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讓在場的100個人都記住石樓縣前山鄉有個『花椒女』,叫劉彩紅。」留著齊耳短髮、個頭矮小的石樓縣返鄉創業青年劉彩紅,最近將自己的路演「搬」到了山西省婦聯組織的創業培訓班上。過去一年多,她一直在尋求各種機會推介自己的花椒產品,儘管很多時候,在場的絕大多數人壓根不知道她是誰。
這種幾乎不分場合的「突出」表現,讓不少人印象深刻。在劉彩紅的家鄉呂梁市石樓縣,有人說她是「瘋女子」,有人說她是「最能吃苦的娃」,她自己則說,對比兩年前,感覺像換了一個人。
劉彩紅的變化與縣裡的一次脫貧攻堅調研有關,「去年有關部門來我們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我作為返鄉創業青年代表推介自己的項目,結果一緊張啥都忘了,愣是一句話都沒說出來。」
其實為了那次匯報,劉彩紅準備了很久,「6年的試錯和投入,你不知道我承受了多少(壓力),如今終於換來了花椒的豐產,我卻錯失了難得的推介機會。」
6年前,家鄉的脫貧路讓劉彩紅看到了鄉村發展的前景,她辭掉了城裡收入不錯的工作,回鄉創業,帶著38戶貧困鄉親成立合作社,用現代化技術栽種無刺花椒。農業生產持續漫長的投入遠超出她的預期,最難的時候她當掉了自己的金銀首飾,用於資金周轉。村裡有人不理解,覺得她是在胡鬧。
「越是這樣,越要讓人們知道,種地創業也能種出名堂。」那次調研,為了讓人們了解、記住她的故事,她用了很長時間背解說詞,「誰知道,當領導們一個個項目挨著看過來時,我越來越緊張,大腦突然一片空白,不知該說什麼了。」這次失敗的推介,令劉彩紅自責不已,她意識到不光要種出好花椒,還要講好自己的創業故事。
圖中左一為返鄉創業青年劉彩紅,她在向別人推介她的花椒產品。
她加工花椒的廠房,位於縣裡一條交通要道的路旁,路對面是一家修車補胎的小店。常有過境的重卡司機在這兒停留、歇腳,結果這裡成了劉彩紅路演的重要場地之一。她把自己的花椒產品放到了修車店,大方地讓大家帶走試用,閒時也會和大夥聊聊天,「總把花椒的話題往上引」。
運氣不錯,她研發的花椒泡腳包,活血解乏,效果挺好,受到了司機師傅的歡迎。曾經有個車隊的隊長,一次就買了50箱花椒產品。
再後來,她將自己的「路演」搬到了田間地頭、超市裡、馬路邊,「縣委大樓我都跑了好幾回,現在他們都知道前山鄉有個『花椒女』,縣委書記還給我點過贊。」
最近經縣婦聯推薦,她參加了在省城舉辦的金融支持婦女創業創新專題培訓班,同來自山西各地的百名優秀企業代表一同學習交流。
「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做客,到花椒林採摘,賞黃河風光。」培訓會上,劉彩紅向人們講述了自己和38戶貧困鄉親正逐步實現的「農業夢」,人們親切的說她是呂梁山上的「彩虹」。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