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
最近,高考成績放榜,各省的高考狀元也立即刷爆了各個社交平臺。
網絡上一時間出現了許多狀元的成功經驗,各路人馬趨之若鶩。
重慶八中的謝欣穎,以726分的優異成績獲得重慶市高考理科第一名,而在三年前,她還曾以727.5分的高分斬獲重慶市中考第一名。
在面對記者採訪時,她說:「自己從不上補習班,真正的學習還是在課堂上,每周都爬上,來緩解學習壓力。」
湖北省理科第一名唐楚玥,高考成績725分,語文扣了4分,數學扣了1分。她在考前最緊張的時刻,還有餘力幫助多位同學備考。
再看看2019年刷爆全網的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語文140、數學150、英語150、理綜290、總分730,創下了廣西恢復高考以來理科最高分記錄。
父母從他小時候就培養他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不管有多少課外活動,他都能準確控制自己「玩耍」的時間,嚴格把控學習時間。
這麼看,狀元們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學習方法,不外乎就是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做題,課外培養興趣愛好,堅持體育鍛鍊。
這些我們的孩子也能做到,但為什麼不能像狀元們那樣有效?
2
人和人之間是有壁壘的
因為有個客觀事實,是大家不願意承認又不得不承認的——智商的差距。
事實上,越是狀元,越是超級高分的學生的經驗,普通學生越是無法學習。
我還記得我初中上奧數班,因為我媽同事的兒子報了班,我也必須跟上,其實那個時候我數學還挺好的,每次都在班上前幾名。
到了奧數班,現實的耳刮子打得我臉啪啪響,大家都在一個教室聽同一個老師講課,怎麼我就像是在聽天書?
而我媽同事的兒子卻快速適應,成了奧數班的頭部學生。
我媽發現我學得特別吃力,就去問了同事,「你兒子怎麼奧數學得那麼好啊?」
我媽同事說:「他每天回來都學到凌晨1點,可努力了。」
我一聽,也憋著勁兒晚上使勁學,依然沒有成效,反而學校裡的成績開始飛速下滑。
班主任找我談話,我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班主任笑了笑說:「人家哪兒是學到凌晨1點啊,是在臥室悄悄打遊戲!」
我一臉茫然,班主任隔壁桌的李老師,也就是我媽同事的兒子的班主任也笑了起來,「他最近天天上課打瞌睡,他媽前晚突擊檢查,才發現他晚上都在打遊戲,我昨天還在辦公室訓了他呢!」
我當時就驚呆了,人家根本就沒有課後努力學奧數,只是上課聽了講,就完全融會貫通。
後來高考,我媽同事的兒子是那年的理科狀元。
所以人和人之間是壁壘的,有的學生課堂45分鐘聽個5分鐘,就能完全領悟老師的意圖。
有的學生只完成學校的作業,也不上補習班,可就這點兒題量他還能舉一反三。
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用他們的方法來學習,完全是在自尋「死」路。
3
制定作息時間表
當然並不是說狀元們的一切都不適合我們學習,我們真正該學習的是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和情感。
這是2020武漢高考理科第一名唐楚玥的作息時間表:
透過這張作息時間表,可以看到唐楚玥同學把一天的每小時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妥妥噹噹。
既然我們沒辦法擁有狀元們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那不妨擁有他們同款的作息時間表,從最基礎的學習態度上開始端正。
不過直接套用狀元們的作息時間肯定不合適,還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具體定製。
網上曾公布過三張衡水中學學生假期作息表,劃分了三種不同學習層次。
第一種:基礎薄弱的學生通過整理錯題、加強複習打牢學習根基;
第二種: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要針對薄弱環節夯實提高,突破自己;
第三種:成績優秀,前幾名的學生要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預習下學期的課本,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根據這三種情況,找到自己的定位,就能製作屬於自己的假期作息時間表了。
4
假期作息表注意事項
不過畢竟正值暑假,也不是說整天都要撲在學習上,重點留意一下這幾點就可以了。
1.瀏覽
高考命題很多都會涉及社會時事,平時多關注社會新聞,多積累新聞標題,可以嘗試對新聞內容進行一些評述,不斷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讀書也不能落下,假期前就列好書單,要求自己在假期內看完,在讀書的同時,可以摘抄、粘貼一些好的語句文段,整理成精美豐富的摘抄本。
推薦書目:《文化苦旅》《人生十講》《把欄杆拍遍》《菜根譚》《生命,何以高貴》
推薦雜誌:《創新作文高中版》《閱讀獨唱團》
2.刷題
都知道高考的一分就能拉開一萬人的差距,而分數又是通過做題得來的,那麼,大量的做題便是必須的。
高考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拿到更多的分數,所以,大多數同學都必須通過做題來提高自己的熟練度,以期達到自己的目標。
像先前說的那樣,刷題也要有技巧的刷,合理的時間刷合適的題,早上語文、英語、文綜,下午數學、理綜。
刷題時切記不可鑽牛角尖,偏題怪題一律不刷,只刷考綱規定的題型,遇到難題也不要直接跳過,嘗試著去處理一下,實在不行還能QQ問問老師,你想想你暑假在家刻苦學習呢,不能放老師一個人獨自享受。
推薦資料:《高中同步學考優化設計》《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試題調研》《曲一線高考英語核心詞彙》
3.預習
預習會讓人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優勢,這種優勢會轉化為信心。
主要還是熟讀課本,把每一課的章節內容詳細看一遍,插圖和下面的備註最好都不要疏漏,那些都是高考命題老師最喜歡考的地方。
每個科目預習的側重點也不同,語文、歷史、政治等文科科目,默看一兩遍就行,在腦袋裡梳理一下邏輯框架。
英語最好按照單詞——課文——生詞——聽力的步驟走一遍。
理科的話,可以自己推導一下每個知識點,多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用記號筆標註下,提醒自己上課時認真聽老師講解這一點。
網上鼓吹得再多的狀元家庭教育也要自己爸媽有那個心才行,但是製作狀元同款學習作息表,只靠自己就行。
沒有人想自己不行吧,沒有吧!沒有吧!沒有吧!沒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