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小動作」暗示發育情況,三個反應不適,兩個表明智商高

2020-12-23 母嬰參考

寶寶睡覺時的各種「小動作」是反應身體發育情況的最佳判斷方式。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對於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寶寶而言,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只能通過肢體動作向父母傳達「信號」,可是多數粗心的家長不注重細節,毀掉寶寶好多乖巧,由於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多半處在睡眠狀態,為此,家長一定要緊盯寶寶睡覺時的「小動作」。

寶寶睡著後3個小動作,暗示身體不適

1、打呼嚕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睡眠狀態分為兩種情況,分別是深睡眠狀態、淺睡眠狀態。

深睡眠狀態下的寶寶,面部肌肉放鬆,眼睛閉合著,全身除了偶爾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其他的活動,呼吸非常均勻。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而淺睡眠的寶寶常伴有肢體動作,眼睛依舊閉合著,偶爾短暫睜開一下,呼吸不規則,手臂、腿和整個身體偶爾有些活動,臉上會時不時出現怪相、微笑和皺眉,嘴巴時而出現吸吮動作或咀嚼運動。

通常我們認為打呼嚕是睡得香的表現,其實,它暗藏著「危險」,打呼嚕在醫學上稱為呼吸暫停症候群,主要是由呼吸不暢引起的,打呼嚕頻率越高,呼吸暫停風險越強,窒息概率越大,這很可能威脅到寶寶的生命。

當寶媽發現孩子有打呼嚕的情況,必須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儘早揪出病因,儘快做治療, 由於寶寶呼吸系統較為嬌嫩,打呼嚕很可能是感冒的前兆,或者是發炎引起的扁桃體肥大、鼻炎而致的呼吸不暢。

2、撓腮抓耳

對於嬰幼兒而言,不會用語言精準表達自身的不適,只能通過肢體動作向家長示意,如果寶媽發現寶寶在睡著後很不安分,時不時「哼唧」哭鬧,並伴有搔耳朵、撓腮、搖頭的動作,特別是在感冒過後的一段時間內發生,寶寶可能是患有外耳炎或中耳炎。

由於幼兒耳道與成人略有差異,特別是耳朵和咽部之間的咽鼓管,短、扁、平、寬,幾乎和他們的鼻咽部位呈水平狀,當嬰兒感冒時,聚集在鼻咽部的病毒很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預防感冒是預防中耳炎的基礎,如果寶寶患有中耳炎,千萬不可自行服消炎藥,否則未得到徹底治療,會留下隱患,由於嬰幼兒抵抗力低,中耳炎可能向附近器官擴展,引發顱內感染、聽力受損等嚴重後果,為此要早發現早治療。

3、捂肚「趴睡」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專屬睡姿,甚至是各種高難度的花樣睡姿,其中,給寶媽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趴式睡姿,看著萌態十足,其實,很可能是寶寶不舒服。

寶寶突然喜歡趴睡,並且時不時用手捂肚子,可能是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多半是因為食物消化不徹底,堵在腸胃處,也就是脾虛積食,為此,父母需要帶娃去醫院做檢查,是不是存在脾胃失調的情況。

寶寶睡覺時的不同表現,暗示著不同的意思,除了身體不適,如果存在如下兩個小動作,可能是大腦發育好。

寶寶睡覺時的兩個小動作,暗示聰明

1、踢腿、活動小腳

如果寶寶在睡著後時不時踢踢腿,或者活動下小腳,說明寶寶的大腦神經皮層神經敏感度高,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力在變強,能及時對外界的刺激及時作出反應,而且肢體運動需要大腦發出一系列指令,這也是在為以後的站立、行走做準備,這說明寶寶大腦發育好,將來很聰明。

2、睡夢中微笑

微笑是身體舒適的一種情緒表達法,如果寶寶在睡覺時伴有甜甜的微笑,可能暗示大腦發育好,因為寶寶的大腦和身體在睡眠狀態時達到高峰,微笑可能是寶寶的腦細胞在高速運轉,面部表情受到大腦支配,是接收到大腦命令後做出的表現。

都說「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美國一項研究指出,聰明的孩子一般發出笑聲的時間要遠比普通孩子早,微笑不僅是面部神經的收縮與牽拉,還具有刺激大腦相應區域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孩子睡覺時有這3種反應,暗示寶寶大腦發育快,長大後更聰慧
    倫敦大學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倫敦大學的教授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他們對10000名孩子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孩子在10點後不能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經過智商測試之後,這類孩子的智商明顯偏低。
  • 孩子睡覺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智商高,家長別犯糊塗
    李玫瑾曾表示過: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雙商很高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在驗證中選取了1.1萬多名七歲兒童,調研了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在幼兒時期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並對他們進行了智商的測試。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在三到六歲之前睡覺的時間不規律,會導致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這就表明三到六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 李玫瑾建議:娃睡覺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建議:娃睡覺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父母要好好培養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孩子的健康時刻的牽絆著父母的心,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個聰明的頭腦,以後可以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會導致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這就表明三到六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 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
    曾經倫敦大學就針對一萬多個7歲左右孩子的作息規律和他們的智商做了一項研究。研究表明,有規律的睡眠會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充分的發育,那麼他們的智商也會比其他孩子的智商要高一些。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父母要好好培養
  • 嬰兒睡覺出現「驚跳反應」,暗示寶寶大腦發育成熟,寶媽不必擔心
    新手寶媽阿華最近發現了寶寶一個小動作,有時寶寶睡覺的時候,睡著睡著就會「哆嗦」一下。阿華連忙來看孩子是不是醒了,卻發現孩子睡得非常香。有時在夜裡還會被驚醒,阿華稍微安撫孩子幾下孩子就睡著了。到了寶寶五個月的時候,寶寶睡覺的時候會像一個小小的人體時鐘一樣,來迴轉圈,睡覺的時候頭朝西,醒來的時候頭就朝南了。
  • 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李玫瑾:說明大腦發育快,將來智商很高
    出生不久的孩子,睡覺時分泌的生長激素是促進身體成長、大腦發育的重要物質,所以睡眠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在2018年,在《睡眠健康》雜誌的一項關於睡眠時間的研究表示:人在睡眠充足時,認知能力會高於平均水平。睡眠不充足時,平均智商和語言智商都會相應的偏低。李玫瑾直言:孩子睡覺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 李玫瑾:寶寶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倫敦大學有過這樣一個研究,「睡眠和智力的關係」:晚上超過十點還沒有進入深度睡眠的孩子,在智商檢測的時候,分數往往會偏低。而我國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也說過:如果孩子睡覺睡不好的話,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身體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
  • 孩子睡覺時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好,將來容易成為學霸
    不少人可能要問了,睡眠真的和大腦的發育有一定關係嗎?科學研究表明,其實新生兒平均的睡眠18個小時左右,意味著剛出生的孩子特別喜歡睡覺。慢慢的孩子越來越大了,睡眠時間是逐漸減少的。等到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他一天的睡眠時間可以達到14小時。這意味著你們家的寶寶,一年當中有一半時間都是在睡覺中度過的。
  • 孩子在睡夢中有以下反應,暗示其大腦發育得不錯,雙商可能比較高
    ,但很少有家長知道孩子睡眠中的小動作,還可以暗示他的發育情況。,還不如讓孩子有足夠的睡眠,如果寶寶在睡夢中有這三種反應,說明他們的大腦發育得不錯,『雙商』不低。」1、睡覺時嘴角帶有微笑一些父母在看到孩子睡覺時露出微笑後,就以為孩子已經醒了於是去逗他們,其實這可能是寶寶的大腦在進行活動和發育,人的面部表情也是連接大腦的,可能大腦發育到某個地方帶動了他們的微笑。
  • 孩子睡覺後常做這4個舉動,暗示大腦「發育高」,更易成為小學神
    當一位女性有了寶寶之後,便會將所有的注意力,幾乎全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包括孩子的某一個動作和他的睡覺姿勢,母親都格外願意去留心觀察。甚至有時寶寶的一些「不起眼」的小動作,母親怎麼看都看不夠,越看越覺得可愛呢。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舉止,大腦發育快,智商高
    慢慢的越看越不對勁兒,後來直接到醫院詢問情況。醫生聽到張麗的描述後,微笑的回覆,「一看你就不經常帶娃吧?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不用擔心。孩子在睡覺的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行為說明是大腦正在發育,沒準孩子日後會更加聰明呢。」很多新手爸媽一開始帶娃都會發現孩子睡覺出現小動作的情況,擔心這樣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耽誤成長。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要說近幾年最火的育兒講座,莫過於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講座了。各大平臺有關李玫瑾教授的視頻播放量高達千萬,點讚也是百萬級別的。但不了解的家長可能要問了,李玫瑾何許人也?
  • 李玫瑾教授:寶寶睡覺時有這3個舉動,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更高
    新生兒睡眠20-22小時左右,即使長時間不睡覺,也有20小時。在此期間,由於大腦分泌生長激素,孩子的身體和大腦會在此期間迅速生長。那麼,可以說睡眠時間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李玫瑾教授還說,嬰兒睡覺時的這三個動作意味著大腦發育更快,智商更高。
  • 孩子睡夢中有4個「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快,未來很可能是個學霸
    而且還給小貝出招,讓小貝給孩子準備睡衣,這樣就不怕孩子睡覺不老實了。當小貝看見這條回復的時候,連忙感謝這位寶媽,也終於放心下來,原來自己家的寶寶這麼聰明,小貝也非常高興自己能得知這樣的消息,也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睡覺的時候。會不老實了,其實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小動作,都是在「暗示」寶寶的智商高。
  • 育兒專家:寶寶睡覺時若有這3個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不低
    在嬰幼兒時期,寶寶的睡眠對其自身發育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如果寶寶的生活作息隨著大人的時間不規律,那麼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身體發展和大腦發育,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商。育兒專家也提出過,與其給孩子吃一些補品,不如讓孩子多睡覺,孩子睡覺時大腦分泌的激素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寶寶睡覺時若有這3個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不低表現1:睡覺的時候喜歡亂踢孩子半夜睡著亂踢被子總是會讓父母非常苦惱,害怕被子沒蓋好孩子會著涼生病等。
  • 育兒專家:孩子睡覺3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苗頭,將來智商很高
    實驗結論:3~6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苗頭。智商會明顯的高出同齡人。孩子的智力問題一直都是我們很關注的話題,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孩子智商高的表現:表現一:睡覺時總是面帶微笑,自己也不知道夢見了什麼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人在睡覺的時候都是處於一天中情緒最穩定的時候,也是一年中心裡最平靜的時候,按道理睡覺都應該是毫無表情的。
  • 嬰兒睡眠中出現四個小動作,暗示智力發育好,將來很可能成為學霸
    嬰兒睡眠中出現四個小動作,暗示智力發育好倩麗家的閨女6個月大,小傢伙自從學會翻身以後,夜裡的行蹤也再也難以捉摸了,每次倩麗夜裡醒來,都發現孩子在不同的位置睡覺。寶寶夜裡睡覺有四個表現,暗示大腦智力發育好睡眠期間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在睡夢中有這四個表現的寶寶,多半大腦發育好,以後很可能會成為學霸。
  • 李玫瑾坦言:孩子睡覺若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智商不低
    ,不如讓寶寶多睡一會兒,若寶寶睡覺時有這三種反應,說明大腦發育的很快,智商自然也不會低。」3個反應,暗示智商不低1、睡覺時面露微笑,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其實是很弱的,所以大多數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很不容易被吵醒。
  • 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動作,暗示智商高,家長卻常當作「壞習慣」
    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不僅是小孩,就連大人睡覺時還會偶爾蹬腿。為了讓小言安心,朋友還給小言列舉了其他孩子睡覺時常出現的小動作,比如睡覺時面帶笑容等。這些動作其實暗示著寶寶大腦發育快,但很多不明真相的家長卻常當作「壞習慣」。
  • 孩子在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通常暗示長大後智商高,不妨對照一下
    當然我們也希望寶寶睡眠質量會變得好一些,畢竟很多人都覺得睡眠質量跟孩子智商發展有著很大的關係。02分析:而且著名的李玫瑾教授曾經也說過,孩子在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通常暗示長大後智商高>03哪三個方面代表著孩子智商很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