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學習大軍」新媒體學習平臺,立足民間草根特色,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傳播優勢,走出一條理論學習宣傳的新路子,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學習品牌之一
草根力量鑄就金字招牌
東南網12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範陳春 單志強)「我們微信公眾號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是《領袖從哪裡來》,也預示著學習之路正式開啟。」8日,在寧德老地委行署「學習大軍」展示室,志願者許李非向前來參觀的人員介紹說。
寧德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
2014年,由當地誌願者自發成立的「學習大軍」新媒體學習平臺,立足民間草根特色,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傳播優勢,走出了一條理論學習宣傳的新路子。經過近7年的發展,打造了學習大軍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頭條號、學習大軍網、學習大軍客戶端等新媒體矩陣。截至目前,學習大軍共發布評論文章2700多篇、學習故事502篇,共計600多萬字;創作古詩詞、書法作品2350首(幅);發布學習用典、學習妙語2800篇,學習心聲510多篇,大軍特評100多篇。學習大軍原創文章累計閱讀量90多億人次,學習大軍網瀏覽量、點擊量、轉發量累計達10億多次。「學習大軍」已成為全國學習宣傳習近平治國理政方略的一個突出品牌。
率先搶佔新高地
2013年,網絡新媒體開始盛行。時任寧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的闕慶安還是網際網路「小白」。註冊微信並使用後,他察覺到,在「網際網路」+時代,新媒體在意識形態領域中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便開始醞釀如何創新利用新媒體平臺,打造理論宣講陣地,提升理論傳播速度和影響力。
經過數月的準備,2014年1月7日,闕慶安在全國註冊「學習大軍」微信公眾號和新浪、騰訊微博帳號,學習陣地由此建立。
為何取名「學習大軍」?闕慶安說,「學習」,即學習一切有關個人進步、國家發展的知識,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胸懷品格、精神作風、思想方略;「大軍」,就是動員億萬人民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向上向善的知識,匯聚正能量,助力共圓「中國夢」。
「學習大軍」堅持緊跟習近平總書記的執政軌跡,挖掘見諸媒體的報導,撰寫評論和故事,創作古詩詞和書法作品等。
志願者們漸漸從網際網路「門外漢」,轉變為深諳新媒體傳播規律的學習者。
2015年6月27日,「學習大軍」開通學習大軍網,設置了「學習大軍」原創,「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國家、地方新聞,綜合學「習」等四大版塊44個欄目,成為全國首個專門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的民間網站。2020年6月12日,「學習大軍」APP成功上線,清新福建和寧德頻道資訊同時在該平臺發布,「學習大軍」新媒體矩陣逐步完善。
草根團隊接地氣
28歲的池瓊瑛,加入「學習大軍」志願者團隊已有5年時間。從福建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畢業的她,十分熱愛文字。在闕慶安的指導下,僅用了數月時間,她便從對時政一知半解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時評作者。今年疫情期間,她撰寫的時評《因疫情而「下馬」的官員運氣不好嗎?》廣受好評,僅在今日頭條上就有24.3萬的閱讀量。
「加入『學習大軍』讓我收穫頗多,這是一份光榮偉大的事業。」池瓊瑛說。2017年,妹妹池瓊瑤大學畢業後,經她推薦,成為學習大軍網的主力寫手和編輯。
像池瓊瑛姐妹一樣,「學習大軍」不斷吸引著熱忱的志願者加入,從最初的2名成員逐步發展到現在包括「寧德市理論宣講輕騎兵」「寧小團」學習志願者等共計3400多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機關幹部、公安幹警、部隊戰士、記者、教師、大學生志願者、古詩詞專家等。
「我們的草根組織識民意、接地氣,易於被基層幹部群眾所接受,能更好地激發他們愛黨愛國的正能量。」闕慶安說,來自基層一線的志願者撰寫的文章既能夠領會中央精神,又用活語言,通俗易懂,反映基層群眾訴求,基層幹部群眾也更愛讀更愛看。
為使團隊運作更加規範有序,「學習大軍」建立了值班制度,輪流值班跟蹤新聞;例會制度,每周五召開例會,點評交流總結;宣傳制度,擴大學習覆蓋面和影響力;編輯制度,專人負責編輯、審校博文,按時發布;網站管理制度,各個欄目包幹到人,三道把關,確保及時上傳和更新。
立足原創打品牌
2015年2月4日,求是網刊文指出:「『學習大軍』發自草根,傳遞正能量,文章講究精巧、鞭辟入裡,被數億人次閱讀,從800多萬個帳號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三個『學習』微信公眾號之一。」
「學習大軍」相繼獲得全國100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全國首批100個網絡社會組織品牌項目、2020年全國優秀理論宣講公眾號、第十三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等1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被中宣部列為宣傳工作創新百例。
能夠脫穎而出,「學習大軍」靠的就是原創。通過緊貼時事,在熱點事件中以接地氣的方式,推出原創作品,引導社會輿論。
如今的老闕已是「學習大軍」總編輯。每天上午,他審讀修改志願者撰寫的初稿,確保編輯人員在中午12點前發布更新時評;下午,跟進新媒體矩陣的各項更新工作;晚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發表的重要講話、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並擬定新的時評框架,發給相關撰寫人。
在「學習大軍」副總編輯雷彬的電腦裡,詳細記錄著志願者們發布的作品信息。「我們建立了好稿制度,一月一好稿,大家比學趕超、你追我趕,努力提升寫作水平。」雷彬說。
為強化志願者團隊的思想政治素養,「學習大軍」定期開設學習講座,解讀《擺脫貧困》《之江新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在寧德》等著作,幫助志願者了解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思想脈絡;在志願者之間開展結對幫扶,互學互助,共同進步。
把握重要節點。去年以來,《學習時報》連續刊發《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習近平在福州》《習近平在福建》等系列採訪實錄。「學習大軍」第一時間組織策劃撰寫評論文章,目前相關評論文章已發布259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期間,「學習大軍」第一時間撰寫《2035,未來可期——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乘勝追擊,習近平劃重點》等原創網絡時評文章,引發熱烈反響。
「我們將不忘初心,持續完善學習平臺,豐富原創內容,注重提升技能,將這項事業常態化開展下去。」闕慶安說,要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件大事做廣、做細、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