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翻譯產業迎來黃金髮展期 市場產值達300億

2020-12-14 搜狐網

   中國翻譯行業缺乏專業化管理 市場混亂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在崗聘任的翻譯專業技術人員約3.5萬人,另有數10萬人以不同形式從事翻譯工作。」這是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黃友義8月4日在上海舉行的第18屆世界翻譯大會上宣布的。

  隨著中國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同國外交往的增多,特別是WTO實質化階段的到來以及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和上海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籌辦,中國翻譯產業正迎來一個黃金髮展期。

  翻譯市場產值達300億元

  近年來,翻譯已經從原來的政府和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的工作發展成為專門職業。翻譯服務作為新興的現代服務產業,正成為文化經濟中僅次於教育行業的又一新興產業。

  據統計,目前全國各類專業翻譯註冊企業有3000多家,以諮詢公司、列印社等名義註冊而實際承攬翻譯業務的公司更有數萬家之多。僅在北京,翻譯註冊公司就有100多家。此外,翻譯服務市場年產值迅速攀升,2003年為110億元,2005年為200億元,2007年則達到300億元。

  即將到來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給中國翻譯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據悉,此次奧運會上需要100多名專業譯員,此外還有7000多篇新聞稿和大量演講稿需要翻譯,官方新聞發布會和頒獎儀式也需要140多種語言的150多名口譯員。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日前發布的人才需求分析報告指出,奧運會開幕之後,奧運期間的體育翻譯產值將超過7000萬元,覆蓋10個語種。而這些還僅僅是一小部分,幾百個代表團和數以萬計的外國遊客也需要大量的翻譯服務。

  三大問題制約產業發展

  中國翻譯產業在改革開放以及全球化的背景下迎來了新機遇,但是由於市場、法律、服務等方面原因,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總體來看,中國的翻譯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不夠成熟。」黃友義說。他認為目前翻譯產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三個:

  一是中國的翻譯人才仍遠遠落後於需求,其中中譯外高端人才匱乏。大部分翻譯學校和機構都缺少專業領域的翻譯課程,比如法律和醫學文件、術語管理、翻譯項目管理、翻譯技術等。目前只有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開設了法律和商業翻譯課程。

  二是翻譯服務企業雖然數量不少,但大多規模不大,服務能力不強,市場拓展能力有限,在體制、機制上較其他現代服務企業也有明顯差距,因此在與國際同行的競爭中往往處於劣勢。2007年翻譯服務市場300億元的市場份額中,有相當一部分被國外同行獲得。

  三是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政府部門主管翻譯事業,一個統一、完整、系統的政策規範還沒有到位。在西方國家,翻譯行業普遍有政府主管單位某種程度的政策指導。

  翻譯產業開始步入規範

  面對存在的問題,中國翻譯行業開始步入規範,加大了人才培訓的力度。

  原國家人事部根據社會需求制定了《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從2003年開始試行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目前已經開設了二級、三級口筆譯考試。迄今共有6.6萬人次參加了這項考試,其中有1.1萬人次獲得了證書。同年11月,為了規範翻譯服務市場和拓展行業職能,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翻譯服務規範》,使消費者有了選擇翻譯服務的客觀標準。

   200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高校設立本科翻譯專業,決定在15所大學本科開設翻譯課。目前,全國已基本形成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在內的完整的翻譯專業教學體系。

   「為了能促使中國翻譯產業良性、有序和更成熟地發展,今後我們還要在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黃友義說,「第一是要加大翻譯人才的培養力度。既要重視高素質的、基礎性的人才,同時也要注重培養應用型的翻譯實踐人才。第二是要大力推進翻譯市場的準入制度,把好質量關,提高翻譯市場的總體水平。第三是要大力倡導職業道德,加強行業自律。」

  他還表示,國外翻譯教育市場發達,如何聯手促進中國翻譯市場的發展也將是中國譯協今後的工作重點之一。比如通過與國際譯聯、各國翻譯協會的交往,把他們先進的教材、成熟的經驗引進來,加速中國翻譯人才隊伍的培養等等。

(責任編輯:劉海霞)

相關焦點

  • 翻譯產業年產值近300億 中國醞釀翻譯產業標準
    翻譯產業年產值近300億 中國醞釀翻譯產業標準 2008年02月28日 10:24 來源:北京商報 ,在中國卻已實現了接近300億元的年產值。中國翻譯協會人士昨日向記者透露,目前已向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提出成立翻譯技術委員會的申請,「翻譯技術委員會一旦獲批,就會開始著手建立完善統一的翻譯行業標準。」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在崗聘任的翻譯專業技術人員約3.5萬人,另有數十萬人以不同形式從事翻譯工作。國內各種經濟成分的翻譯服務機構已經超過3000家,年翻譯產值接近300億元人民幣。
  • 中國北鬥導航產業發展迎來黃金十年
    9月23日,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武漢舉辦。700名專家、官員、企業家代表,北鬥星通、高德地圖、華大北鬥、合眾思壯、武漢依迅等企業代表參加大會。與會代表在發言中普遍認為,中國北鬥定位導航授時(PNT)產業剛剛起步,正在迎來黃金十年高速增長期。
  • 未來5年生物產業產值力爭增加300億
    未來5年,我市生物產業要力爭實現增加值3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45%。   「十二五」,生物產業如何成長為接續產業的新生力量,相關部門都有哪些規劃與構想?3月14日,記者與市科技局局長宋彥超進行了對話。   生物農業:田野裡長出的「金子」  松嫩兩江環抱的大慶,正處於我國重要的玉米產業帶上,可守著黃金般的玉米,我市農民掙的卻是「小錢」。
  • 報告稱中國私有雲迎來黃金髮展期,2022年市場將超...
    8月5日,工信部下屬研究機構賽迪顧問發布的《2020私有雲系統平臺市場研究》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稱,隨著「新基建」進程以及企業上雲步伐的加快,私有雲市場正迎來黃金髮展階段。2019年中國私有雲市場規模達到817.4億元,2022年將超過1500億元。
  • IC Insights:2025年中國大陸半導體晶片產值將達2230億美元
    IC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半導體晶片市場的總量為1434億美元,其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半導體晶片產值約為227億美元,佔比約15.9%,相比2010年(10.2%)增長了5.6個百分點。
  • 安利公司:深耕中國市場 緊抓發展機遇
    2019年安利中國銷售額超20億美元,廣州工廠也是安利全球產能和產值最高的工廠,佔全球供應鏈工廠產值的40%。走進安利廣州工廠車間,一派繁忙景象。所有一線工人均已到崗,各大產品生產線都滿負荷運轉。「安利廣州工廠之所以能夠『滿血復活』,主要得益於全球化供應鏈以及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陳森林說。
  • 依託茶葉資源優勢打造230億產值 雲南臨滄實現產業發展與精準脫貧...
    原標題:依託茶葉資源優勢打造230億產值 雲南臨滄實現產業發展與精準脫貧共贏
  • 全球益生菌市場達360億美元 我國益生菌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第十三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廣州5月24日訊(記者 王城)「2017年全球益生菌產品市場規模360億美元,亞太地區佔全球益生菌消費市場的近半壁江山。益生菌產品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實現健康訴求,尋求差異化競爭的高地。」
  • 翻譯產業現狀分析
    一.翻譯產業概述 中國「入世」以來,愈來愈多的外資企業湧入中國,與之相關聯的國外資料、網站、軟體需要和本地進行對接,從而催生巨大翻譯市場。國際貿易,國際技術交流以及國際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同樣蘊藏著非常大的翻譯市場機會。
  • 李冰冰被翻譯搶鏡 怎麼看待翻譯市場發展
    中國「入世」以來,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湧入中國,與之相關的國外資料、網站、軟體需要與中國進行對接,從而催生了巨大的語言服務市場(翻譯市場)。如今,「一帶一路」為語言服務帶來了新的機會,同時語言服務行業也遭遇新的翻譯技術的挑戰。
  • 科學網—馬鈴薯產業期盼黃金髮展期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介紹,戰略實施一年來,科技創新已有一批成果,主食產品已有一批投入市場,主體培育已有一批好的企業,市場開拓已有一批潛在群體。 餘欣榮強調,馬鈴薯產業開發的困難是客觀的,但機遇也是難得的,在國家實施新形勢下糧食安全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馬鈴薯產業發展將迎來黃金髮展時期。
  • 2019年中國光學眼鏡架產值及發展趨勢預測:產量將達6.07億件 產值...
    中商情報網訊:伴隨著中國人口增加以及眼鏡網絡零售的時代來臨,多功能眼鏡產品推陳出新,眼鏡不在作為唯一的防近視而存在,時尚、新奇、多功能近幾年成了眼鏡的另一特點。伴隨著光學眼鏡的不斷發展、光學眼鏡架產值也在不斷上升。
  • 柳州:到2020年花卉產值將達18億
    柳州市林業局產業科負責人陳彥生介紹,目前柳北區花卉產業以青茅花卉基地為核心示範區,輻射至29個行政村,2000餘戶花農,現有75家企業、合作社及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8000多人,現有花卉苗木面積1.2萬餘畝,涵蓋了蝴蝶蘭、國蘭、景觀苗木、草花、盆景等多個品種類別,花卉產業總產值達4億多元。
  • 浙江森林休閒養生產業產值達2084億元 居中國首位
    來源標題:浙江森林休閒養生產業產值達2084億元 居中國首位中新網杭州12月11日電(張斌)2018年,浙江全省森林休閒養生產業產值達到2084億元,已成為該省林業第一大產業,排名全國首位。
  • 上海研究編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中國老齡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圖)
    中商情報網訊:目前,上海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正在研究編制《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該規劃將作為今後5年推進本市老齡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人口老齡化是當前我國面臨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逐漸加快。
  • 時代引爆高頻覆銅板市場 高斯貝爾迎來發展機遇期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全球5G時代即將來臨,消費電子面臨新一輪發展,勢必將引爆更大的覆銅板市場。作為國內少數幾個能夠研發和批量生產高頻覆銅板的企業,高斯貝爾有望逐步突破外資市場壟斷,淡化原有周期屬性,迎來發展機遇期。
  • 2020黃金飾品市場規模將達3777億 珠寶飾品將破8000億
    摘要 近期,iiMedia Research (艾媒諮詢) 發布《2020年中國飾品行業發展現狀及消費者習慣分析報告》,報告對中國的飾品行業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 上半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超300億 反映了新一代思維正發生重大變革
    中國科幻規模還稱不上黃金時代,但處在黃金時代氛圍中在2019中國科幻大會上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經歷了高速發展增長,2018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為456.35億元,相比前一年的140億元增長了3.26倍。
  • 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存量」市場 汽車後市場蘊藏逾萬億「黃金」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宋維東汽車後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相關報告預測,中國汽車保有量有望在2025年前超過美國,成為全球保有量最大市場。屆時,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將達到1.7萬億元規模。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汽車產業正由成長期邁入成熟期。
  • 華夏國際集團CEO張積泓:影視產業迎來黃金髮展期
    問:在您看來,目前文化傳媒市場發展的如何?未來還有哪些發展潛力?    張積泓:在實體經濟相對不景氣的今天,文化產業尤其是影視產業卻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政府也已把影視文化產業作為了國家支柱性產業,在短短的幾年內出臺了大量的影視文創產業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