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偏重理科走向文理融通 南京四星高中積極部署對接強基計劃

2020-12-16 荔枝網新聞

  7月26日,南京市鼓樓區舉辦中招諮詢會。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南京市寧海中學、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等7所鼓樓區高中階段招生學校進行了集中展示,並解答考生和家長有關招生的問題。記者了解到,為了對接國家推出的強基計劃,今年不少四星高中都在拔尖人才培養機制上有所調整,從偏重理科,走向文理融通。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自2016年組建「拔尖創新人才班」,主要強化數理化生信息等奧林匹克競賽課程,以衝刺清華、北大等985重點高校為目標。學校不僅調集校內優秀師資力量為「拔創班」做好保障,還與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眾多國內頂尖大學進行深度合作、在課程上實現無縫對接。2020屆高三高考二十九中400分及以上學生共有68人,其中三個拔創班共有38人。

  據學校介紹,自強基計劃開啟以來,29中的拔創班培養方式迎來新的改革,在原有奧林匹克競賽培養基礎上,更加強調學生綜合素養和學生興趣培養,讓學生充分地揚長,全面更全,特長更特,不斷走向深度學習、終身學習。

  校長唐雲龍介紹,學校課程未來要向兩個方向調整:一是要強調高端,更好地讓二十九中的課程適應強基計劃拔尖創新人才的要求,將原本以奧賽課程為基礎的課程體系,構建得更加完美;二要強調課程的全面性,強基計劃是七大方向、文理並舉,包含數理化生、古文字、哲學和歷史,這就要求高中培育的人才首先要能夠文理並舉、中西融通。

  「比如,我們可能要在理科類方向開設人文經典閱讀課程,在文科類方向開設科學經典閱讀課程。」 唐雲龍說。

  南京市寧海中學2019年與二十九中合作創辦「文正精英複合型創新人才共建班」,以衝刺985、211、C9高校為目標,加大拔尖人才的培養,助推強基計劃。首屆「共創班」與二十九中「同步實施新課程改革;同步實踐新高考改革;同步推進教學管理;同步分享優質資源」,目前該班發展勢頭強勁,在歷次大考中都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

  「南京市中考成績前4000名考生錄取後直接編入共創班學習,剩餘名額將通過分班考試擇優錄取。」 學校黨委書記杜惠英介紹,共創班除了開設各類培優課程外,還會組織學生走進清華大學、東南大學這類國內頂尖高校的實驗室進行學習。

  南京市田家炳高級中學2016年與江蘇省天一中學聯合開設了「天一科技班」,近年來培優拔尖成績顯著:2020屆天一班文科最好成績397分,在全省600名左右,而這位考生剛進校時中考成績僅排在南京市8300多名。

  據校方預測,今年中考14000名以內的學生可積極報考田家炳高級中學,9000名以內學生錄取後將直接編入天一班。

  今年「天一科技班」更名為「天一強基班」,課程也有所變化。「我們在原有的科技班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和國家的強基計劃銜接。」校長曹李莉介紹,除了科技教育課程以外,未來還會對天一班的孩子融入更多培育人文素養、推廣國際理解的課程,這對於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錄取,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都有很大的助益。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姚偉 史斌燕 編輯/徐金吉)

相關焦點

  • 從「南京大學招辦談備考之強基計劃」中,看到強基計劃
    特別說明:原文摘自「陽光高考網」,本文僅對精華部分作一提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原文)1、報考南京大學強基計劃的方向與優勢​第一,基礎學科實力雄厚。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開展,而這七個專業所屬的學科最近評估成績,南京大學都在A類,其中六個還是「雙一流」建設學科。
  • 南京大學招辦談備考:報考強基計劃要對專業「真愛」
    對於36所「雙一流」A類高校來說,2020年最大的招生變化就是推出強基計劃,也就是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計劃。在我看來,強基計劃對南京大學這類以文理見長的綜合性大學是一次重大機遇,而且我們也非常有信心做到最好。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基礎學科實力雄厚。
  • 「高考·強基」清華2020年強基計劃錄取新生近25%
    內地學生中,理工類考生佔比62.2%,文史類考生佔比7.2%,藝術類考生佔比6.9%,來自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佔比23.6%,通過強基計劃錄取新生939人。強基計劃數據2020年,國家強基計劃首次實施,清華大學吸引了16000多名優秀考生報名強基計劃。
  • 2020洛陽高中「強基計劃實驗班」,到底是啥?
    2020年中招結束,各個學校新高一的分班表上都多出了這樣一個班型——「強基計劃實驗班」。很多家長不理解為啥今年各大學校突然都增加了這個班型?這個班型到底是啥?如何教學?今天小編就通過收集到的資料,跟大家一起討論討論,這個「強基實驗班」,到底是什麼?
  • 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高中階段須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任一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及以上獎項。  二、招生專業及計劃設置  我校強基計劃設三個專業組8個專業,分別是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招生總計劃為210人,分省計劃見報名系統。
  • 學文科還是學理科?從「文理對立」到「知識大融通」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文科」和「理科」的距離開始越來越近,包括古爾德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學者都開始認識到彌合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裂痕的重要性。人類社會的知識版圖正開始進入一輪「大融通」的階段,正無限接近愛因斯坦的名言描繪的美好願景。今天,我們希望圍繞古爾德的這本新書,聊一聊人文學科與科學「相愛相殺」的歷史。「文科」和「理科」之間註定是對立的嗎?在當下的社會裡,它們又有怎樣融合的可能?
  • 獲清華大學強基計劃總分第一名,來借鑑理科狀元的學習方法
    今年,廣東高考屏蔽的理科前50名中,有這樣一位考生,他是廣東省理科狀元,也是清華大學 強基計劃總分第一名,接下來,我們來好好研究一下這位學生,他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鑑的的地方。劉洋的遠大志向面對西方世界對高科技領域的壟斷和對中國的打壓,國家做出重大戰略部署,決定實施「強基計劃」,重點培養有志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人才。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劉洋選擇了清華大學強基計劃,致力於基礎科學學習和研究。
  • 716分廣東省理科第一,為什麼放棄自選熱門專業而選擇強基計劃?
    今年高考劉洋同學劉洋以716分的成績奪得廣東省理科第一名,但和以往的狀元不同,劉洋沒有選所謂的熱門專業,而是加入了清華大學的強基計劃。作為在中國發展上升期出生長大的新一代青年,自己肩負著「少年強則國強」的責任和擔當,因此決定報名參加清華大學「強基計劃」,作為清華大學強基計劃的「黃埔一期」,為國家基礎學科和重大戰略領域做出自己的努力。」 「強基計劃」到底有何魅力,能讓廣東省狀元毅然投身其中。
  • 南京各區有哪些四星高中?
    南京各區都有哪些高中?其中哪些是四星高中?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盤點一下各區的高中名單吧~玄武區2020高考成績南京外國語學校52人參加高考,本一達線率96%、文理科均分387.3分、400分以上13人、理科最高分431分。
  • 36所強基計劃高校專業特色簡介!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
  • 武大山大蘭大率先開啟強基計劃,考生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五一節假後的第一天,教育界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疫情核心地區湖北初高中畢業班開學。二是武大山大蘭大率先發布了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那什麼是「強基計劃」呢?我們一起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在現有高考高考區分度降低的趨勢下,強基計劃這類特殊招生必定是頂尖高校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所以,建議有條件的考生一定要參與。 2、競賽和綜合成績需平衡,缺一不可通俗的講,強基計劃只更適用於部分單科特別優秀,綜合也不差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培養專才。這和國際上先進國家的高校的教育理念是一致。在強基計劃錄取方案中。
  • 清華、北大等高校2020強基計劃真題
    一、清華大學   2020年清華大學強基計劃考試於7月29日-8月2日進行。清華大學強基計劃考核包括綜合素質考核、學業水平考核、專業志趣考核等環節。   01考試模式   綜合素質材料評定結果分為「優秀、良好、通過」三個等級。
  • 強基計劃···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以及十年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人才培養經驗基礎上,經教育部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北京師範大學強基計劃」)。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二、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1.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專業組別招生專業高考科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選考科目要求文科組歷史學文史歷史或地理哲學文史不限理科組數學與應用數學理工物理
  • 強基計劃元年的歷程與經驗總結
    2020年,教育部在宏觀大局面下,徹底關門自主招生,隆重推出強基計劃,從教育部、到高校、再到高中學校,對強基計劃展開熱烈討論,高中學子廣泛參與,但最終結果卻不理想!個人覺得仍需要明確強基計劃招生的「病根所在」,立足當下,費用改革。
  • 山東大學強基計劃|四川考生二診考多少分適合報考?
    2020年,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走向高校招生舞臺,一經推出,它就受到了家長和考生的廣泛關注:什麼樣的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報考強基計劃,前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好在五一假期後,高校終於開始陸續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截至5月6日晚,武漢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廈門大學等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已經正式公布。
  • 2020強基計劃校考真題曝光
    不少學生表示,此次北大強基校考筆試中數學難度較大,部分達到數學聯賽一試的水平。高中知識的同學做題速度相較有競賽背景的同學來說可能會比較慢,部分同學甚至沒有做完題目。理科基礎組筆試考察數學、物理、化學,通用基礎組筆試考察數學、語文、歷史。筆試考試時間為7月29日上午9點-12點,共3小時。根據同學們的反饋,清華的強基筆試數學最難,數學和物理都考核了競賽知識點,而化學題目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也很少涉及到競賽知識點。
  • 2020年首年實行「強基計劃」,文理專業平等,勢在必行
    前面小編給大家說了國家專項招生計劃,相信大家對這項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同學們現在注意了,國家將強制計劃作為另一條招生道路的政策,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讓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強基計劃吧!一,強基計劃的定位首先小編想告訴大家。強基計劃並不只是關乎於學生上大學​的問題做了一個擴招政策,他更面向的是一些有著創新能力,學科拔尖的同學。要知道入圍「強基計劃」都是一些雙一流高校,也就是說,國家將重要的經歷去扶持一些名校,為的就是未來人才強國的觀念,小編認為,說強基計劃也是一項國家型戰略也沒有錯。
  • 冷眼看「強基計劃」,強基看點應該是這些
    沒有過往的經驗可以借鑑,因此強基計劃報名比以往的自主招生更讓人糾結。那麼不妨,跳出傳統思維冷眼看一看強基計劃,盤點一下今年的強基計劃。02強基計劃的看點應該看什麼強基計劃的目的決定了,強基計劃的看點在於:招什麼樣的人,和怎麼培養。
  • 關注強基計劃|南京大學強基計劃設3個專業組8個專業
    5月6日下午,南京大學發布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該校強基計劃設三個專業組8個專業,分別是專業組1: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專業組2:化學、生物科學;專業組3: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招生總計劃為210人。
  • 強基計劃:人才戰略「復興號」
    清華大學精準對接「強基計劃」,為此新成立致理、未央、探微、行健、日新五大實體書院。「強基計劃」作為高考改革的重要舉措,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通過選拔培養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旨在造就大批科技關鍵領域人才和國家緊缺的人文社科領域人才。可以說,「強基計劃」是以「教育強基」帶動「教育強國」的戰略規劃,一經發布實施,舉國矚目。對基礎科學有研究旨趣和專長、有志於成為國家創新人才的學子們更是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