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的3個小動作,可能暗藏健康問題,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2020-09-25 李中瑩

人生中有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睡覺中度過的,孩子也不例外。

良好的睡眠能夠對孩子的身體、心理髮育都很有益,相反,如果睡眠狀態不好則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給各位初為人父人母的年輕家長們總結了一些孩子睡眠不好的表現,如果孩子在睡眠中如果有以下這些小動作,家長就要注意了。

01

頻繁地翻身

孩子小的時候,哄娃睡覺是最痛苦的事情了,不管你怎麼逗他,他經常瞪著兩個大眼睛看著你。

等孩子長大一點之後,娃不怎麼需要你哄他睡了,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來回地翻滾。

一些家長以為孩子睡覺「不老實」是因為調皮,事實上,寶貝睡覺頻繁翻身暗藏了一些健康問題。

  • 精神亢奮

孩子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如果睡前玩得太開心,或者是一天的運動量很大疲勞過度,孩子的神經都會出現亢奮的情況,這種亢奮的表現方式通常為:踢被子,來回翻滾等。

建議:孩子睡前儘量避免劇烈的運動,儘量給孩子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平復下激動的心情,從亢奮的狀態中調整出來再入睡。

  • 消化不良

有一些家長喜歡在孩子睡前餵一些水果助眠,或者孩子剛吃完飯沒多久就讓孩子睡覺。

這樣剛剛進食過的胃沒有得到完全的消化,孩子的胃一旦不舒服就會出現在床上翻滾的現象。

建議:孩子的胃很脆弱,不要在孩子睡前餵太多的食物。儘量在吃完飯一小時後,胃裡的食物得到一定的消化後,再讓孩子睡覺。

  • 睡眠環境差

炎熱的天氣,嘈雜的聲音,不適的床品,都可能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當孩子感到不舒服的時候,身體就會本能的翻滾來作為一種反抗。

建議:現在天氣轉涼,空調少用一些,被子不宜過厚。家長在孩子睡著後,儘量不要大聲說話,玩手機最好戴耳機,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

02

夜裡突然醒來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夜裡睡得好好的突然醒來,有時候還哭哭啼啼的。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一是孩子做了噩夢,二是孩子出現了夜驚。

  • 噩夢

噩夢和夜驚是有區別的,噩夢是因為孩子夢到了一些令人恐懼的事物,這是正常的。

當孩子做了噩夢時,記得及時叫醒孩子,然後安撫即可。

  • 夜驚

夜驚是一個神秘的、令父母很苦惱的行為。夜驚的表現通常是:孩子入睡後突然醒來,眼睛瞪得很圓,可能指著某個物體大喊大叫,讓人覺得很「詭異」。

當孩子出現了夜驚的情況,家長最好及時地抱住孩子,然後進行安撫,把屋裡的光線調暗,說話的聲音降低。

這樣過10分鐘左右,孩子就會繼續進入睡眠狀態了,而且次日早晨孩子不會記得夜裡發生的事情。

從某本育兒百科中為大家找到了噩夢和夜驚的區別,供大家參考。

如果孩子頻繁的出現夜驚的情況,家長們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找醫生來孩子進行疏導。

03

踢被子

孩子睡覺踢被子,這個習慣可以說是「延續」了很多年。

我小的時候就喜歡踢被子,等後來有了孩子之後,發現孩子也有這個不好的習慣。

我相信,不只是我孩子,很多孩子在睡覺的時候都有踢被子這個臭毛病。

孩子踢被子主要有兩個原因:

  • 溫度不適

如果睡覺時的溫度太高,不只是孩子,連大人也會下意識的踢被子。

當孩子開始踢被子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地給孩子蓋上,避免感冒。

為了不讓孩子踢被子,家長要根據天氣來選擇被子的薄厚,不要為了怕娃著涼就蓋著厚被子,這樣誰都會受不了呀~

  • 寄生蟲

如果孩子的體內有寄生蟲,那就讓使孩子營養不足,這樣就會出現貧血、易驚的狀況,所以睡覺自然也就睡不踏實,踢被子也是意料之中。

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家長要儘快的帶孩子去醫院,及時地把寄生蟲給消滅!

最後

能否睡一個好覺,決定了孩子一整天甚至是一段時間的精神狀態。

高質量的睡眠,對孩子的發育和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各位家長們,對於孩子睡眠上的任何問題,都不可以忽略哦~

「關注」我,讓你更懂育兒之道!

相關焦點

  • 孩子睡覺的3個小動作,竟然暗藏健康問題,家長們千萬別忽視
    晨媽幫各位家長們總結了一些孩子睡眠不好的表現,如果孩子在睡眠中如果有以下這些小動作,家長就要注意了。頻繁地翻身孩子小的時候,哄娃睡覺是最痛苦的事情了,不管你怎麼逗他,他經常瞪著兩個大眼睛看著你。等孩子長大一點之後,娃不怎麼需要你哄他睡了,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來回地翻滾。
  • 「星醫百」孩子睡覺的3個動作,暗藏健康問題,家長們千萬別忽視
    小編幫各位家長們總結了一些孩子睡眠不好的表現,如果孩子在睡眠中如果有以下這些小動作,家長就要注意了。等孩子長大一點之後,娃不怎麼需要你哄他睡了,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來回地翻滾。一些家長以為孩子睡覺「不老實」是因為調皮,事實上,寶貝睡覺頻繁翻身暗藏了一些健康問題。
  • 寶寶睡覺時出現3個小動作,可能是身體在「求救」,家長別大意
    尤其是在寶寶睡覺的時候,經常會做一些無意識的小動作,很容易就會被父母忽略,但是很多小動作都是寶寶的暗示父母,自己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媽媽要引起重視。,一定要予以重視。寶寶在睡覺時,總是出現這3個問題,可能是身體的「求救信號」1.
  • 孩子做出一些「小動作」,暗示健康可能出現問題,家長別置之不理
    文/麗麗育兒達人每一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家人們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在孩子的吃穿住行方面和教育問題上都很關注,尤其是孩子的健康,父母們都十分的操心。其實每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的過程中,身體可能會出現大大小小各種不適,這就讓父母很憂心了。
  • 睡覺出汗、打呼、磨牙,寶寶這些小動作暗藏訊息
    睡覺出汗、打呼、磨牙,寶寶這些小動作暗藏訊息 很多家長會注意到寶寶在晚上睡覺時,總會有些小動作,比如:磨牙、抓屁股、甚至發出些許呼聲。家長們可要留意這些「小動作」,不僅僅是寶寶睡覺好動,這些小動作其實也透露了寶寶身體的訊息。
  • 孩子睡覺有這3個小動作千萬要重視!越早看到越好
    孩子睡覺總有這些「不老實」的小舉動,喜歡翻來覆去、蹬被子、易出汗、打呼嚕......很多媽媽以為這是正常現象,並沒有足夠重視。 其實,孩子的睡姿和一些小動作暗藏了他們身體的健康信號,下面大家就隨晨媽一起來看看,孩子的睡姿裡面究竟藏著什麼樣的身體秘密吧。
  • 孩子睡覺有個動作要警惕,可能暗藏「大問題」,別疏忽耽誤了娃
    但如果孩子長時間處於呆滯狀態或者對大人的舉動沒有反應,喜歡緊緊握著雙拳不停地顫抖。那麼家裡的大人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腦部出現了問題。這些情況都需要父母們注意觀察,及時送醫治療。正常情況下,孩子越大睡眠時間其實越短。一歲的孩子,只需要白天睡2個小時,晚上睡12個小時就可以了。但如果孩子隨著年紀的增加,睡覺的時間卻依然不減,而且還沒有精神的話,那麼這時候的家長就需要當心了,可能是寶寶的睡眠出現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寶寶智力發育,所以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
  • 娃睡覺出現這個動作要警惕,可能暗藏「大問題」,別因疏忽誤了娃
    雖然在孩子生病時,家長總是能夠及時的帶孩子去醫院,但是剛出生的嬰幼兒還沒有完整的語言發育系統,所以就算是生病,家長也很難直接發現孩子的問題。但是家長如果足夠細心的話,還是可以通過孩子的一些「小動作」來判斷孩子的身體狀況的。
  • 孩子出現的一些「小動作」,暗示健康可能出現了問題,別置之不理
    文丨飯飯媽孩子的健康一直都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話題,從孩子出生到成年以後,他們的身體可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不適,而這時候最操心的就是父母了。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並不清楚怎麼才能讓寶寶更健康的成長,而且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個不注意,就會讓孩子的身體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
  • 孩子睡覺有個動作要警惕,可能暗藏「大問題」,別因疏忽耽誤了娃
    但如果孩子長時間處於呆滯狀態或者對大人的舉動沒有反應,喜歡緊緊握著雙拳不停地顫抖。那麼家裡的大人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腦部出現了問題。這些情況都需要父母們注意觀察,及時送醫治療。正常情況下,孩子越大睡眠時間其實越短。一歲的孩子,只需要白天睡2個小時,晚上睡12個小時就可以了。但如果孩子隨著年紀的增加,睡覺的時間卻依然不減,而且還沒有精神的話,那麼這時候的家長就需要當心了,可能是寶寶的睡眠出現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寶寶智力發育,所以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
  • 孩子總是小動作不斷?家長要重視,這可能是孩子「觸覺失調」了!
    很難安安靜靜的幾遍家長老師再怎麼要求明明安靜、坐好,明明也依舊還是原來的樣子,沒有任何改變。很多家長都認為可能孩子是太過調皮,或者是有「多動症」,再就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不能專心造成的,但實際上都不是。孩子小動作多,可能是「觸覺」失調,家長們是否有所發現?
  • 孩子睡覺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要注意,暗示可能生病了
    孩子睡覺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要注意,暗示可能生病了相信有孩子的家長們都會知道,孩子睡覺的一些表現有可能會暗示孩子生病了,那麼出現什麼樣的 情況才是暗示呢,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孩子睡覺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要注意,暗示可能生病了第一個:孩子睡覺時,膚色過於紅潤當孩子睡覺時候的膚色過於紅潤
  • 寶寶的這三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容易影響脊椎的發育,家長們要注意
    因為孩子骨骼中有機質比較多,而無機質比較少,所以孩子的骨骼表現得就是彈性大而脆性小,一般對於孩子的形體要規範。小時候老師在講課的時候還要提醒孩子背挺直,手要背在身後,這樣能夠讓孩子的背挺直一些。但是因為孩子不光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家長可能做不到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孩子,所以孩子會有一些小動作。這些小動作看起來沒有什麼傷害,但是時間長了也是會影響孩子的脊椎發育,家長們要注意。低頭玩手機看電腦。
  • 這四個「逗娃」小動作,看似好玩卻暗藏危險,家長可要注意分寸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年紀還小的孩子,正是最可愛的時候,這時逗弄他們,可以說是家長的最大愛好了。但是有一些逗娃的小動作看似常見又好玩,其實也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家長們都注意到了嗎?
  • 寶寶睡覺時,出現以下3個小動作是在向媽媽「求救」,寶媽要重視
    寶寶睡覺時,出現以下3個小動作是在向媽媽「求救」,寶媽要重視寶媽在帶寶寶的時候,寶媽們最盼望的是寶寶能夠睡覺,這樣寶媽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出現以下問題,可能就是在像寶媽求助,寶媽們一定要重視,不能太大意。第一個是寶寶滿頭大汗,如果寶寶睡覺時總是出汗,那麼寶媽應該注意加強對嬰兒的照顧。
  • 寶寶睡覺有這3個小動作,說明不舒服,寶媽們別大意
    若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出現這3個小動作,寶媽們要警惕,寶寶可能是不舒服了。1、頻繁翻身有句話叫輾轉難眠,寶寶睡覺時若出現翻來覆去頻繁翻身,寶媽們別不當回事,更不要盲目指責寶寶不乖乖睡覺,可能是寶寶的身體不舒服了。
  • 寶寶睡覺「小動作」暗示發育情況,三個反應不適,兩個表明智商高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對於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寶寶而言,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只能通過肢體動作向父母傳達「信號」,可是多數粗心的家長不注重細節,毀掉寶寶好多乖巧,由於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多半處在睡眠狀態,為此,家長一定要緊盯寶寶睡覺時的「小動作」。
  • 有一種「行為退化」叫孩子咬指甲,家長別不重視,暗藏心理問題
    文/好奇的萌娃控3歲之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喜歡「啃咬」是非常正常的,他們啃被角,咬玩具、吸吮手指,甚至是腳趾也要嘗一嘗,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孩子好像在用口腔來感知這個新鮮的世界。而到了孩子換牙時期,牙床疼癢,也會通過啃咬來緩解,這也正常,但如果孩子過了3歲,還是經常吸吮手指,甚至開始咬指甲,長大一點開始咬鉛筆,這說明孩子口欲期停滯,也可以說是一種行為退化,不能抑制住啃咬的欲望。很多家長會想孩子咬指甲、咬手、咬鉛筆的毛病會哪些影響?
  • 寶寶這3種睡姿看著可愛 卻暗藏危機?家長一定注意別後悔
    前幾天,閨蜜又給我發了幾張寶寶睡覺的姿勢,問我寶寶這些睡覺姿勢有沒有危險。 聽到這個問題之後,我就蒙了,睡覺能有什麼風險,後來才知道,閨蜜在網上看到了一則寶寶睡覺窒息的新聞,擔心自家寶寶睡覺姿勢有危險,所以才來問我的。
  • 寶寶睡覺時的小動作,你都注意到了嗎?這些情況無須擔心
    當家庭孕育出來新生命的時候,都難免感到緊張,總是擔心某些育兒誤區會影響孩子成長。不只寶媽寶爸們發現了沒有,寶寶睡覺的時候會有奇怪的現象,一會抽搐、一會打鼾,很像是健康出現了問題。其實不然,家長不用過分擔心,很多家長看起來很奇怪的現象,對嬰幼兒來說再正常不過了!例如以下寶媽們總結出來的,寶寶睡覺時的「小毛病」,家長不如早點了解清楚,別再誤解寶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