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
古人對後事非常的看重,認為人在去世之後會到另一個世界中,俗稱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對自己的墓葬以及陪葬品也有一定的要求,以為這樣可以繼續生前的享受。其中達官貴族的陪葬品數量和質量都是極高的,具有很高的價值,所以後面就衍生出了盜墓賊這一職業,盜墓就是進入他人的墳墓去盜取裡面的陪葬品,這一活動由來已久,雖說後來也有採取措施以阻止這種行為,但是也有不少人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鋌而走險。
盜墓賊的盜墓技術非常的高,仿佛都知天命曉地理,但是再高也高不過古人的智慧,古人為了能夠不使自己的墓地被盜,通常會在裡面設置一些機關,所以盜墓賊有些時候也會失手,就如江西省的一座古墓,被稱為是最幸運的墓地,盜墓賊挖了15米之後就不挖了,離墓中珍寶只差5釐米,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那是在2011年3月的某一個晚上,原本是到了休息的時間,但是一個村民卻發現外面十分的熱鬧,家中的狗也狂吠不止。為了弄清楚狀況,村民就披著衣服來到了房屋外面,後來跟著聲音來到了附近的一個山上,結果就發現在山間有一個洞穴,仔細一看這個洞穴並不是天然形成的,洞口非常的圓,直徑大概一米左右,很像是人為的,而且周圍還掩蓋著一些雜草感覺是為了掩人耳目,村民一下子就感覺不對勁,為了弄清楚洞穴裡面究竟是什麼,村民趕緊報了警。
沒過多久警方便趕到了現場,初步判定很可能是一個「盜洞」,隨後便派來了考古專家,經過專家測量後,人們了解到這個盜洞深居然有15米,而我們一層樓的高度才三米,足以可見這個盜洞是一個大工程。沿著這個盜洞往下專家驚訝地發現墓穴離這個15米深的大洞口只有5釐米,也就是說這些珍寶與盜墓賊的距離只有5釐米之差,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了,不然這些珍寶都得慘遭毒手。
在發現墓穴之後考古專家便對此進行了保護性的挖掘工作,這一挖就挖了四年多的時間才大致掌握了這個墓室的規模,而且在裡面發現了近10噸的珍寶。裡面出土了很多的珍品文物,諸如編鐘,琴,竹筒之類的,除了這些還有一些黃金,都是一些無價之寶。經過資料比對,墓主人就是海昏侯。
海昏侯劉賀,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當時因為漢昭帝沒有子嗣,所以劉賀這時候就陰差陽錯的成了西漢的第九個皇帝。但是當皇帝後的他並沒有勤於朝政,而是天天無所事事,荒淫無道,所以沒成皇帝多久就被人擠了下來,在位二十七天之後便成了庶民,一夜之間什麼都沒有了。普通人都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劉賀也一樣,後來的他便抑鬱成疾。之後在位的便是漢宣帝,好在漢宣帝比較善良,看著他如此的可憐便將他封為海昏侯,但他還是沒能堅持多久就去世了。
雖說被貶為庶民,但是海昏侯家裡的私有財物還是有很多的,自然陪葬品也就很多。後來在東漢時期江西發生過一次大地震,海昏侯的墓穴位置也就因此而改變了,所以那些盜墓賊都沒能找到海昏侯的墓穴,而後人們又只差五釐米就找到這個墓穴,所以也就成為了中國最幸運的古墓,接連千年都沒人能夠盜走裡面重達10噸的陪葬品。
結語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盜墓這種行為確實是不可取,一是出於對別人的尊重,還有就是裡面的文物研究價值很高,一旦損毀其影響是很大的,保護文物,人人有責。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