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
棕櫚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無論是在餐飲業、美妝業、還是工業,棕櫚油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目前,東南亞棕櫚油的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85%,但這個數字的背後卻是由無數底層勞工的血淚拼寫而出。需求越擴大,壓迫與剝削就愈明顯。
(圖說:種植園中的棕櫚油果實 圖源/ AP)
行業中的黑幕與身心摧殘
「幾乎每個種植園都有勞工問題。」
由於全球對棕櫚油的需求激增,東南亞地區的種植園正加速尋找足夠的廉價勞動力。在美聯社對棕櫚油產業的深度調查中,馬來西亞與印尼兩國在該行業普遍存在的虐待勞工行為浮出水面,包括人口販賣、童工奴役,甚至對女工性虐待。
外來務工者為了得到在棕櫚園的工作機會往往需要先支付5000美元的「入門費」,因此他們工作前就已身背債務,還有些務工者的護照被黑心中介扣押,以防他們逃跑。
因無法在家鄉找到工作,2013年來到馬來西亞討生活的印尼人賈姆,通過一名中間人籤署合同,準備在一家棕櫚種植園工作3年。
為了家庭,他忍受著種植園裡惡劣的條件,只希望合同到期後能帶錢離開。但是,他被違約兩次,無法逃離。
賈姆透露,最初他和其他印尼人一起住在一個簡陋的金屬貨櫃裡,但在熱帶的高溫下悶熱難耐。後來,他的床變成了篝火旁的一張竹蓆,但毫無任何保護屏障,無法抵禦風雨以及叢林中致命的動物爬蟲。
「儘管有時我睡在萬千星辰下,但更多的夜晚則是完全黑暗的。刀一般尖刺的寒風像要把皮膚刺穿,尤其是在下雨的時候。」賈姆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螻蟻,現在的希望只有「回家」。
女性員工沒有報酬又被侵害
在日益增長的需求下,除了男性勞工被壓迫,一些女性也成為了種植園的「臨時」勞工。但事實是,她們每天工作,工資卻得不到保證。
這些婦女每天陷在齊腰深的化學品汙染水中,不停搬運著沉重貨物。部分人受僱於分包商,不僅沒有福利,還經常無償工作,幫助自己的丈夫完成那些遙不可及的無情配額。
據美聯社報導,在種植園中,不少女性工人都來自一個家庭,有些人還未成年就開始跟隨父母一起工作,她們自小收集鬆散的果核、用砍刀清理樹上的灌木,但從未學會閱讀與書寫。
還有一些婦女在十幾歲的時候便輟學,來到種植園工作。現年27歲的英德拉表示,她一直夢想著離開這裡,但在沒有高等教育以及其他技能的情況下,很難重新建立另一種新生活。
她家從曾祖母開始,世世代代的婦女都在同一個種植園工作。像其他的底層勞工一樣,她們無法放棄種植園公司提供的簡易住房,儘管這些房子都是沒有自來水的破舊棚屋。
「我覺得這已經是正常情況了。」英德拉說自己已習慣從出生到現在,都在種植園的境遇。而這對棕櫚油產業來說,保證了代際循環的持續,維持了廉價、內置的勞動力。
(圖說:背著農藥噴霧器、用黃色糊狀物充當防曬霜的女工)
除了無法離開種植園,這些承受著生活之苦的女性員工,在種植園男性監管者的壓迫下,還要忍受無處聲討的性騷擾及性虐待。
一位16歲的女孩自稱被她年長的老闆強姦,6歲便在種植園幫家人維持生計的她在2017年遭到了襲擊。那天是在種植園的一個偏遠地區,事後,年長的老闆將斧頭抵在女孩脖子上。
「他揚言要殺死我,」這位女孩輕聲說。「他揚言要殺死我的整個家庭。」
在被強迫數次後,女孩生下了一名嬰兒。她的家庭曾向警方報告,但由於缺乏證據,申訴被撤銷了。
據當地法律援助機構的負責人稱,大多數受害者已不願向當局舉報,或者通過所謂的「和平解決方案」私下解決糾紛,這樣一來,受害人的家人所負債務或許也能得到償還。有時,這些家人往往也會在女性懷孕後強迫她們與強姦犯結婚,以減輕整個家庭的恥辱感。
馬來西亞當局表示,尚未收到有關女工待遇的投訴,因此政府暫時對這種現象不予置評。
但那些熟悉種植園複雜性的人表示,性虐待這一問題從未引起過太多關注。「種植園裡隱蔽的位置使它們成為理想的犯罪現場。因此被侵害的女工們通常對此無能為力。」
疫情下的人力短缺雪上加霜
棕櫚油是馬來西亞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但隨著行業發展,本地人越來越不願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因此棕櫚油業變得相當依賴來自印尼、孟加拉和印度的外籍勞工。
然而在今年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由於馬來西亞疫情仍未完全受控,政府繼續實施入境管制,導致種植業面對勞工短缺的問題。
馬來西亞棕櫚油理事會首席執行員納吉瓦哈表示,一直以來,外籍勞工也經常「有來有去」,但就今年的情況來看,即便入境管制取消後,短期內也不會有新的勞工前來,但與此同時,要離開的人可能更多了。
在此前經濟良好的時期,這些種植園公司的運營者會通過提高工資來吸引勞工。但在今年,這一方案並不適用,新冠疫情衝擊了全球經濟,棕櫚油產業也面臨價格波動。
對於那些離開的人來說,早日脫離或許能重新開啟人生,但留下的人將遭遇更嚴重的壓迫。
這些與世隔絕的工人們,每天都要背著重達13公斤的化學品運輸罐。不少勞工在經歷了數年的工作後,身體已支撐不住。
一位女性勞工稱,工作用的化學試劑損壞了她們的皮膚,不少人的眼睛開始模糊,有些人甚至完全看不見了。頭暈、呼吸困難是常態,有毒試劑濺到身上後,慢慢滲入到皮膚。
即便環境如此惡劣,她們也無法戴上口罩,因為「買不起」。種植園的老闆們更不會為她們提供醫療服務。
在種植園的勞工們說,他們被迫每天加班,即使是生病也不能停止工作。有外籍勞工祈求負責人歸還護照以便回家,但被告知必須要支付700多美元才能離開。
「我們為棕櫚油付出了汗水和血液。」這些「被迫工作」的種植園勞工,在看到一些含有棕櫚油成分的物品時,眼裡掩蓋不住的是憤怒與仇視。
沒有錢、沒有休息,讓棕櫚油業的工人們對生活失去期待。「我們得一直工作到死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