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考副省作文
參考給定資料,以「以水為師」為題,聯繫實際,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見解明確、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
(3)思路明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以水為師
世界萬物,水至美至靈。「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繪的是水之柔美;「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展現的是水之靈動。《水經注》中有「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已於千古矣」,酈道元認為水有是有靈氣的,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能夠「驚知已於千古。」 水精神,就是水的靈氣,是以水對中華民族崇高精神的讚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水為師,師其柔美、智慧與仁愛,弘揚其蘊含的民族精神。
以水為師,師其「柔」。老子云:「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正是「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道理所在。滴水穿石,鍥而不捨,體現的就是「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的方法論。儒之柔,體現出中國文化的傳統品格,透露出中國人的彈性、柔順、忍耐和等待的姿態。這和中國一直秉承的「和為貴」理念一脈相承,對外一直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外交準則,從不具有攻擊性和侵略性,對內提倡建設和諧社會,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採取自然而然的方式來實現對水的調節,如今我們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要保護生態,順應自然規律,為人類造福,都體現出以柔克剛的力量。
以水為師,師其「智」。水千變萬化,卻又萬變不離其宗,水中包孕複雜源於簡單的大智慧。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當頭炮」,簡政放權在全國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成效,老百姓辦事更加方便順利,正是體現出「大道至簡」的智慧。「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中蘊含著厚德載物的大道理。「水淺則流淌,水深則不可測」,寓意做事要智慧;「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寓意要辯證看待問題;「水到渠成」,寓意經過努力,條件成熟,事情就能順利辦成。為人處世,師從善動之水可以獲得啟迪,變得豁達、睿智。正如「萬物皆變」的哲理,經濟發展要讓創新湧流,讓活力迸發,讓發展的基礎更牢、底氣更足,讓「水之積也厚」,能負載起騰飛的巨舟。
以水為師,師其「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惠及萬物,仁普濟眾人。G20峰會上,中國提倡包容性發展,體現中國博大的胸襟。一帶一路,讓沿線各國搭乘中國發展快車,展示出中國廣闊的視野。以水為師,促進公平公正,讓發展的結果惠及全球。水適度有益,過多則成災,仁者也提倡中庸之道,反對過猶不及。正如父母教育子女,不能一味溺愛,要「為之計深遠」,又如人與人之間的交情,最美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以水為師,學其適度,淡然處之。水孕育一切生物,乃至仁大愛。心繫百姓,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踐行到底,水清了,錢來了,群眾心裡踏實了,這也正是水給的啟示,正所謂至仁大愛。
水是最偉大的哲學家。為人處世,乃至生態文明建設、經濟社會發展都應以水為師。師其柔美,方可以柔克剛;師其智慧,方可應對萬變;師其仁愛,方可包容萬象。柔與剛,智與仁,相得益彰,熠熠生輝。
我們整個作文訓練,一共計劃寫11篇作文。全部訓練計劃如下:
1.2013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地市級)
2.2013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副省級)
3.2014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地市級)
4.2014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副省級)
5.2015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地市級)
6.2015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副省級)
7.2016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地市級)
8.2016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副省級)
9.2017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地市級)
10.2017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副省級)
11.2018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副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