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測圖工程二期成果將制地形圖 減少驢友迷路

2020-12-16 騰訊網

秦嶺測圖工程成果三維展示 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供圖

秦嶺測圖工程二期成果昨日發布,結束了秦嶺地區長期以來沒有1∶1萬數字線劃圖和數字高程模型的歷史。到2014年年底測圖工程完成後,全新的秦嶺地形圖和三維影像圖將生產出來,屆時,秦嶺山上的一屋一房,甚至羊腸小道都將呈現出來。

二期工程包含五方面成果

本次發布的秦嶺1∶1萬測圖工程二期成果主要包括:數字線劃圖、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秦嶺部分市縣城區影像圖、秦嶺地區三維系統。

其中,秦嶺地區三維系統基於最新的數字高程模型、高分航空航天影像等數據成果,完成了秦嶺地區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更新及三維漫遊量測、等高線生成和剖面、通視、淹沒等分析功能開發。實現了陝西全域→秦嶺地區→重點區縣三維地形場景信息的實時調度和無縫瀏覽,清晰、直觀、真實地展現了我省秦嶺地區的最新風貌。

該系統現已在公路選線、電力線架設、用地規劃、工程設計、應急指揮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政府部門、行業單位進行秦嶺保護規劃、建設實施等工作提供了直觀、可視化的依據。

此次測繪出了漢中市留壩,商洛市洛南,安康市平利、鎮坪、嵐皋、旬陽、白河等7個縣的城區影像圖。從該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道路、政府機關、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村莊等城區風貌。

減少驢友迷路 躲過野生動物分布區

我們知道,秦嶺憑藉著雄奇秀險,一直以來都是戶外運動的天堂。但近些年來,屢屢發生驢友在秦嶺走散、走失的事件。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將積極利用本次工程所獲取的地理信息,編制專門的戶外旅遊線路圖,不僅可以減少驢友迷路現象的出現,還可讓驢友依圖躲過野生動物的分布區。

秦嶺被譽為國家中央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分布較多。針對秦嶺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啟動了《地圖上的秦嶺·森林公園圖冊》和《地圖上的秦嶺·地質公園圖冊》編制工作,預計在7月份編制完成,將為廣大旅遊愛好者提供旅遊指導。

如果你感興趣,只要登錄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官網www.shasm.gov.cn,通過「天地圖·陝西」,就可以看清秦嶺的高山大川、河流水系,甚至羊腸小道。

秦嶺測圖工程二期成果的發布,實現了陝西省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近90%的覆蓋,結束了我省秦嶺地區5.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長期以來沒有1∶1萬數字線劃圖和數字高程模型的歷史。

秦嶺地區地形更精準

秦嶺在陝西境內有5.7萬平方公裡,佔全省國土面積的28%,目前使用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形成的1∶5萬地形圖,2000年後有過修改。

1∶1萬和1∶5萬地形圖因其成圖比例尺的不同,在表示內容的選取指標、綜合取捨上有較大差異。如果說1∶5萬地形圖是寫意,那麼1∶1萬地形圖就是寫實。比如說一個村莊,在1∶5萬地形圖上,是一個點的符號,那麼在1∶1萬地形圖上就會是一個面,面積會是1∶5萬地形圖上25倍大小。

1∶1萬地形圖能更詳盡地反映自然地貌和人工地物的一些細部特徵,能更真實地描述地貌特徵和地物形態,有著1∶5萬地形圖無法取代的作用,是城鎮規劃、工程建設所必需的基礎性資料。

省政府將「秦嶺地區1∶1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定為我省「十二五」期間的重點測繪工程。2012年7月3日,該工程啟動,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全省全覆蓋。

更多旅途精彩,請點擊>>>>大秦旅遊<<<<

或掃描二維碼收聽大秦旅遊官方微信 (微信號xadaqintour)

相關焦點

  • 陝西秦嶺地區1:10000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啟動
    7月3日,陝西省秦嶺地區1:10000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正式啟動。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宋超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曉東,副省長鄭小明出席啟動儀式。    秦嶺地區1:10000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位於秦嶺山脈陝西境內,範圍涉及西安、寶雞、渭南、漢中、安康、商洛等6個設區市的37個區(縣),面積5.7萬平方千米。
  • 秦嶺無圖區地形圖發布 實現1∶10000信息全覆蓋
    截圖來自:陝西省測繪地圖信息局官方網站昨日,歷時3年多的「陝西省秦嶺地區1∶10000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正式通過專家驗收,5.7萬平方公裡的秦嶺地形圖和三維影像正式發布。秦嶺地形圖包括8大類由於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秦嶺地形圖空白區長期以來農業基礎差、工業基礎薄弱、城鎮化發展水平低,經濟發展一直都落後於關中、陝北地區,嚴重製約了我省的經濟發展。2012年7月,省政府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聯合啟動了「陝西省秦嶺地區1∶10000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經過3年多的「空天地」一體化野外測繪。
  • 國家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紀實
    張繼賢介紹,西部測圖工程在我國基礎測繪中實現了「四個首創」,即首次採用衛星遙感立體影像實現大規模國家地形圖數位化測圖;首次採用大範圍稀少控制點衛星影像整體區域網平差技術,大幅度減少野外控制點數量;首次採用多波段、多極化幹涉SAR測圖技術,實現多雲霧高山區地形圖測圖;首次藉助海事衛星建立測繪外業生產安全監控系統,保障困難地區安全作業,實現零傷亡。
  •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致力消除秦嶺地形圖"空白區"
    巍巍秦嶺還有不少的地形圖「空白區」西部網訊(記者 蒙丹) 今天(6月6日)上午,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肖平作客陝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西部網聯合直播的在線訪談,與網友分享了秦嶺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進展情況。
  • 上電腦逛秦嶺:"3D模擬秦嶺" 一草一木清晰可見
    -新聞提示  11月11日,從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傳來好消息,今年7月由陝西省政府正式啟動的秦嶺空白區測圖工程首批800多幅正射影像圖完成,藏在深山中的秦嶺本色清晰地展現出來。2014年,將完成「三維模擬秦嶺」建設,推進「數字陝西」、「生態陝西」發展。
  • 秦嶺1∶10000高清地圖發布:不止72峪 有上百個
    測圖3年 總投入1.87億元  昨日,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發布了秦嶺1∶10000地圖,他們還根據最新測繪數據,製作了秦嶺三維模型,從而使得秦嶺首次清晰地將全貌展現在公眾面前。  2012年7月3日,秦嶺測圖工程啟動。
  • 800多幅影像圖組成"3D模擬秦嶺" 樹木清晰可見
    ■新聞提示11月11日,從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傳來好消息,今年7月由陝西省政府正式啟動的秦嶺空白區測圖工程首批800多幅正射影像圖完成,藏在深山中的秦嶺本色清晰地展現出來。2014年,將完成「三維模擬秦嶺」建設,推進「數字陝西」、「生態陝西」發展。
  • 工程金獎 | 廣州市2017年度城市基本地形圖更新項目
    、管理水平和實施效益,鼓勵實施優秀工程。即日起,本公眾號將發布部分2019年全國優秀測繪工程獎金獎項目推介(排名不分先後)。項目綜合採用了無人機、雷射掃描儀等新型設備,實踐運用了我院2項專利、4項軟體著作權及1項科技成果。
  • 1:5萬國家地形圖繪完 填補200萬平方千米無人區
    李維森介紹說,國家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以下簡稱「西部測圖工程」)和國家1∶5萬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以下簡稱1∶5萬更新工程),這兩個國家級重大測繪工程已於近日相繼竣工驗收。  西部測圖工程的實施,實現了約佔中國陸地國土面積20%的1∶5萬地形圖的「從無到有」;1∶5萬更新工程的實施,則實現了約佔中國陸地國土面積80%的已有1∶5萬地形圖數據的「從有到優、從舊到新」。
  • 我國1比5萬國家地形圖已繪製完成 填補多項空白
    李維森介紹說,國家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以下簡稱「西部測圖工程」)和國家1∶5萬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以下簡稱1∶5萬更新工程),這兩個國家級重大測繪工程已於近日相繼竣工驗收。  西部測圖工程的實施,實現了約佔中國陸地國土面積20%的1∶5萬地形圖的「從無到有」;1∶5萬更新工程的實施,則實現了約佔中國陸地國土面積80%的已有1∶5萬地形圖數據的「從有到優、從舊到新」。
  • 大疆P4RTK傾斜攝影測量1:500測圖方法及精度研究
    以莆田市農村地籍與房屋調查工程為實踐,對該方法的精度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法精度完全能夠滿足1:500數字地形圖測繪的需要,且作業效率高。採用單鏡頭相機進行高精度的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將在小範圍大比例尺地形圖修補測、城市三維建模、超高層建築竣工測量、「多測合一」二、三維校核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機載SAR 遙感測圖技術及應用
    該文系統介紹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近10年來在雷達測圖數據獲取、處理系統建設和雷達測圖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包括機載多波段多極化SAR測圖系統、X波段雙天線極化幹涉SAR系統、微小型全極化MiniSAR系統等。針對機載SAR硬體系統的集成和測圖軟體系統開發中的難點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以及創新成果進行了重點闡述,對成果的主要應用進行了簡要介紹。
  • 新疆2萬平方公裡土地將結束「地形圖空白」歷史
    事發地點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10日電 (記者黃豔)10日,由新疆第一、第二測繪院聯合承接的「國家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塔裡木東部區A5區」項目啟動出徵儀式。該項目將結束新疆近2萬平方公裡「地形圖空白區」的歷史。
  • 測繪知識常識十二:什麼是地形圖,地形圖分幅與編號?
    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用規定的符號將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表示在圖紙上的正射投影圖,稱為地形圖。如果僅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變化的圖,稱為平面圖。地形圖的測繪是按照「先控制,後細部」的原則進行的。根據測圖目的及測區的具體情況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網,然後根據控制點進行地物和地貌測繪。
  • 行業應用|高分三號數據在地形圖測制中的應用
    若能利用高分三號SAR數據進行測圖生產,則能很大程度地降低光學影像獲取困難地區地形圖測圖的成本,實現對數據獲取的自主控制,對於我國西部地形氣候覆雜的1∶10000無圖區測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研究了利用高分三號聚束模式下獲取的1m解析度的SAR影像進行1∶10000地形圖測圖的技術,建立了測圖技術流程,並從影像定向精度、立體模型構建、要素採集能力、產品位置精度等方面分析了高分三號測制1∶10000地形圖的可行性。
  • 寶雞53名驢友戶外穿越迷路半夜被困山頂 警民聯手深夜救援
    7月19日晚上10時許,鳳縣留鳳關鎮接到求救電話,稱有53名驢友在穿越紫柏山時迷路,被困在海拔2000餘米的山頂,所帶食物和水均已耗盡,天色已晚,饑寒交迫,請求救援。
  • 中國一比五萬地形圖最後「空白區」今後五年繪出
    2006年3月28日,黑龍江齊齊哈爾全福小學將釣魚島地形圖搬上講臺,老師給學生講解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中新社發 王雲龍 攝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日電 (記者 周音)記者今日從國家測繪局獲悉,今後五年內,國家測繪局將測完中國西部最後二百萬平方公裡國土一比五萬地形圖。屆時,中國國土一比五萬地形圖將掃除「空白區」。此項工程的實施,國家將投資十六點七八億元人民幣。
  • 首次陸地國土基本地形圖全覆蓋
    來源:海外網1∶5萬地形圖是覆蓋全部國土範圍的精度最高的地形圖,是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截至2006年,在我國南疆沙漠、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地區,尚有200多萬平方公裡國土沒有1∶5萬地形圖。2006年起,相關測繪部門歷時5年,累計投入7500人次,各類設備車輛6500餘臺,野外行程1800多萬公裡,順利完成6類共3.2萬餘張測繪任務,首次實現陸地國土國家基本地形圖全覆蓋,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地理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首次陸地國土基本地形圖全覆蓋(新中國的「第一」)
    1∶5萬地形圖是覆蓋全部國土範圍的精度最高的地形圖,是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截至2006年,在我國南疆沙漠、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地區,尚有200多萬平方公裡國土沒有1∶5萬地形圖。2006年起,相關測繪部門歷時5年,累計投入7500人次,各類設備車輛6500餘臺,野外行程1800多萬公裡,順利完成6類共3.2萬餘張測繪任務,首次實現陸地國土國家基本地形圖全覆蓋,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地理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看福建省測繪院如何利用Maxar 30cm HD立體影像完成1:2000地形圖測制
    目前我國解析度較高並可以提供立體測圖的衛星是2019年11月發射的高分七號衛星,其全色解析度優於0.8米,可以滿足1:10000地形圖的測制需求,達不到製作1:2000地形圖的精度指標。  Maxar公司目前在軌的衛星群由四顆高性能衛星組成,極大地縮短了重訪周期,為高解析度影像的時效性提供保障,且能提供30cm HD立體影像像對進行測圖,為了驗證其立體影像像對能否滿足1:2000地形圖測制需求,特進行此次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