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慧學網校 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2020-09-10 天才密碼全腦教育

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父母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如果父母認定你是個壞孩子,那就是一定是。媽媽常說「你真蠢」,你就是真蠢,爸爸說你「真沒用」,那你就是真沒用。


1

說反話,中國父母「保護」孩子的方式


說反話,中國父母 「保護」 孩子最常用的方式。


女兒們的戀愛》中,Selina 的爸爸就是這樣的性格。

節目組提問任容萱(Selina 妹妹):「有沒有因為感情的事情,在心裡責怪過爸爸?」

她立即回答:有啊,我的初戀。


當時爸爸斷言:「你不會喜歡他很久的。」

「你會跟他吵架,他不穩定,他不可以。」

她激動辯駁:「真正相處的是我,你又沒有跟他相處,怎麼可以否定人家?」


爸爸沒有在戀愛上給過她太多指教。

他只是說:「我女兒眼光很差。」

雖然選擇權在自己手上,可爸爸的那些話就像一根刺,讓她覺得自己真的不行,最後分手。


在這種打壓模式下成長的任容萱,從來都不相信自己能找到好對象。



時隔多年,爸爸首次袒露心聲:「其實我很喜歡,媽媽也很喜歡(你初戀男友)。」

任容萱一秒爆哭:「真的假的?」


這是她第一次聽到,爸爸親口肯定她的戀愛。

原來,爸爸那麼說,是怕那個對象不夠穩定,不夠好。

怕女兒太單純,被他騙,被愛情傷害,

不惜用說反話的方式來 「保護」 自己的孩子。

沒想到,反而讓女兒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與任容萱同是姐妹的 Selina,也不例外。


剛出道第一次發唱片,爸爸明明很開心,卻偏要說反話:「這是你人生中發的第一張唱片,也是最後一張。」


Selina 超級不爽,整個青春期,壓力都非常大。「我的努力,我的成績,在爸爸眼中,變得一文不值。「


直到第一次演唱會的時候,爸爸偷偷來到現場送驚喜。

Selina 才驚覺爸爸一直以她為榮,那些批評都是反話,當場淚崩。


任爸爸也是有苦衷的。

在一檔綜藝節目裡,他說:「就像我們去爬山,別人都慢慢爬。經歷颳風下雨跌倒會有成就感,但你們坐直升機飈上去了。」

怕 Selina 上升太快不夠踏實,才會諷刺她「只能發一次唱片」。


這可能是很多中國式父母的寫照。


「我經歷的世界那麼殘酷,所以必須提前教會孩子適應。」

無論你做得多麼好,他們都要先批評你。

就連真心誇獎,也陰陽怪氣。


2

喜歡說反話的父母,到底在想什麼?


為什麼很多父母,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很想誇獎你,關心你,結果一出口說反話呢?


第一,這是父母從小受到的教育方式。


對他們來說,這是天經地義的教育方式,每家每戶都是這麼做的。

比如任爸爸。

他節目裡聽到兩個女兒說當時有多受傷後,也很難過。

「我不知道是因為我。」

他說:「我們這代父母,可能有個障礙。

在教育孩子時,你只會去罵,不會去關懷。」



第二,父母害怕你安於現狀。


如果你做不好,他們怕你永遠就這麼差下去。

如果你做得好,他們怕你安於現狀。

潛臺詞就是:「我很開心,但你永遠都不夠好,憑什麼讓我鼓勵你?」


比如,你平時只考 50 分,今天考了 60 分,我是很開心沒錯。

可如果我鼓勵了你,你會不會以後就滿足 60 分呢?

所以,父母只好說反話:你怎麼才考這麼一點?

你看誰家的孩子,他考了 85,你怎麼就不行呢?


父母說反話,總是批評先於肯定,責罵,打擊,總說「你還做得不夠好」,再給些他們認為正確的建議。


第三,最自私的一種反話,源於父母對自身願望的不滿足。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過一個 34 歲職業女性維基的經歷。

維基是營銷公司的客戶經理,有次公司出錢,讓她去讀 MBA 進修。

可維基卻不敢去。

因為她媽媽說:「太難了,你肯定不行。」

從小到大,媽媽從不會正面鼓勵。

她念錯單詞,媽媽就誇張模仿她的錯處,讓她羞愧。

她勇敢上臺表演跳舞,媽媽卻當著全班人的面說:「你跳得像只河馬。」


媽媽不想她好嗎?並不。

她只是想女兒早早學會接受批評,接受現實,

快把缺點都改掉,進步成最優秀的孩子。

但是,她又忍不住說反話,告訴她:

「你不行的,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為什麼呢?

原來,媽媽的舞蹈事業進展不順。

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沒有信心成功。

所以一直刺激女兒,確保自己還能找到優越感。

而從來沒得到過「肯定」,無情擊垮了維基的自信。


這樣的父母,有毒。


他們願意只吃白菜白飯,努力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

二話不說掏錢給孩子上培訓班,興趣班。

唯獨在精神需求上,極度吝嗇。


3

說反話式教育偏方,會帶來多少傷害?


56 歲的姜文,至今沒能擺脫媽媽的 「陰影」。

許知遠問他,你這麼多年遭到最大的失敗是什麼?

他說,沒跟母親把關係處好。


媽媽一直有種不高興的樣子。

她愛看戲,姜文就考了中戲,但媽媽啪地一聲把通知書扔下,說:

「你那一盆衣服還沒洗呢。」

他給媽媽買房,但媽媽不肯搬去住。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而高興。」


姜文的媽媽,其實挺愛他的。

17 歲姜文想考中戲,媽媽沒有阻止,或者說演員沒前途。

她很開明,說你覺得好玩,就去考吧。

《紅高粱》火遍全國,媽媽沒有驕傲,高興。

她關注的是,兒子窩在缸裡拍戲,多難受多委屈。


圓桌派》裡,姜文第一次提起媽媽過世的事情。

他說,老太太走前,還給我包了紅包。

裡面還裝著外幣,鼓鼓的,快把信封撐破了。


但沒被母親正面認可的姜文,內心卻一直有些自卑。

楊瀾問過他:你的自信是不是源於你的自卑?


他承認說:「其實我非常自卑,大部分時間,我討厭我自己。」

「這事兒怎麼做成這樣了?我覺得還能再好一點。」



說反話式的教育偏方,本身就很傷人。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父母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

如果父母認定你是個壞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媽媽常說「你真蠢」,你就是真蠢,爸爸說你「真沒用」,那你就真沒用。


即使沒有明確說出口,你也仍會接收到 「你不行,你很差」 的強烈暗示。

畢竟父母都不誇你,還有誰會認可你?


一直被反話打擊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走向極端。

容易對普通的話語過度敏感,產生防禦;或過度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不配成功。


他們很可能會活得小心翼翼,只看得見自己身上的缺點。

工作還沒開始,就覺得自己大概率會失敗,被罵也是理所當然;反正什麼都做不成,那就什麼都放棄吧。


就算旁邊的人都在鼓勵說你很棒,還是不能從心底裡認可自己。

有時候會過分自大、自信,試圖掩蓋自己的無價值感。


過度反話,還會傷害家庭關係。

它讓愛,變成了需要揣測、摸索、懷疑的密文。


父母真的愛我嗎?

為什麼明明他們說愛我,不討厭我,卻從來不認可我?


於是,孩子可能會變得固執、倔強,抱著一腔怨氣和父母對抗。

到底要怎樣做,父母才會滿意?

越被打擊,就越想反抗。

越想反抗,就越被控制。


大部分父母沒有意識到:我們人生中受的很多傷,大多是源於他們的不認可。


4

我們要做對什麼,才能重新找回溫暖?


怎樣才能緩和家庭關係,讓父母真正理解自己,認可自己?


我想最重要的,是你先認可自己,然後嘗試與父母對話。

找機會和父母主動提起那些你覺得很痛苦的瞬間。

他們的話語是怎樣傷你的,長大後你產生了什麼陰影。


綜藝《少年說》裡,有一位女兒鼓起勇氣上了天台喊話。


「我五年級開始就沒好好吃過晚飯,就因為你老是嫌棄我胖!」

」從小你就沒操心過我,老師讓考生字,你考過嗎?老師讓做親子作業,你做過嗎?」

「我也想要被溫柔對待。」



爸爸聽了以後,解釋說那時候自己創業初期,年紀輕輕,也有玩的心思,對家庭關心不夠。


「下一步,爸爸一定改正,把更多精力放在你身上,請你放心!」

因為創業,因為有弟弟妹妹,因為怕你膨脹,因為......


雖然一時半會抹不掉傷害,但這至少給了他們一個契機,去交流彼此的想法。


儘管父母可能會回懟:「那你讓我怎麼辦?我改不過來,你要把我嘴縫起來嗎?」此時,我的建議是:


與其改變不了他們的固執觀念,不如試著從一些小的事情開始,堅持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蘇珊·福沃德說,你要堅強,到足以應對他們的反駁,否認,責難,憤怒;

你要有充分的支持,幫你度過對抗期間的不同狀況;

你要練習,直到你能夠順利說出心裡的話。


當他們反對你,打壓你,你有能力告訴他們,你不是他們說的那麼沒用。當你的經濟條件足夠獨立生活時,也許就可以開始重構家庭關係。


與父母對抗,並不是為了報復,懲罰,發洩,改造。

而是為了,直面過去的傷害,克服對被潑冷水的恐懼,重新建立家庭邊界。


他們可能會接受嶄新的你,也有可能抗拒到底。

焦慮,恐懼,內疚,困惑,無可避免,但它不會再控制你。

世界和我愛著你。

相關焦點

  • 【若琳說】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從個體心理角度看,這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教育方式,甚至會害了自己的孩子,如何理解呢?為什麼很多中國家庭的父母喜歡說反話呢?另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提倡"謙虛"、"內斂",會鼓勵人們進行自我反思,而不是停留在已有的成果上沾沾自喜。正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大家變得喜歡"說反話",即便是心中認可已經取得的成就,但仍然會否定自己,指出還有待完善的地方,從而督促自己不斷進步。但是,對於家庭教育來說,這種"說反話"的教育方式,無疑是弊大於利的。
  • 真慧學網校因材施教,定製你的天才人生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真慧學網校全腦教育,不做批量的教育,從每個學員自身的特點出發,找尋屬於你自己的真慧學網校,因材施教,定製屬於你的天才人生。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真慧學網校全腦教育,從學員的興趣出發,做快樂的教育,定製屬於你的天才人生。
  • 真慧學高效學習:有實力、自不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家長對孩子普遍的期望。但令人費解的是,中國家長們一方面喊著「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的口號;另一方面在面對著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時,猶豫不決,浪費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21世紀學生之間的競爭,坦白說就是看誰能夠在相同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誰就是勝利者。真慧學自品牌成立以來,就一直進行高效學習領域的研究。
  • 全腦教育機構真慧學成就天才人生
    真慧學採用沉浸式的教學體驗,以幼兒開發和學生腦力培訓為主體,結合中國應試教育的實際模式和當代學生思維習慣,沉浸式腦力培訓體驗教學,通過場景營造,道具應用,科技體驗等創新方法,讓學員在短時間內進入高效的學習場景,實現超級記憶,快速提高學習成績。真慧學全腦教育創造性的研發了IDS智能系統,增強學生的識字,閱讀,理解,記憶,應用,交往六大能力,開發左右腦潛能,。
  • 改變孩子一生的超級記憶法,真慧學輕鬆提高記憶力
    所以每個當父母的都操心過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暢想過自家孩子一夜間能煉成這樣的「神功」:唐詩宋詞倒背如流數理化公式脫口而出看過的知識點過目不忘學什麼都能很快的掌握然而赤裸裸的現實卻是可以說:「背得下來、記得住」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錯誤的記憶方法,會使孩子們在努力的過程中停滯不前,從而喪失信心。而好記憶並非天生,通過正確的練習,人人都可以擁有好記憶力。如何快速獲得超級記憶的學習方法?今晚進入真慧學網校直播間,世界記憶大師為你揭曉記憶力的奧秘!
  • 孩子說反話(中):孩子說反話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難題呢?或者說孩子會說反話背後有哪些原因呢?但孩子長大了以後,家長沒辦法像以前一樣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自己玩,好好利用時間去學習等等,那麼有些孩子就可能會不適應這種轉變,因為知道自己現在已經沒有像以前那樣,被父母關注著了,會產生落差感,這個時候就會喜歡跟父母說反話。你讓我好好去讀書,讓我乖乖去做什麼,我就不。
  • 感情裡,女人對男人動了真感情,才喜歡說這些「反話」
    感情裡,女人對男人動了真感情,才喜歡說這些「反話」:1.你先忙吧,有空再說。女人愛上男人後,什麼事情都想跟男人分享,比如說,看一隻小貓會拍了照片發過去,看到幾片樹葉撿起來都想做一首詩分享給男人,遇到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時,女人都想讓男人知道。
  • 關於孩子愛說反話
    孩子叛逆期持續時間長、表現強度與父母在此期間的關注程度、反應強度有直接關係,也就是說如果家長處理不當,孩子說反話的行為會變本加厲。 對孩子而言,有時候會把說反話是一種遊戲,有時會將其當做一種反抗手段,如果把這個問題細緻分析一下,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 孩子總是說「反話」,其背後的含義是什麼
    對孩子提出的一些要求,孩子就以不要我不喜歡你等等的反話進行各種回絕,但孩子真的是什麼都不願意不喜歡嗎?其實並不是,比如說你帶著孩子去餐館吃飯的時候,給孩子夾菜吃,他可能會拒絕,嘟著嘴說自己不要吃,等你收回筷子以後,也會好奇地將自己的小勺子伸到那道菜裡去試探,又或者嘴巴上說著最討厭爸爸,但是身體卻又往爸爸的身邊跑,有些家長可能就會被孩子弄得很頭疼,不知道孩子到底怎麼想的。
  • 這些「反話」千萬別再隨便說
    「反話」可能是自語言誕生以來人際交往之間的終極BOSS。它帶有情緒意境,一般用來批判、表達不滿。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大人在面對小孩時,特別是孩子犯錯時,習慣於說「反話」。這兩周孩子們陸續迎來期中考試,各位家長們也都緊張起來了,都期盼著孩子能考個好成績。
  • 愛說反話的孩子情商可能會更高,父母別著急糾正,家長要好好引導
    她的寶寶今年五歲了,我看到她第一眼的感覺就是,這個小女孩長的真好看!在跟我朋友聊天的時候,我朋友就問道她的寶寶:&34;她說:&34;我當時覺得很尷尬,我朋友就說,我還怕她說喜歡呢。她回答問題的時候說的都是反話,我們都習慣了。我當時還覺得這只是為了不讓我尷尬,但是後面的事讓我覺得我朋友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 「邊吃瓜邊看戲」一起學網校主講老師獨創情景式教學法提升孩子...
    一起學網校聚集了一批精英教師,高西娜就是其中之一。高西娜主要負責主講小學數學,帶過的學員已經超過20萬,憑藉其獨創的「吃瓜看戲情景式」數學教學法,又被學生們稱為「西瓜老師」,大家都說:「西瓜老師的課輕鬆有趣,創意滿滿!」
  • 女孩子在談戀愛之後,為什麼喜歡說反話呢?
    多數男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不過是說了一句在平常不過的話,為什麼會生氣呢?其實有很多女孩子在談戀愛的時候只是喜歡說反話,這是因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女孩子都是比較害羞的,也有一些女孩子有一些小脾氣,希望自己說反話,男朋友能夠理解來哄哄自己。
  • 說反話式教育偏方:為什麼中國父母總是喜歡說反話?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在中國,普遍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因為我們一直遵循一句話,棍棒之下才能出孝子。所以,無論孩子有多優秀,得到身邊多少人的讚賞,但就是聽不見父母口中的那句——你真棒。在英國,家庭教育主張「給孩子失敗的機會」,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責罵,而會鼓勵孩子去再試一次,直到把那件事做好為止。
  • 不要相信女人說的話,因為她們最喜歡說反話,讓你不知所措
    女人說的話,如一把溫柔的刀。女人習慣說反話是每個男人都知道的,它和女人與生俱來的羞澀有些莫大的關係。女人天生就是脆弱不堪一擊的,需要有人來疼愛,而男人想擁有女人的心,就必須明白女人說出來的話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 那些聽不懂反話的孩子,看起來太好笑了,笑著笑著就心酸了
    在外人眼裡,判斷一個陌生小孩聰明與否的關鍵信息就是看他能否聽懂反話,那什麼是反話呢?就例如一個孩子在遊樂場門口吵鬧著想要進去玩,這時已經微怒的媽媽就會說一句:「那你去吧!」這個其實就是一句反話,如果說是一個不懂世事的小萌娃來說,肯定高興雀躍地衝進遊樂場;但是如果是一個久經磨練的「小大人」那肯定知道媽媽這個時候不高興了,說的是一句反話,如果他衝進遊樂場,那麼媽媽下一句肯定是:「那你自己去吧,我走了。」
  • 反話管教7影響,正向教養減少孩子負行為
    當孩子調皮、我們說也不聽時,大部分的父母也許會脫口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理你,或者你再跑跑跳跳,等一下跌倒活該等類似情緒用語,然而,我們利用反話責備孩子真能達到管教目的嗎?對親子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影響?「去收一下玩具,否則我就將玩具丟垃圾桶」、「你再跑跑跳跳,等一下跌倒就別哭」……父母管教孩子,有時會不注意脫口而出類似的反話,甚至有些父母會說「你再鬧,我就不理你。」
  • 英文修辭的作用:英語也能說「反話」
    反語(Irony )就是說反話,英語來自希臘語eironeia,意思是dissimulation (掩飾),是一種通過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來取得諷刺、幽默效果的修辭手法。比如:1) Better luck than I did!(希望你小子更「走運」!) 2) You are a big help!(你可真夠「幫忙」啊!) 3) Only every spare minute!
  • 孩子說反話(下):家長可以如何應對?
    雖說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過程,但相對來說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未來成長,說反話這一行為不利於孩子和人交談時的言語理解,也就容易影響孩子與人的溝通交流。如果一個孩子習慣說反話了,那麼在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上就可能出現溝通問題:比如說身邊的小朋友因為某些事情突然哭了起來,孩子的本意是想要去安慰他,讓他堅強一點不要哭,但從口中說出來的話語卻變成了:「哭什麼哭,不能哭,哭的小朋友會變成豬。」
  • 女生在什麼時候會說反話呢?男生們一定要記住了
    我想大家都知道女生其實是很喜歡說反話的,只是有很多的男生不知道而已,總是認為她是在無理取鬧!這樣就會導致情侶之間會發生爭吵,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說說女生會在什麼時候會說反話吧!你的女友可能會說一句沒事的,我沒有那麼小氣。其實不然,這個時候女生心裡肯定就是吃醋了,想像著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好了,或者哪裡讓你討厭了,總是心裡就是一團糟。如果你的女友對你說出這樣的話了,你一定要小心了,千萬不要因為女友的一句話就放鬆了,你最應該做的就是如何把女友給哄開心了你才能夠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