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裡的血與淚:行業黑幕層層侵害卻讓人無處聲討

2020-12-25 騰訊網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

棕櫚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無論是在餐飲業、美妝業、還是工業,棕櫚油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目前,東南亞棕櫚油的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85%,但這個數字的背後卻是由無數底層勞工的血淚拼寫而出。需求越擴大,壓迫與剝削就愈明顯。

(圖說:種植園中的棕櫚油果實 圖源/ AP)

行業中的黑幕與身心摧殘

「幾乎每個種植園都有勞工問題。」

由於全球對棕櫚油的需求激增,東南亞地區的種植園正加速尋找足夠的廉價勞動力。在美聯社對棕櫚油產業的深度調查中,馬來西亞與印尼兩國在該行業普遍存在的虐待勞工行為浮出水面,包括人口販賣、童工奴役,甚至對女工性虐待。

外來務工者為了得到在棕櫚園的工作機會往往需要先支付5000美元的「入門費」,因此他們工作前就已身背債務,還有些務工者的護照被黑心中介扣押,以防他們逃跑。

因無法在家鄉找到工作,2013年來到馬來西亞討生活的印尼人賈姆,通過一名中間人籤署合同,準備在一家棕櫚種植園工作3年。

為了家庭,他忍受著種植園裡惡劣的條件,只希望合同到期後能帶錢離開。但是,他被違約兩次,無法逃離。

賈姆透露,最初他和其他印尼人一起住在一個簡陋的金屬貨櫃裡,但在熱帶的高溫下悶熱難耐。後來,他的床變成了篝火旁的一張竹蓆,但毫無任何保護屏障,無法抵禦風雨以及叢林中致命的動物爬蟲。

「儘管有時我睡在萬千星辰下,但更多的夜晚則是完全黑暗的。刀一般尖刺的寒風像要把皮膚刺穿,尤其是在下雨的時候。」賈姆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螻蟻,現在的希望只有「回家」。

女性員工沒有報酬又被侵害

在日益增長的需求下,除了男性勞工被壓迫,一些女性也成為了種植園的「臨時」勞工。但事實是,她們每天工作,工資卻得不到保證。

這些婦女每天陷在齊腰深的化學品汙染水中,不停搬運著沉重貨物。部分人受僱於分包商,不僅沒有福利,還經常無償工作,幫助自己的丈夫完成那些遙不可及的無情配額。

據美聯社報導,在種植園中,不少女性工人都來自一個家庭,有些人還未成年就開始跟隨父母一起工作,她們自小收集鬆散的果核、用砍刀清理樹上的灌木,但從未學會閱讀與書寫。

還有一些婦女在十幾歲的時候便輟學,來到種植園工作。現年27歲的英德拉表示,她一直夢想著離開這裡,但在沒有高等教育以及其他技能的情況下,很難重新建立另一種新生活。

她家從曾祖母開始,世世代代的婦女都在同一個種植園工作。像其他的底層勞工一樣,她們無法放棄種植園公司提供的簡易住房,儘管這些房子都是沒有自來水的破舊棚屋。

「我覺得這已經是正常情況了。」英德拉說自己已習慣從出生到現在,都在種植園的境遇。而這對棕櫚油產業來說,保證了代際循環的持續,維持了廉價、內置的勞動力。

(圖說:背著農藥噴霧器、用黃色糊狀物充當防曬霜的女工)

除了無法離開種植園,這些承受著生活之苦的女性員工,在種植園男性監管者的壓迫下,還要忍受無處聲討的性騷擾及性虐待。

一位16歲的女孩自稱被她年長的老闆強姦,6歲便在種植園幫家人維持生計的她在2017年遭到了襲擊。那天是在種植園的一個偏遠地區,事後,年長的老闆將斧頭抵在女孩脖子上。

「他揚言要殺死我,」這位女孩輕聲說。「他揚言要殺死我的整個家庭。」

在被強迫數次後,女孩生下了一名嬰兒。她的家庭曾向警方報告,但由於缺乏證據,申訴被撤銷了。

據當地法律援助機構的負責人稱,大多數受害者已不願向當局舉報,或者通過所謂的「和平解決方案」私下解決糾紛,這樣一來,受害人的家人所負債務或許也能得到償還。有時,這些家人往往也會在女性懷孕後強迫她們與強姦犯結婚,以減輕整個家庭的恥辱感。

馬來西亞當局表示,尚未收到有關女工待遇的投訴,因此政府暫時對這種現象不予置評。

但那些熟悉種植園複雜性的人表示,性虐待這一問題從未引起過太多關注。「種植園裡隱蔽的位置使它們成為理想的犯罪現場。因此被侵害的女工們通常對此無能為力。」

疫情下的人力短缺雪上加霜

棕櫚油是馬來西亞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但隨著行業發展,本地人越來越不願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因此棕櫚油業變得相當依賴來自印尼、孟加拉和印度的外籍勞工。

然而在今年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由於馬來西亞疫情仍未完全受控,政府繼續實施入境管制,導致種植業面對勞工短缺的問題。

馬來西亞棕櫚油理事會首席執行員納吉瓦哈表示,一直以來,外籍勞工也經常「有來有去」,但就今年的情況來看,即便入境管制取消後,短期內也不會有新的勞工前來,但與此同時,要離開的人可能更多了。

在此前經濟良好的時期,這些種植園公司的運營者會通過提高工資來吸引勞工。但在今年,這一方案並不適用,新冠疫情衝擊了全球經濟,棕櫚油產業也面臨價格波動。

對於那些離開的人來說,早日脫離或許能重新開啟人生,但留下的人將遭遇更嚴重的壓迫。

這些與世隔絕的工人們,每天都要背著重達13公斤的化學品運輸罐。不少勞工在經歷了數年的工作後,身體已支撐不住。

一位女性勞工稱,工作用的化學試劑損壞了她們的皮膚,不少人的眼睛開始模糊,有些人甚至完全看不見了。頭暈、呼吸困難是常態,有毒試劑濺到身上後,慢慢滲入到皮膚。

即便環境如此惡劣,她們也無法戴上口罩,因為「買不起」。種植園的老闆們更不會為她們提供醫療服務。

在種植園的勞工們說,他們被迫每天加班,即使是生病也不能停止工作。有外籍勞工祈求負責人歸還護照以便回家,但被告知必須要支付700多美元才能離開。

「我們為棕櫚油付出了汗水和血液。」這些「被迫工作」的種植園勞工,在看到一些含有棕櫚油成分的物品時,眼裡掩蓋不住的是憤怒與仇視。

沒有錢、沒有休息,讓棕櫚油業的工人們對生活失去期待。「我們得一直工作到死為止。」

相關焦點

  • 冀一方便麵廠廠長曝生產黑幕
    N新民周刊  本報訊 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東方食品城內一方便麵廠賈廠長(化名)近日向記者揭露了方便麵行業的黑幕。  方便麵也有「回鍋面」  據賈廠長稱,隆堯縣東方食品城是方便麵知名品牌「華龍」和「三太子」的基地,1994年,華龍方便麵在此建廠投產,此後,當地一些人打起「華龍」的主意,他們低價購進二手的方便麵生產線,然後花重金聘請華龍方便麵廠的技術人員。  賈廠長將記者帶到了麵粉倉庫,他說,小廠用的麵粉要麼是最次等的,要麼甚至是來路不明的。
  • 「抽了血倒掉」的假體檢騙了多少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有些同行會通過護士假冒醫生,也有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檢測),把血倒掉直接給結果」。日前,體檢機構「愛康國賓」董事長張黎剛的爆料,引發了民眾對「假體檢」的聲討。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 豆油帶動棕櫚油價格大幅上漲 油脂化工行業供需拐點已現
    棕櫚油價格大幅反彈,價格底部拐點已現:上周棕櫚油現貨價格上漲5%至4600元/噸,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上漲9%至4800元/噸,棕櫚仁油價格上漲8%至5650元/噸。棕櫚油和豆油是全球前兩大植物油,二者價格相關性極高,並具有相互替代性。
  • 棕櫚油的供給與需求
    食用棕櫚油和棕櫚油工業用途的擴展推動了棕櫚油產量的迅猛提升,相對其他油類產品低廉的價格、世界及部分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掀起了一個又一個棕櫚油用量的高峰,從而推動了東南亞棕櫚種植業的蓬勃發展。自1995年以來,世界棕櫚油產量大幅增長,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有望超過豆油產量。
  • 棕櫚油概況
    此外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棕櫚油還可以經過進一步的分餾、處理,形成棕櫚油酸(PFAD)、棕櫚液油(簡稱OLEAN)、棕櫚硬脂(簡稱STEARINE或ST)。油棕果實裡含有較多的解脂酶,所以對收穫的果實必須及時進行加工或殺酵處理,棕櫚毛油容易自行水解而生成較多的游離脂肪酸,酸值增長很快,因此要及時精煉或分提。
  • 餅乾、糕點、零食裡的棕櫚油,是看不見的心血管殺手?
    棕櫚油,是從棕櫚科植物油棕樹的果實中榨取的油,由於成本較低,是目前地球上生產、使用最多的植物油。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攝入一定量的棕櫚油,我國也每年都會進口大量的棕櫚油用於食品加工產業。 由於棕櫚油在生活中幾乎無孔不入,它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
  • 為何我們用的棕櫚油越來越多?
    沒有哪一種油,會像棕櫚油這樣,幾乎無處不在卻很少被談論;即便被提及,也充滿爭議性。棕櫚油實在是太隱形了,儘管在中國人食用植物油消費中的佔比高達15%,但人們通常不知道自己在消費棕櫚油。在超市貨架上看不見桶裝的棕櫚油,只是作為「調和油」中的一種成分,出現在配料表上;方便麵、膨化食品、糖果、餅乾、冰淇凌雖然都普遍使用棕櫚油,但在包裝上卻常常被寫作「植物油」。這種種因素,都讓大多數消費者對棕櫚油一無所知;與此同時,我們用的棕櫚油卻越來越多。
  • 馬來西亞棕櫚油利空消息打壓棕櫚油價格
    二、印度限制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口由於印度和馬來西亞政府之間出現爭端,使得印度進行一系列舉措抵制馬亞西亞棕櫚油的進口。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中精煉棕櫚油佔到了70%以上,1月8日印度政府發布通告,禁止精煉棕櫚油的進口。此後,印度政府還私下警告棕櫚油進口商不要從馬亞西亞進行毛棕櫚油的採購。
  • 無償獻血背後的「黑幕」,震碎我的三觀……
    而且你們為了賺錢會把血分離成不同成分?優先用血的特權也是忽悠人的?獻血時抽的血就是從這20%裡「提取」的「黑幕」3獻的血會被分離成不同成分?乍一聽 這背後能沒「貓膩」?當然 並不是你想的「黑幕」不同的患者需要的是血液裡的不同成分比如地中海貧血的患者只需要紅細胞燒傷患者只需要血漿缺啥輸啥就夠了
  • 被徹底改變的林中生活:棕櫚油和東南亞土著居民
    圖片來源 © Ulet Ifansasti / Greenpeace棕櫚油產業始終充滿了爭議。它是東南亞的驕傲,在當地創造了可觀的就業機會,並為國民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棕櫚油被譽為是一種可持續的、用途廣泛的油類。與其他低產油料作物相比,油棕因其高效的土地利用率而備受讚譽。然而,棕櫚油行業所引發的問題也比比皆是。
  • 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MPOC)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黃霍輝:後期棕櫚油...
    他表示,就供應情況看,過去10年裡全球棕櫚油產量以平均5.4%的增長率增加,這期間,增幅以印尼產量為主,年均增加7.7%,2019年全球棕櫚油產量更是達7650萬噸,增長2.4%。不過2020年,全球棕櫚油產量遭遇欠收問題。黃霍輝認為,2020年棕櫚油增產放緩已成事實,預計產量達7420萬噸,主要原因是印尼和馬來西亞兩國同時減產,兩國分別較去年降低4.5%與1.6%。
  • 食用油中添加了棕櫚油,還能購買嗎?真相在這
    編者按:說起棕櫚油,由於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很多小夥伴一定會聯想到「不健康」。那麼,真相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棕櫚油。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增強,食用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日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棕櫚油中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基本為1:1,其中亞油酸作為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具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功效。飽和脂肪酸是含有飽和鍵的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會導致血膽固醇、三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除飽和脂肪酸以外的脂肪酸就是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調節血脂、清理血栓、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 風水師:買點棕櫚油吧
    許多亞洲國家都有過農曆年的傳統,這位大師說,「木」以及與「木」有關的行業,如棕櫚油及橡膠等,將在下周開始的農曆豬年裡有較好的運程。 風水說棕櫚油價格在豬年會有良好走勢 雖然風水通常被嗤之為偽科學,但據智通財經APP了解,在亞洲,向風水大師諮詢投資建議的公司並不罕見。事實上,裡昂證券(CLSA)根據中國這套據說能預測「運勢」的傳統理論,發布了一份股市的年度風水預測報告。
  • 棕櫚油:油炸文化的興起
    儘管如此,印度還是很少見到胖子,他們還處於需要進補的經濟發展階段,多數人吃的肉、糖、油的數量還是少,而不像美國好像隨處都可以看到胖子,人們吃多了肉、穀物,再吃過多的油炸食品、甜食就特別容易發胖。  麥當勞和肯德基這類快餐在全球的流行容易讓人誤會,以為油炸食品很久以前就在全球範圍內如此普遍。實際上,油炸食品在19世紀之前並不是大眾能常常吃的。
  • 食用油中添加了棕櫚油會影響人體健康嗎?
    摘要:說起棕櫚油,由於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很多小夥伴一定會聯想到「不健康」。那麼,真相是怎樣的呢?   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增強,食用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日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 深度解密:奶粉配方裡有棕櫚油,還可以給寶寶吃嗎?
    在眾多科普奶粉配方的文章或者視頻中,棕櫚油經常被提及,更讓媽媽們恐慌的是,眾多科普都不建議選擇含有棕櫚油的奶粉,原因是棕櫚油會導致寶寶便秘。奶粉裡的棕櫚油真的這麼可怕麼?那還能不能給寶寶吃含有棕櫚油的奶粉呢?
  • 你家吃過棕櫚油嗎?
    我們平時在家裡做飯的時候,基本都會用到的一種材料就是食用油了,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橄欖油、棕櫚油、大豆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胡麻油)、等等。我們平時在電視介紹裡聽到、看到較多的,應該是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往往會忽略掉其他的食用油品種,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食用油大家族裡的棕櫚油吧!
  • 在陰暗的角落裡,隱藏著骯髒的兒童交易黑幕
    可是在一些人眼中,兒童卻是玩物,這些人躲藏在陰暗的角落裡,用欲望操縱著這些無知又無辜的生命。在我們所不知道的陰暗角落裡,一個個骯髒的兒童交易黑幕正在被一點點揭開。01在一個兒童色情聊天群裡可以看到這樣的信息:和小孩裸聊只需要20元,給30什麼都可以做!
  • 馬來西亞棕櫚油日評:棕櫚油大幅上漲,創下9年多新高
    周三,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大幅上漲,創下9年多來的新高。  截至收盤,棕櫚油期貨上漲37令吉到151令吉不等,其中基準3月毛棕櫚油期約上漲124令吉,報收3536令吉/噸。  當天基準期約的交易區間在3394令吉到3544令吉。
  • 馬來西亞棕櫚油日評:外圍市場走高,棕櫚油收漲
    周四,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市場上漲,追隨中國大商所植物油市場以及亞洲電子盤交易中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油市場的漲勢。  截至收盤,棕櫚油期貨上漲1令吉到51令吉不等,其中基準3月毛棕櫚油期約上漲34令吉,報收3569令吉/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