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作為市政協委員文化交流展廳啟用後的首場展覽,《馬可·波羅筆下的「樹皮」和「偶像」—首都博物館館藏元代貨幣及藏傳佛教造像藝術展》正式開展。
樹皮,其實是紙幣。
元代紙幣不僅是國境內主要法定貨幣,紙鈔也暢行於海外,在國際貿易中承擔了世界貨幣的作用。「此幣用樹皮作之……由是每年製造此種可能給付世界一切帑藏之紙幣無數,而不費一錢……各人皆樂用此幣,蓋大汗國中商人所至之處,用此紙幣以給費用,以購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價,竟與純金無別。」在馬可·波羅的筆下,紙幣被稱為大汗的「點金術」。
首都博物館專家介紹說,在中國古代貨幣發展進程中,元代貨幣獨具特色,靠金戈鐵馬奪取天下的蒙古帝王,打破了漢族政權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的舊例,首次在全國範圍推行先進的不兌換紙幣制度,形成「鈔為主、錢(銅錢、白銀)為輔」的貨幣體系,由此掀開了古代貨幣史上新的一頁,縱觀中國貨幣史,元代貨幣佔有重要的地位,也對世界貨幣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馬可·波羅筆下的『樹皮』和『偶像』」主題展覽共展出文物57件套,主要是錢幣和佛造像。市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增強委員們的文化交流,市政協打造了「市政協委員文化交流展廳」,今後將依託市文物局和首都博物館雄厚的展品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這個展廳不僅是一個交流和展示文物的嶄新平臺,更是一個傳承、保護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讓文物走進政協,讓委員們通過感受不同歷史文化,加強學習,為推進文物保護和傳承工作積極建言資政、提供智力支持。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穎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