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7月17日電 (程景偉 林蔭)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林業局)17日通報,近三年來,深圳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森林覆蓋率等40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要求,深圳已正式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申請成為國家森林城市。
深圳大梅沙海灘。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2015年以來,深圳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世界著名花城、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綠化景觀提升、綠色生態水網、特色主題公園、森林小鎮等52項重點工程建設。
目前,深圳市40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要求,其中,森林覆蓋率達40.6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95平方米,全市共建成綠道2443公裡、公園942個,初步形成了森林進城、綠道穿城、綠意滿城、花開鵬城的綠色發展新格局。同時,2017年深圳PM2.5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28微克,成為全國空氣品質最好的十大城市之一。
在花城建設方面,深圳對標國際一流城市,共建成花景大道23條、花漾街區79個,對120多個城市重要節點和區域進行了綠化提升,「一路一花」、繽紛多彩的花城景觀正在形成。
深圳市採取見縫插綠、向空中要綠、向水要綠的城市綠化立體突圍方式,大搞公園建設、立體綠化和綠色生態水網建設。目前全市共建成街心花園151個,2年來新增立體綠化66萬平方米。
近三年來,針對當地沿海、沿江和河流密集的特色,深圳將城市更新、河流治汙與景觀改造相結合,實施了水環境提升工程和生態修復工程,新建溼地公園3個,建立封灘生態恢復區,共修復濱海紅樹林22.64公頃;採用近自然的水岸綠化模式,對河道進行整治,完成11條河流流域、65公裡的水環境整治及帶狀森林建設。
目前,深圳新版城市規劃充分考慮山海林城的連接和打造,擬將城市建設過程中破碎化的生態環境通過城市慢行系統、生態廊道、綠道等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森林城市生態網絡。
接下來,深圳市將結合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推進中國紅樹林溼地博物館、深圳鮮花谷、生態廊道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