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機中有一個功能叫「長時間曝光降噪」,很多人新手一看是降噪,就把這個功能開啟,以為這樣拍出來的照片畫質更好。但是事實是這樣嗎?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相機長時間曝光降噪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什麼是「長時間曝光」?
一般我們將快門速度大於或者等於1秒的曝光,稱為長時間曝光。而在大多數數位相機也將快門速度是否大於或者等於1秒,作為是否執行長時間曝光降噪的條件。
二、長時間曝光產生噪點的原因
相機是通過感光元件來記錄圖像信息的,所謂感光元件就是大家常說的「CMOS」。感光元件是要通電才能工作的,而通電就一定會產生熱量。
另外,感光元件在運行時也會受到自身溫度的影響,所以當感光元件的溫度升高時就會產生一些噪點,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熱噪」。
當我們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時,感光元件的工作時間會更長;感光元件的溫度也會升得更高,從而產生的噪點會非常明顯。
說直白點就是:長時間曝光之所以會產生噪點,是因為感光元件的溫度升高了。
長時間曝光時產生的熱噪:
知道了什麼是長時間曝光,知道了長時間曝光為什麼產生噪點,那麼接下來就要知道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三、長時間曝光降噪
長時間曝光降噪的原理是這樣的:當曝光時間較長時,相機會對長時間曝光時產生的噪點進行降噪處理。這個降噪的原理是:在拍攝完成後,相機會拍攝一張全黑的照片,然後根據全黑圖像的熱噪計算出原文件的降噪信息。
舉個例子:你拍攝一張曝光時間為10秒的長曝照片,當你拍完後相機會再拍一張曝光時間為10秒的照片,只是後面拍的這張照片是純黑的,是用來降噪的。
這就意味著你打開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你曝光多久它就要降噪多久。你進行10秒的長曝拍攝,它降10秒的噪;你進行30秒的長曝拍攝,它降30秒的噪。
四、儘量不要打開「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
前面說了你打開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你曝光多久,它就要降噪多久,這會影響拍攝的連續性。如果你是拍攝星軌、流雲這類不能間斷的題材,哪有時間讓你去降噪10秒、30秒等等。如果你等著相機降噪10秒、30秒等等,大好的拍攝時機會丟失。
另外,打開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會影響到拍攝效率,甚至讓你錯過某些題材。比如:在拍攝星軌時,我們需要使用多張長曝照片進行後期合成。如果你拍了一張,然後中間隔了10秒或者30秒再進行拍攝,那麼時間間隔太長,後期就會接不上。
如果你對照片連續拍攝沒有要求並且可以長時間等待,那麼你可以打開「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
總結: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長時間曝光降噪的知識,如果你什麼建議或者補充,歡迎在文末留言,大家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