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持續快速發展,不僅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更有力的推動了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助力國力變得更加強大。當然困難也是有的,剛開始那些年,我國只是承擔著「中國製造」的任務,在自主創新方面還有著較大差距,中國企業並沒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並不能獨立自主的研發出全新且優秀的產品。
現在,國務院籤批了《中國製造2025》,為中國的製造業指明了一個大方向,中國汽車行業自然也不例外。未來的路上,中國汽車應該由「製造」轉型「智造」,掌握核心技術,真正做出領先全世界的國產汽車。
既然定下了目標,就一定要努力。在眾多國產汽車品牌之中,奇瑞汽車算是最先跟上國家號召的企業,奇瑞汽車自創立之初並不僅僅將眼光放在國內,而是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制訂了通過「技術、品質、國際化」三大提升來實現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品牌戰略路徑,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奇瑞。
抓住政策機遇,提升產品品質
「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綱領指出「生產智能化、產品智能化,智能製造是汽車強國路徑,要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多年來,中國汽車品牌企業一直以整車輸出的方式進入發展中國家市場,長期難以擺脫低質、低價、低端的形象,很難在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立足,為了擺脫這種現狀,借力國家政策之勢,奇瑞汽車加大產品開發力度,專注於提升品質,以出口發展中國家作為突破口,完成的升級轉變,如今實現了進軍歐美國家的宏大願望,企業國際化版圖更進一步。
中國汽車品牌取得了海外訂單,並不代表就能在海外市場立足,還得看汽車的品質與服務,對於奇瑞汽車而言,掌握核心技術是基礎,也要把好品質關,在產品開發環節,奇瑞已經建立了產品開發管理中心和各技術中心交叉協作的矩陣式產品開發模式,形成了整車產品開發「V」字型研發體系與流程;在產品製造環節,奇瑞在自主品牌中率先建立了全球統一標準的生產管理體系——CPS(奇瑞生產方式),有力地保障了新產品的質量。目前,奇瑞新產品的3MIS IPTV(3個月內千車故障率)已實現了自主品牌領先,並超過部分主流合資品牌的平均水平。
近幾年,奇瑞不斷完善和優化國際化標準的產品正向開發體系和流程,有力地保障了奇瑞產品的質量,為奇瑞的國際化戰略保駕護航。
以品質為基礎,強化完善服務體系
在政策紅利的背景下,中國品牌車企迎來了廣闊的市場和發展機遇,但機遇伴隨著挑戰,中國汽車企業想要進入海外市場需要轉變觀念,總結過往失敗教訓,不但產品質量要過硬,還要提升服務水平。 目前,奇瑞產品已經走進全球80餘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在海外建立了10個生產基地,同時在海外建立了1500餘家銷售服務網點,形成了較完備的海外銷售和售後服務體系。但是奇瑞仍然不能驕傲,因為目前僅僅在發展中國家銷量火爆,並沒有真正打開發達國家的市場,接下來的日子裡,奇瑞要通過這些生產基地和銷售服務體系的市場輻射能力,實現全面覆蓋亞、歐、非、南美和北美五大洲的汽車市場,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走出國門,走向海外。
在國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奇瑞汽車只要把握好機會就一定能夠成功。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哪個汽車品牌有技術,哪個汽車品牌就能笑到最後,奇瑞顯然是奔著技術而來,用最大的投資來提升自己的產品力。就讓我們共同期待奇瑞繼續進步,不斷升華品質與服務,用實力去撼動國外市場,告訴世界中國汽車也可以走到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