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出生在非典一代的高考考生熬過了新冠疫情黑天鵝,經歷了延期,又要克服50年一遇的洪水,艱難進入考場,還要抵擋地震的突襲,面對英語釘子戶李華、天壇有多少塊地磚的折磨……今年的考生太難了。
好消息是高考結束了,壞消息是準大學生還要面臨報志願。俗話說:七分考,三分報,順利被大學錄取,才意味著高中生涯結束。
每位考生需要從13個學科,61個大學專業類,506種本科專業中挑出最適合自己的專業。選錯專業毀一生,有些考生甚至因為不喜歡錄取的專業而選擇退學復讀,因此,排除掉最坑人專業,對被各種專業弄得焦頭爛額的家長和考生們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搜集了微博和知乎等知識屬性較強的社交平臺9325條與「專業避雷」相關的帖子,發現了幾個有意思的現象。
一、熱門專業最常被吐槽
根據2020年1月~7月的頭條搜索數據顯示,金融是搜索次數最多的專業,其次是計算機、英語、會計學、新聞學、自動化、法學、設計、藥學和土木工程。不幸的是,這10個專業也是經常被大家吐槽的專業。
知乎上對問題「下一個天坑專業會是哪個」有502個回答,計算機、金融和會計被提到的次數最多,分別為191次、103次和90次,醫學、設計、藥學、土木也無一倖免。
計算機無疑是當下最熱門的專業,從事了6年志願填報指導工作的小冬說:近幾年,計算機專業是家長們諮詢最多的專業。
受到追捧的計算機優勢也相當明顯,在畢業生薪酬統計中,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穩居第一位。網際網路公司蓬勃發展,各大廠對計算機類畢業生需求也很大,不至於畢業就失業。它一定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落得被人嫌棄的下場,那大家到底嫌棄它什麼呢?
根據收集到的回答,網友認為:一方面,計算機入門門檻低,培訓幾個月也能工作,並且現在越來越多考生湧入計算機專業,這勢必會導致行業飽和;一位網友甚至吐槽:計算機行業何止飽和,現在都結晶了。另一方面,計算機是吃青春飯的,到了35歲基本沒人要;最重要的是,大家槽點集中在了計算機行業的工作時間上,對程式設計師來說,996是常態,經常過度勞累。
還有從業者認為計算機行業被炒得太熱了,擔心「沒幾年就會被替代掉」。
會計是長盛不衰的幾大專業之一,在大多數家長和考生們眼中,這門專業好就業,畢業後可以有穩定的工作。
但學生們可不這麼想,吐起會計專業的槽來也毫不手軟,大家的槽點集中在考證多、薪資低、可替代性強,不好找工作上。
微博平臺上一條獲得5100點讚的評論寫到「會計一點都不好找工作,而且工資極低。」有大學生說,學會計不如學別的專業去考證,有個初級會計證,根本不需要學四年。
會計專業學生覺得除了人才飽和,競爭壓力大外,還有另一個顧慮是人才層次不齊,想學好難度很大,一般畢業生只能選擇去小廠做會計,一位網友吐槽「老師說假帳都是那種特別牛逼的人才做得出,你們做的只能叫錯帳。」
好玩的是,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是「會計學是夕陽產業嗎?」,有287個人回答了這個問題,普遍認知是會計行業近幾年熱度下降,死不了但也活不好,就業前景不樂觀。
要說被吐槽最多的報考熱門專業當屬醫學。打開微博,醫學生對醫學的吐槽噴湧而來。在微博上話題#最想勸退的專業#有1.4億的討論和1.7億的討論,醫學專業高票獲勝,一位醫學生對本專業的吐槽獲得了7100個點讚,評論區的網友都在訴說著涼颼颼的頭頂和能拍死人的課本。
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是高考。這句話用來形容醫學專業再合適不過了。大學生抱怨點主要集中在大學期間課業繁重,學習辛苦,以及醫患關係緊張,工作壓力大上。
相比之下,勸高考生別報英語專業的理由則有些奇葩,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吐槽自己的專業說:「女生想要脫單,就別報英語,馬上大三學姐發自肺腑的忠告。」實際上,男女比例也是勸退報考者的理由之一。
(圖片來源:艾媒諮詢)
每個熱門專業的學生都能說出本專業的弊端,正應了那句話:想像很美滿,現實很骨感。幾乎所有學生都會感嘆:這專業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二、想像中的專業vs實際中的專業
根據學長學姐們的經驗,念一個專業和看一個專業完全不一樣的。比如,你覺得生物工程是學生物的,但是專業會對你說「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
已經工作了兩年的瑾楓在知乎上吐槽,當年報志願時懷著對「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嚮往,填報了「葡萄酒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她以為學了這個專業就可以在五星級酒店觥籌交錯,奔向高大尚的生活。
結果進入大學後發現,課程都是高數、葡萄酒工程學、葡萄酒化學、食品工程、市場學,並且暑假最熱的時候還要到田間實習,到了大三才學了一門教葡萄酒品嘗學的課,大多數時候不是在五星級酒店品酒,而是在實驗室做實驗,在田間地頭育苗。這時候,她開始意識到自己進了巨大的一個坑。
畢業之後更是慘,大多數本專業的畢業生只能去做銷售相關的崗位,而她還堅持在做品酒師,拿著微薄工資度日。
其實,這樣看起來和學起來完全不一樣的專業比比皆是,你知道什麼是包裝工程、以及任正非所學習的給排水工程專業嗎?你知道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食品科學與工程、社會工作、茶學專業、水產養殖都學的什麼嗎?在豆瓣上,有一個「冷門專業互助小組」,組裡的人會分享一些自己所學的冷門專業,以及自己五花八門的「入坑經歷」。
大家選錯專業的理由五花八門,但總結起來入坑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四個字:看走眼了,有些看著名字就想當然,比如生物和生物工程、金融和金融工程,雖然兩字之差,可課程內容和未來就業方向卻天差地別,有些是報考後發現課程內容並不適合自己。
「入學時,我抱著滿懷的憧憬,學了之後,滿腦子只有兩個字『就這』」。這是一位工商管理學的學生入學後,在微博上的吐槽。在「不值得學」的專業裡,工商管理、文學、編輯出版學名列前茅,有學生吐槽「學四年不如培訓三個月系列」。
報考這類專業後,一些學生大呼「上當」。覺得專業與現實不符的不只有冷門專業,報了熱門專業的學生也會有被騙的感覺:
被錄到人工智慧專業的學生覺得:做個技術宅,也挺好,然而事實是:你沒有技術,只有宅。專業學了四年,充其量只學會了發明「人工智障機器」;
網絡新媒體行業好像也不錯,工作後發現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幫我轉發一下,謝謝!」;
學法學的同學以為能成為《何以笙簫默》中風度翩翩的何以琛,結果畢業後發現自己只能混成愛情公寓裡最倒黴的男人張益達;
土木工程聽起來和金光燦燦的房地產有很大關係,事實上,土木工程是又土又木的代表,專業女生屈指可數,每天還要灰頭土臉的去建築工地跑跑跑;
……
翻翻評論,不難發現想像和現實的落差,每一個讀過大學的人都能感覺到,這種落差最後變成了學生對專業的槽點。
三、有一種坑叫「我聽了XXX的話」
看完數據統計,高考生都懷疑人生了,計算機、金融、醫學、法學……都不能上,那我還能選什麼專業呢?在微博上,相關話題#千萬別報的專業#的熱門微博的評論區下有一條神回覆:「總結一下:千萬不要考大學」,這條評論獲得了7700個點讚。
網友「生活已亂」回覆說:看了評論都不要選了,你可以把這些吐槽當成笑話,每個專業都有發展出色的人,只是他們在評論區失語了。
每逢高考報志願時,盤點天坑專業貼子就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每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季,其實也是每年的勸退季,一到這時候,各大專業同學都集體出動,從課程安排、就業壓力、學習難度、男女比例、就業薪資等360度全方位吐槽自己專業有多坑,並為此創作了一系列段子。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然而這個兩個專業每年還是有無數的考生前赴後繼。
志願填報諮詢師小冬介紹說,傳統熱門專業像醫學、法學、金融等諮詢的人一直比較多。
好的專業不因吐槽而決定,什麼是好專業呢?知乎用戶「了了無期」認為,滿足四點其中之一的就屬於是好的工作或者專業:
1. 工作待遇好;
2. 發展前景好,有希望;
3. 穩定;
4. 工作成就感高,價值大。
比如,醫學和教師工作雖然辛苦,但成就感高,對於喜歡的人也是好選擇。不要盲目的聽信別人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最最重要的。
什麼是天坑專業呢?知乎用戶老楊叔認為沒有絕對的天坑專業,一般「天坑專業」是名校中新增、合併、弱勢專業;強行蹭熱點,行業專業不分;行業沒落的專業;假大空的專業;亂改名的專業。
實際上,我們填報志願的天坑其實是自己的內心。與其聽某位過來人勸你不學某個專業,不如列出來每個專業的利弊,和自己的特點,與其後悔選錯專業,不如從此刻開始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
一位知乎用戶「咖喱雞」總結了填報專業的幾個tips,這條回答獲得了3.9萬的贊同:
1. 窮學IT,富搞金融,至少20年內都是最優選擇。
2. 家裡沒有一個小目標的話,生化材料別碰,不是受虐狂的話,地質海洋農學也別碰。
3. 剩下的除了數學物理外的純理科專業和除了文學外語外的純文科專業,慎重慎重再慎重。
4. 凡是專業名稱帶管理的,不是有志於當公務員的都別去。
5. 技術類專業永遠是最穩妥的選擇。但是有些工程類可能面臨長期出差,選擇前多和父母溝通。
6. 醫學法學這兩個喊苦喊累最厲害的,學習階段確實不輕鬆,但總體來看混到30歲以後都相當不錯,是除了IT外比較穩定的相對不拼背景的中產選擇。
7. 想學醫的話,一本以上不要考慮任何不能當醫生的專業。一本以上不要報護理,三本和專科的話護理是性價比很不錯的選擇。
8. 關於學校和專業,好學校垃圾專業和下一檔差學校熱門專業,選後者,不要幻想去清北讀個生物再轉專業,老老實實去復交甚至中檔985讀個金融計算機。
9. 如果一定要讀冷門專業,能去好學校就去好學校。
10. 想出國工作或移民的話,不要學看起來出國率高的純理科專業,也不要學看起來好申請的商科。
有網友甚至戲謔地製作了一張圖,以幫助高考生避雷:
總之,道路千萬條,選對專業第一條,選專業不謹慎,畢業兩行淚,盒飯財經祝所有結束高考的準大學生們都能被自己心儀的專業錄取。