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的牙齒怎麼變長了,難道是它還在『發育』?」
「Emm~當然不是~」
有些人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的牙齒變長,變得敏感,牙縫大了,甚至牙齒還有些鬆動。這當然不是牙齒自己還在長,而是因為牙齦退縮。
什麼是牙齦退縮?
牙齦退縮,是指牙齦包不住牙根,將牙根暴露出來,不僅會影響病人口內的美觀,更會使得牙根因為失去牙肉的保護而感到敏感,無法抵禦外界的刺激,出現牙齒酸軟疼痛。此外,牙縫因為沒有牙齦覆蓋而暴露、變大,引起食物嵌塞,造成牙齦流血,炎症加重,牙齒根面形成齲壞。
牙齦退縮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性的牙齦萎縮
隨著年齡的變化,牙齦有可能出現少量的退縮,這類情況在老年人中比較多見,但引起的牙齒敏感較輕微。
2、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於長期不良的口腔衛生導致牙結石、牙菌斑在齦緣、牙縫間的堆積,從而持續釋放毒素刺激牙齦,造成牙齦紅腫、口臭、牙鬆動等一系列不良後果。
在經過牙周治療後,炎症和局部刺激因素得到消除,原來紅腫發炎的牙齦逐漸恢復,但因為牙周炎而導致的牙槽骨退縮和牙肉與牙齒的依附關係喪失,牙齦就會慢慢萎縮,暴露出牙根。
3、牙列不齊
牙槽骨也就那麼多,一旦牙齒擁擠了,有些牙齒表面覆蓋的牙槽骨就薄了不少,這種情況下,一旦咬東西不得當或習慣不佳,有可能會造成牙槽骨進一步吸收,牙齦自然也就萎縮了。
4、刷牙暴力、方式不對
刷牙方法不對,用力不當,會刺激牙齦,習慣橫著刷牙往往更容易發生牙齦萎縮,不正確地使用牙籤會刺激局部的牙肉和牙槽骨,形成牙齦退縮。
5、不良的口腔修復體
若有做得不好的假牙,比如活動假牙的固定裝置(卡環),刺激了牙齦,便會發生炎症,從而造成牙齦萎縮。
如何預防牙齦退縮?
一般情況下,病理性的牙齦退縮是不可逆的。既然牙齦很難恢復原狀,所以要把重點放在預防上:
1.定期洗牙:牙齦退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牙結石太多刺激牙齦,定期的洗牙可以有效預防。
2.正確的刷牙方式:採用巴氏刷牙法,避免對牙齒牙齦造成刺激。
3.口腔疾病不可拖:如果有牙齦腫脹出血等症狀,應及早幹預。如果牙齦萎縮特別嚴重,也可到醫院進行牙周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