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一所公辦小學的老師,在批改學生試卷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讓老師感嘆:現在的娃,現在的小男生,已經被養得失去了志氣,連最寶貴的自由都不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是一道五年級的閱讀理解題,文章選自馮驥才的《麻雀》一文,文章後面的題目是:如果你是一隻鳥兒,你會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請寫一寫理由。
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這篇短文是馮驥才先生用幽默的筆法,寫了麻雀這種其貌不揚、但是酷愛自由的鳥兒,它們寧願死也不願意被豢養在籠子裡——即使籠子裡有吃有喝,生活無憂。
當老師看到班上的兩個小男孩寫的答案時,直接驚呆了。
一個小男孩寫道:我喜歡待在籠子裡生活,因為我覺得待在家裡每天賣賣萌,然後就可以衣食無憂,不像麻雀一樣吃了一餐,無下一餐的。
(哈哈哈,原來賣萌就能生存,何樂而不為啊?當麻雀多慘,飽一頓飢一頓的。)
另一個小男孩寫道:我會選擇在金絲鳥籠裡生活。因為1,在風雨裡飛會生病;2,去南方,回北方可能會成為餐桌上的美味;3,在鳥籠裡可以解決溫飽,主人也可能讓我飛出來玩一玩。
(這個小傢伙的思路還挺清晰啊,還知道用1、2、3來表述自己的幾點原因,有當領導的潛質!)
這個班級的老師看到了兩個男生的答案,很是驚訝,不過,轉而一想可能只是個例,哪成想跟其他班的老師一交流,發現並不是這樣:別的班級也有小男生要做「籠中鳥」!
反倒是班上的小女生,都表示嚮往自由的生活,不願意被籠子所束縛。一個小女生寫道:「雖然沒有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有了自由,那就是真正的快樂。」另一名小女生寫道:「如果選擇不了自由自在的生活,那活著還有意義嗎?」
對於這件事,網友們紛紛表示:現在的娃啊,現在的男生是怎麼了?
有網友認為:出現這種情況,都是家長平時對於男孩過於溺愛,過於保護,缺乏對困難的抵抗能力,遇事只能選擇逃避或退縮。
有網友認為:這也是時代進步的體現,不像我們那個時代,連想法都是整齊劃一的。選擇做「籠中鳥」的畢竟是少數,不值得提倡,但也能理解。
更有網友「哀嚎」:我們成人每天被生活捆綁,被上班加班996束縛,我們早已變成了「籠中鳥」了啊!
作為教師,對於班級出現的這種情況,如果一味地對不同意見加以打壓,並不可取,很可能會傷害了孩子的心靈。當然,更要重的是要考慮如何巧妙地引導,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畢竟,我們是從小讀著「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詩句長大的。
如果你是一隻鳥,你會選擇怎麼活?各位,如果你來做這道題,你會給出怎樣的答案?歡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