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智者,敢於直面糞便

2020-12-23 中國青年報

真的智者,敢於直面糞便

本報記者 李景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9-16    [

列印

] [

關閉

]

    文明並非從文字開始,而是從第一個廁所建立開始。這是美國社會學家朱莉·霍蘭的觀點。她用了8年時間考察世界各地的廁所文化,最終得出這一結論。

    以公共衛生系統為歷史學者所稱道的古羅馬開了先河,但彼時的公廁顯然是奢侈品,權貴們圍繞著廁所中央的雕塑和噴泉排排坐,儼然高級社交場合;路易十四深得古羅馬真傳,為了顯示自己衛生習慣良好,尤愛坐在馬桶上待客;在英國,最早的衝水馬桶安裝在伊莉莎白一世在泰晤士河畔里奇蒙區的宮殿裡。終於,抽水馬桶大量生產的時代於19世紀80年代來臨,習慣於在野外解決問題,或者半夜將夜壺中物倒出窗外的平民們也能享受到這一「文明」了。

    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人們開始對如廁這種行為羞於啟齒,高貴女性用「補妝」來掩飾在衛生間逗留的本質,孩子們在學校裡甚至會因為正常的大便行為而被揶揄嘲笑。

    這種「進步」讓日本免疫學、寄生蟲學博士藤田紘一郎感到無奈。在其著作《大便書》中,他試圖消弭人們對於糞便的各種偏見。譬如世界上最昂貴的咖啡已經不再是備受小資追捧的藍山咖啡,而是印尼的魯瓦克咖啡,產自一種狸貓的糞便;黃鶯的糞便則是美白洗面奶的重要成分。

    這聽上去有點噁心,也會激起人們「現代人為了美味和美容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反應。但早在清朝,慈禧命御醫製作的玉容散中就有「白丁香」、「鷹條白」、「鴿條白」的成分,它們分別是麻雀、鷹和鴿子的排洩物。難怪藤田看不慣現代人對糞便的過度緊張,一再呼籲「有點骯髒也不要緊」。

    如今,在以乾淨整潔著稱的日本,幾乎找不到天然糞便的痕跡,糞便作為養料的自然循環逐漸消失。被文明的衝水馬桶吸走的糞便會經過排水管進入淨水廠接受汙水處理。在那裡,大約80%的糞便會變成水,一部分流入海裡,其餘作為街頭的噴泉或工廠用水,還有一些則回歸到衝水馬桶。現代排洩物循環體系裡,糞便在地面下一層層迴繞,難以「物盡其用」。曾經,這些天然肥料幫助植物茁壯成長,而適量的細菌則幫助將腐葉等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更糟糕的是,由於糞便被「妖魔化」為汙穢之物,現代文明開始忙不迭履行撲殺糞便的任務。兒童從小被灌輸糞便骯髒的觀念,忙碌的成人一再壓縮坐在馬桶上的時間,以至於很少有人會關心這樣一個事實──糞便呈現的狀態與健康狀態息息相關,無論顏色、形狀和氣味,都有可能透露平日被我們忽略的身體信息。

    先別著急捂鼻子,試著心平氣和地觀察一下它們:細長型源於缺乏鍛鍊和節食,黏稠型是由於過度勞累或寄生蟲作祟,水液型則是因為吃了太多高脂肪高蛋白食品或疏於保暖。至於健康完美的大便,形狀應當如同飽滿的香蕉,色呈金黃,重量約為100~200克。

    日本著名棒球手水原茂承認,自己在大學棒球社當領隊的時候,經常詢問先發投手早上大便是否浮起。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領隊就會讓候補投手趕緊做熱身準備。這種看似原始的選人方式頗有其意義。糞便漂浮,顯示飲食中攝取的過多纖維在腸道中發酵,產生大量氣體;糞便下沉說明飲食中主要攝取物質為動物性蛋白,投手會體力充足。因此,均衡飲食下的健康大便應該浮起一小會兒,然後慢慢下沉,留下一串氣泡。

    糞便還能傳遞排便者的心理健康程度。重壓之下的日本上班族有八成面臨排便問題,48%的女性為便秘所苦,其中七成人5天才排便一次。與之相反,男性則多為腹瀉所困擾。目前日本壯年期男性當中,約有1/10正遭受「過敏性腸道症候群」困擾。一下地鐵就飛奔去廁所的男性數量之多,導致日語中出現了一個新詞語——「車站停車症候群」。

    緊張與壓力是這種狀況的罪魁禍首。藤田博士發現,持續承受壓力者的腸道內菌群嚴重失衡。大腸桿菌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處於絕對優勢,而它們的存在會令腸道蠕動變差。尤其是後者,極易令大腸內的物質腐敗並產生致癌物質。相比之下,幫助提高免疫力的乳酸菌和比菲德氏菌變得奄奄一息,數量只佔菌群總量的13%。

    如此來說,一個過度光鮮整潔、不允許糞便出現的社會可能使人類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藤田博士每年都會去一趟印尼的加裡曼丹島。在那裡,廁所建於河川表面,如廁時肛門會有一種微妙的溫熱感。那是一種當地稱之為「IkanBubusu」的魚類正在例行工作,它們很喜歡食用人類的糞便,「如果不讓便便健康一點,就好像對不起魚一樣」。

    當然,隨著地球人口的膨脹,古老的生態循環已跟不上糞便的產出速度——僅日本17個小時排便總量就能掩蓋摩納哥。作為文明標誌的衝水馬桶,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面對一個能讓你更了解自己的東西,避之惟恐不及顯然不是一種正常的心態。藤田想要藉此表達的觀點很可能是:直面馬桶裡的糞便吧,正如你必須直面這個世界。

    《大便書》

    [日]藤田紘一郎著

    吳鏘煌譯

    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大便書》:真的智者敢於直面糞便
    在其著作《大便書》中,他試圖消弭人們對於糞便的各種偏見。譬如世界上最昂貴的咖啡已經不再是備受小資追捧的藍山咖啡,而是印尼的魯瓦克咖啡,產自一種狸貓的糞便;黃鶯的糞便則是美白洗面奶的重要成分。這聽上去有點噁心,也會激起人們「現代人為了美味和美容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反應。
  •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煮過的啤酒?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煮過的啤酒?不過,黃油啤酒雖然叫啤酒,但只是長得像啤酒而已,並沒有真的加啤酒!畢竟在電影中,黃油啤酒是給未成年的學生喝的。不過總有不明真相的人偶爾去啤酒酒吧裡點上一杯黃油啤酒,一家啤酒酒吧的店長迫於無奈,於是自行研發了一款「真·黃油啤酒」,真的用黃油煮的啤酒。
  • 面對挫折,敢於挑戰,直面人生,積極向上
    被拒絕沒什麼不好意思地,直面挫折,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升自己的不足。遇到這種情況要面對挫折,敢於挑戰,直面人生,積極向上,活出自己的精彩。直面人生
  • 習近平談擔當精神: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
    擔當是人民的期望,「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擔當也是改革的需求,「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幹」。 擔當精神給人民以信心,給世界以希望。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擔當精神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尊重和愛戴,中國政府做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精神贏得了世界各國對中國的理解和支持。
  • 致敬先烈: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真正的猛士 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致敬先烈: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真正的猛士 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前來問我道,"先生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麼沒有?"我說"沒有"。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丨敢於直面錯誤、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善莫大焉
    而敢於說出「這是我的錯兒」這句話的人,就會顯得非常的珍貴。 其實每個人都喜歡讚美,但是每個人的生命中不能全部是讚美,能夠坦然承認錯誤,在大家面前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這樣的人受到同事愛戴的機率會更大。即便是犯了錯誤,也不要太過自責。
  • 真正的勇士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直面兒子的成績
    腦海裡浮現出魯迅的那句名言:真正的勇士,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也許,成長的意義就在於,忍受各種各樣的疼痛,並且心懷感激。
  • 《芳華》敢於直面錯誤並反思改正的民族才是前進的民族
    總體上來說,這部電影還是不錯的,至少敢於發聲和反思,不似某些媒體只會一味的唱讚歌或傳遞低俗的娛樂花邊新聞。敢於直面錯誤並反思改正的民族才是前進的民族,而不是掩蓋事實、報喜不報憂。
  • 真正強大的人,敢於直面挑戰,突破人生的低谷!
    只有真正強大的人,才敢直面黑暗的幽谷,擁有突破一切的勇氣。老林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羨慕對象,因為他兒女雙全,老婆賢惠有氣質,事業也還不錯,這種生活簡直是大家心中的完美人生。有一次他老婆帶著兩個孩子去公園玩的時候,別人問她老林怎麼能這麼幸福,簡直讓人羨慕嫉妒恨啊!老林的妻子叫海鷗,海鷗笑著說你們都只看到他的幸福,只有我知道他的辛苦。
  • 闢謠:蛇真的怕鵝糞便嗎?鵝糞便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
    提要:闢謠:蛇真的怕鵝糞便嗎?鵝糞便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一直聽說養大鵝的地方幾乎沒有蛇,而且大家傳的還有模有樣的,說是因為蛇沾到鵝屎後就會皮膚潰爛,難不成鵝屎具有腐蝕性?依科學興農看來,上述兩個說法都站不住腳,且不論蛇是不是真的怕鵝,但是上述解釋本身就漏洞百出。鵝同家庭養殖的雞、鴨子同樣都是屬於家禽類,如果說大鵝的糞便能夠導致蛇的皮膚潰爛的話,那麼鴨子或者雞子為什麼就不行了呢?這樣的說法似乎真的太欠缺說服力了。
  • 不入愛河真的是智者嗎?
    前段時間看到朋友圈動態,智者不入愛河。智者,簡單從字面意思是智慧的人。不如愛河,表示的則是不碰愛情。不入愛河的人,不一定是智者,或許被情所傷,感覺看透愛情。大教育家孔子,也是有結過婚的,難道這樣的智慧的人,是因為不入愛河結的婚,有妻子的嗎?
  • 敢於直面問題樂於分享智慧 從十九大感受中國共產黨的開放與自信
    開放—— 一個敢於直面問題、敞開胸懷的政黨正鎮定地接受世界的注目禮「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堂『超級公開課』。」 巴基斯坦記者薩米爾這樣評價十九大。誠如薩米爾所言,在正在召開的十九大上,截至開幕第二日,就有34個代表團向中外媒體開放,共吸引3200多人次境內外記者到場採訪。
  • 領導幹部面對失誤要敢於承擔責任
    我們應深刻認識領導幹部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的意義,為在改革創新中敢闖敢試的領導幹部營造寬容失誤的良好環境,引導、激勵廣大領導幹部敢作敢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勇作時代的勁草真金。 領導幹部勇於改革、敢於擔責是時代的要求 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 中國90後性生活真相:最敢於直面「性」的一代人
    @匿名,廣東男,90後性是一門知識,和其他所有知識一樣,都需要不斷學習。我和男友性生活很融洽,因為我們都享受它,愛對方,也希望能夠服務好對方的身體。@麻花,重慶女,95後交換彼此的第一次,雙方沒有遺憾,也沒有過任何糾纏。對於我自己來說,那次是對性的認知,也是對男女雙方關係的認知。
  • 敢於「自我否定」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原總工程師李濟生敢於「自我否定」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1975年,《天文學報》一篇論文裡提到一種叫「擬平均根數」的軌道計算設想,李濟生看到後認定這種新方法能夠減少計算量、節省計算機資源,從而實現新突破。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要否定他自己付出心血開發的「按交點周期積分法」軌道計算方案。
  • (人生敢於挑戰自我,就是一種成功)
    就是最頑強的精神鬥志;無論你處於那個階段與層面,只要有這種所向披靡的精神,一切現實所產生的壓力,都會轉變成你前進的動力;人生只有敢於戰勝自己精神意志的人,才是強者,智者,成功者;不是現實的殘酷是你妥協的理由,不是條件的限制,可以阻擋你的前進是頑強的不屈不撓的性格,在支撐你內心世界最強大的執著;
  • 可貴‖學會在自知中取捨,就是智者
    一個人要想活得輕鬆、愉快,保持良好心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身份的變化,敢於直面人生,經常掂量自己,正確評估自己,準確定位。尼採曾經說過:「聰明的人要認識自己變什麼都不會失去。做個智者,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當一條路走不通時,應該學會換個方向去走。轉變方向,或許,成功的曙光已悄然升起在前方。《太平廣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一監察御史文筆不行卻愛好寫文章,人家奉承他兩句,他就拿出一部分錢財請客。監察御史的夫人勸他說:你並不擅長文筆,一定是那些同事在拿你尋開心。
  • 用可擦筆書寫人生,錯了就擦掉重來,要有敢於直面錯誤的勇氣
    有做錯的地方,我們要敢於承認錯誤。有部分人犯了錯,不願承認,想方設法掩蓋錯誤或推卸責任。讓本來可及時修復的小錯誤,變成損失慘重的大錯。有時投資失誤,半路明明發現了選擇項目不對,或投資方案有誤,心裡就是不肯承認,不服輸。不及時止損,一錯再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謠言止於智者,很難,其實謠言更多地止於懷疑論者
    我一直懷疑「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當這句話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可能基於一個事實,而以後的重複,就成為一個口號,情緒的因素越來越多,而實質的東西越來越少,這句話也顯得越來越空洞。這懷疑不無道理,誰才是智者?
  • 上觀:身份轉換帶來新挑戰,陳戌源敢於發聲意味著敢於擔當
    上觀:身份轉換帶來新挑戰,陳戌源敢於發聲意味著敢於擔當 虎撲12月15日訊 12月14日下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在上海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