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青絲將製作成發套送給癌症患者
圖片說明:學生關注「捐青絲」活動。青年報實習記者 孫啟珺 記者 施培琦 攝
據《青年報》報導,拍紀念照、畢業旅行……多數大學畢業生會選擇一些獨特的方式紀念畢業。昨日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學生團隊號召畢業生:捐出頭髮。
捐出的頭髮將經過專業的假髮製作公司處理,並製作成全新的假髮,送給罹患癌症或白血病脫髮的患者。活動有個美麗的名字「青絲行動」
給病人增加對抗疾病的信心
「收畢業生30釐米長,並且沒有經過燙染的長髮。」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內,活動方向畢業生如是號召道。
願意無償捐贈頭髮的學會收到主辦方發的證書一份,以及在畢業典禮日寄出的明信片一張。捐發的畢業生還有機會共同探望受到捐助的同學。「畢業生的特殊群體,想在畢業前做些什麼。捐贈頭髮這樣新穎獨特的方式,不僅可以紀念畢業,還能讓他們感到幫助別人的快樂。」活動主辦學生,上外大三會計系的李嘉文介紹道。如今在微信平臺與線下擺攤兩種方式開放報名,學生可以自行剪下30釐米長的頭髮,交由他們進行製作。
昨日,法語系潘越涵同學在志願捐發的表格上填下了自己的名字。有一頭烏黑油亮秀髮的她表示:「畢業想做一件有意義的活動。」在她看來,捐發就是一種表現形式。捐出去的頭髮可以為癌症病人增加一絲對抗疾病的自信,潘越涵覺得這樣的行為很溫暖。畢業算是新的起點,想「從頭再來」的她恰巧想在畢業時剪短頭髮。
目前活動在上海財經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全國十所高校均有學生團隊進行宣傳收發。想捐「青絲」的同學可在「青絲行動」微信公眾號以及官網上進行報名。據了解,全國所有捐贈的頭髮均匯總到上海外國語大學李嘉文的手裡。
商家將免費製作30個發套
青絲行動全程由在校學生操作。「青絲行動」項目今年還入選國家創新創業項目,獲得了創新創業支持。其實「青絲行動」並非近日才開始。2014年,在國外讀書的兩位同學告訴李嘉文,國外有很多收集頭髮,製作假髮並為癌症患者捐贈的志願者團體,但是國內卻幾乎沒有。想將關愛奉獻給癌症患者的三位同學共同決定一同發起「青絲行動」,通過收集頭髮,為需要幫助的癌症患者贈送製作高級的真人毛髮做成的假髮。
2015年,李嘉文決心把這件事認真做起來。在本校招募大學生志願者、在網上發布信息,短短一個學期的籌備,2015年12月20日,學生們將捐發活動辦在了陸家嘴,30名滬上的白領、學生前來捐發。
「大概十位才能做一頂假髮。若做20頂,就需要200位捐發者。」如今通過線下捐發、微信推廣等活動李嘉文收到的頭髮越來越多。目前有1042位全國的熱心人士捐發,數量上達到了原先的需求。不過怎麼做?小李介紹若有原料,做一頂假髮成本是600元。李嘉文鼓起勇氣聯繫了假髮品牌Rebecca,發出了希望他們可以免費幫他們製作發套的請求。小李真誠的態度以及實際付出的努力打動了公司,公司同意免費為其團隊製作首批30個造型不同,長短各異的發套。2016年1月30日,小李通過陸家嘴街道,將首批製成的發套捐贈給了7位癌症患者。
[問號]
乾淨嗎?
收集各類人的頭髮,會不會很髒?怎麼能戴到頭上呢?李嘉文介紹頭髮拿來後,專業製作假髮公司將通過消毒、清洗、染等步驟進行處理。將收來的頭髮做成同一質地後,勾到網上,再進行燙等步驟。由於合作公司為知名假髮公司,小李表示再衛生方面值得信賴。
送給誰?
李嘉文介紹做好的假髮主要送給因化療嚴重脫髮並需要假髮的癌症或白血病患者。之前團隊的同學們聯繫到浦東區的有關部門,希望他們可以提供需要發套的癌症患者。現在小李想開放個人申請,提交資料通過團隊審核真實後,按照患者對假髮顏色、長短的需求進行捐贈。他希望開放癌症患者個人申請發套可以真正幫助到需要的人。
活動有必要嗎?
小李覺得這是學生們自發的個人公益行為。雖然只是送一頂假髮,但最大的正面作用是給癌症患者心理安慰。「如果我們送的是直接買來的假髮,意義不大。通過熱心市民捐贈頭髮做出的發套,更加有愛。」他舉例,「飯店老闆請環衛工人吃飯,雖然也沒多少錢,但體現了社會關愛。」另外他表示真發做成的發套相比市面上幾十元的化纖假髮來說,對頭皮好,不容易過敏,另外看上去更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