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護士」興起 可上門打針價格超醫院十幾倍

2020-12-13 騰訊大渝網

手機APP上可預約護士上門服務,打針139元/次

都市熱報消息,最近,渝北兩路的劉先生突感腸胃不適,便通過一款APP下單,即可呼叫護士到家中提供打針、輸液、換藥等服務。

其實,劉先生見到的正是最近悄然興起的一種醫療模式:共享醫生護士。不過,服務價格也是不菲的。

你願意接受這種上門打針輸液的服務嗎?

內容:打針、輸液、換藥都有

昨天,記者搜索發現,以「護士上門」、「共享醫護」為定位的醫療服務手機APP有近20個,均以「網際網路+」的護士線上接單、線下服務模式為主。

記者下載註冊一款APP後,映入眼帘的是護士上門、健康體檢、母嬰護理等字樣,涉及的熱門地包括北京、杭州、上海、重慶等城市。其中護士上門是最熱門選擇,護士在線人數高達46433人。

從護士上門服務項目上看,打針、輸液、換藥、靜脈採血、導尿、霧化治療、產後護理等醫療服務應有盡有,時間上可提前一周預約。在醫生上門方面,最熱門的是全科醫生上門,其次是中醫專家上門,健康體檢等。

記者嘗試預約輸液上門服務,首選會提示時間和預約套餐。填寫完成後點擊預約,就有數十名護士可供選擇,可以按就近距離,也可按口碑。其中渝北一名何姓護士預約人數最多,達到351人次。

價格:高過醫院十幾倍

「共享護士」APP針對日常醫療護理,幾乎面面俱到。但從預約套餐的價格上看,或許就沒那麼「美麗」了。

價格上,護士上門打針139元/次;輸液169元/次;最貴的產後護理539元/次。醫生上門服務1300元/次,每次服務時長60分鐘以內。中醫1300元/次,健康體檢則需要數百元不等。

根據目前重慶公立醫院市場價格,打針不超過10元,輸液不超過30元,而「共享護士」服務價格貴出十幾倍之多。同樣是產後護理,市場價在150元左右,而上門服務費用貴出3倍多。

有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全國統一定價。「上門服務費也不全是醫療費用,例如打針每次139元,其中39元是交通費用,100元才是打針費。」

專職護士:醫院不允許兼職

對於「共享護士」,市民王大叔說:「減少去醫院排隊、掛號、繳費的時間,上門服務對老年人來說還是要省心很多。」但家住渝北的李伯伯說:「我不會考慮醫生護士上門服務,一是費用高得離譜,二是不敢相信網約醫生護士的資質,萬一在家中出了事,安全根本無法得到保障,誰來承擔責任?」

對此,平臺工作人員表示,籤約的醫生護士都需要獲得相關的醫療資質,護士要求3年以上工作經驗。

針對患者的擔心,平臺方表示,每次下單時,平臺會免費給患者提供各種險,以保障患者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平臺嚴禁醫護人員私下成單,如造成任何生命財產損失,平臺表示不予任何賠償。

昨天,記者就「共享護士」一事,詢問了重醫附一院、新橋醫院部分護士,她們大多只是聽說過,但都沒參與。一三甲醫院胸內科劉護士表示,醫院是不允許護士接私活的,到患者家中進行打針輸液,萬一出了醫療意外誰負責。

另一方面,護士也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萬一患者無理要求,危害到護士生命財產安全怎麼辦,也得為自身考慮。」

主管單位:

護士跟網約平臺籤約涉嫌違規

「共享醫生護士,其本質還是醫療服務行為,從業人員需要取得相關醫療資質。」重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工作人員表示,「共享護士」上門服務存在醫療風險,一旦出現醫療糾紛責任難界定,並且存在醫護人員多點執業的情況,涉嫌違反規定。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院方不允許醫護人員多點執業。

記者還查閱其他省市相關規定,發現2017年3月上海市衛計委就曾明確表示,護士跟網約平臺籤約涉嫌違規。

專家聲音:

「共享護士」是把雙刃劍,應完善標準制度

重慶知名社會心理學家周忠明教授:「共享護士」醫療模式是共享經濟和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共同作用下的產物,對護士來說,可以最大化的發揮自身醫療優勢,緩解民眾「看病難」「護理難」等問題。但目前,折中模式處於政策的真空帶,醫療風險大且責任難以界定。

重慶醫科大學藥學博士胡可:「共享護士」是一把雙刃劍,相關部門應儘快明確監管職能,建立完善相應的標準和制度,使行業規範化、透明化。

重慶智盛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明強:按照現行對醫護人員執業的管理規定,「共享護士」屬於脫離醫療機構擅自提供醫療服務,屬於違規,如果發生醫療糾紛,護士所在醫療機構也要承擔責任。

都市熱報記者 郎建榮 攝影報導

原標題:「共享護士」悄然興起:上門打針輸液,你願意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共享護士」悄然興起 上門打針輸液 你願意使用嗎?
    聽說過「共享護士」嗎?打開手機APP,手動下單,即可呼叫護士到家中提供打針、輸液、換藥等服務。  最近,不少App都推出了「醫護到家」「護士到家」等服務,也就是「共享護士」。當下,山東、福建、陝西等地悄然興起「共享護士」醫療模式,醫療衛生領域搭上了「共享經濟」快車。專家呼籲,儘早制定相關規範,健全管理制度。
  • "網約護士"平臺問題挺多 打針價格遠高於公立醫院
    「網約護士」經驗均未披露網約上門的護士資質是否靠譜,是消費者關心的首要問題。對此,醫護到家APP、金牌護士、滴滴護士等多家已在市面上流行的網約護士類APP平臺客服對記者表示,平臺所有護士均具備護士資格證、執業許可證,在國家相關網站上可查詢。而陽光護士APP平臺方則稱,平臺擔保上門護士全部為三級甲等醫院的執業註冊護士。
  • 多地現共享女護士服務,輸液169比醫院貴8倍
    文|AI財經社 實習生 張漫莉編|梁夜最近,共享護士又火了起來。以「共享」為名的醫護上門服務正在悄然興起。這幾天,西安、成都、濟南出現共享護士的新聞讓這個半年前出現的行業再次火爆起來。平臺之後會上新的系統,想要註冊的護士需要標註自己擅長的技能並且獲得平臺已註冊護士的證明,之後平臺與護士會籤一份協議,協議中表明護士要對自己主張的技能承擔責任。輸液有風險,違規美白針仍可打目前各類醫護上門平臺服務種類豐富,包括打針、輸液、靜脈採血、上門打黃體酮、外科傷口換藥、打美白針等,每類項目都有明碼標價,而據官方說明,項目費用僅為服務費,不包含藥品、用具等費用。
  • 把護士叫到家裡來治病,「共享護士」靠譜嗎?
    「共享護士」缺乏制度規範根據媒體在今年5月份的統計,以「共享醫護」、「護士上門」為定位的醫療應用軟體有近20個。這些軟體所提供的上門服務內容一般都有十幾項,包括打針輸液、靜脈採血、外科傷口換藥、灌腸等。出於安全考慮,一般情況下,用戶在網上預約上門醫療服務時,必須上傳就醫證明和患者的處方、藥品信息,軟體平臺會對預約用戶進行審核,對於不符合接單要求的用戶和醫療風險較高的用戶,平臺會選擇拒接。
  • [網連中國]價格高出醫院數十倍的"網約護士",你會約嗎?
    2月19日,浙江寧大附院和寧波雲醫院籤約合作,成為浙江首家「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實體醫院。據了解,「網約護士」服務已在寧波開展兩年,截至目前,寧波市75%的公立醫療機構已入駐寧波雲醫院平臺,2400多名護士在平臺完成註冊,已提供上門護理服務2500多單。 江蘇省人民醫院早在2016年,就在部分病區開展「網約護士」上門服務試點。
  • 網約護士來了! 溫州已有醫院探索居家上門服務
    人在家中坐,護士上門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布《「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確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進行「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這也意味著,未來像網約車一樣,通過手機預約護士上門進行服務的「網約護士」將走進千家萬戶。
  • 湖南試點「網約護士」「滴滴打針」能隨叫隨到嗎?
    湖南試點「網約護士」,越來越多的長期病患使用居家上門護理服務,但網約護士仍然面臨醫療與安全評估難、高資質護士積極性不高、尚未納入醫保等困局「滴滴打針」能隨叫隨到嗎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羅悅打開微信中的小程序,註冊並選購所需要的居家護理服務,等待護士確認服務信息後接單
  • 碩士護士不給病人擦身打針 可開門診教護理(圖)
    高學歷護士不再是給病人擦身打針 甚至可以開門診教護理  昨天是國際護士節。如今廣東多家三甲醫院引入一批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造口護士、糖尿病護士、老年病護士。和傳統護士不同,她們的工作不再是給病人擦身打針、圍著醫生轉,卻擁有更高的「附加值」。
  • 「護士徘徊在給別人打針的路上和被打針的路上」你贊同這句話嗎?
    「護士不是在給別人打針的路上,就是在被別人打針的路上」這句話究其根本,是在反映護士的工作狀態忙碌、辛苦、繁瑣等等,如果哪天真的見不到護士,可能她被累病了。如果這句話是這個意思,說實話,做護士表面被人們稱讚為「美麗的天使」,那是因為他們特殊的職業,為病人和家屬熱心付出後的回報。
  • 醫院裡護士給病人打針時,為什麼要戴口罩?不妨來了解
    去過醫院的人都知道,護士給病人打針時,總是戴著個口罩。人們難免會有疑問,護士給病人打針時,為什麼都愛戴口罩?是為了增加一份神秘感嗎?護士想說的是,其實我們也不想戴,但又不得不戴,因為醫院的制度規定必須戴。那為什麼制度要這麼規定呢?今天就來解釋下這個問題。
  • 上門醫療服務手機APP搶佔市場 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而此前有媒體爆出,APP網約護士在為用戶上門打美白針時,導致用戶輸液後出現心慌、耳鳴、發冷等症狀。打開手機,叫外賣、打車、購物、騎共享單車,甚至點開APP還可以買藥、預約護士進行上門打針、打點滴等醫療服務。在「網際網路+」不僅作為一種理念,更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當下,新的業態面臨行業規則和標準缺失的困境。
  • 東莞首個網約護士平臺上線了,上門服務費300元/次
    康華醫院護理部主任林巖介紹,護士上門服務一次收費為300元,另外具體服務項目收費與醫院等同。 157名護士組成服務隊,提供上門服務 今年5月,《東莞市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 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下發,全市確定了17家開展網約護士的試點醫院,可依託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主,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的護理服務。
  • 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護士不只打針發藥,疫情中提供全方位精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4月發布《2020年世界護理狀況報告》,特別強調護士在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起到的核心作用。在這次抗擊疫情中,護理工作發揮了哪些作用?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表示,護士的工作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全周期,從出生到死亡,每一個人都離不開護士。
  • 「網約護士」通過無資質App接私活 律師:涉嫌非法執業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也就是俗稱的「網約護士」,在此之前,已有多款網約護士App上線,並推出多項護士上門服務,如打針輸液、褥瘡護理、鼻飼護理等。用戶只需註冊下單,上傳醫生處方,即可等待護士上門。  醫療機構缺少執業許可證  護士還可私自註冊接單  對消費者來說,網約護士減少了往返醫院不便和排隊候診的時間,理應是一件好事。但是記者調查卻發現,原本應由試點醫療機構作為主體服務提供者,卻變成了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第三方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平臺,護士還可以私自註冊進行接單。
  • 超胸妹子性感護士裝Cos美圖 讓美女護士給你打針吧
    超胸妹子性感護士裝Cos美圖 讓美女護士給你打針吧 時間:2016-06-13 14:15:42 來源:騰訊網
  • "網約護士"用無資質App接私活 律師:涉嫌非法執業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也就是俗稱的「網約護士」,在此之前,已有多款網約護士App上線,並推出多項護士上門服務,如打針輸液、褥瘡護理、鼻飼護理等。用戶只需註冊下單,上傳醫生處方,即可等待護士上門。圖自:視覺中國醫療機構缺少執業許可證護士還可私自註冊接單對消費者來說,網約護士減少了往返醫院不便和排隊候診的時間,理應是一件好事。
  • 男子在醫院打針,5小時的藥護士10分鐘打完,醫生:可能是快了點
    男子在醫院打針,5小時的藥護士10分鐘打完,醫生:可能是快了點主要內容:常言道,小病是福。人們在長時間沒有生病的話,身體中的免疫系統會變弱。近日,在浙江的龐大姐就帶著自己患了心臟病的丈夫去醫院看病,當時醫生跟她說,她丈夫的病情需要好好治療才行。然後就開了一個硝酸甘油讓她丈夫注射,而且叮囑他們這個藥要慢慢注射,大概要輸四到六小時左右。龐大姐拿了藥之後就到了護士那裡去打針,護士並沒有用微量注射泵給龐大姐丈夫打針,而是用普通的吊瓶給他注射。
  • 對「她只是一個打針的護士」扣字眼媒體的看法
    最近在網絡上看見一些關於「她只是一個打針的護士」這類文章的出現,想和大家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對這個名字不是很耳熟「柳帆」一個59歲,本該退休的護士因感染冠狀病毒去世的消息在網上傳開,因為大家的廣泛轉發,網上引起了一波爭議,院方的崔主任接受採訪時因為一句「她只是一個打針的護士」而被議論紛紛,有些人就借著這個話題蹭熱度,對崔主任進行網絡攻擊。
  • 除了打針發藥還有臨床科研 護士將成「科技工作者」
    》》護理工作  除了打針發藥還有臨床科研  「大家需要認識到,全國共8100萬名科技工作者,而我們324萬多護士姐妹,也是科技工作者中的一位。」該分會會長、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教授說,護士從事的工作,不應只是打針發藥、生活護理等簡單的勞動,還可包括護理學、護理管理學在內的醫學科研工作。隨著醫學模式和護理實踐的發展,今後護理工作不單是實踐工作,也是需要不斷創新、探討和研究的一門重要人文學科和醫學學科。
  • 孩子因害怕打針,甜言蜜語的誇獎護士姐姐,網友:這孩子真機靈
    今日問題:你家孩子害怕打針嗎?打針真的是一件很疼的事情,其實很多大人都會害怕的,更不用說那麼脆弱的小孩子了,所以不管平時去醫院或者在網上刷一些視頻。經常看見孩子不想打針而大聲哭泣或者大聲喊叫的畫面,而站在旁邊的家長也是一臉無奈。而且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來讓孩子不要那麼害怕,可還是一點用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