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我是小學數學組第x號考生,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因數和倍數》,它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下面,我從說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這五個方面來進行我今天的說課。
首先我來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因數和倍數》在整個教材體系當中處於相當重要的位置。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整數的認識和整數的四則運算,這為過渡到今天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也為學生今後學習《2.5.3的倍數特徵》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新課標,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特點,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
一: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明白因數與倍數的關係
二: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將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以及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建立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難點確定為理解因數和倍數的關注。
為了更好的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我將採取如下教法學法:一創設情境發啟發法和討論法二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展區是指問題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我將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一堂好課,要有一個好的開頭就如同一篇新聞要寫好一個導語,因此上課一開始我請坐在第一排和第二排的a b兩個同學站起來,並且問道誰是誰的前排,誰是誰的後排,學生很可能會說a是前排,b是後排,這時,我請坐在第三排的c同學也站起來,相對於c來說,b還是後排嗎?讓學生體會前排和後排是相對來說,相互依存的。通過創設這樣的一個問題,請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今天的內容鋪墊。第二環節,自主參與探索新知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內容,理當重點突破,因此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利用課件出示教材當中的九個算式,你能把這些算式是分類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後很容易把這些算式分成三大類。商是整數的為一類,商是小數的為第二類,商有餘數的為第三類,這時我將引導學生明白商是小數的實際上也是商有餘數,這樣實際上我們可以把這些算式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商是整數而沒有餘數的,第二類是商有餘數,今天我們所要研究的就是第一大類,商是整數而沒有餘數的。我讓學生去找一找這些算式當中的被除數,除數和商,並且觀察一下。這些數有什麼特點。相信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不難回答找出被除數除數和商,並且這些數都是整數。而我們就把這樣的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並且除數不為零,商沒有餘數的除法叫做整數除法,接著,我以12÷2等於6為例說明,在這個算式當中12是2和6的倍數,2和6是12的因數,你們能夠按照老師這樣的說法說一說其他的算式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一段時間之後,我會請學生站起來說一說,學生可能會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白:在整數除法當中,被除數是除數和商的倍數,除數和商是被除數的因數,為了方便,我們在研究倍數和因數時所說的整數都是自然數,而且一般都不包括零。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我再一次以12÷2等於6為例,在這個算是當中,我們可以直接說12是倍數,2和6是因數嗎?我讓學生先獨立思考之後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期間我也會做到學生的中間,傾聽他們不同的意見,一段時間之後,我會請學生來說一說你是如何想的。學生1可能會說可以這樣說,學生2可能會說不能這樣說。針對以上這兩種觀點,我引導學生回憶「」前排和後排「」的關係,讓學生明確因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在我們說因數和倍數時一定要說清楚: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而不能單獨說誰是因數,誰是倍數,從而要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在這一教學過程當中,我主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探討,這既可以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又可以鍛鍊學生合作動手實踐的能力。
第三環節實踐應用鞏固練習在這一環節當中,我始終遵循鞏固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因此我設計了一下倆道習題,習題1練習二中的第一題這是一道基礎題習題2練習二中的第二題,這是一道提高題。這樣設計,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第四環節,全課總結,質疑問難在課的最後,我會請學生來說一說,在這節課當中,你學會了什麼有哪些收穫呢?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接下來我來說一說,我的板書我的板書簡潔明了,突出重點,有利於學生對今天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
總之,在這節課當中,我始終遵循新課標的理念,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會知識,又可以讓學生習得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下基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