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去年,《少年的你》上映後,校園霸凌的話題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電影的開頭,一位高中女生在遭受校園霸凌下求助無門,最終在高考前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唏噓。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過校園霸凌,佔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我們本以為《少年的你》能讓一部分校園霸凌者警醒,讓他們有所收斂,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惡魔」終歸還是「惡魔」,他們永遠變不成「天使」。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段疑似網絡暴力的視頻上了熱搜,這段短短的視頻,幾乎每一秒都讓人觸目驚心。
視頻中,一位穿著黑色背心、扎著馬尾的女孩,一直在扇一位15歲短髮女孩的耳光。剛開始,馬尾女孩還是用手扇,可能是手打疼了或是覺得用手扇不解氣,隨後轉手脫下鞋,用鞋底繼續狂扇短髮女孩的臉,這畫面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有網友統計,短短的2分鐘內,短髮女孩被扇了50個耳光。而在被扇的過程中,短髮女孩一直坐在椅子上不哭也不躲,嘴裡不斷地說著:「我錯了」,沒有任何反抗的動作。
從視頻中我們也可以注意到,短髮女孩表情淡然地接受著這一切,仿佛已經習慣了。
更讓人寒心的是,在女孩被打的過程中,周圍的人只是冷眼旁觀,絲毫沒有上前制止的意思,盡顯人心冷漠。
很多家長看到這段視頻後憤怒不已,甚至有家長怒斥:「為什麼不打回去?」
可是,在遭到校園霸凌後「打回去」真的有效嗎?有多少遭過校園霸凌的孩子,連說都不敢說。
1、身體方面的傷害
身體方面的傷害是校園霸凌表現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霸凌者會對學生進行身體上的施暴。一般來說,我們在新聞上看到的一些校園霸凌行為,都屬於身體方面的傷害。
2、精神方面的傷害
《鄉村愛情10》中,謝騰飛因為長得胖,被同學們起外號「大麵包」,因此謝騰飛覺得特別自卑,整天不吃飯不上學嚷嚷著要減肥。
所以,給同學起難聽的外號、傳播同學的壞話,甚至是孤立同學的行為,都屬於校園霸凌精神方面的傷害。
3、物質方面的破壞
物質方面破壞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是霸凌者對同學個人財產的破壞,比如撕毀同學的書、扯壞同學的書包衣服、破壞同學的文具等。
1、身體或外貌方面有缺陷的孩子
身體或外貌方面方面有缺陷的孩子,往往會成為校園霸凌者霸凌的對象。剛開始,霸凌者可能會用「瞎子」、「瘸子」、「麻子臉」、「胖豬」等綽號來取笑孩子,如果被霸凌者反應過激,那麼霸凌者就會從中獲得樂趣,從而變得變本加厲。
2、性格孤僻、軟弱的孩子
著名安全教育學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教授王大偉曾說過:「壞人喜歡選擇什麼樣的孩子下手?一般都是那些軟弱的、遇到問題就嚇傻了的孩子。」
所以,一些性格內向,不喜歡說話的孩子也容易遭到校園霸凌,因為他們性格孤僻、軟弱,容易引起部分同學的反感,從而成為了被霸凌的對象。
3、不被父母關注的孩子
單親家庭的孩子或留守兒童也十分容易被霸凌。
一方面,這類孩子一般內心都比較敏感、細膩,常常會感到自卑,跟同學不合群,霸凌者認為沒有人會為他們出頭,可以隨心所欲地欺負;
另一方面,這類孩子給人的感覺比較軟弱,霸凌者認為他們即使被霸凌也不會還手,特別好欺負。
當然,還有一些父母醉心也工作,對孩子關心較少或漠不關心,也可能會誘使孩子遭到校園霸凌。
1、成為孩子的後盾
如果孩子被霸凌、被欺負,父母應該站出來去譴責那些霸凌者,而不是用「他們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這樣的話阻斷孩子求助的路。
父母應該成為孩子後盾,並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父母永遠站在你這邊支持你。
2、讓孩子學會反擊
曾有人問李玫瑾教授:「如果孩子被打了,你會支持孩子打回去嗎?」李玫瑾教授回答:「我有一個孫女,現在上幼兒園。有一次,她被一個小男生欺負了,將腦袋磕腫了,我告訴她,下次如果那個男生再欺負你,你就揪他耳朵,他一疼就會放手了。」
雖然,李玫瑾教授並不是提倡以暴制暴,但也不能讓那些霸凌者認為自己好欺負,必須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
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遇到校園霸凌,一定要「打回去」,這不叫以暴制暴,而是保護自己。
3、不替孩子原諒
當孩子遇到校園霸凌後,無論是學校,還是霸凌者的父母都希望能夠和解,甚至有些霸凌者父母會帶著禮品登門替孩子道歉。
而被霸凌孩子的父母礙於情面,往往會說出原諒對方的話。但父母要明白,被欺負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所以,即便是父母,也不要替孩子去原諒對他造成傷害的人。
在上述的校園霸凌中,短髮女孩2分鐘被扇50個耳光,家長痛其不爭氣,可打回去真的有效嗎?
生活中,大部分父母都在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卻偏偏忘記了教育孩子不去欺負別人。校園霸凌之所以屢禁不止,不僅僅只是孩子的問題,父母和老師都有責任,所以父母和老師在教育孩子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教育他們不要去欺負別人。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如果你們的孩子遭到校園霸凌,你支持還「打回去」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