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成都)7年累計開行超過5000列,泛歐泛亞「開放樞紐」漸成型

2020-12-12 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記者4月26日獲悉,2013年4月26日,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中歐班列(成都)從成都青白江始發,架起快捷暢通的亞歐大陸橋,從而打破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港口的歷史,為中西部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自首班開行至今,中歐班列(成都)已整整七周年。

七年來,成都國際物流通道全面拓展,朋友圈越來越大,12條國際鐵路和海鐵聯運通道,境外直達站點增至26個,境內互聯互通城市擴至15個,輻射範圍拓至歐洲、日韓、東南亞和美洲東海岸地區。七年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5000列,年均增長率達120%以上,進出港貨值從2017年的577億元,2019年增長到1250億元。中歐班列、國際班列開行量持續領跑全國。七年來,中歐班列(成都)對進出口貿易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已與達州、自貢等12個市州共建「亞蓉歐國際班列」基地,年均帶動全省進出口貿易100億美元以上。七年來,中歐班列(成都)帶動港區引進總投資940億元的158個重大物流項目入駐,進出口貿易龍頭企業43個,綜保區入區項目60個,形成全鏈條臨港產業生態圈。

走過「七年之癢」,中歐班列(成都)這條「鋼鐵駝隊」的步履愈發成熟穩健,並肩負新的歷史使命,闊步邁向新的高度。

堅持「四向拓展,全域開放」

助推成都朋友圈越來越大

7年來,成都國際鐵路港認真落實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推動中歐班列(成都)蹄疾步穩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路徑,助推成都國際國內朋友圈越來越大。

國際方面,國際物流通道全面拓展,12條國際鐵路和海鐵聯運通道,境外直達站點增至26個,境內互聯互通城市擴至15個,輻射範圍拓至歐洲、日韓、東南亞和美洲東海岸地區;班列開行量、發送箱量等多項中歐班列質量評價指標持續領跑全國。通過全面優化口岸作業流程,開展「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加強海關、口岸經營單位等部門信息對接,實施「疏站優先、資料後補」等舉措,班列整體通關時效得到進一步提升。

目前,中歐班列(成都)波蘭馬拉運控中心運營良好,實時、實地監控班列海外段運行情況,加快通關流程,實現「零時差」操作;建立華沙、紐倫堡、漢堡等5大境外聯絡處,海外營銷攬貨能力進一步增強;布局境內外還箱點,有效解決了客戶的提還箱需求,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優化班列運行線路,開通了滿洲裡、霍爾果斯、阿拉山口、二連浩特、綏芬河五大出入境口岸線路,保障班列運行暢通。

國內方面,充分發揮鐵路港樞紐輻射作用,持續推動與德陽共建共享物流園,積極融入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為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下好「先手棋」。與達州、自貢等12個市州共建「亞蓉歐國際班列」基地,年均帶動全省進出口貿易100億美元以上。

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劇增

助推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中歐班列(成都)的穩定高效開行,既給內地老百姓帶來了大量的進口商品,將歐亞「洋貨」拉進普通人的生活,帶給市民更多消費選擇,同時也把大批「中國造」「成都造」商品送往歐洲人的手中。

如今,在四川的超市裡,市民也能很容易地購買到來自法國的紅酒、比利時的巧克力、德國的啤酒、白俄羅斯的肉類……在歐洲,來自中國的服裝、家電、小商品等也在豐富著當地人的生活。

今年1~3月,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累計開展進出區業務7696票,監管貨值36.27億元,同比增長126.7%,監管貨值居全國保稅物流中心第二。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106萬單,同比增長21倍。

「前期成都國際鐵路港跨境電子商務訂單只有進口,沒有出口,疫情期間跨境電商總業務量中有70%是出口訂單。」成都自貿通供應鏈公司王平介紹,出口訂單的品類不斷增多,跨境直郵出口業務常態化開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產品不斷通過中歐班列(成都)走向世界,以此助推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在成都國際鐵路港,國際消費新場景也正在加快建設。包含法國館、義大利館、荷蘭館、德國館、波蘭館、白俄羅斯館、俄羅斯館、亞美尼亞館在內的數10個國家館,構成了簡歐風格的亞蓉歐國家館建築群。

「以後人們在成都就可以感受世界各地的風情文化,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世界各地的進口商品了。」成都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管委會主管何瑤表示,亞蓉歐國家館將打造以國別產品和服務為載體,集經濟、文化、教育、旅遊、展示、投資、服務於一體的雙向交流綜合平臺。

樞紐能級不斷提升

助推成鏈成勢產業集群加快形成

作為中歐班列(成都)的始發地,成都國際鐵路港是全國唯一依託鐵路港設立的自貿區,是正在申報的鐵路港國家級經開區核心區,是「一帶一路」大港區的引領區,去年已獲批國家綜合保稅區,入列首批國家級陸港型物流樞紐。

港區聚焦現代物流,引進菜鳥、中遠海運、蘇寧雲商等總投資940億元的158個重大物流項目入駐,易商、京東、安能、盒馬鮮生等供應鏈管理龍頭企業落戶港區。

聚焦國際貿易,引進實施英國利潔時、赤道等進出口貿易龍頭企業43個,搭建多功能國際貿易綜合服務平臺。

聚焦保稅加工,籤約引進創維、康佳、佩南頓等綜保區入區項目60個,總投資達120.9億元,形成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同時,利用歐洲產業城、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大力發展適鐵適歐的臨港製造和先進材料產業,打造「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貨運配送」的全鏈條臨港產業生態圈。

紅星新聞記者 劉宇 吳華宇 圖據青白江區委宣傳部

編輯 陳怡西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成都)開行七周年 泛歐泛亞「開放樞紐」漸成型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成都青白江供圖2013年4月26日,中歐班列(成都)從成都青白江始發,架起快捷暢通的亞歐大陸橋,為中西部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如今,中歐班列(成都)步履愈發成熟穩健,闊步邁向新的高度。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助推成都國際鐵路港打造泛歐泛亞「開放樞紐」。
  • 中歐班列(成都)開行7年 助推成都國際鐵路港打造泛歐泛亞「開放...
    自首趟班列開行至今,中歐班列(成都)已整整7周年。  7年來,成都國際物流通道全面拓展,朋友圈越來越大,12條國際鐵路和海鐵聯運通道,境外直達站點增至26個,境內互聯互通城市擴至15個,輻射範圍拓至歐洲、日韓、東南亞和美洲東海岸地區。  7年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5000列,年均增長率達120%以上,進出港貨值從2017年的57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250億元。
  • 2018年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穩居全國第一
    12月31日,2018年最後一列中歐班列(成都)駛向歐洲,這是全年第1587列,意味著中歐班列(成都)已連續三年領跑全國。2013年4月26日,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蓉歐快鐵(後統一為「中歐班列」)從成都青白江始發,架起快捷暢通的亞歐大陸橋,也從根本上打破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港口的歷史。
  • 2018年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突破1100列
    中歐班列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日訊(記者 戴璐嶺)四川新聞網記者今日從成都市青白江區了解到,截至2018年10月31日,成都國際班列共開行1875列,其中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已突破1100列,同比去年開行量增長71.1%;重櫃數28818,同比去年提升56.8%。
  • 成都引領內陸城市崛起 泛歐泛亞門戶樞紐建設成效凸顯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雙循環」、「雙城記」 催生歷史機遇 成都引領內陸城市崛起作者: 王博7月底,中歐班列(成都)將測試運行成都到德國科隆的班列,進一步完善國際物流網絡布局,保障國際貨運暢通。目前,中歐班列(成都)已經開通10餘條線路,覆蓋歐洲主要城市。物流通道的暢通促進了外貿的逆勢大增。今年上半年,成都實現進出口總額3230.9億元,同比增長23.5%。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歐盟、東協貿易額增長45.4%、42.1%、28.2%。這些數據表明,成都的泛歐泛亞門戶樞紐建設成效凸顯。
  • 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構建蓉歐樞紐泛歐泛亞開放經濟高地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名列其中。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以打造蓉歐樞紐、泛歐泛亞開放經濟高地為目標,深入實踐「蓉歐+」戰略,協同區域物流平衡發展,帶動產業要素高效流通,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致力於發展成為成都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的核心支撐、中西部特色樞紐經濟創新發展引擎、世界深耕中國西部的戰略支點。
  • 【行走自貿區】成都中歐班列馳騁7年「一帶一路」上綻放出門戶樞紐...
    從國家支持成都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到四川省政府批覆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再到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數量在全國率先突破6000列……最近,成都國際鐵路港「大事件」接連不斷,讓採訪團的媒體記者們興趣頗濃,忙碌地採訪,試圖從這個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挖掘出更多精彩故事。
  • 累計開行4000多列!中歐班列風雨兼程、聯通歐亞
    累計開行4000多列!中歐班列風雨兼程、聯通歐亞 原標題:   5年多以來,中歐班列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聯通歐亞,風雨兼程。  中歐班列是世界矚目的「鋼鐵駝隊」。它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往來於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各國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  2011年1月28日,首列中歐班列——「渝新歐」班列開行。
  • 構建「空中絲路」和「陸上絲路」 四川打造泛歐和泛亞走廊
    構建「空中絲路」和「陸上絲路」 四川打造泛歐和泛亞走廊 這是成都開通的第100條國際地區航線。  在空港50餘公裡之外的成都國際鐵路港,如今也呈繁忙景象。去年,往返於成都和波蘭羅茲、德國紐倫堡、荷蘭蒂爾堡的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共開行460趟。今年,「蓉歐快鐵」計劃開行1000趟。  四川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的對外開放新機遇,以加快構建「空中絲路」和「陸上絲路」為起點,打造泛歐和泛亞走廊。
  • 成都計劃開通"泛亞班列" 快鐵站點延至泰國新加坡(圖)
    根據方案,到2021年,成都國際鐵路港將建成全國功能設施最完善、通達能力最突出、通關服務最便捷、經濟腹地最廣闊的「國際鐵路第一港」,形成物流、商貿、臨港工業三業並舉、聯動發展的特色臨港產業體系,國際班列年開行數量3000列,帶動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280億美元,帶動川內相關產業鏈產值約2000億元以上。
  • 中歐班列"長安號"提速擴線 今年開行已突破3000列
    一組數據令人矚目:2017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194列,2018年開行1235列,2019年開行2133列,2020年截至10月18日開行突破3000列。七年來,中歐班列「長安號」不斷提速、擴線,實現常態化運行,已經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
  • 陝西:2018年第100列中歐班列開行
    新華社西安3月7日電(記者 張斌)7日上午,X8001次中歐班列滿載45車貨物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新築車站駛出,這是2018年陝西開行的第100列中歐班列。本趟列車主要裝載著我國製造的汽車配件、食品原料、家具電器、日用百貨等產品,開行目的地是德國漢堡。
  • 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解密: 打造泛歐泛亞經濟高地 形成西部共享...
    今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共有23個物流樞紐入選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依託成都國際鐵路港,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成為首批入選點位,成都也由此成為西南省份唯一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的城市。
  • 開啟地市合作,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首班開行!
    作為河南「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承載,鄭歐班列在2020年前11個月累計開行1014班,同比2019年增長12%;累計貨值38.78億美元,同比增長26%;累計貨重66.15萬噸,同比增長37%。2020年鄭歐班列在開行頻次、滿載率、單班貨值貨重明顯提升,開行質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 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開行
    據介紹,此趟班列運載的貨物主要包括電子產品、服裝原材料、日用品、機電設備元器件、建築材料等,以商丘及周邊地區為貨源地,覆蓋河南、山東、江蘇和安徽四省貨物。截至今年11月底,中歐班列(鄭州)7年多來累計開行3774班,累計貨值156.68億美元、累計貨重204.94萬噸。
  • 中歐班列(西安)2018年開行首超1000列
    這是繼2013年以來西安開行的第11條國際班列線路,同時也標誌著陝西中歐班列2018年開行數量首超1000列,為助力陝西「三個經濟」發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運輸保障。X8001次中歐班列五年來陝西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2013年11月28日,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新築車站開出首趟西安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中亞班列以來,在隨後的5年時間裡,從新築車站開出的中歐(亞)班列數量不斷增加,從早期的一周一列到現在一天
  • 中歐班列(鄭州)7年累計開行3199班,輻射30個國家130座城市
    從2013年7月18日首趟開行至今,中歐班列(鄭州)已走過了7個年頭,班列輻射30個國家的130座城市,成為絲綢之路上一張靚麗的名片。「黃金班列」架起全球抗疫「連心橋」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席捲全球。
  • 首班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開行
    據介紹,此趟班列運載的貨物主要包括電子產品、服裝原材料、日用品、機電設備元器件、建築材料等,以商丘及周邊地區為貨源地,覆蓋河南、山東、江蘇和安徽四省貨物。  截至今年11月底,中歐班列(鄭州)7年多來累計開行3774班,累計貨值156.68億美元、累計貨重204.94萬噸。
  • 中歐班列全線爆單 高光背後凸顯運力瓶頸
    截至2020年11月20日,鄭歐班列總累計開行3745班(2243班去程,1502班回程),總累計貨值155.5億美元,貨重202.04萬噸,其中2020年累計開行985班(598班去程,387班回程)。在今年疫情期間,鄭歐班列還開通了線上訂艙系統遠程操作功能,助力疫情防控、降低運輸成本、提升操作時效。
  • 中歐班列(鄭州)發送量突破1000列
    (央視財經 記者 王若喬)2017年12月25日,19時30分,X8005次滿載著44節貨物的中歐班列(鄭州)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圃田車站順利開行,本次班列是中歐班列(鄭州)首列開行以來的第1000列。2017年是中歐班列(鄭州)發展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