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安居樂業文明家園 --—「四進社區」助推我市社區文化建設

2021-01-09 搜狐網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社區文化,又是城市文化的基石。

  深圳,從建市伊始就特別注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建市初期,針對文化設施幾乎一片空白的情況,雖然財政十分困難,仍以「勒緊褲帶建文化」的決心,大興文化設施。後來,又將文化建設由市向區、鎮、街道以及社區延伸,社區文化建設也從無到有,迅速步入快車道。目前,深圳有592個社區居委會,每個社區的文化建設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深圳近年來的社區文化建設中,「四進社區」無疑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大力興建文化設施構建社區文化網絡

  在去年市委三屆六次全會上,我市根據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把宣傳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設放到全局位置來審視和部署的精神,正式確立了實施文化立市,全面建設高品位國際化文化城市的戰略目標。

  當人們從日益發達的物質文明中認識深圳時,深圳特區已然開始著手文化建設了。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文化設施建設,從上世紀80年代「勒緊褲帶」也要建深圳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大劇院、體育館、深圳大學等八大文化設施,到90年代大刀闊斧興建深圳書城、關山月美術館、深圳畫院等「新八大文化設施」可以看出。目前,中心區新的「六大文化設施」正在加緊建設,不久即可服務市民,這些代表城市文化的標誌性設施,總投資30億元,努力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城市的高雅藝術殿堂。

  到2004年10月,深圳建成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站58個,其中國家一級文化館6個、省特級文化站36個、省一級文化站11個。建成公共圖書館8個,其中6個屬國家一級圖書館,45個街道均建起了規模較大的圖書館。建成社區文化廣場160個,其中獲省十佳優秀文化廣場5個。

  大型文化設施是城市文化的骨架,社區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基礎。為打造這個基礎,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市已經構建起群眾文化活動、公共圖書館讀書指導、電影放映及圖書銷售4個網絡。90年代後期,又先後制定《深圳市文化發展1998-2001三年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深圳市社區文化建設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文件,正式在文化立市戰略中提出打造「兩城一都」的發展目標,即:建設鋼琴之城、圖書館之城和設計之都。

  各個區在社區文化建設上更是不遺餘力,努力調動各方積極性,營造文化氛圍,如福田區從2002年開始在3年內投入13億元建設文體設施,努力為居民構築「一公裡文化圈」,讓居民在離家1公裡範圍內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設施服務。龍崗區則大力開展「753」工程,即在區、街道、社區各興建7個、5個、3個文化基礎設施。寶安、南山、羅湖3個區由於文化工作出色,已獲得全國文化先進區稱號。

  塑造群眾文化活動的品牌

  對一個城市的認同,主要是對這個城市文化的認同。僅僅建起城市的框架還遠遠不夠,把城市真正變成承載人民現代文明生活的樂園,才是文化立市戰略追求的終極目標。它決定了一個城市的輻射力、影響力、知名度。

  近年來,根據中央文明辦、文化部、民政部等部委和省文明委的部署要求,我市認真抓好創建文明社區工作,大力開展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活動。回顧歷史,從上世紀90年代安全文明小區到2000年創建文明社區,社區文化建設的內涵不斷得到擴充:引導群眾改變生活方式,積極參與文明健康的文體活動。

  文化活動成為社區文化的「血肉」,如兩年一屆的「鵬城金秋」至今已連續舉辦了6期,每三年一屆的「少兒藝術花會」,每年一屆的「深圳讀書月」以及「圖書館宣傳服務周」等活動,早已成為深圳群眾文化的活動的重要品牌。

  更重要的是,這些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堅持政府主辦與社區參與相結合,規模大,參與人數多。日常的送戲、送書、展覽及各種廣場活動,更是形成「天天有活動、月月有演出、節日有慶典、人人都參與、無處不歡樂」的生動場景。公益活動進社區,既滿足了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時因為採用了社會化運作方式,促進民間文化力量發展的同時,也完成了政府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職能的轉變。

  通過政府有意識地發掘、引進、加強培訓和指導等,我市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長期活躍於基層的社區文化人才隊伍。全市文化館、站擁有各類文化人才330人;各文化社團擁有業餘成員萬餘人。深圳移民城市的特色,吸納了各種文藝人才,分散在各行各業,可謂「藏藝於民」。布吉街道成立的民間音樂協會,表演的潮州大鑼鼓多次在省、市比賽中獲獎。目前191個民間文化社團和業餘藝術團隊,成為基層文化活動中的活躍力量。人民群眾中蘊藏的豐富文化資源和無窮無盡的藝術創作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許多社區都建立起了粵劇社、合唱隊、腰鼓隊、舞獅隊、舞蹈隊以及以老年人為主體的「夕陽紅」、「花枝俏」演出隊等。

  不僅是文藝演出,各類公益活動也層出不窮,羅湖區的「百姓講壇」、南山區的「博士論壇」、寶安區新安街道寶民社區的「公民道德論壇「等等,都成了遠近聞名的社區文化精品。社區文化成了展示城市文明的一個新窗口。

  正是有了堅實的社區文化基礎,一大批社區文化項目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群星獎」金獎等全國大獎,僅2000-2003年間,深圳的文化項目就獲得國際獎166項,國家獎601項,省級獎1158項。

  深圳還湧現出聞名遐邇的以陳觀玉、曾柳英、李泓霖和寶安區沙井街道「愛心一族」、龍崗區平湖街道「巾幗自願互助隊」、5.8的萬人義工聯隊伍等一大批無私奉獻的先進人物和集體。深圳還成為全國惟一靠無償獻血滿足醫療臨床用血的城市,全市無償獻血達60多萬人次。深圳關愛行動一呼百應,成為最受市民歡迎的獻愛心活動。

  「四進社區」營造了安居樂業的家園

  在深圳,社區規劃的一項重要指標是「五個一」——即一個社區服務站、一個社區康復中心、一個文化廣場(公園)、一個圖書室、一條安全文明示範路(街)。

  正是有了這些設施,才使社區能有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生活,居民能享受到種種便利。通過這些設施,為居民搭起了一個社交往來的平臺,人們因著共同的興趣,自發建起各種交友會:釣友會、「驢」友會、車友會、球友會、影友會,人們以情會友,日益認同「深圳人」的身份,積極參與建設自己溫馨家園,美麗的社區。

  在龍崗四季花城居住的北大深圳醫院的胡衛東醫生,主動請纓,擔任7月該社區「輪值主席」,他請來醫院的專家連辦了三場醫學講座,廣受好評。而該社區申請擔任一月一任的輪值主席的人選已經排到明年了。這一制度大大增加了青年參與管理、參與社區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科教進社區,深圳建立了280個科普畫廊,圍繞「崇尚科學、倡導文明、讓科普知識貼近百姓生活」的主題,反對愚昧迷信,揭批法輪功和偽科學的一系列科普講座與掛圖,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學習。在去年抗非典期間,「依靠科學,戰勝非典」宣傳更是深入人心。

  文體進社區,對於候鳥似的原先只在深圳「小住」的老人家來說,各個社區內建成的健身小徑、休閒小廣場、文體活動室、星光老人之家等成了他們相聚歡笑的地方。豐富多彩的文化演出和娛樂活動,充實了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法律進社區,全市70%以上社區都成立了維權志願者隊伍,144個社區建立了法律服務工作站,215個社區建立了律師進社區聯繫點,385個社區成立了幫教小組,檢察、交警、消防、共青團、婦聯等紛紛組織送法進社區活動,開展「大普法、大宣傳」,並積極落實律師服務、公證服務、基層法律服務,提供法律援助。

  衛生進社區,深圳已有300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健康促進、預防保健、疾病診療等「六位一體」的基本健康服務,覆蓋人口達500多萬,做到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及早預防。

  「四進社區」,為深圳居民實實在在營造了安居樂業的家園,實現了居民應有的文化權利。同時也激發起人們「家園關懷」的義務與責任,這在深圳人的環保意識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建設綠色家園,倡導生態文明」,越來越多的市民自發地投入到參與創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行動中:今年5月25日,5萬現場觀眾參與了「綠色之聲」大型環保宣傳活動。5月27日,開展「綠色火種接力賽」,對中小學生開展了一場生動的尊重自然、珍惜生態的思想感情。6月11日,上至市領導,下至普通市民共約10萬人或步行或騎車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以實際行動支持了我市首個「減少尾氣排放,關注深圳藍天」為主題的「綠色行動日」活動。兩年來,「建我綠色家園」系列活動開展以來,全市300多個單位獲得「綠色」稱號,3個學校被國家環保總局和教育部評為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單位,3個社區被省文明辦、省環保局評為廣東省綠色社區,等等。

  難怪,在深圳新聞網「深圳論壇」上,一位網友情不自禁地感嘆:「沒有哪一座城市會像深圳這樣充滿朝氣。」

  作者:本報記者徐棣軍 編輯:

相關焦點

  • 包頭各社區文明接力 建設和諧社區引領文明風尚
    (包頭日報 樊廣友)  包頭市旅遊局開展文明旅遊進社區活動  包頭市旅遊局日前在昆區團8—新星壹品社區舉辦了「文明旅遊進社區」宣傳活動,展示了城市旅遊資源,倡導市民文明旅遊,理性消費。  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圖片來源:包頭文明網)  青山區富達社區「兩」室活動用房助力社區文化陣地建設
  • 大石橋街道金沙社區開展「文明、環保進社區」宣傳活動
    文明是人類進步的精神之花,文明是城市發展的具體展現,為提高社區居民群眾的文明素質,增強社區居民對環保知識的了解,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實踐社區環境保護的行動中來,12月10日上午,鄭州市金水區大石橋金沙社區組織進行
  • 南寧市新竹社區:讓社區成為和諧家園
    近年來,社區堅持以提高居民素質為抓手,通過居民自治、友愛互助等做法,架起了人們之間溝通和互助的橋梁,使社區成為了居民的和諧家園,鑄造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新亮點。潘秀珍阿姨於1988年搬到新竹社區居住,一住就是20多年。她說:「當年這裡一片荒涼,生活很不方便。現在這裡儘管已成了『老』小區,但衣食住行樣樣方便,我都捨不得搬走了。」
  • 天津市濱海新區寨上街:爭做文明市民 營造無違建家園
    日前,天津市濱海新區寨上街綜合執法大隊黨支部深入東風裡社區,組織開展「建設美麗家園 爭創文明城市」主題黨日實踐活動。深入社區內部開展巡迴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控違拆違工作的認識,在轄區營造濃厚的控違拆違工作宣傳氛圍。
  • 「文明大篷車藝術團進社區」系列活動12月20日啟動 文化惠民進社區...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黎禹君 實習生/唐靜) 人人齊參與,文明增活力!昨日(12月20日)上午,「文明大篷車藝術團進社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及首場活動在蓬江區環市街道育德社區公園舉行,吸引廣大居民群眾熱情參與。
  • 銅仁創建「四安家園」讓30萬搬遷群眾安居樂業
    銅仁創建「四安家園」讓30萬搬遷群眾安居樂業 發布時間:2020-12-18 10:28:06      來源:銅仁日報   銅仁市是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 都城社區兒童快樂家園助力集安市創城工作
    為營造關愛未成年人的濃厚氛圍,通勝街道都城社區成立了兒童快樂家園,以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原則,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利支撐,助力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成立社區兒童快樂家園,旨在引導未成年人提高科學文化素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發展多重興趣愛好。通過正確引導,培養孩子們建立健康向上的品格,共建文明社會新風尚。都城社區兒童快樂家園配備了桌子、椅子、樂器、書籍,玩具等,在這裡孩子們可以放鬆地看書、下棋、運動。社區兒童快樂家園不僅是名副其實的「開心樂園」,更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另一所「學校」。
  • 進社區淨環境美家園 助推文明城市創建整改提升工作
    圖片來源:包頭日報交通銀行包頭分行與九原區沙河街道育才社區開展結對共建工作。圖片來源:包頭日報營造清潔優美的小區環境。圖片來源:包頭日報「天氣這麼冷,你們還組織打掃衛生,真的不容易!」1月2日上午,九原區九郡嘉園小區的不少居民發現,有許多身披紅色綬帶的志願者們,正在進行環境衛生清掃活動。
  • 關於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建議
    社區文化建設的主旨在於協調社區的人際關係,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將社區塑造成為溫馨和諧的精神家園。但很多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社區文化工作者、居民都認識不到這一點,很多居民甚至牴觸社區文化建設,以為這樣的事情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不願意參加這樣的活動,這些因素自然難以促進社區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 「六個一」助推法治揚中市豐裕社區高質量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綠色法治宣傳廣場採取社區居民共建共享的方式,把核心價值觀元素同豐裕社區的草根文化——剪紙藝術有機結合起來,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重點的宣傳和詮釋。三大陣地相互呼應推動了生態豐裕、法治豐裕的建設,對居民依法辦事能力、依法自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 杭州這個學習型社區,打造「樂活」文化家園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楊劍俊這幾天,杭州三墩鎮自在城東苑社區「樂活」文化家園裡傳來陣陣歌聲。社區黨組織換屆後的第一件民生實事,就是開放社區文化家園。據介紹,自在城東苑社區轄區住戶3605戶、常住人口12000餘人。社區居住人群以事業單位和外來創業人員為主,注重教育,轄區內包括兩所幼兒園、一所小學及一所中學,是一個學習型社區。社區家庭結構以70、80及90後年輕父母親和小孩為主,比例佔到三分之二,也是一個年輕型社區。
  • 我市哪些社區入選「綠色社區美麗家園」?
    市民葉先生:請問上饒有哪些江西省「綠色社區美麗家園」創建活動示範社區?  市民政局:我市有以下31個社區入選:信州區:西市街道萬達社區、水南街道豐溪路社區、茅家嶺街道楊家湖社區;廣豐區:永豐街道湖沿社區、豐溪街道黃家淤村社區、豐溪街道三都村社區、橫山鎮廿四都社區、銅鈸山鎮家潭村社區、銅鈸山鎮軍潭村社區、吳村鎮吳村社區、吳村鎮路亭山村社區、毛村鎮八都社區、五都鎮杉溪社區;廣信區:旭日街道七六社區、旭日街道吾悅社區;德興市:銀城街道洎水社區、銅礦街道北區社區
  • 蘭州市博物館歷史文化進社區系列活動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助力蘭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未成年人中營造「人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同時也為了讓中小學生了解家鄉蘭州的歷史沿革與城市變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對蘭州的熱愛,蘭州市博物館利用8月暑期,走進我市多個社區,組織社區未成年人開展的「歷史文化進社區
  • 「信義金」進社區 營造未來社區幸福生活
    為營造出人人參與、人人關注、人人享受的「信義金華」氛圍,進一步推動金華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12月12日,金華市發改委聯合金華成泰農商銀行、市民卡公司在金華天龍南國名城小區開展了「信義金進社區,積分換禮品」活動。
  • 成都雙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共建和諧宜居幸福家園
    2018年以來,成都市雙流縣黃水鎮按照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目標,圍繞建設「七彩黃水,幸福家園」,堅持黨建引領,全力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針對城市化社區、場鎮社區、純農社區等不同區域類型,因地制宜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取得了「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的初步成效。
  • 社區主題文化公園應多接地氣
    近年來,寧波市積極實施社區文明創建提質行動,將社區文化陣地建設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建設了一批社區主題文化公園、主題文化牆。這些社區主題文化公園的建成,不僅可以扮靚社區環境,而且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社區和諧文明,積極作用不可低估。
  • @所有重慶人 你的社區即將迎來大變化 2022年重慶六成以上社區將...
    按照《方案》要求,我市從今年11月起正式啟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2021年,將確保各區縣30%以上社區參與創建行動並達到創建要求;2022年,確保60%以上社區參與創建行動並達到創建要求;2022年後,全市將建立健全綠色社區創建、運營、管理長效機制。
  • 安慶市迎江區十四中聯合新龍社區舉辦家長課堂凸顯建設文明家園
    安慶市迎江區十四中聯合新龍社區文明實踐站聯合組建的家長學校於8月25日在新龍社區如期開課。本節課以 「對接社區 溝通家校 建設文明家園」為課題,十四中行政幹部和班主任代表、新龍社區部分工作人員以及來自十四中學生家長代表及社區居民共計50餘人走進課堂。本節課由新龍社區支部書記魯華主持,安慶全人社工中心主任申莉擔任主講。
  • 雙流區長興社區積極挖掘社區「家」文化
    為營造友善包容、互信互助的和諧鄰裡關係,東升街道長興社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深入挖掘社區「家」文化內涵,打造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鄰裡和諧的文明社區,讓社區居民們生活在社區「溫暖大家庭」中,真正找到「家」的歸屬感。
  • 鄰裡守望相助 共建美好家園—— 北京市第二屆「社區鄰裡節」掠影
    石園街道開展「我的家園我做主,六件大事要踐行」居民集體籤約儀式,助推社區治理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光明街道舉辦「多姿光明、花香光明、便民光明、書香光明、環保光明、孝親光明」系列活動,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