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月子餐怎麼吃?科學坐月子分四個階段,餐餐有不同

2020-10-08 大臉盤媽媽

導語:醫學上有個詞彙叫做"產褥期",也稱作"坐月子",通常指的是產後六周。產婦經歷了分娩,氣血和精力消耗十分大。坐月子時,除了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吃好月子餐對恢復身體、改善體質、分泌奶水也非常重要。

許多人對月子餐的關注點在於補充的營養有多少,營養在月子餐中所佔成分很重要,但補充營養需要循序漸進。"當知器滿則傾,須知物極必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產婦剛生完寶寶時身體是虛弱的,一味進補不利於產婦身體的恢復,而是要邊調理邊補充營養。

產後大補可能會出現哪些不利影響?

雖然補營養對於產婦來說必不可少,但由於人體對營養物的吸收力存在一定限度,大補可能給產婦的身材、消化、奶水等方面帶來副作用。

1、寶媽們很難恢復身材。新媽媽在月子期運動量少,如果過多攝入能量而沒有及時消耗,出了月子之後就很難恢復身材。女人對身材十分重視,為了出月子之後的自己著想,飲食要適量。

2、寶媽們容易便秘人體在吸收動物性食物後會分解出含氮的成分。腸道中的有害菌的專屬食物就是這種成分,於是容易造成便秘。因此,產婦產後不要過多食入動物性食物。

3、 寶媽們可能會堵奶。產婦產後飲食不科學是導致產後堵奶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產後如果補充營養過度或者食入過於油膩的食物,容易誘發產後堵奶的情況。

臺灣莊淑祈博士曾提出一套著名的坐月子理論,她指出:產婦月子裡的進補首先要分階段進行,滿足各個階段不同營養需求;其次要按照個體情況而定,根據產婦坐月子的實際情況來調整。

科學坐月子分四個階段,營養補充有重點

按照莊博士的坐月子理論,科學的月子餐需要分四個階段,而每個階段需要有不同的食物營養補充重點。

第一階段:排洩期(產後第一周)

第一階段主要是排洩,將子宮中的惡露排出體內,協助收縮子宮,加快恢復子宮的正常功能,所以飲食會以排毒、化瘀、恢復氣血以及腸胃功能的功效為主。

第一周的飲食比較清淡。不論產婦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在剛分娩後的那幾天,身體非常虛弱,胃口也會相對應的比較差。有句老話是"虛不受補",產婦身體還處於虛軟的狀態下,如果補入比較油膩的食物,只會讓胃口更差,甚至會引起腹脹、腹瀉等。而新媽媽食入的油脂過多,可能也會導致寶寶發生腹瀉。所以,這個階段的月子餐以清淡、開胃為主。

特意提醒下剖腹產的新媽媽們,需要適當補充身體內的水分,麻醉過後,腸道的蠕動也需要動力來慢慢修復。產後的前三天,最好安排好消化的流食或者半流食,比如稀粥、雞蛋羹等易消化的食物。3天過後就可以安排其他食物,比如雞肉、魚等,加入新鮮蔬菜一起翻炒,口感清爽,營養豐富。產婦也可以適當吃一些水果,比如橙子、柚子等。

產婦還需注意的是,生產過後,身體內依然存有懷孕期間積起來的多餘的水分,如果食用了含鹽量過高的食物,會加重體內水分滯留,容易導致水腫現象出現。

第二階段:修復器(2-3周)

第二階段以修復為主,促進子宮和骨盆腔的收縮,增進新陳代謝以及奶水分泌,健脾、補腎,應以滋陰補血、促進奶水分泌、恢復體力的食物為主。

第二周重點在於調養氣血。在月子第二周的時候,產婦的傷口基本上癒合。經過第一周的調養,腸胃功能已經慢慢恢復,這一周就可以食入一些補血的食物。動物內臟富含多種維生素,蘋果、香蕉等能緩解便秘又含有鐵質,既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又能補血。

第三周需要催乳。這個階段是催乳的絕佳時期,而蛋白質對奶水分泌極其重要。在飲食中汲取蛋白質含量不足時,雖對奶水中的蛋白量影響不明顯,但會影響奶水的分泌。

寶媽在月子裡食入的蛋白質要比平常多,尤其是那些優質動物蛋白質,比如說魚、動物肝等。但不可過量汲取,可能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容易導致變胖,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蛋白質的攝入量控制在每日90-95克就足夠。

第三階段:恢復期(4-6周)

這個階段主要以增強體質,恢復元氣為主,以降火潤肺、謹防老化以及美容養顏的食物為主。

到了這個時候,該排洩的都已經排出,就可以開始適當的滋補。各種滋補營養湯有利於產後恢復體力,皆可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個階段以"補"為首要任務,但是補得量要注意需要從"小補"到"大補",切忌盲目補入補品。不然達不到幫助寶媽恢復身體的效果,反而造成她們便秘、堵奶等症狀。同時還要考慮媽媽個體身體狀況,做到均衡飲食、合理搭配營養。

第四階段:調養期(7-8周)

醫學上"產褥期"的時間是42天,但實際上媽媽們要完全恢復,需要的時間要比42天長。所以講究一點的家庭會讓產婦繼續坐"雙月子",大概八周左右的時間,便於讓媽媽們更好地恢復。

這一階段的重點在於進一步調整健康狀態,增強產婦免疫力,以含有纖維質、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媽媽們的身體在這一階段大體已經恢復,逐漸恢復正常日常飲食。但需要注意的是,寶媽們在懷孕期間和分娩過程中會流失大量的鐵和鈣,哺乳期對鐵和鈣的需求量也很大。

Tips:在月子期間,媽媽們注意鐵和鈣的攝入,鈣的攝入量不少於每天1.1克,鐵的不少於每天20毫克。

這時候很多媽媽身體恢復的不錯了,但別大意,還有很多產後注意事項在等你。尤其是有些媽媽在飲食上,不知道怎麼吃,其實這點可以參照《100道科學月子餐新體驗》,我坐月子就是靠這本書過來的。每天變著花樣吃,一日三餐一個月子都不重樣。你看,它不只是100道食譜,還有科學坐月子指南,月子期間身體的變化,以及剖腹產和順產媽媽術後注意事項,如何護理,以及吃紅糖的量,都一一解答。相當於請了一位家庭健康管理師,專門幫你管理身體。只要38.8元就能獲得了,性價比很高吧?文末可下單。

大臉媽叮嚀:

每位寶媽在吃月子餐的時候一定要科學搭配,願每位媽媽都可以順利度過月子期,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健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

相關焦點

  • 月子餐怎麼吃才科學?「排調補修」分階段,新媽媽恢復快奶水足
    ,都是從臺灣莊淑祈博士的坐月子理論而發展起來的,莊博士指出:月子裡進補首先要分階段,滿足產婦不同階段的不同營養需求;其次是要分個體情況,要根據產婦坐月子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靈活調整。根據莊淑祈博士的坐月子理論,科學的月子餐應該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食補重點:
  • 分階段月子餐,助益產後媽媽身體恢復
    新時代女性健康意識提升,對於生命關鍵期的孕產期,越來越傾向於科學的孕育和產後恢復過程,而不再完全依賴於老一輩的經驗。美好的、專業的、科學的孕育是讓她們看重的。 產後怎麼吃,是關乎新媽媽身體恢復和寶寶能否喝到優質母乳的重要一環。
  • 月子餐 | 怎麼吃才科學
    相信月子中心帶來的的科學坐月子而科學的月子餐是坐好月子的重要一步科學的月子餐比如常見的月子期間要吃多少只雞,吃多少雞蛋等。我們在月子中心也遇到過很多這種情況,那麼月子期間常見的飲食誤區有哪些呢?誤區一坐月子期間不能吃蔬菜水果受傳統坐月子習慣的影響,家裡老人不讓寶媽吃蔬菜水果是月子裡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他們認為蔬果寒涼,而月子裡需要的是溫補。其實這個觀點是不科學的。蔬菜、水果都是可以吃的。
  • 月子餐如何吃、怎麼做?
    如今月嫂大火,產後修復也被重視起來,那麼還有一個詞不得不提,那就是月子餐了。顧名思義,月子餐就是產婦坐月子期間的飲食餐點。那麼月子餐究竟該如何吃怎麼做呢?這其中還是有不少門道和講究的。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這方面的知識。
  • 為什麼坐月子吃月子餐很重要?為什麼要坐月子呢?月子餐怎麼吃?
    因為產後恢復的黃金期,就是坐月子的30天,如果錯過了「坐月子 30天」,那恢復就加倍困難,所以產婦要「做功課做30天」!而只要懂得把握坐月子機會,採用正確的坐月子方法,就有機會讓女人越生越健康,越生越美麗。相反的,如果不用正確的方法好好坐月子,就有可能生了一胎老十歲,生了一胎就變成大媽的體型、奶奶的體力、骨質疏鬆、花容失色!
  • 產後坐月子吃好是關鍵,科學21天月子餐食譜
    產後坐月子是女人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啦,除了日常起居要格外注意,飲食也不能馬虎。月子裡吃好了,麻麻們可以很快地恢復身體,也有精力餵養和教育寶寶,吃不好會影響身體、連帶著心情也會變差~~下面我整理了21天科學月子餐食譜,好吃不長肉,推薦給寶媽們。
  • 揭開月子餐神秘面紗:走近月子餐領軍者廣禾堂
    廣禾堂品牌創始人鍾宇富結合現代營養學、中西醫學,推廣獨創的坐月子飲食方式、生活方式和休養方式,突破傳統坐月子的窠臼,提倡科學食補坐月子,提出坐月子要有專用食譜、專用飲食,漸漸形成「月子餐」這一概念。廣禾堂以「階段性食補」「產後溫和熱補」「月子餐專用料理湯頭」的核心理念,發展出廣禾堂整體服務和系列產品。廣禾堂是國內「月子餐」行業的領軍品牌。從2003年成立到現在將近有10年的歷史。
  • 月子營養餐怎麼吃,月子營養餐有啥注意事項
    坐月子的時候,提倡吃月子營養餐,月子營養餐,對產婦來說,幫助是巨大的。月子營養餐,可以幫助產婦泌乳,恢復身材,提升身體的體抗力,讓產婦營養均衡,讓寶寶有足夠的奶水吃,可見,產婦是離不開月子營養餐的。  產婦坐月子的時候,在飲食上是有注意事項的。要是吃的不對,對產婦會造成不小的影響,輕的會出現身材肥胖,體重增長快,嚴重的會出現沒有奶水,甚至是月子病,因此,吃月子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 張若昀:當男人吃了月子餐後……
    月子餐也可以很好吃!媽媽們,你們坐月子坐的還開心嗎?產後恢復得怎麼樣?曾經多次發起過這個話題,很多媽媽出了月子就瘦了,真是超讓人羨慕。前一陣生下寶寶的唐藝昕,也是出了月子就火速的恢復好了身材,無論是出席活動還是媒體拍到的路透,狀態都非常好。但產後的唐藝昕瘦了,陪老婆坐月子的張若昀卻胖了。不少網友在看到 #張若昀吃月子餐胖了十斤# 的熱搜,都笑出了鵝叫聲。
  • 張若昀:當男人吃了月子餐後…
    ,我當時吃月子餐吃的都得厭食症了,看著很多花樣,可就是沒味道,超難吃。其實只要科學吃月子餐,月子餐都不會太難吃,也不會讓新媽媽長太多肉。避開這些坑,讓家人科學的來搭配月子餐,月子餐也可以吃的很可口。那月子餐到底應該怎麼吃呢?記住這5個原則,一般都不會吃錯 。
  • 月子餐老廣緣何不buy?
    她認為,不同產婦體質不同,產後媽媽的體質通常分6種:氣血兩虛型、痰溼中阻型、肝氣鬱滯型、血淤型、腎虛型和溼熱型。「坐月子期間調理各有側重,一套產品如何能應對6種不同體質人群呢?」記者為此諮詢月子餐專賣店的工作人員,對方稱「坐月子不是治病,是身體調理,不存在『對症下藥』之說。」
  • 產婦產後坐月子第一周飲食吃什麼?月子餐怎麼進補?
    傳統觀念認為坐月子是女人改善體質、有效進補的最佳時機,但是產婦產後月子餐的飲食是要分階段調理的。只有合理科學地進補,產婦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而對吃母乳的寶寶來說也是有益處的。產婦產後坐月子第一周飲食吃什麼好?
  • 這些關於月子餐的知識,你知道嗎?
    你知道月子餐是怎麼來的嗎?  中國從漢代就有坐月子的習慣, 現代的月子餐概念是從臺灣傳過來的,在臺灣已經有20多年的月子餐發展歷史了。  在臺灣有個莊淑旂博士,1951年成為臺灣女中醫師,1953年赴日本,1961年取得日本慶應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全心投入防癌抗癌與女性醫學的精深研究,被譽為「防癌之母」、「健康之神」;並曾擔任日本皇太后美智子的專任健康管理顧問。
  • 婆婆疼不疼你,就看月子餐吃得對不對!月子餐遵循這原則瘦得快!
    沒想到,「萬裡長徵」這才開始第一步,生產完後迎來了第一個艱難期,這就是坐月子。月子坐得好不好,關係以後是否會有月子病;婆婆是真疼你還是只疼自己的孫子,就看月子餐啦,而這月子餐的合適與否,也關係到產媽的身體恢復情況。所以關於月子餐一事,千萬不能大意。
  • 照顧產婦坐月子,月子餐的「五階段四原則」得了解,進補別盲目
    不過這月子餐確實不能盲目的去補,不怕沒用,就怕起到反作用,造成堵奶、便秘等問題,產後減肥也是個大問題。中醫學者吳德康先生將餐後調理分為了這五個階段:第一周排惡露,促進子宮收縮;第二周補腎健脾,促進乳汁分泌第三、四周,即第三四階段理氣補血,由小補刀大補。
  • 科學月子餐:「排調補養」分階段,新媽媽身材恢復快奶水足
    吃好月子餐,對產後恢復非常重要月子期間(42天內)的飲食,不僅要夠補,還有營養的全面性。補充營養也得循序漸進,剛生完寶寶身子虛,不能一味進補,還是要邊調理邊進行。除此之外,由於月子期間女性的身體虛弱,胃腸道功能在恢復階段,每天飲食須定點、定時進行,養成少食多餐的習慣。每天吃5~6餐,甚至更多,少量的攝入,等胃腸道充分消化後再吃其他的,不容易積s(食)。
  • 產婦的月子餐要吃好,產後才能少煩惱
    有些沒有經驗的新生媽媽,總認為分娩就意味著解脫,不注意產後的恢復和保養,不重視產婦的月子餐,直到落下一身的後遺症才追悔莫及。那麼,什麼是生產後遺症?產婦的月子餐該怎麼吃?一起來了解一下。產婦的月子餐很重要懷孕的時候,總以為分娩的疼痛非常可怕,但是等生產之後才是真正難熬的開始。剛分娩的產婦盆底肌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出現漏尿的情況,稍微有點用力的動作就會不受控制的漏尿,別提多尷尬了。產後,由於身體激素變化,脫髮成為讓產婦難解的後遺症之一,本來擁有一頭秀髮,結果產後脫了大半,就連髮際線都明顯後移。
  • 產後第一周,月子餐怎麼吃才科學?
    不論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產,剛剛生完寶寶的媽媽,產後一周的身體處於大規模調整的關鍵階段。除了首要任務排出惡露、收縮子宮外,媽咪們還要在生產過後要為寶寶提供營養乳汁,因此媽咪的身體健康要求和營養需求都很重要!那月子餐第一周到底該怎麼吃呢?
  • 你們看看我的月子餐如何?說說你的月子餐是怎麼安排的?
    今天我們來談談月子餐應該怎麼科學合理地安排,並且曬一曬我的月子餐,月子裡做飯都是婆婆一手做的,看看我的婆婆是如何摒棄傳統觀念,儘量與我思想同步,互相學習的。首先我們要對整個月子期間各個階段相對應的飲食安排結構上有個大概得認知。比如說前2周由於惡露未淨,不宜大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
  • 月子餐怎麼吃?張栢芝燕窩當飯吃
    >月子餐怎麼吃?張栢芝燕窩當飯吃2016-03-29 12:12:4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中國媽媽大多數都有坐月子的經歷,通常在這一階段家人會倍加注意飲食的搭配月子餐做得好,能夠幫助通乳下奶,讓寶寶早點喝上母乳。從營養上來看要注意足夠的熱量、高蛋白、充足的水果、一定的脂肪以及鈣鐵鋅硒和維生素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