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依純成為公益捐發組織第8537位捐發者。女孩父親提供
中新網嘉興8月16日電(見習記者 劉方齊 實習生 李典)「咔嚓」,浙江桐鄉一家理髮店內,一束烏黑濃密、充滿光澤、長達30釐米的秀髮從12歲女孩錢依純的肩頭滑落。
依純愛美,從幼兒園開始就留起了長發。
看著剪掉的頭髮,她有些心疼,但頓了頓,還是把它們整整齊齊地碼在桌上。因為她明白,從這一刻起,這束及腰長發將發揮更大的價值,讓更多癌症病人臉上綻放笑容。
依純看著剪下的長髮。女孩父親提供
回憶起決定「狠心」剪髮的初衷,小依純說其實是受了一則國外新聞的觸動。幾年前,依純媽媽在網上看到,美國的一家人因看到朋友化療脫髮痛苦不堪,於是全家決定蓄髮向癌症病人捐發的事情。這個畫面一下子觸動了依純幼小心靈上的那根弦。
「在中國,每年新增370萬例癌症患者。對癌症病人來說,頭髮不僅關乎美麗,更關乎自尊。」父母的講解,讓依純漸漸明白,頭髮之於癌症病人的意義。
「那些(癌症)病人不僅要與病魔作鬥爭,還要掙扎在生活熱情被脫髮所消磨的痛苦中。」依純決定要做點什麼,想了想,她請求媽媽找尋,國內類似的捐發活動。
依純媽媽為她剪髮。女孩父親提供
幾番尋覓,最終,依純媽媽找到了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生組織的「青絲行動」。
據「青絲行動」負責人介紹,作為中國首個大學生捐發公益組織,他們負責收集全國乃至國際捐發者的發束,交給專業制發商製成假髮,最後經過醫院集體或個人申請,捐贈給因癌症等重症化療而脫髮的患者。
「捐發對頭髮質量要求很嚴格。」從「青絲行動」官方微信公眾號上,依純和媽媽詳細了解了捐發的要求。
短髮的依純。女孩父親提供
為了能成功捐出頭髮,本就十分愛惜頭髮的依純更加小心翼翼起來:每天清晨輕輕梳理頭髮;洗完頭認真地塗上護髮素;及時修剪分叉的發梢……
2018年6月,依純的頭髮終於達到了30釐米的標準。第一次成功捐發,讓「錢依純」成了該公益組織第8537位捐發者。
收拾好新髮型,依純便和父母一起把發束包裝好,寄往上海「青絲行動」公益組織的地址。很快,收到發束的組織團隊成員將它和其他愛心捐助者的頭髮統一收集起來,分批送往合作的假髮公司。
在那裡,這束頭髮將和另外3名捐助者的發束合在一起,製成一頂烏黑濃密的披肩假髮。最終,這些充滿濃濃愛意的假髮跨越山海,去往各地醫院的癌症病房,為那裡的人們帶去對生活的希望。
「我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傳遞給癌症病人更多的愛。」受依純捐發的感染,她的媽媽、舅媽,甚至同學的媽媽都紛紛加入了捐發行列,「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堂最好的人生教育課。」
前不久,依純的頭髮又長到了可以捐發的長度。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次,依純媽媽親自為她剪了頭髮。
「等到暑假一開學,我就把它寄過去。」依純一臉天真地說,「等頭髮再長三年,我還會把它捐出去。我喜歡幫助他人,因為這樣既可以讓自己快樂,也可以讓別人快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