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 | 古代「神獸」入學日常Vlog,正在放映

2020-09-10 川A981

開學了開學了開學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假如穿越到古代,開學要準備什麼呢?」

啊這......(被考倒的川川子面露難色)

不如,回到唐宋元明清,看看「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學子們的日常vlog。
01

開學了,神獸歸籠


「神獸們」開學了,家長們又開始忙碌了。與現代相同,在古時,各位家長同樣重視孩子們的教育,臨近開學,全家老小一齊出動,為開學做準備。


相信許多人的新生活,都是從「秋季入學」這幾個字開始入手的。


但古時的入學時間與學期長短,各個朝代並不一樣,這與傳統務農時間有關,一切圍繞農事展開。畢竟在古代農工時間可是相當重要的,可謂是學習事業兩不誤了。

入學時間除「秋季入學」外,還有「春季入學」和「冬季入學」。南北朝時期有「春夏務農冬入學」,而到後來「冬季入學」成為了主流,大約在農曆十月份開學。


開學日期的選擇,與學期的長短也相關。古代的學期與現在完全不一樣,短則三個月,長能達一年,具體根據入學的時間定。


02

孩子,你長大了,該上學了


現在的孩子,一般6、7歲入學,然而在古代,6、7歲的時候,可能還在打醬油呢。


古人入學比較晚,大體在8歲至15歲之間。其中,有一些現代家長所忌諱的「八歲八糊塗」的8歲入學年齡,放在古代,卻是主流。


沒想到吧,其實很多名人都是8歲入學的,如東漢哲學家王充、宋代文學家蘇東坡等等。



在古時,每個朝代入學的年齡都不同,甚至有20歲上小學的,所以,年齡從來不是阻止學習前進步伐的藉口哦!


03

開學季,你臘肉了嗎?

入學可是一件大事,古代也不例外。家長會擇吉日為入學時間,還要準備拜師禮和文房四寶,而這件拜師禮,川川子敢保證,你絕對沒想到,那就是——臘肉。
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必先奉贈禮物以表敬意,名曰「束脩」(shù xiū),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束脩」最初指十條幹肉,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臘肉(你沒聽錯,就是你愛吃的那種臘肉)


你懂的!

相信有很多小姐妹跟本川川子一樣,每逢開學,必定要給自己備上一學期的文具、筆記本,好像有了心儀的文具,就能好好學習似的(我不管我不管,帶上喜歡的文具,我就是班級裡最優秀的仔)


其實,古代的小姐妹小兄弟,上學時同樣會準備喜歡的文具,而必備的,則是文房四寶。


文房有哪四寶


毛筆。對於毛筆,文人墨士有自己的「挑剔」,筆頭以兔毫、狼毫、羊毫為佳。一隻好筆有助於寫出一手好字,而一手好字,不就是優秀學生的標配嗎。


墨。古有墨石,現有墨汁。「一塊好墨於文人,猶如美人之於胭脂」,墨中精品可稱「一兩黃金一兩墨」,帶上一塊好墨石去上學,寫字都多了幾分開心。

紙。作為四大發明之一,它必須擁有姓名!


古時對於宣紙的選擇,也是大有講究,宣紙的質地越柔韌、越平滑、吸水力越強,品質就越好。宣紙,就像現在的筆記本,越喜歡,使用的時候也越舒心。


硯。它在「筆墨紙硯」的順序中雖只是老四,但實力不容小覷!


它質地堅實、能傳百代。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分別為廣東端硯、安徽歙硯、甘肅洮硯、山西澄泥硯。硯上的花紋也大有故事,學生們往往會選擇一款符合自己性格、抱負的硯臺作為學習小幫手。


除了文房四寶,其他的文具器物種類多達40多種:印泥、鎮紙、筆筒、筆洗、臂擱、墨匣、筆簾、筆架、文具匣....

筆墨紙硯都準備好了,學費怎麼能少呢?


孩子去外地讀書,家長一般都會準備一筆路費,也稱「盤纏」。
有的土豪為了孩子求學,甚至在求學地附近購置房產,就像如今的「學區房」。

但如果條件有限,也儘可能租房,選擇好的人文教育環境。孟母多次遷居,就是為讓孟軻擁有一個好的學習氛圍,真是煞費苦心。


04

古代暑假也瘋狂
真正的「暑假」一詞,是從清朝末年開始流傳的,但學生放假制度在我國早已有,早在漢武帝創立了官方正規的太學起,便有了太學生的休假制度。
到隋唐時代,才確立國子學(即太學,又稱國子監)學生的放假制度,據記載分為3類:

第一類是常假,以10天為一個周期,上10天放1天。當時國子學設在京都,學生們大多住校就讀,所以放這種假時,外地的學生一般不回家。

第二類是田假,每年5月間,這時暑夏伊始,正是植物茂盛、田裡麥子成熟之際,學生們往往都需要返鄉幫助家裡收割農作物,故有此「田假」。
第三類假稱為「援衣假」,不言自明,這是由於天氣轉涼,需要添加衣衫而放的假,時間相當於現今陽曆的十月份,「田假」和「援衣假」都要放一個月左右的長假。


唐末宋初,隨著國子學的發展變遷,這套學生放假制度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在明朝時,國子學學生的放假,只安排在每年的朔望月一次,除此而外就不再放其它什麼假了。



看到這裡,川川子也開始懷念學生時代的快樂時光了,但現在這樣的快樂已經不屬於我了,是我不配......

古代的上學方式,你羨慕嗎?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收聽每晚7點至8點的《川廣悅生活》節目

相關焦點

  • 木石優客·開學季丨中國古代的「入學指南」
    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說法。之後的朝代,雖然具體的開學時間不同,但基本也在農曆十月前後。說起來,古代的開學日期與學期的長短息息相關,短的三個月,長則一年。冬學相對短些,以明代為例,冬學為「三月制」,從每年臘月到次年三月。
  • 開學季營銷大戰,安踏兒童召喚神獸出徵
    今年的開學季有些特殊——在度過漫長的無縫寒暑假之後,孩子們終於迎來了2020年首個真正意義上的開學季。相較於往年,學生們對於開學的熱切盼望情緒,達到一個頂峰。這也將開學季的重要性也拔高到了一個新高度。於是,各種圍繞著學生消費的品牌也開啟了爭奇鬥豔模式,誓要在這個重要節點拿下營銷C位。
  • 開學季,在古代是怎樣一番景象?
    一邊好奇古代的開學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雖然中國古代學習場所經歷了不少變化,但開學儀式變化並不大。甚至和現代還有不少雷同。因為古代肉乾非常珍貴,窮人家一年可能吃不上一次肉,更別提十條肉乾了。總之,後來束脩便成為學費的代名詞。一開始,「束脩」多為實物,後來慢慢演變為銀兩錢幣,即「脩金」。送脩金是一種社會風氣,有時也是一種強制性要求。明沈鯉《義學約》中便有規定:「義學束脩,東道總備。分四次送,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其諸學生家不必又具私禮。」沒想到吧,古代學費還能分期付款。
  • 開學季「神獸」歸籠,直擊張家口秋季開學第一天
    9月1日,河北省各級各類學校將迎來全面開學,今天,小編推出張家口各個區縣學校的開學情況,直擊「神獸」歸籠!圖為康保縣朝陽小學門口排起長隊,家長喜送「神獸」歸巢。通訊員章海利攝圖為張家口市經開一中學生佩戴口罩,老師在學校門口測溫,有序入學。
  • 開學季 | 普天同慶,歡送「神獸歸籠」
    盼望著盼望著,被「吞金獸」困住jio的家長們,終於迎來真正的——開學季!終於又雙叒叕開學了!!!因為要在老師瘋了之前放假,在家長瘋之前開學。面對知識不進自家「神獸」的腦子,這位親爹只好無奈的拿著手中掃帚,「歇斯底裡」的對著窗外大喊。
  • 開學季,朋友圈的神獸回籠,各自的心情又是如何?
    新的開學季的到來,朋友圈的「神獸回籠」,各自心情又是如何?父母篇 開學了,想來很多家長都是開心又焦慮把,一方面我們為孩子終要回校不在家做「混世魔王」而開心,一方面又為孩子在這一假期的狀態擔憂,孩子到底能不能很好的適應新學期的生活呢?學校與個人防疫是否能做足???
  • 開學季,看看古代新生開學那些事兒
    每年的九月往往是學生開學的日子,「開學季」便成為這一時期的熱門話題。尤其是經過高考的洗禮後,一批新生開始步入大學,開始了他們新的人生徵程。讓我們看看古代的學生是如何開學的。
  • 開學季,看看古代新生開學那點兒事
    每年的九月往往是學生開學的日子,「開學季」便成為這一時期的熱門話題。尤其是經過高考的洗禮後,一批新生開始步入大學,開始了他們新的人生徵程。讓我們看看古代的學生是如何開學的。,開學也要跟上務農的節奏。等到莊稼都沒得可收了,才開學。《北齊書·李鉉傳》中便有「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說法。所以古代流行冬季開學。
  • 古代開學那些事兒
    而在「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古代「開學那些事兒」可比如今複雜多了 入學禮如今,各式各樣的開學儀式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古人對開學儀式也是極為重視,尤其是啟蒙兒童的入學禮。在古代,「入學禮」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與成人禮、婚禮、葬禮相提並論,可以說是古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 最美開學季 | 諾亞舟廣漢師大附屬幼兒園國風開學禮
    最美開學季 | 諾亞舟廣漢師大附屬幼兒園國風開學禮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但別擔心新學期,如期而至迎來諾亞舟廣漢市師大附屬幼兒園開學季——本著「立學中國,對話世界,全人教育」的教學理念每一位老師將為孩子們保駕護航:
  • 「熊孩子」VS「小書生」,在古代,開學有哪些講究?
    開學季今天9月1日,疫情期間散養了超長時間的「神獸」們終於「歸籠」啦。,一朝金榜題名」的古代,開學是一件大事,開學禮與成人禮、婚禮、葬禮一起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終於迎來開學季在古代,若要開蒙入學所以古代私塾開學的每一件事,就是教導每一個學生必須衣冠整潔,表情端莊,說話和氣。
  • 孩子開學家長上樹!「神獸」回籠深造,家長行禮相送?
    畢竟再不開學就要瘋了...「開書」,其中饒平稱之為「破學書」,在人們的眼裡,「開書」應有所講究,應開個好頭,因而就有了約定俗成的入學禮俗。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古代,新生也有開學禮,稱為「入泮禮」。而在潮州的新生學子在入學時會前往「海陽縣儒學宮」(俗稱紅學、學宮)行開書禮、拜孔子,父母會將寄予孩子將來讀書會「甜」而通的祭祀物品:糖蔥一盒、青蔥一束、紅雞蛋一對、一副麒麟帖以及筆墨紙硯等學習用品擺開奉上孔聖人神位,然後教孩子焚香叩拜,以祈求孔夫子收其為弟子。
  • 最美九月開學季「神獸回籠」 ,老母親茶話會這就來了!
    原創 新姐 新女報「終於開學啦,舉家歡送『神獸』回籠,老母親奔走相告脫離苦海」,演員海清這番開學宣言講出了多少媽媽的心聲。網友梨花飛雨:史上「寒」連「暑」的最長假期結束了,神獸歸籠,開學了!
  • 開學季|如何讓神獸們快速歸籠?
    如何讓神獸們快速適應開學季?寶爸寶媽們,開學季就要到了。「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暑期日子就要結束了,開學它真香啊!神獸們終於~馬上~就要歸籠了,可是會擔心你們的神獸是否能快速適應返校生活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吧!其實,對於成人來說,生活和環境變化以後,可能會有一些不適應,但成人的適應力很強,與成人相比,孩子的適應力不那麼強。
  • 開學季:「神獸」歸「籠」,天全《開學》大片上映
    今天2020年秋季「大片」《開學》全國同步上映!在經歷了「超長寒暑假」後我們期盼已久的開學終於來啦!學生們背起書包重新回到校園鈴聲已響,「神獸」歸籠!我縣小學、初中、高中年級如期規範入學小編探訪不同學校開學的故事並用鏡頭記錄下這個特殊的日子見證他們的成長!
  • 古代的開學典禮
    現在要開學了,各位小夥伴感覺如何。估計家長們是很高興的,終於可以送走「神獸」了,但各位想不想看看古代是怎麼開學的。其中「入泮宮」指的是在州縣考試中中了秀才的童生們入學做生員時準備的開學典禮。在古代,泮指的是學校。春秋時期,魯僖公為了興學養士,在魯國都城的泮水岸邊,築起了規模宏大的泮宮。就是周代諸侯國最早的學宮,各諸侯國爭相效仿。 古人的入泮禮是一個很莊重的儀式,大致流程如下。
  • 北京進入開學季「小神獸」終於回籠
    北京市通州區玉橋小學迎來開學季,一年級新生在家長陪同下進入校園(央廣網記者張佳琪 攝)央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記者張佳琪)29日上午,北京市各中小學校各年級段分批、錯峰開學。北京市通州區玉橋小學一年級班主任郝金卉正在為學生講「開學第一課」(央廣網記者張佳琪 攝)記者今日來到北京市通州區玉橋小學,共有3個班120名小學新生正式走進校園。
  • 小兒推拿李波:開學季=生病季?入學以後怎樣讓孩子少生病?
    小兒推拿李波:開學季=生病季?入學以後怎樣讓孩子少生病?熊孩子開學了,家長都很高興,但是就以往的經驗,家長也別高興的太早了…「幼兒園開學健康狀況調查」顯示:近九成孩子在入園初期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症狀,超過一半的孩子入園後生病機率明顯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學期生病超過3次。
  • 最美九月開學季「神獸回籠」,老母親茶話會這就來了
    「終於開學啦,舉家歡送『神獸』回籠,老母親奔走相告脫離苦海」,演員海清這番開學宣言講出了多少媽媽的心聲。一場意外帶來的漫長假期打亂了無數個家庭原有的計劃,令無數媽媽被迫「成長」,臨時接替學校老師的工作,為愛上崗,也令這個九月開學季,意義非比尋常。一切重回正軌,媽媽們如釋重負,「重獲自由」,一起來聽聽她們又好笑又好心酸的心路歷程吧。
  • 古人開學那些事:幾歲入學?入學準備?開學典禮?
    金風送爽,又是一年開學季。「開學」是個很有儀式感的詞,它代表了新的起點、新的開始。今天和小新一起穿越回去,圍觀一下古人開學的那些事吧!小學不止小學生,有心讀書不怕遲古代對學生的入學年齡沒有強制規定,彈性較大,通常也比現代晚。從周至漢,在8-15歲之間都可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