製造業: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脫離了實體經濟支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我們了解到一個情況,整個美國不管是什麼專業精英,都捲起褲腿往華爾街跑,製造業幾乎成為空城,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年輕人願意從事製造業,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