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開學那些事兒

2020-09-05 西安古城牆

「開學」是個很有儀式感的詞

它代表了新的起點、新的開始

暑假即將結束

準備開學的家長和學生們又開始忙碌了

而在「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古代

「開學那些事兒」可比如今複雜多了

入學禮

如今,各式各樣的開學儀式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古人對開學儀式也是極為重視,尤其是啟蒙兒童的入學禮。在古代,「入學禮」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與成人禮、婚禮、葬禮相提並論,可以說是古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古時的開學禮尤為嚴肅和隆重,大致有四個環節:

一是「正衣冠」。古人有云:「先正衣冠,後明事理。」在這個環節中學童們穿上正式的長袍,先生依次為他們整理好衣冠,然後排著隊到學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後,在先生的帶領下步入學堂。

二是「拜先師」。步入學堂後,先要舉行拜師禮。學生先叩拜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然後拜老師,三叩首。接著,學生向老師贈送六禮束修。

三是「盥洗淨手」。行過拜師禮後,學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乾。「淨手」的寓意為淨手淨心,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四是「硃砂啟智」。先生手持蘸著硃砂的毛筆,在學童眉心處點上紅點,為學童們用硃砂開智。硃砂點痣,取的是古語中「智」的意思,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也希望學童們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整個過程,古人稱之為「入泮」。經歷完這些以後,就意味著學生成為學門弟子,正式踏上艱苦的求學之路。

古代上學趣事

開學時間有三個

古代是農業社會,學生的入學時間和學期長短與現代的秋季入學有很大差別,多是圍繞農事展開。在漢代,一般有三種入學時間:「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而到了南北朝,冬季入學成了主流,《北齊書·李鉉傳》中便有「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說法。

學期有長有短

古代的學期長度也與今天的不同,短者三個月,長者一年。冬季入學多「三月制」,春季入學多「八月制」和「十二月制」。

十條肉乾兒交學費

在古代,雖然沒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學費還是普通家庭能承擔得起的。春秋戰國之前,基本上是公辦學校免費,私立學校看情況收費。秦朝還為貧苦人家提供資助,也就是現代也在實行的「貸學金」政策。春秋開創了「上學要交學費」的新時代,但這裡的學費不是錢,可以是肉,也可以是酒。《禮記》記載:「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或獻人。」這裡的「乘壺酒」是「四壺酒」;「束脩」則是十條綁在一起的肉乾兒,學生入學時可以向老師交這樣的「學費」。

入學配置升級了嗎?

入學之前,一定不能缺少的還有文具,不過古代學子的文具可不只有「文房四寶」。隋唐之前,除卻筆墨紙硯,還有筆格、筆筒、硯滴、硯匣等。宋代以後,文房用具更加豐富,宋人林洪《文房職方圖贊》中載有文房用具十八種,筆筒、筆插屏、硯臺、鎮紙、印盒等都是文房用具。

明 德化窯白瓷鏤雕牡丹花紋筆筒

古代學子求學,非常不易。那時候交通不便,學子們去外地求學路上花費時間非常多,往往要準備很多東西,這時候他們的「書包」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常見的古代書包有:簡易版的「褡褳」「包袱」和奢華版的古代行李箱「篋笥」「笈囊」。

古裝劇中書生背著書笈

了解了這些古代學子的求學裝備,各位同學們,馬上就要開學了,你的開學裝備都準備好了嗎?不如來西安城牆看看,各色高顏值開學裝備,為你的開學增添更多儀式感。

定製書籤

「書有長安氣自華」定製書籤分別以西安城牆含光門、城牆斷面遺址、隋唐長安城皇城過水涵洞遺址為設計元素,展現西安城牆含光門的悠久歷史,創新的書籤形式帶給大家更好的視覺感受。

立體明信片
「鳳儀四象&千年城垣」明信片以西安城牆一年四季的大美風光為設計主題,同時植入中國傳統古典元素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背面採用立體刻版的方式,讓四大神獸更加活靈活現。

和紙膠帶

和紙膠帶堪稱手帳愛好者的標配,豐富手帳的同時,又溫暖了記錄本身,在手帳裡成為不可替代的高顏值美物。城牆神獸和紙膠帶巧妙的將城牆特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為一體,快來帶走這款膠帶,讓你的手帳與眾不同。

夜光帆布包

喜歡背帆布包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可以隨便裝隨便背、不用刻意保持其氣質與風度的包包,扮演的角色似乎總是不那麼起眼,但是只要你背上,就好像能裝下全世界。在簡約風流行的當下,這款城牆夜光帆布包,分分鐘讓你成為全校最靚的仔。

看過了這些顏值高又實用的開學裝備,是不是很心動了?這些文創產品,背後都是漫長悠遠的城牆故事與傳統文化,來西安城牆,帶走你心儀的城牆文創,一起探索西安城牆的美好時光。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主編|王恬 編輯|知非 校對|瀅晰

相關焦點

  • 弘舍 | 古代開學那些事兒
    又是一年開學季,孩童入學是影響其一生的大事,這一點古人也並不例外。那麼,古代學子開學前會做哪些準備?需不需要交納學費?有無統一的「校服」?古代的開學儀式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古代開學那些事兒」- - - - - - - - - - - - - - -和入學年齡一樣,古代的開學時間各個朝代並不相同,除了現代統一的「秋季入學
  • 開學季,看看古代新生開學那些事兒
    每年的九月往往是學生開學的日子,「開學季」便成為這一時期的熱門話題。尤其是經過高考的洗禮後,一批新生開始步入大學,開始了他們新的人生徵程。讓我們看看古代的學生是如何開學的。
  • 關於古人開學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阿諾德 在古代,人們也同樣重視開學的日子,開學準備的東西及典禮儀式都有講究。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古人開學的那些事兒。 古代開學準備 束脩 開學必不可少的,當然是學費。在古代,學費稱為「束脩」。
  • 古人開學那些事兒
    農閒方可搞教學有人三十歲才讀小學說到9月1日,我們現代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開學」,但在古代並不是這樣,傳統的農業社會中,一切都以農事為主,農忙的時候壓根沒空搞教學,只有在農閒的時候才開學,所以古代有時一年會有三個學期,每個朝代還不太一樣。漢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記載:「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
  • 迎新採訪之開學那些事兒
    迎新採訪之開學那些事兒
  • 「關關」上學記 | 新學期 一起聊聊 「開學那些事兒」(組圖)
    和大家分別了一個寒假,他已經按耐不住要和大家聊聊「開學那些事兒」了  TO同學們:  在新學期的開始為自己找一個目標,制定一份計劃,是十分有必要的。  對家長而言,開學之初,我們需要做什麼呢?是一個有價值的目標。找到希望孩子在這個學期急需進步、有待提高或是期待發展的方向,無論在過去的一個學期裡孩子的表現是否令您滿意,新的學期都要幫助孩子建立起一份內心期待,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對新學期有決心,當然,更重要的是對目標有方法,更要有一份堅持。
  • 九月說說大學開學那些事兒:自理能力別忽略
    原標題:九月說說大學開學那些事兒:自理能力別忽略 圖片來源:網絡   跨入9月,高校開學季不期而至。在這個開學季裡,出現了很多現象、話題值得關注。比如越來越多學校給報到新生配備了「開學大禮包」,從銀行卡到手機卡一應俱全;比如家長千裡迢迢送孩子報到依然屢見不鮮,學校不得不開放體育館給家長們打地鋪……這些新聞背後究竟反映了哪些深層次問題?大學生的自理能力是否仍存短板?「開學大禮包」是服務還是負擔?本期三人談,讓我們來一起關注「開學季」。
  • 開學第一課:講講高校數據安全那些事兒
    寒冬,盛夏,秋微涼在闊別八個月之久全國各地高校終於迎來真正的—開學季!「開學第一課」講講高校裡數據安全那些事兒你奔赴前程,我為你護航
  • 從古至今 | 木工鑽孔的那些事兒
    古代木匠那些事兒在古代,木匠們在製作家具時是怎麼鑽孔的?通常,古代木匠們會使用以下這兩種工具:拉鑽和舞鑽。木工排鑽那些事兒到了現代,木工排鑽打孔機被廣泛應用在家具生產製造當中。在使用時,工人每鑽一組孔之後都要重新調整排鑽的鑽孔位置,人工測量無法保證鑽孔的孔距百分之百準確。而且如果板材底部要打凹槽甚至中間要掏空,還得重新用另外的機器來處理。
  • 《名人小時候那些事兒》出版:孩子們的勵志讀物
    《名人小時候那些事兒》這套書精選了200位中外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成長經歷,講述了他們「小時候那些事兒」,相信讀者能從閱讀中找到答案。書中所選人物不僅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古代聖賢、近現代名家,也涉及了李安、霍金、樸槿惠、賈伯斯等當代名流,是一套兼具知識性、趣味性與時代感的勵志讀物,適合小學生閱讀。
  • 婚姻家庭那些事兒,民法典給你答案!
    婚姻家庭那些事兒,民法典給你答案!……婚姻家庭中那些事兒,在民法典中究竟是怎麼規定的?今天,東檢直播間邀請到第五檢察部檢察官助理戴璇為您解讀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相關規定!
  • 普法|婚姻家庭那些事兒,民法典給你答案!
    普法|婚姻家庭那些事兒,民法典給你答案!……婚姻家庭中那些事兒,在民法典中究竟是怎麼規定的?今天,東檢直播間邀請到第五檢察部檢察官助理戴璇為您解讀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相關規定!
  • 古代小學生是怎麼上學的?
    「開學第一堂課越來越文藝」、「開學的花費越來越高…」今天,你是不是在各大媒體看夠了各種「開學報導」? 當然,豪小編今天不是來湊這個熱鬧的。開學總是有歡喜也有憂愁。不過,要知道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這開學的快樂和苦惱早已沉澱了4000年。 你說苦,你知道古代學生有多苦嗎?你說學得文藝,你知道古人學得有多文藝嗎?
  • 古代的開學典禮
    現在要開學了,各位小夥伴感覺如何。估計家長們是很高興的,終於可以送走「神獸」了,但各位想不想看看古代是怎麼開學的。其中「入泮宮」指的是在州縣考試中中了秀才的童生們入學做生員時準備的開學典禮。在古代,泮指的是學校。春秋時期,魯僖公為了興學養士,在魯國都城的泮水岸邊,築起了規模宏大的泮宮。就是周代諸侯國最早的學宮,各諸侯國爭相效仿。 古人的入泮禮是一個很莊重的儀式,大致流程如下。
  • 孕期那些事兒,那些被排擠或被照顧的經歷
    孕期那些事兒聊著聊著話題就轉到了孕期被排擠的這事兒上,這個話題也將聊天推上了高潮。孕期那些事兒小小媽:「你這明顯是被打壓了呀,哎,這種歧視孕婦真的還挺多的,我當時也被打壓過。孕期那些事兒芸媽:「那個多媽,你是不是想多了?
  • 冰糖葫蘆那些事兒!
    冰糖葫蘆那些事兒!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又酸又甜好滋味的冰糖葫蘆。一說起冰糖葫蘆呀,我又想起來我小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趣事。在古代有一個皇帝,他最寵愛的一個貴妃生病了,然而呢,怎麼治都治不好。這下可把皇上給急壞了。然後皇上,沒有辦法只能張榜求醫。後來求來一位醫生,不應該說是大夫,這個大夫呢陪貴妃把完脈以後,給貴妃開了一個方子,就是在每天吃飯之前藥吃上五粒至十粒用冰糖和山楂煎制出來的食物,有半個月左右貴妃就會好,當時也沒有辦法只好試一試,結果半個月以後,病真的好了。
  • 高考裡的「冷」知識——古代奧林匹克的那些事兒
    江蘇卷歷史 【選做題】 1989年希臘的奧林匹亞遺址群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在古代奧林匹亞曾召開奧林匹克競技會。閱讀下列材料: 宙斯神崇拜是希臘地區的重要信仰。古希臘人為紀念宙斯在奧林匹亞建造了規模巨大的神廟。
  • 古代學生開學指南,了解一下?
    神獸們終於開學了!!!在家長們歡呼雀躍時,孩子們愁眉苦臉的補起了作業......雖然今年的假期格外的長,但好像總玩不夠的樣子。這讓我不禁思考起來:古代的學生也有作業嗎?他們的開學和現在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開學時間大不同!
  • 從《明朝那些事兒》看歷史
    從這兩條公理出發,我猜測歷史研究也就是先學習前人怎麼根據前前人的著作解釋前前人所在時代發生了那些事情,為什麼發生了那些事情,並通過各種比較解釋前前人為什麼沒寫一些事情,那些事情又帶來什麼影響。學好一遍這樣的分析範式後就可以自己結合新出土的文物來論證哪些歷史典籍的哪些論述是不正確的,哪些事件在歷史上發生卻沒有流傳下來。
  • 開學季,在古代是怎樣一番景象?
    一邊好奇古代的開學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中國古代教育並不發達。雖然中國古代學習場所經歷了不少變化,但開學儀式變化並不大。甚至和現代還有不少雷同。《送東陽馬生序》中宋濂就有在寒冬大雪中「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的經歷,這比開學季的軍訓更累人呀,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其實,除了上面這些常規操作,古代新生入學還有一個特別的開學典禮,也就是入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