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以後,產婦身體會氣血虛弱,在飲食上幫助產婦恢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月子餐一定要重視,產後4周應根據產婦身體狀態補充營養,各有側重點,那麼,產後4周月子餐怎麼吃?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產後4周月子餐食譜大全
產後4周,總體來說應該補、排並重。但每周的身體狀態也會略有不同,所以補給營養的側重點也有些不大一樣。
因為月子裡,產婦最大的特點是氣血虛弱,氣滯血瘀,所以飲食也應該以調理氣血為重點。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去看看每一周的飲食安排是怎麼樣的。
第一周:飲食清淡,補血養血
產後媽媽最初幾天身體虛弱無力,胃口較差,如果此時進補或催奶,則會虛不受補,使胃口更差,而且會因乳汁分泌不暢而導致乳腺炎。因為剛出生的嬰兒食量很小,所以媽媽不用因為奶少而擔心寶寶會不夠吃。
推薦食譜:生化粥
原料:當歸、桃仁15克,川芎6克,黑姜10 克,甘草3 克,粳米100 克,紅糖適量。
做法:
1、把米洗淨,用水浸泡半小時。
2、把當歸、桃仁、川芎、黑姜、甘草和水以1∶10 的比例放入鍋中,小火慢燉半小時,空出湯汁。
3、將湯汁放入鍋中,放入米熬成粥即可。
作用:生化粥可以促進乳腺乳汁分泌,促進產後子宮收縮,緩解宮縮疼痛感,也可以預防月子裡患上產褥感染。
第二周:提升營養,多補鈣鐵
產後第二周,傷口基本上癒合,胃口也明顯好轉,產婦應儘量多吃富含鐵質、鈣質的食物。0-6個月的寶寶骨骼形成所需的鈣完全來源於媽媽,為了滿足寶寶發育的需要,新媽媽應及時補鈣。
推薦食譜:南瓜燴豆腐
原料:南瓜200克, 嫩豆腐100克,豌豆仁20克, 薑片3片,鹽3克。
做法:
1、南瓜去皮、去子、切塊,嫩豆腐切塊備用;
2、鍋中倒入香油加熱,爆香薑片,再放入南瓜以小火煎至微熟後壓成泥;
3、加入適量清水煮開後,再加入嫩豆腐、豌豆仁及鹽煮熟即可。
作用:南瓜中含有體內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一類胡蘿蔔素,可幫助產後新媽媽緩解眼睛的疲勞。豆腐更富含高質量的蛋白質,是素食者不可或缺的蛋白質來源。
第三周:催乳與補血並重
產後經過前一段時間的調養,新媽媽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此時再進補更容易吸收和消化,而且不容易給身體增加負擔,所以此時是進補的最佳階段。
山藥奶肉羹
食材:鮮山藥50g、羊肉250g、生薑10g、牛奶120g、食鹽適量。
做法:
1、將羊肉洗淨切塊,鮮山藥洗淨、去皮切丁,備用;
2、將羊肉放入砂鍋中,加入生薑、水適量,用小火燉煮2小時;
3、取羊肉湯1碗備用,羊肉撈出;
3、將鮮山藥放入鍋中,加入羊肉湯,用小火煮至山藥熟爛;
4、加入牛奶、鹽調味後,再放入煮熟的羊肉調勻,煮開後5分鐘即可食用。
第四周:側重補益
產後第四周是新媽媽體質恢復關鍵期,此階段身體各個器官逐漸恢復到產前的狀態,因此需要更多的營養。第四周以補益為主,推薦每日一杯溫熱的紅棗紅糖水,約200毫升左右,一日一次即可。
月子餐飲食原則
原則一:少食多餐,定時定點。
我們通常認為的月子期間指的是產後42天以內,有些人會認為是產後30天內,把這類時間段判定為月子期。不管是42天還是30天,這個時間段的身體都是沒有恢復到孕前的狀態,特別是胃腸道比較弱,少食多餐可以增強營養,同時減輕腸胃負擔,利於身體恢復,同時定時定點也很重要,不按時吃飯會給胃腸道造成一定的影響。
原則二:飲食清淡。
飲食清淡特別的重要。月子期間都提倡飲食清淡,如果食用含鹽量過高的食物,會造成體內水分滯留,造成水腫,身體血液循環慢,不利於身體排出體內的多餘水分和垃圾毒素。而且如果盲目進補,一方面身體無法吸收。另一方面會給哺乳期的寶媽造成餵奶的困擾,比如乳腺管堵塞或者是乳汁含的脂肪含量過多,寶寶吸收受影響。
原則三:遠離重口味飲品。
很多寶媽月子期間特別想喝飲料,咖啡,奶茶等等,這個可能是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引起的,但是一定要忍住,不要喝。因為這類飲品會通過乳汁影響到寶寶額睡眠,情緒等等。而且這類飲料中的咖啡鹼,鞣酸等物質會阻礙寶媽們對於鐵元素的吸收,從而影響身體的恢復。
原則四:及時補充鈣元素,鐵元素。
生產過程中對於產婦的身體耗損每個人情況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會丟失大量的鈣和鐵,因此產後及時的補充鈣元素和鐵元素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寶媽只需要通過食補就可以滿足自身的身體需求了,有些寶媽需要通過外界的相關補鈣,補鐵的產品來滿足自身的需求。不管產婦是屬於哪種情況,月子期間都是需要重視鈣元素和鐵元素的攝入。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