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癌症病人由於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嚴重脫髮,因缺少一頭美麗的秀髮而喪失自信。從上世紀末開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就流行一項公益活動——健康的愛心人士剪下頭髮,由慈善機構製成假髮捐獻給癌症病人佩戴。
2015年,上海外國語大學幾個大學生決心把這項行動推行到中國,他們建立了名為「青絲行動」的公益項目,面向全社會募集合適的頭髮。2016年2月,我省27歲的胥女士也加入了這項公益活動,剪掉留了數年的長髮寄給公益機構;今年9月份,她再次捐發,並帶動身邊好友參加。
胥女士剪髮前
自發參加「青絲行動」
石首美女捐出長發
27歲的胥女士是湖北石首人,中學時代她留著一頭假小子般的短髮,進入大學後,變成大姑娘的她開始注意扮美,決定留長髮。從大二起她就沒有剪過頭髮,頭髮越留越長,胥女士十分愛惜自己的秀髮,平均每天都要花十幾分鐘打理,讓頭髮保持平順和光澤。
2015年6月,大學畢業後的胥女士在黃石工作,這時她已留有一頭齊腰長發。6月的一天,她偶然看到一則美國7歲男孩將頭髮剪下捐給癌症患者的新聞,深受感動,於是在網上搜尋國內相似的公益機構。幾天後,她在網上發現了「青絲行動」的公益組織,並主動與對方取得聯繫。據了解,「青絲行動」公益組織由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幾名大學生發起,其目的是專門為癌症患者募捐頭髮,並製作成假髮免費贈與有需求者。只要捐者的頭髮沒有燙染,長度多於30釐米,白髮比例不超過5%,發量超過兩指就符合捐發條件。
胥女士當即留下了捐贈地址。但一想到把自己留了4年的長髮剪掉,她心裡很不舍。身邊的朋友也開玩笑稱「頭髮剪短了就不好看了」,這令胥女士遲遲沒有下定捐發的決心。
隨著時間流逝,胥女士覺得自己頭髮太長,打理起來比較麻煩,捐頭髮的念頭再次油然而生。「索性就剪短一點,讓自己的頭髮幫到有需要的人,這樣挺有意義的。」
2016年2月23日晚10點,胥女士來到理髮店,按照公益機構的捐發要求剪掉了30釐米的長髮,隨後用透明塑膠袋包好,通過快遞寄往「青絲行動」的地址。胥女士說,當天那個時間她記得特別清楚,因為當時理髮店裡只剩下她一個客人了。
胥女士剪髮後
一年半後再捐長發
帶動身邊好友加入
「感謝您成為第435位捐發者,您捐贈的頭髮將通過假髮公司加工製成假髮,然後捐贈給因接受化療而失去頭髮的女性……」2016年3月中旬,胥女士收到了一封「青絲行動」寄出的中英文「捐發證書」,以感謝她的善舉。
而就在她收到證書前幾天,胥女士的父母還在為她自作主張剪掉長發而疑惑。特別是父親看到胥女士在微信裡發的齊耳短髮照片,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還專門打電話來不解地詢問。當胥女士告訴父親剪頭髮是為了幫助癌症患者時,電話那頭的父親表示了理解。
「剪掉長發後,我發現短髮也挺好看的。」胥女士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第一次捐贈頭髮並收到證書後,自己萌發了繼續捐發的念頭,希望能幫到更多有需求的人。
為了保證頭髮的質量,胥女士專門買來潤髮乳和護髮精油,日常生活中對頭髮的保養更加精細,還主動對身邊的長髮女性朋友介紹「青絲行動」,說服她們支持和加入。
「8束捐贈的長髮,才能製作一頂合適的假髮,所以我希望捐發的人越多越好。」胥女士表示,在自己的「遊說」下,「閨蜜」頓女士也決定捐出長發。
28歲的頓女士在武漢工作,是胥女士的初中同學,在胥女士一年前剪掉長發捐贈時,她就表示支持,由於當時她的頭髮不夠長,頓女士與胥女士約定下次一起捐發。
今年9月初,頓女士也剪掉了自己的及腰長發,粗略測量接近40釐米。9月17日,胥女士再次剪掉蓄了一年半長度約30釐米的長髮,兩人將頭髮分別包好,一起寄往了「青絲行動」。兩人不約而同地表示,與好姐妹一起捐出長發的感覺很好,今後還要繼續捐下去。
小小青絲凝聚深情
善舉傳遞愛心無限
「胥女士和頓女士寄來的長髮都已收到,完全符合要求,我們將儘快製成假髮並捐給失去頭髮的癌症患者。」昨日,「青絲行動」公益項目負責人,上海外國語大學大三學生徐思涵向楚天都市報記者介紹,該公益項目成立於2015年,目前已在上海市陸家嘴社區公益基金會成立了專項基金,公益組織先收集頭髮,再交由專業公司進行消毒、清洗處理後,製作成假髮贈送給有需要的癌症患者。
「出於對接受捐贈者健康的考慮,由真發製成的假髮對皮膚刺激較小,而且通過集結凝聚了捐發者愛心的假髮,可以傳遞社會關愛,鼓勵受捐者戰勝病魔。」徐思涵表示,截至目前,該項目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捐贈的長髮5000束左右,已製成73頂假髮捐贈給了上海、北京等多地的脫髮癌症患者。不過像胥女士這樣連捐兩次的市民並不多。
對於這件事情,胥女士表示很平常,害羞的她甚至連正臉也不願意「暴露」在鏡頭內。「想到捐發能幫到有需要的人,我自己很開心。但這件事真的很平常,包括我朋友也是這樣認為的,沒有覺得有什麼了不得。如果再有第三次第四次,那就更普通了。」
掃碼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