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收藏狂人的老宅情結

2020-12-17 人民網江西頻道

孫吉志在他收藏的老宅裡。

近日,隨著最後一根橫梁架設成功,一座頗具閩南特色的三層樓房橫空出世。鮮明的紅磚紅瓦、精美的雕花「燕尾脊」屋頂,乍一看,仿佛一座仿古新宅。其實,這是一座以舊修舊的閩南古厝。

花費400萬元買下3座閩南古厝,運回來進行異地修復重建——這一切,緣於孫吉志的老宅情結。

35歲的孫吉志是集美集志農莊老闆。他更為外界傳頌的身份是「收藏狂人」——坐擁幾萬件藏品卻捨不得賣,根雕、奇石、瓷器、名人字畫、古牌匾、船木等堆滿了好幾個倉庫,數量多到他自己也記不清。

然而,他的夢想卻是,在他的農莊建一個老宅「收藏所」,將他購買的幾座老宅搬回來進行修復重建,以便永久地收藏傳承下去。

隨著其中一棟古厝復建成功,他的夢想逐步變成了現實。

砸下400萬收藏三座古厝

「門臉在第一層,主體部分在第三層。」孫吉志解釋說,集志農莊原本是在一個採石坑建起來,地勢低,潮溼,為保護已有所腐壞的古厝構件,他採納專家建議,對古厝的空間進行「錯位」設計,但內部嚴格按照原有祠堂的分布格局和尺寸來重建。在三層,雕梁畫棟、供奉的案桌、牌匾對聯,均是原來的舊物,一些確實腐爛不能用的部件,就請人照原樣重做一套。

「若尺寸稍有偏差,很多配件就無法用了。」孫吉志說,因為是整體拆遷整體復建,必須嚴格按部就班,每個構建都要按拆卸順序編號、拍照。

復建的這棟古厝,原本是島內鍾宅一座清末祠堂。2010年,當地要推掉古厝新建祠堂,孫吉志覺得很可惜,就決定「救」回來。

幾年來,孫吉志一共收藏了三座閩南古厝,都擁有百年以上歷史。另外兩座還保存在他的農莊內等待重生——一座來自同安的四合院,一座則是漳州角美的將軍府。

僅是購買跟拆運三座古厝,就花了400萬元。孫吉志說,新建一座大厝每平方米的成本約為1.5萬元,而重建「修舊如舊」的成本則是新建的3倍。也就是說,將一座約260平方米的古厝拆卸後,異地重建的成本高達1170萬元。

兒時樂趣鑄就老宅情結

在很多人看來,不計成本投入古厝收藏,孫吉志做了與其「商人頭腦」不相符的事情。

「從經濟價值來看是絕對不值的,但從文化傳承來看,我覺得值。」孫吉志說,閩南古厝是閩南文化的重要內容,它既是先人身份與生活最真實的寫照,又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面貌。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古厝或因年久失修搖搖欲墜,或因城鎮改造而逐漸消失,他越發有一種要保護古厝的強烈念頭。

孫吉志是集美孫厝人,小時候就住在家族式古厝大院內,三世同堂,其樂融融。「大厝很熱鬧,一出門就可以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不像現在的商品房,有一種冷冰冰的隔離感,有的連鄰居都不認識!」在他眼中,老宅不僅在建築上給人美感,其中蘊藏的生活態度更讓他迷戀。

逐漸消失的老宅,堅定了孫吉志的購買念頭。他的想法是,異地復建,原汁原味地重現老宅風情,能讓後人體驗到祖輩生活起居的真實狀態,讓承載幾代人記憶的老宅故事,繼續演繹下去。

聯手村民打造「民俗村」

除了整棟遷移古厝,孫吉志還收集了數量龐大的古厝零部件,或石刻,或木雕,包括屋梁、門窗、木床等古厝的各個構造。

「這些古木雕和石雕,足可以裝修20套古厝。」孫吉志表示,幾年前,他就感覺到收集古厝建築材料的潛在商機。每逢得知有古厝拆除,他都第一時間趕到,想方設法購買運回。有一次,為了從即將被拆遷的古厝上拆解一對清代的門當戶對人物石雕,他愣是說服了施工隊停工5小時,終於將其從牆體裡挖了出來。

如何利用這些零散的古厝料,孫吉志有不少想法。比如,將這些精雕細刻的木件像書畫一樣裝裱起來,掛在牆上作裝飾品,或者鑲嵌在古船木家具上,增加看點和賣點。

孫吉志更大的想法是,與周邊村落擁有古厝的農戶建立合作關係,用他的這些古厝材料,為農戶修復年久失修的古厝並完善其配套,聯合打造出一個可供遊客遊覽參觀的「閩南民俗村」,並帶動古厝農戶開展農家餐飲、古厝住宿等經營,盤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與古厝建築資源。目前,他初步和一些古厝人家建立合作關係,開始著手向相關部門申報「閩南民俗村」項目。廈門文史專家郭坤聰認為,商業開發也是古厝保護的一種方法,但應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風俗,讓眾人在古厝中享受悠閒時,也能學習當地的文化,從而使得閩南文化得以傳播。(林世雄林澤貴蒙少祥)

相關焦點

  • 關於「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南門」項目徵收範圍內古厝老宅徵收補償的...
    廈門市集美區僑英街道兌山社區被徵收房屋的相關權益人:因「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南門」項目建設需要,需徵收廈門市集美區僑英街道兌山社區範圍內的部分集體土地上房屋及附屬物,為充分保障徵收範圍內古厝老宅相關權益人的合法權益,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請在廈門市集美區僑英街道兌山社區範圍內有古厝老宅的相關權益人
  • 家族紀念日燒香拜拜 家人不小心燒掉百年老宅
    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文/圖 記者 曾嫣豔 通訊員 張瑤蘭 高維強)昨日中午12時46分左右,在環島路泥金社,一場大火燒掉了一棟百年老宅。起火原因竟然是家族紀念日,家人燒香拜拜,意外引燃老房子。起火的建築是一座土木結構老房子。老房子起火後,社裡的居民們不顧寒冷,提著水桶出來,來來往往送水滅火。
  • 福建首位在華永久居的美國人:29年的廈門情結
    福建首位在華永久居的美國人:29年的廈門情結 2017年08月07日 09:14   來源:福建僑報
  • 百年閩南古厝,走入廈門這棟1882年的老宅,跟著歲月去旅行!
    很多人說,到廈門旅行,最重要的幾件事無非是那麼幾件:鼓浪嶼觀賞萬國建築、感受廈門大學浪漫的學術氛圍、中山路品嘗本地風味小吃……但對於我而言,旅途中最應該重視體驗的,還有住宿這一件事兒!雖然在廈門已經多年,但偶爾也會前往鼓浪嶼或曾厝垵,住上一宿,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對待這座熟悉的城市!
  • 夜讀|老宅的芭樂樹下,有我們難忘的童年記憶
    芭樂樹下歡樂多作者 / 周慧端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趁著假期,我們一群姐弟相約回海滄東孚老宅團聚。漫步老宅,發現牆角的那棵老芭樂樹,枝幹錯落有致,嫩枝上還開著幾朵米白色的花。這是阿公在我出生前就種下的一棵紅心土芭樂樹,果實成熟時只有桌球大小,黃色的果皮包裹著紅色的果肉,果肉裡鑲嵌著金色的果籽,特別惹人喜愛。當我七八歲時,它已經長成一棵大樹,花開時節總是招來三五成群的蜜蜂。開花時我們期盼它結果,果子還未成熟,我們就迫不及待拿著自製的帶彎鉤的竹竿去鉤。
  • 鞍山:臺安縣桓洞鎮桓洞村「張家老宅」,不是張學良家的張家老宅
    但其實,除了張學良的「張家老宅」,桓洞鎮還有一座「張家老宅」,這就是位於桓洞村十八戶門的「張家老宅」。這座老宅同樣年代久遠,基本保持了最初的歷史原貌,規模比張學良的家宅還要大,但卻一直不為人知,大概是因為張學良的張家老宅名氣太大了,掩蓋桓洞村「張家老宅」的光芒。
  • 巴黎之花香檳酒莊歡慶老宅重獲新生
    這個故事同樣也是一個關於家族住宅的故事,這座住宅由皮埃爾-尼古拉斯-佩裡耶和羅絲-阿黛拉伊德-茹埃的後人世代居住,而這些後人自身的熱情和個性也塑造了老宅、老宅中的藝術品收藏和花園,以及建立在老宅基礎之上的地下酒窖。
  • 廈門現收藏熱潮 藏友冒雨樂淘藏品
    供圖 攝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12月29日電(楊伏山 周梔)「人氣太旺了,很久沒有看到這麼火爆的古玩交流會了。」29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玩從業者、收藏家、愛好者們,在廈門見到這麼多海內外藏品,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 臺灣之行,別樣情結 ——廈門華廈學院師生赴臺灣慈濟科技大學開展人文及跨文化交流
    8月16日至30日,廈門華廈學院師生一行7人前往臺灣慈濟科技大學開展為期15天的人文及跨文化交流活動。
  • 瀋陽人在懷舊情結中過「五一」
    新華網瀋陽5月1日電(記者姜敏)5月1日清晨天剛放亮,古玩收藏愛好者就來到位於瀋陽皇姑區惠工廣場的古玩市場,精心挑選他們喜愛的玩品,在懷舊的情結中過「五一」,給他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業主周傳友告訴記者,他家父輩搞收藏,他兄弟四個受到薰陶也都喜歡收藏,久而久之就相繼開了三個經營古董買賣的古玩店,經營面積1000多平方米。他在惠工古玩市場經營古玩、瓷器、根雕、雜項,從遼代的陪葬品到民國時期的瓷器,應有盡有。一位收藏愛好者在他那裡買了一個紫砂壺後對記者說,古老的東西都有歷史記載,感覺有價值就收藏起來。
  • 別再無腦黑了,狂人傷害比旭旭寶寶低100億是有原因的!
    其次,裝備的不同其實單論打造來說,狂人的打造可能比旭旭寶寶還要好,因為他又一個17的項鍊;但是寶哥在裝備升級的進度上卻是要領先狂人一些的,不僅全身泰波爾斯畢業了,而且還升級了三件超界裝備。所以在裝備方面,其實是旭旭寶寶的裝備所能夠提供的傷害更高一些的。
  • 簡介魯迅的《狂人日記》
    在小說的象徵格式中,「狂人」不是形象,而是象徵的手段和策略,其荒誕和實在的雙重性,使它成為兩個世界分離和翻轉的絕妙中介,正是「狂人」內心世界的設立,為習以為常的現實秩序設立了一個「他者」,從而為價值的置換提供了可能。
  • 予舍予築變身「夢想改造家」,將廢棄百年的老宅改成一座世外桃源
    村中有一座百餘年歷史的老宅,宅子早在1898年由主人周安生耗費15年修建完成,周姓家族遵循著「唯勤勞才有飯吃」的家規和「積善行德、平安百年」的家訓,子孫後代遍布海內外,而唯獨這座老宅因長久無人居住而風雨飄搖,只剩下庭院前的紅梅每年冬天自顧自地絢爛。
  • 山林間的一棟廢棄老宅大門敞開著,走進去有些陰森,桌椅板凳都在
    原來,這是一棟已經被廢棄的老宅。房子的側面堆放著一些土磚塊和幾根竹竿。這些竹竿大概是主人家以前用於晾曬衣服,土磚上的半壺油就讓人有些費解?這壺油為什麼不帶走?還是說在老宅的側面放半壺油有什麼講究?一般來說,農村的房子哪怕是被主人家廢棄,但是房子依舊會上一把鎖,但是這棟老宅卻大門敞開著。房子的門框很有些特色,由大理石材雕刻而成。
  • 西街口的這座老宅你去過嗎?它還有一個很詩意的名字
    老宅大門刻著一副令人難忘的門聯:「珂裡春光綿世澤,曲江風度振家聲」,橫額為「曲江春」。「曲江春」是什麼意思,這座老宅裡面住的是什麼人?老宅又有著什麼故事?帶著種種疑問,我們推開大門,走進這座古樸的大宅第。百年老宅,氣度不凡我們輕叩鐵門,裡邊無人回應。
  • 王書民:老宅的櫻桃樹 【讀寫同題】
    投稿郵箱704371539@qq.com老宅的櫻桃樹   撰文\王書民我有一處老宅,地處:門對汶河水波光瀲灩千年長流、背靠蓮花山翠柏蒼鬱萬世永固的古河村,位於南北主幹道路東。老宅是傳統的魯中格局:路定西南大門,進門影壁牆,一溜五間堂屋坐北朝南。
  • 笑出腹肌,學地道口語:《IT狂人》1-4季中英雙語字幕+2W字英語學習筆記
    2、《IT狂人》44個精彩片段(MP3+中英文本)3、《IT狂人》英語詞彙筆記小庫需要提醒各位同學:①因為信息太過龐大,小庫力求提供更多信息給同學們參考,但難免會有遺漏或者錯誤,同學們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的借鑑。
  • 古韻湖裡 | 近百年老宅「乾坤大挪移」,75米路要「走」三個月
    古韻湖裡 | 近百年老宅「乾坤大挪移」,75米路要「走」三個月 2021-01-13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體書店銷售遇「寒冬」 姚晨為廈門書店求援
    不久前,「流量女王」姚晨轉發了一條微博,號召網友關注鷺島廈門一間開在百年老宅的書店,此舉引發了眾多網友點讚和廣泛傳播。這家百年老宅書店就是坐落在鼓浪嶼的廈門蟲洞書店。昨日,記者走訪了廈門多家實體書店,了解他們的經營境遇。
  • 風骨老宅在祁縣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手機讀報  祁縣的一些老宅因歷經滄桑、異彩紛呈而流芳百世,讓人回味無窮。  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布局構思獨特、結構合理。「三雕」藝術精湛,繪畫書法、詩文熔於一爐,人物、花卉、禽獸融於一體,姿態優美,是晉商民居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