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習指南——新高考模式選課篇

2020-12-12 成長路漫漫

從2021屆開始,福建高考取消文理科。今年福建省教育廳也定下來,未來的高考採取3+1+2的選課模式。即:物理、歷史二選一,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選二。關於選課老師其實沒辦法給出正確的答案,選什麼好,選什麼不好,這些都是相對的。老師這裡只能給出引導,畢竟每個人的興趣、特長、考慮都不一樣。

先說選課吧,新高考改革中,學生被賦予充分的選擇權,因此,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選考科目。取消文理分科,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學習,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根據興趣愛好選科目同時也要符合高校專業招生的要求。

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對於學生選課的要求不同。具體到某一個學校某一個專業,大家可以到省教育考試院查詢。一般來說,大部分的理工科專業對於物理是有明確要求的,所以考慮到專業報考,很多人會選擇物理。去年學校選擇物理的比例大概是五分之一。這些大家也都可以作為參考。但要明確的是,有的人明知自己不擅長物理,卻選了物理,這樣子會導致後面的學習路途很艱辛。就算選物理,屆時有很多專業可以選,可高考報考的時候,依舊只能從眾多專業從選一個出來。所以更重要的是,結合自己的興趣、能力選擇合適自己的科目。

說說大學專業吧,大學專業目錄很多,紛繁複雜,如果現在列給你們看,你們估計很多都看不懂這專業是什麼,學什麼,以後能做什麼?這三個問題是令很多剛高考完的同學和家長們經常崩潰的問題。所以大家現在有空就去了解一些專業是很好的,這也是新高考下比較合理的地方。選什麼課→選什麼專業→選什麼大學→選什麼工作,這是接下來開始同學們就得不斷思考的各個問題。高考選課不僅要考慮個人興趣特長,也要考慮未來高考志願對科目的限定要求以及未來職業發展。這些問題涉及太多內容,絕不是老師這隻言片語能講得清楚的。

選課決定了能報什麼專業。那專業到底是什麼呢。中國大學共有13個學科,92個大學專業類,630個大學專業。13個學科分別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具體大家可以在百度百科裡搜索「大學專業」,裡面有介紹。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挑選出來,進一步百度來了解。比如老師的本科專業是生物技術,屬於理學學科,本科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和職業會有對應關係,但也不是絕對。技術性較強的職業是一定要相應專業出身的,比如醫生必須得是醫學生,並且獲得醫師證的才可以。律師必須得是法學相關專業出身,並且通過司法考試才可擔任。至於有許多同學從小立志要成為的科學家(玩笑臉),那主要指的就是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純自然科學學科,一般從事的都是科研類工作。這些需要比較大的興趣才能堅持下去,老師就是一個反例,對科研興趣不大,所以就不打算繼續走科研這條道路。一些文科類的專業,比如哲學、文學、歷史學等相關專業,就業局限都比較大,專業相關的職業比較少。一般許多文科畢業生,都會走公務員教師或者其他行政類相關職業。經濟學類的專業比較熱門,也就是金融、會計等,這些專業熱門,找工作也比較容易,但是 好工作的話,還需要較強的能力。有些專業更多的需要個人能力個人氣質,比如管理專業,如果個人能力一般,只是學了這個專業的話,也可能沒什麼實際用處。畢竟大學學習的都是理論的東西,真正用到實際上,還需要在實踐中去學習。現在最熱門的專業以金融和計算機為主,畢竟一個跟錢有關,一個跟現代智能的發展方向有關。大家都可以結合著自己去查詢了解。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現在你們對於某個科目的喜歡,很多是基於成績帶給你們的正向激勵給予的。舉個例子,並不是說,你們現在化學、生物考得好,喜歡化學生物,就適合從事化學生物相關職業。畢竟高中的知識和這個學科背後真正的職業還差得很遠。我們現在學習的知識,大部分都還只是通識層面的,以後職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更多的是要在大學甚至研究生階段去學習的。所以給大家選課的建議就是,先後考慮以下這幾個問題:

→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這個工作需要哪些知識背景?

→需要學習什麼專業?

→需要選什麼課才能報考?

相信你們能在不斷的思考與努力中,找尋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理化生」組合值得選嗎?
    高考牽動著學生和家長的心,改革一直是人們千呼萬喚的事情。今年又有一些省份加入到新高考模式中,傳統的文科和理科將會被改變,採用「3+1+2」模式讓學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選擇科目。一般高一就要開始選課,關係到未來高考填報志願,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選課是興趣優先,還是成績優先,視情況而定
    大家好,歡迎各位關注小雅談教育在8個省市集體官宣將採用新的「3+1+2」高考模式後,準高一學生怎樣選課的話題就成為了熱門話題。過去的文理分科,只是進行簡單的文科和理科選擇。而新「3+1+2」模式卻有著12個組合可以用來選擇。12個組合比起來原來的文理分科模式,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主權。但是新的模式,也產生了新的問題。那就是高一如何選課的問題。畢竟在高達12種的組合裡,不同的選擇,在將來的高考中,所選擇的大學和專業也會有所不同。關於高一選課這個問題,很對人應該遵循孩子的興趣。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如何選課走班?
    福州新聞網8月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許含宇)從2021年起,我省實施新的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簡稱為「3+1+2」模式。記者昨日從省教育廳獲悉,該廳學生工作處開發了「福建省高考綜合改革——選課走班指南」小程序,即日起,相關學生可掃描「福建教育微言」微信公眾號7日頭條內容中提供的二維碼,輸入相關院校或專業(類)即可輕鬆了解如何選課走班。實行新高考改革後,高招錄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滿分750分。
  • 「3+3」模式下,高一學習成績普通、偏愛理科的學生,該怎樣選課?
    兒子高一成績一般,喜歡理科,期中考試後要選課,3+3應該怎麼選?結合問題所給資料,筆者歸納總結出三點比較有價值的信息:①高一成績一般,也就是中等學習水平吧;②喜歡理科,也就是說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偏理科性學科有優勢;③高一期末高二開學面臨「3+3」選課了。在這種情況下,該怎樣選課組合呢?筆者作為一名從事高中一線教育教學多年的教師,談幾點個人意見或建議,供商榷和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聚焦高一】新高考來了,怎麼選課?他們如是說……
    為指導我校高一學生科學有效地進行新高考選課,6月27日晚,陳元章校長、耿紅副校長、教務科方華副主任、國際部韋健敏副主任依次為齊聚藝術館的高一學生開設了全面而細緻的選課講座。首先,陳元章校長為大家全面而深刻地解讀新高考。福建省作為第三批試點省份之一,將在2021年實施新的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我們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普通學生要迎接新高考。
  • 高一要開生涯教育課!廣東省新高考下如何選課走班?
    日前《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發布,透露了以下重要信息: 廣東省普通高中從2020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方案、使用新教材,2018年、2019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繼續使用教育部2003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各地各校要做好
  • 新高考下如何選課走班?
    海峽教育報訊  2021年起,福建省實施新的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簡稱為「3+1+2」模式。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實行新高考改革以後,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招生投檔調整為「院校+專業組」的錄取模式,即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考生志願也由「院校+專業組」組成。考生根據自己的意願可以直接選擇志願為某個院校的某個專業組,專業調劑限於同一專業組內調劑。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將成為迎接高考新方案的第一批考生。
  • 關注新高考:高一期末考試考了700分,應該如何選課?
    今天,一朋友問我:高一下學期就要選課走班了,孩子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考了700分,應該如何選課?我問他:」孩子各科成績和排名如何?「,他說不知道,這一下,我犯了難,不知道單科成績和排名如何提供選課建議?這其實是擺在高一學生和家長面前的一個難題:對於選課,毫無頭緒,不知道如何選,甚至都不會問怎麼選。儘管如此,我還是給他提供了選課建議:政史地組合,或者加上生物!為什麼給他這樣的建議?
  • 北京2020年將實行「新高考」:高一第二學期末摸底 高二開始選課走班
    2018年5月15日訊,2020年,本市將實行「新高考」。屆時,考生的高考成績將由3門統一高考成績(語文、數學、外語)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昨日,北京市教委明確,在學生選課方面,學校要統籌師資、教室等資源,結合教學理念、優勢學科和辦學條件,制定走班教學工作方案。不得強制為學生確定選考科目。
  • 廣東新高考選課走班怎麼「走」?
    編者按 9月2日,剛開學的普通高中二年級學生正式開始選課走班。這意味著,廣東新高考進入實操階段。選課走班怎樣操作?中學和大學又如何應對?今起,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深入採訪省內外中學和大學,推出「備戰新高考」系列報導,聚焦廣東新高考改革,敬請垂注。
  • 高考改革進入選課時代:如何從高一開始學好「得高考」的語文?
    高考改革進入選課時代,語、數、外加6選3的高考模式,大幅降低的數學學科難度,三年有兩次的外語學科高考機會,凸顯了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所以才有「得語文者得高考」,「得語文者得天下」之說。從高一就開始的高考衝刺東哥在昨天的文章裡,已經指出了這種說法危言聳聽的一面和有道理的一面,其實對家長和學生而言,應該如何學習語文,調配好三年高中的語文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 新高考:在6選3的模式下,高一新生該如何進行選科?
    新高考:在6選3的模式下,高一新生該如何進行選科?回想自己上學時,面對文理分科,沒有任何人給予指導,只因為班主任是政治老師,就選了文科。其實,人生的軌跡從這個時候真正發生了改變。現在新高考的選課更加複雜,除了選專業、選職業還得選競爭對手,這對於高一新生來說,無疑是三頭兩緒,如果再遇見什麼都不懂的家長,更是雪上加霜。據我所知,即便是重點高中的學生,對於選課也是一知半解,很多學生由於盲目選擇或者從眾選擇而陷入困境,導致高二進行了一個學期了還要求重新選課。
  • 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什麼是選課走班?
    這篇文章主要是為一年級的家長寫的。當然,高二的家長也可以看。目前,在山東等一些地區,明年(2020年)高三的高考不再是文理分開的考試,而是按照新的3+3模式,高二學生也完成了選課,開始上課,而剛剛入學的新一屆高中一年級學生很快將面臨選課,然後開始上課。除山東省外,其他省市繼續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實行選課教學制度。
  • 新高考改革新高考選課選課軟體走班教務系統_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均確定「3+1+2」高考模式,滿分750分。2017年是浙江新高考政策的一年,這一年高考物理選考人數僅佔總人數的35%,位居7門學科的倒數第二位,僅次於信息技術;2018年為28%,選考人數進一步下降。  物理作為自然科學重要的基礎學科,是其他科目無法替代的,這一現象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棄物理」現象之後,2019年4月頒布的8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就是將3+3模式改成3+1+2模式。
  • 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一)什麼是選課走班
    文/教師老李這篇主要是寫給新高一的家長看的,當然高二的家長也可以參閱。目前,一些地區如山東省,現在高三的同學明年(2020年)高考將不再是分文理考試,而是按照全新的3+3模式,高二的同學也已經完成選課,開始走班上課,剛入學的新高一同學也即將面臨選課然後開始走班。除了山東省,其它省市也在陸陸續續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落實選課走班教學制度。
  • 新高考選課制的內容解讀——以浙江省為例
    自2014年新入學的高一新生起,浙江便己開始實行新高考制度。在選考科目方面,浙江除了傳統的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六門科目外,新增加了技術這門科目,將其納入高考選考範圍。這次改革,將原本高考的「文理2選1」變成了「7選3」,大大增加了選課的複雜程度。
  • 選課走班 走出一條陽關大道——新高考背景下慈中書院選課走班紀實
    這些數字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只有真正領會新高考的精神實質,徹底放開讓學生選課走班,教學質量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多年來,慈中書院始終倡導「以人為本,卓越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高效學習為目標。在這一辦學理念的指導下,一切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舉措,學校都願意去嘗試。
  • 新高考「3+1+2」模式來臨,高一新生該怎麼選科目?
    過完這個暑假,一批高一新生即將迎來高中學習生活。高中階段非常重要,高考成績更是關係到大學和專業,關係到未來的前程。今年部分省份的高一新生要面對新高考「3+1+2」模式的改革,面對全新陌生的選課模式,高一新生應該怎麼選科目?
  • 探秘哈市中學備戰新高考 20種選課組合走班上課試運
    記者探秘:哈市各中學備戰新高考 20種選課組合走班上課試運行  生活報3月26日訊 為了迎接2018年秋季新高一課改,備戰三年後的高考改革,哈市部分中學已經開始在高一學生中進行模擬選課,從3+X變成3+3,打破文理科界限,20種選課組合任選,走班上課,根據學生的優勢特長選課。
  • 準高一必看!定了!廣東高一新生要推進選課走班!高中這樣「備戰」!
    這意味著,現就讀高一和高二的學生,學習舊教材,參加新高考。一、2018年入學高一開始高考改革,但不使用新教材從這份通知可以確定,從2018年9月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廣東新高考正式啟動。但2018年和2019年的高一新生均不使用新教材,延用舊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