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創新,綠色未來——榜樣的力量

2021-01-15 環球網

2010年5月8日,由中國國家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一屆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主要為促進《哥本哈根協議》變成實際行動,推動墨西哥坎昆氣候大會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時隔6年,在《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及《巴黎協定》出臺的大背景下,2016年6月13日至14日,第二屆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將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舉行,此次會議主題為「低碳創新,綠色未來——榜樣的力量」,旨在推動政府、企業與智庫間的國際交流,剖析國家低碳創新政策和商業機會,推動政府和民間力量共同應對氣候挑戰。

此次國際合作會議由中國國家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聯合美國「氣候現實項目」(CRP)共同主辦,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萬科公益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C-TEAM應對氣候變化企業家聯盟等機構和企業聚力協辦。與第一屆相比,第二屆受到了更多來自各國政府官員、商業領袖及專家學者的關注。

「氣候現實項目」:在社會各層面採取緊急氣候行動

「氣候現實項目」(CRP)由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先生於2005年創立,其使命是通過在社會各個層面採取緊急氣候行動,幫助政府官員、商業領袖、學界和社會大眾了解氣候危機的影響以及在地區和國家層面解決危機的方案。2007年,在奧斯卡獲獎紀錄影片《難以忽視的真相》產生巨大影響之後,「氣候現實項目」組織了第一次主要氣候變化教育項目。目前,「氣候現實項目」在世界120個國家已經培訓了一萬多位氣候領袖,他們是氣候知識的信使,也是解決氣候問題的先行者,「氣候現實項目」同時已廣泛與中國政府官員、高等研究機構和商業領袖會面並交流意見,討論最適合在中國開展的氣候議題。

2015年12月,全球領導人在巴黎氣候大會上已經同意減少碳排放,全球民眾也強烈要求採取氣候行動;2016年3月底,中美兩國領導人發表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進一步承諾將共同並與其他各方一道推動《巴黎協定》的全面實施;2016年4月22日,175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代表在聯合國正式籤署《巴黎協定》,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作為習近平主席特使出席了籤署儀式,並代表中國籤署了《巴黎協定》。

在此背景下,「氣候現實項目」計劃於2016年6月13日至16日在華舉辦「CRP氣候領袖峰會」(13、 14日於北京進行政府小範圍會面,15、 16日於深圳和第四屆「國際低碳城論壇」合作舉辦,阿爾·戈爾先生將和數百位與會者一起聆聽世界級氣候專家、策略家、傳播和科技專家討論氣候變化相關的科學知識,特別是支持中國政府和企業發揮氣候領袖作用,同時為中美氣候合作增加助力。戈爾先生也會分享他享譽全球的氣候變化和解決方案主旨演講,而國內外專家學者也將討論如何有效地向世界傳播中國的氣候成就、創新解決方案和低碳城市發展。

「地球1小時」:世界自然基金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來,世界自然基金會一直致力於環保事業,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20萬支持者和一個在100多個國家活躍的網絡。

「地球1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熄燈1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禦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

「地球1小時」活動首次於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亞雪梨展開,吸引了超過220萬雪梨家庭和企業參加。隨後,該活動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2008年,WWF(中國)對外聯絡處透露,全球已有超過80個國家、1000座城市加入活動。至2016年,全球已有超過134個國家或地區,超過4000個城市或城鎮的數億人響應,中國有超過127個城市加入。超過73個國家的首都、世界十個人口最多城市,以及北京的紫禁城、鳥巢、水立方、上海的東方明珠塔、世界金融中心、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柏林的布蘭登堡門、美國的總統山(拉什莫爾山)、辛巴威的維多利亞大瀑布和廣島的和平紀念公園等地標都參與其中,關燈一小時,表達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

「清潔與氣候行動」:C-TEAM應對氣候變化企業家聯盟

2009年的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企業家第一次參與邊會,最注目的企業家代表莫過於王石先生和馮侖先生。

2013年華沙氣候大會,萬科集團與發改委氣候司密切配合,首次承辦「中國角」邊會。

2014年利馬氣候大會,「城市的綠色低碳未來」主題邊會,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受邀出席。

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包括C-TEAM企業家成員在內,近100位中國企業家趕赴巴黎,向世界呈獻中國企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莊重承諾。

C-TEAM是國內首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新型企業家領袖聯盟,由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先生首倡,聯合遠大集團主席張躍先生共同發起,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先生、著名運動員兼姚基金創始人姚明先生、臺灣大成食品集團董事長韓家寰先生等知名企業家和社會意見領袖共同創立,希望籍此凝聚中國企業力量,圍繞「CLEAN,CLIMATE,CHAMPIONS , CHANGES」的主題,加速推進企業的低碳減排和清潔能源應用,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提升企業和公眾對氣候危機的認識,為推動中國企業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國際影響力和行動力,C-TEAM以「國際視野、綠色發展、契約精神、社會責任」為核心價值觀,聚合企業領袖和社會各界,共同發起「清潔與氣候行動」。未來C-TEAM將搭建國際間企業家交流平臺,以互動、學習和深度參與的新型模式,共同探求中國清潔能源經濟的轉型發展。

在可預見的未來,更多中國企業家,將承擔更為重要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使命與責任,並將發揮更大的國際影響力。

相關焦點

  • 易綱:發展綠色金融 促進低碳發展
    近期,中國提出了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決決心。這也意味著,中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的低碳轉型,在氣候目標的約束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 深圳碳排放履約率創新高 綠色低碳發展進入新階段
    深圳碳排放履約率創新高&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在接到記者打來的祝賀電話後,亞旭塑膠製品(深圳)有限公司的曾鋒先是一愣,然後就是一陣興奮。在多年推行節能減排,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過程中,「綠色低碳」是詮釋「深圳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以更少的資源能耗和更低的環境代價,實現更有質量和可持續的發展」已成為鵬城各界共識。
  • 碳標籤新力量-中國國際低碳學院揭牌成立
    致獻低碳時代!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11月21日,中國國際低碳學院在濟南正式成立。「十四五」時期,綠色發展將獲更大力度支持,低碳產業將站上新的風口。面對中國乃至全球巨大碳交易市場,碳金融、碳管理等專業人才的需求潛力非常大。因此,中國國際低碳學院的成立恰逢其時,對於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生態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的重要論述,對於服務新發展格局下的低碳產業和市場人才急需,對於複合型新財經人才培養創新,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生態成都】綠色低碳,讓幸福成都更宜居
    龍泉山森林公園 成都作為全國第三批低碳城市試點,正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能源、城市、碳匯、消費和制度能力體系>,強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促進溫室氣體與汙染物協同治理、經濟社會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緊密融合,努力讓綠色低碳成為城市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
  • 促進低碳發展 央行易綱: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成效顯著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羅知之)「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鼓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建立綠色金融試驗區」,在近日舉辦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發表視頻演講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中國人民銀行將重點推進完善綠色金融標準等工作,更好支持疫後經濟綠色復甦和低碳轉型。
  • 發展綠色金融 促進低碳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新加坡金融...
    近期,中國提出了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決決心。這也意味著,中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的低碳轉型,在氣候目標的約束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 SGS審核認證綠色技術再推能效低碳新模式
    SGS樂於與理念相通的政府和機構一同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並肩,發揮各自優勢達至共贏,也期待有更多機構把節能、低碳理論應用實際中,互相交流和借鑑,以達成更卓越的節能減排目標。」 宿遷是我國知名的旅遊城市,近年來宿遷市以被列為江蘇省金融改革試點市為契機,著力加快金融改革創新步伐,大力推進金融生態建設,並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2010年當選「中國金融生態城市」。
  • 施耐德電氣徐韶峰:擁抱碳中和,助力構建電網低碳可持續未來
    近年來,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都在加快數位化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以持續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施耐德電氣認為,當前中國的能源轉型正在深入推進,並呈現出數位化、低碳化、電氣化的趨勢特徵。數位化創新將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電網運行效率,最終實現節能增效和低碳可持續。
  • 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這一「綠色低碳發展」既體現了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綠色」,也指明了實現美麗中國的主要路徑——「低碳」,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揮棒。  綠色是「底色」,是發展的基本理念。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系列重大氣候政策宣示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決心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題:系列重大氣候政策宣示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決心  新華社記者 高敬  近日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國又一次作出重大的氣候政策宣示——  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
  • 「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倡議書
    低碳生活、綠色出行是生態、綠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減少城市交通擁堵、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之一,為了我們吉安的出行更加便捷、環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健康,共建我們綠色家園,我們提出如下倡議:爭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傳播者
  • 【實踐新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指出,要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範帶。1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的講話指出,我們要堅持綠色低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球變暖不會因疫情停下腳步,應對氣候變化一刻也不能鬆懈。
  • 未來科學城開闢綠色「能源谷」
    發源軍都山麓的溫榆河似綠色飄帶,醞釀著高科技創新的火花,這就是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未來科學城。  從2009年的京北四座寧靜的村莊,到如今聚集十餘家央企科研中心,十年間,未來科學城已經成為北京科技創新的主平臺之一。未來科學城管委會主任助理石志國介紹,根據未來科學城新版規劃,今後將進一步圍繞先進能源、先進位造、醫藥健康三大核心領域,區域面積從10平方公裡擴容到170.6平方公裡。
  • 「龍崗元素」閃耀低碳盛宴
    盛夏龍崗,綠意盎然,丁山河畔,第四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昨天盛大開幕,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名嘉賓,就「綠色·創新:城市轉型發展新動力」進行了探討。作為東道主,龍崗區在這次「低碳盛宴」上捧出了自己獨家烹製的「綠色大餐」,讓各國來賓紛紛讚嘆龍崗的「蝶變」。
  • 引領綠色消費:「四葉草」掀起「低碳風」
    本屆進博會上各種致力於在源頭減碳的消費品集中湧現,更是凸顯出國內市場對於營造全生命周期綠色價值鏈的重視    ■今年的進博會上,參展的燃料電池技術也有了更多新的飛躍,這種曾被定義為 「未來科技」的能源,與中國市場的距離似乎只有咫尺之遙    如果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能夠引領中國的消費趨勢,那麼這次「四葉草」——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掀起的「低碳」
  • 成就綠色環保新生活 從低碳列印開始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低碳環保是時下的流行詞,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意指較低或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當前低碳已成為一種流行、一種時尚,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經濟、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家庭、低碳旅遊、低碳生活方式等等開始流行時,綠色環保不再只是口號。低碳列印也開始成為當今全社會的主流辦公趨勢。
  • 發揮綠色數位化優勢,鋪就能源電力低碳發展之路
    為服務這一導向,施耐德電氣基於EcoStruxure電網和EcoStruxure配電兩大專業領域,創新打造更多互聯互通的產品、邊緣控制、應用分析及服務,充分融合數位化與電氣化,推動從供電側到用電側的安全可靠、綠色節能、高效可持續,形成更高等級的能效管理方式。
  • 雲鋁股份與廈順鋁箔攜手共建低碳綠色鋁供應鏈
    近日,雲南湧順鋁業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中高端鋁合金新材料項目投產啟動儀式舉行,標誌著湧順公司即將生產運營,該項目是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廈順鋁箔有限公司攜手共建的低碳綠色、負責任、可持續鋁供應鏈。在投產後,一是要抓好安全環保質量工作,努力實現安全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二是要抓好成本管控工作,要盯住利潤指標這個關鍵,全流程降本增效,用最短時間實現盈利目標,打造成本競爭優勢,確保「幹一個、成一個、盈一個」。三是要抓好管理創新工作。湧順公司作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在企業治理方面具有先天優勢,要充分發揮好這個優勢,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努力做成行業的標杆企業。
  • 全國高校首家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落戶東北大學
    來源:瀋陽日報-瀋陽網8月27日,全國高校首家低碳鋼鐵冶煉技術重大研究平臺——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在東北大學揭牌成立。該研究院聚焦未來鋼鐵綠色生產變革性轉型升級關鍵性技術,將圍繞鋼鐵產業低碳智能化重大需求,通過優勢學科融合交叉,協同構建全新的技術體系,重點突破低碳鋼鐵冶煉關鍵共性技術,依託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鋼鐵化工智能耦合聯產等前沿技術,加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低碳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培養創新型新工科人才,引領鋼鐵產業低碳綠色智能化創新發展方向,助推我國向鋼鐵製造強國邁進。
  • 發揮綠色數位化優勢 鋪就能源電力低碳發展之路
    原標題:發揮綠色數位化優勢,鋪就能源電力低碳發展之路   當前,低碳化作為全球性的發展趨勢,已經獲得了主要經濟體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